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華
祖籍紹興上虞。著名旅歐作曲家,國際說唱藝術聯盟副主席兼秘書長,德國恆青健康醫藥集團董事長,歐洲杭州總商會會長,盧森堡中國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杭州市僑聯兼職副主席,兩屆歐洲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執委兼副秘書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海外列席代表。
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系G20峰會主題曲《九月杭州桂花香》、電視連續劇《樓外樓》主題歌《人間天堂樓外樓》、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南宋》主題曲《青玉案·元夕》等的曲作者,創作的《勞動託起中國夢》被中宣部選為第五批「中國夢」原創歌曲。在2019年全國政協徵歌活動中,作曲的《人民政協的旗幟高高飄揚》從1400餘首歌曲中入選5首最終展播歌曲。代表作還有《浙商之歌》《清氣滿錢塘》《最愛你清清的浙江》等,被稱為浙江的文化金名片。
「有情懷、有功力、不浮躁」,這是朱培華作曲的9字箴言。「音樂不能浮躁,特別是藝術工作者一定要有情懷。施光南先生為什麼會留下那麼多膾炙人口的作品,除了情懷,他有功力。」
朱培華既是一位優秀的作曲家,又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這個夏天,在美麗的西子湖畔,他暢開心扉與我們談創作,談人生,亦談心目中的恩師施光南。他說:「藝術創作要和時代同頻共振。我的創作以主旋律居多,這可能與我的音樂引航人施光南先生有關係。師承『人民音樂家』,我當然要歌頌時代,歌頌家鄉和人民。」
音樂曾是心中不敢觸及的弦
祖國有音樂茁壯成長的土壤
「從紅船啟航的那一天起,你就把人民放在了心裡。」在建黨99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播發音樂作品《把人民放在心裡》獻禮「七一」。這首飽含深情的音樂作品的曲作者就是著名旅歐作曲家朱培華。
近7年中,朱培華的創作激情如潮水般澎湃激蕩,指尖源源不斷地流淌出大量美妙的音符,這些被社會各界稱為「新時代的紅歌」的優秀音樂作品接連不斷地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各大主流媒體,受到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重量級媒體的推崇。
音樂曾是朱培華心中那根不敢觸及的弦。「我有將近20年的時間連音樂都不敢聽,因為我是在太愛它的時候離開的。就比如我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而音樂就是我曾經深愛的姑娘,離開後,我不願想起,也不敢輕易觸碰,因為怕傷筋動骨。」
1988年,已是浙江省歌舞團最具創作實力青年作曲家的朱培華追隨愛情的步伐隨妻子一起前往歐洲。懷揣40馬克全部家當來到盧森堡,從音樂家變成打工者,放下所有的榮譽和包袱,從零起步,開始了在異國他鄉打拼的日子。
他從跑堂端盤子開始,積累經驗之後,自己創業開了一家中餐館,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此後事業如日中天。2001年成立盧森堡和協國際,成立不久就成功擊敗諸多競爭對手,全資收購了中國在德國的貿易公司——德國華隆公司,並一舉拿下中國萊蕪鋼鐵公司與盧森堡阿塞羅鋼鐵公司的合作諮詢業務。此後,他又提出「e族健康」的全新理念,帶領和協國際揚帆進入健康產業這片藍海。
2012年陪同盧森堡大公國紀堯姆王儲訪華
從無到有,憑著一股子的韌勁與堅持,朱培華在異國他鄉走出了輝煌的創業人生。如今,盧森堡和協國際已成為一個橫跨諮詢服務、生物醫藥健康、金融投資、餐飲等多領域的跨國公司,旗下擁有多家子公司。以盧森堡為起點,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但日漸繁榮、不斷開放的祖國始終是他心中最深的情愫。
2013年,響應「浙商回歸」的號召,他將工作重心轉回國內,除了將業務擴展到中國,把健康醫藥產業等帶回家鄉浙江外,隨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他的音樂之夢。
他說:「如果我沒有回國,還在歐洲,我或許還拾不起音樂之夢。而我回來了,回到了這一片多情的土地,我的哆來咪發唆拉西都可以在這裡種植、成長、繁榮、收穫。因為,這裡有適合我的音樂茁壯成長的土壤。」
回國重拾音樂之夢
靈感迸發精品力作不斷
藝術是有土壤的,藝術之樹只有紮根在屬於自己的土壤中,才能根深葉茂、繁花盛開。回到故土,朱培華又拾起熟悉的音符。原來,心底對音樂的那份情愫從未曾改變,家鄉的發展激發了他埋藏多年的創作熱情,而人生的積累更似一份巨大的財富,讓他的創作靈感奔湧而出,精品力作源源不斷。
從創作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南宋》主題曲《青玉案·元夕》開始,近幾年,他相繼創作了電視劇《樓外樓》主題曲《人間天堂樓外樓》,G20主題曲《九月杭州桂花香》,以及《勞動託起中國夢》《故鄉的蓮》《你的那雙眼睛》《那一片紅土地》《最愛你清清的浙江》《出徵出徵》等近百首作品。並與詞作者楊曉光合作舉辦了6場個人作品音樂會。
朱培華說:「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一首歌曲好不好,首先是要好聽,動聽才能動心。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
由朱培華作曲,楊曉光、戴震華作詞的歌曲《勞動託起中國夢》登上央視2016年「五一」主題晚會,一夜之間傳唱祖國大江南北,被中宣部評為第5批「中國夢」原創歌曲,《光明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稱之為《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約有50000多種形式的演唱視頻被上傳到網上。
朱培華(右)、楊曉光(左)
在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晚會上,聽了朱培華作曲、楊曉光作詞的《你的那雙眼睛》,臺下觀眾熱淚盈眶。「為了信仰,面對死亡,烈士的眼睛可以如此無畏無懼。」在好友楊曉光《大道行》一書中看到方志敏烈士被捕後留下的「一張珍貴的照片」,朱培華再也無法入眠,午夜12點多打電話給楊曉光,建議共同合作創作一首歌,傳播烈士身上的正能量。創作過程中,他重讀方志敏烈士遺著,一次次被烈士的崇高精神所感動,幾度淚溼衣巾,《你的那雙眼睛》由此誕生。
「創作一首好歌並非易事,需要反覆探討再三打磨,作詞、作曲、後期創作都是一個十分艱苦的過程。」朱培華介紹。
G20原創歌曲《九月杭州桂花香》足足改了23稿,他與詞作者王永昌多次討論,反覆修改。好幾次,他都陷入困境,稍作休整,繼續再來,有時候半夜突然來了靈感,趕緊起床記錄下來。這首歷經半年傾力打造的被眾多音樂評論家、音樂學院教授盛讚為「富有江南韻味的難得好歌」,在短短4分鐘內將中國元素、杭州特色完美地呈現於世界面前,並作為國禮送給參加G20峰會的外國元首。
創作《故鄉的蓮》時,他特地去江西廣昌體驗生活,「白蓮之鄉」氣勢恢弘的10萬畝蓮花一下子勾起了他心中的鄉愁,於是就有了「故鄉的蓮,你是我心中的思念……」這首濃濃的、應景的思鄉曲。《故鄉的蓮》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上線後,一位旅居荷蘭的華僑@朱培華:一首故鄉的蓮,勾起了多少人的鄉戀……
朱培華的這些作品始終抒發著對祖國和家鄉深深的愛戀,他說:「對海外遊子來說,祖國就像母親。離開祖國這麼多年,每每提及,總讓人魂牽夢繞,那是因為,我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這裡的人民。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和成就給了我創作靈感,我要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
樹高千尺不忘師恩
家國情懷譜寫人生旋律
「挑戰是你的呼吸,決心是你的命運,當大難來臨的時候,祖國是你全部的擁有!」今年春節,一首激越人心的抗疫歌曲《出徵出徵》引發無數共鳴。從拿到歌詞開始作曲,到完成歌曲製作,再到推出視頻,朱培華和他的團隊在72小時內完成了創作。期間,他幾乎未曾合眼,數次感動落淚。
連夜創製歌曲為英雄壯行
「我的老師施光南先生說過:寫的歌想要別人感動得掉淚,自己沒有流兩臉盆眼淚怎麼行?」朱培華說,「白衣戰士的無畏逆行深深地感動著我,那是一種家國情懷,讓我有一種強烈的創作衝動,都幻化成了筆下一串串激揚的音符。」
疫情期間,朱培華共創作了《出徵出徵》《櫻花雨》《你》《我們是荊門》4首歌曲。「音樂可以鼓舞士氣。如果我的音樂能讓聽者感受到音樂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時代的召喚,對我來說就夠了。這就是藝術的價值。」
與施光南先生合照
朱培華的人生仿佛伴隨著音樂而來,他自幼學習手風琴,14歲自學作曲,15歲發表作品,17歲師從中國目前健在的著名音樂理論家之一的靳卯君專業學習作曲,18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成為恢復高考後上音首屆學生,畢業後進入浙江省歌舞團。後師從著名音樂家施光南,兩人一起合作了《浙江曲曲》《喜送糧》《腳划船》《彎彎的漁港》等歌曲。
有人說:在朱培華的音樂作品裡,能聽到施光南的影子。他說:是的,我的創作風格,我的人生態度,都受到了老師的影響。老師滿腔的愛國熱情、與時代共鳴的激情、堅持為人民而歌的真情,是我學習的榜樣,指引我前行的方向,這就是一個偉大的音樂家的魅力所在。
夢裡曾回故鄉
音樂創作反哺家鄉
「我一直以自己是紹興上虞人而驕傲,厚道是上虞人的特點,也是做人的基礎,這一點從我父親身上就得到了體現。父親一輩子清白做人,認真做事,是非常典型的厚道之人。」言談間,朱培華杭紹話自如切換,直感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朱培華祖籍紹興上虞,父親朱伯年15歲時從老家瀝海遠赴上海謀生,後曾任杭州百貨公司總會計師,母親曾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外公是上海紙業同盟協會主席,家境殷實。
「我雖出生西湖之畔,但故鄉上虞一直在我的夢裡。」有一次朱培華在朋友的陪同下去老家瀝海南門尋根,遍訪不得,正在失望之時,進入一個小院子,看見院子裡兩口大大的天落水缸,只覺得夢裡來過這個地方。穿過廂房,見一老人獨酌,一問,才知這人正是父親的外甥,而這間正是自家的祖宅。說起這事,朱培華興奮至極:或許冥冥中,遊子對故鄉有所感應吧。
說到上虞,朱培華說,上虞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比如上虞的孝文化、春暉文化有很大的發揚傳播空間,上虞完全可以將文化元素植入原創歌曲,創作出代表上虞形象的音樂作品。作為上虞人,自己願意為提升上虞形象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與家鄉人一起
採訪告一段落,朱培華為他的好友、預約並陪同我們前往的上虞區委區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原上虞市人民政府駐南京、上海、杭州辦事處主任楊柳,即興伴奏《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悠揚的琴聲在耳邊迴響。
同樣迴響的還有他對自己的鞭策:「藝術家要有時代的擔當,我希望用自己的筆,繼續為這個時代揮旗吶喊、擂鼓助興,希望不負時代,不負人民,不負自己的人生。」
(原標題《這位虞籍鄉賢創作了G20峰會的主題曲!今年他的音樂作品特別走紅!》。編輯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