日前,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費接種工作在大陸有序開展,在大陸從事易感高風險職業的臺灣同胞,也被納入免費接種群體,陸續接受了疫苗接種。作為在大陸享受同等公民待遇的他們,不僅是大陸新冠肺炎疫苗免費接種的受益者,同時也是大陸抗疫工作的過程參與者、見證者和觀察者。
臺醫張峻斌:有什麼理由不信賴疫苗中的「優等生」
在福建泉州國宇醫院從事醫事管理工作的張峻斌,2020年12月底就籤好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知情同意書》,等待當地政府的疫苗接種通知。
作為專業醫生,張峻斌也一直在關注大陸和國際上疫苗研發的進展。「在開展新冠病毒疫苗研製工作方面,大陸政府以人民為中心,不惜人力物力,以嚴謹的科學精神,投入疫苗研製工作。疫苗在海外三期臨床試驗從6萬多名志願者中取得的抗病毒79.34%的保護力數字,是讓人信服的。」
對於近日臺媒報導的,臺灣當局衛生部門提醒臺胞「注意大陸疫苗風險」,張峻斌認為臺灣當局不應該轉移焦點,而應直面「人命關天的問題」,「該不該引進大陸的新冠滅活疫苗,必須從臺灣民眾的福祉出發,以科學態度來認真評估,而不是以意識形態掛帥的政治操作。」張峻斌建議道。
張峻斌說,自己在大陸這些年,通過親眼見證,看到了一個和此前在島內聽到的、看到的不一樣的大陸。尤其是2020年這一年來,他作為醫務工作者,作為大陸抗疫工作的過程參與者,感慨於「自己作為中華兒女,清楚認識到,中華民族根基在大陸,民族復興的希望同樣在大陸。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不只是大陸蒙難,也是中華民族的災難。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濃於水,災難面前必須萬眾一心,展現團結」。
在過去一年的抗疫戰中,張峻斌還通過錄製防控疫情的科普視頻、捐獻抗疫物資、加入抗疫志願者隊伍、第一時間報名防控疫情的醫療後備隊等,力所能及盡一份臺胞對祖國飽含深情的義務。這期間,他親眼見證大陸方面的決斷力、科學防控措施的有效推行、全民齊心抗疫的凝聚力以及百姓對科學防疫規章的遵守和配合,「大陸有著更值得信賴的政府,在全球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待在大陸最讓人安心。」通過雲端,張峻斌和人民政協報記者分享了他的心聲。
臺籍餐廳老闆楊品驊:自己安全了,反倒擔心臺灣家人
「生活在大陸的臺胞有自己的意願選擇自由,不需要額外地喊話和『建議』。」
來自臺灣的歌手楊品驊在北京胡同裡開設了一家主題餐館,因為符合大陸規定的從事服務業人群優先接種的安排,楊品驊在2020年末接受了新冠病毒疫苗第一針的接種。對於臺灣當局衛生部門所謂的「溫馨提醒」,楊品驊隔空向島內發出了如上反饋。
從2020春節到疫情防控整個階段,楊品驊都留在北京,他還製作了《心手相連 傳遞信心》vlog,向島內的朋友傳遞他對大陸疫情防控工作的真實所見。
「這一年在北京做生意,都覺得特別踏實。因為從疫情防控開始,從政府層面到街道的網格化疫情防控工作,都是有序有章法、科學有效的。比如加強對進店客人的健康狀況掃碼登記、對發現病例行動軌跡的迅速公開,以及對疫情發生地的整體核酸篩查,以儘快控制住疫情傳播……」作為大陸疫情防控工作的參與者和見證者,現在受到島內對大陸疫情防控的不實報導,楊品驊特別有種「揭竿而起」不吐不快的衝動。
「昨天一個臺灣朋友轉發訊息,求證臺灣媒體報導的,大陸疫情又復發了,不可控,是否真實?我當時就和他說了一組數字,同時間段,日本東京兩日新增1000多例,即便是近日疫情較重的河北,也只是一天新增幾十例,臺灣媒體如想做對比,對日本的疫情、歐美等國的疫情,如實報導了嗎?民進黨當局對大陸的負面宣傳,並不能為島內外的臺胞抗疫帶來什么正向幫助。」楊品驊向人民政協報記者表示,面對疫情,大陸做得怎麼樣,鄉親們都很明白,「如果在陸的臺胞最後都平安接種疫苗,我反倒擔心,在臺灣的家人什麼時候才可以擁有疫苗的防護。因為據我所知,臺灣短期內是沒有疫苗可供民眾接種的。因為全球都在搶疫苗,即使臺灣當局預付了定金,但疫苗一出來恐怕都會被歐美等大國搶光,短期內臺灣恐怕連剩餘的分配額都很難拿到。所以,民進黨當局真應該從臺灣民眾的福祉出發,考慮是否要引進大陸的新冠滅絕疫苗,而不是像小孩過家家似的意氣用事,一味逞強。」
臺青範姜鋒:按規接種是落實同等待遇的最好寫照
「終於等到了!今天在大陸打上疫苗啦!」福建廈門啟達臺享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範姜鋒1月9日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如上一條消息,並通過自己企業的公眾號,發布自己接種經歷的小視頻,方便在大陸的臺胞了解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全流程。
「在大陸生活工作的臺胞可以免費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大陸落實對臺胞的平等待遇最有說服力的舉措之一,而作為臺胞『登陸』第一家園的福建省,也確實在很多方面先行先試,走在前面。」1月9日,近20名如範姜鋒一樣在廈門工作、生活的臺胞,自願到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免費接種了新冠病毒滅活疫苗。
範姜鋒介紹,他一直在關注大陸的疫苗研製和上市工作,在看到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受廈門市政府、市臺港澳辦委託發布的通知,作為大陸試點,廈門對所有在廈臺胞開放自願免費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登記,他第一時間報了名。
據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提供的統計數字,截至1月11日,已有300餘名在廈臺胞通過該協會報名登記疫苗接種。
「之所以第一時間報名有三個原因。」範姜鋒對人民政協報記者表示,一是對大陸的疫苗信任,也希望自己的率先行動可以鼓勵其他在廈臺胞放心接種;二是打了疫苗後可以降低感染風險;三是作為在大陸的臺胞,希望接種後未來往來兩岸能更加方便。
今年春節,範姜鋒也打算留在廈門過年,「現在往來兩岸的時間成本太大,兩邊都要隔離,不如響應大陸方面的號召,就地過年。此外,也想著留在大陸過年也更安全些,在廈門的朋友很多,也不會覺得在這邊過年孤獨。甚至想約上幾位臺胞朋友、在廈創業就業的臺青『抱團取暖』,共敘新一年。」
臺醫黃馨儀:這次是「一家人」最好的證明
如果沒有和朋友那場事後發現太過大意的聚會,引發自己連續一個月的食物過敏反應,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臺籍醫生黃馨儀現在和大陸同事一樣,已經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
「大陸方面在疫情處理和防控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生命為大的生命觀,不管你來自哪裡,多大歲數,什麼階層,只要生活在這方土地上,政府就有責任救治你,幫助你防止感染,也最低限度地感染他人,這點讓我特別感動!」作為感染科的醫師,參與了天津市疫情防控最嚴峻時期的一線疫情篩查工作,黃馨儀與人民政協報記者分享了她對大陸疫情防控工作的如上觀察。
在她看來,越是像應對新冠肺炎病毒這樣的關鍵時刻,作為臺灣同胞,越深切地感受到「誰對我們親!」大陸方面提出的「兩岸一家親」,此時詮釋得也相當生動、有說服力。
從2003年作為臺籍學生,到大陸就讀醫科院校,到留在大陸公立醫院工作,黃馨儀「登陸」17年中,感受到了大陸的別樣溫度。「特別是從去年以來的這場疫情,讓很多臺胞改變了對大陸的看法,以及到底在哪生活好的信心。」
一位多年不聯繫的高中老師,忽然有一天給黃馨儀的Line(臺灣民眾廣泛使用的通信軟體)留言,「很羨慕你在大陸生活,不管是疫情中政府對百姓的關愛,還是國家對發展國力的長遠規劃,都是島內比不了的」。在黃馨儀看來,「一個在臺灣生活的老師,都能有這麼客觀的觀察,讓我對兩岸統一特別有信心,這畢竟是件讓臺灣民眾受益的大好事。」
黃馨儀欣慰於自己當初作出留在大陸發展的選擇,「在大陸,讓我切實感受到,有為的政府,才能讓百姓富國家安。」
記者:修菁
編輯:莫愁
審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