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人其實就是日本的中國人?

2021-02-13 新周刊

大阪街頭。圖/視覺中國

說大阪人像中國人,主要是說大阪人與其他地方的日本人相比,不那麼死板,叛逆、有個性,而且直爽熱情。時間久了,你一定會喜歡上大阪的。

文/唐辛子

因為工作調動,我們一家從居住了十年的名古屋搬到了大阪。沒搬到大阪之前,就有朋友在電話裡對我說:「你怎麼會願意搬去大阪?大阪那個城市亂鬨鬨的,大阪人也是日本人中最不守規矩的。」

對於大阪的評價,好像大家都這麼說。看過一篇文章,裡面提及大阪時說:大阪人的性格和中國人很像,能令來大阪旅遊的中國遊客產生親近感。但真要對大阪人說他們像中國人,大阪人一定不高興;同樣的話去對中國人說,中國人也一樣會不高興。

說大阪人像中國人,主要是說大阪人與其他地方的日本人相比,不那麼循規蹈矩,叛逆、有個性,而且直爽熱情。

大阪跟很多中國城市一樣擁擠而繁華。圖/視覺中國

就拿遵守交通規則來說吧。日本人在信號燈前的規規矩矩舉世聞名,但我在大阪看到的就完全不一樣。搬家之前因為找房子,n次從名古屋跑到大阪,白天找房子,晚上就住在位於新大阪的公司宿舍樓裡。宿舍樓的落地玻璃窗正對著一個十字路口,早晨我坐在落地窗前吃早餐,發現有人闖紅燈,於是突發奇想,默默計算闖紅燈的人的數量。結果是:10分鐘之內就有8個闖紅燈的。這8個人是否全是大阪人不得而知,但在日本,這樣的現象恐怕只有大阪才看得到。

來日本十年,第一次看到日本人在街頭吵架,也是在大阪的道頓崛。道頓崛因各類美食而聞名,號稱「天下廚房」,每天造訪的海內外遊客絡繹不絕。但我第一次去道頓崛,就看到兩位「阿吉桑」(大叔)在用關西方言吵架,怒目相視,像鬥氣的公雞。

跟大阪相比,東京則秩序井然。圖/《東京女子圖鑑》

搬家到大阪的頭一個月,我還「友邦詫異」了一回。因為剛搬完家,需要申請新電話。用手機打去日本電話局NTT的關西分局,電話很快接通了,接線員聲音溫婉動聽,請我稍候,馬上轉接給相關部門。正在等待時,電話裡接線員的聲音又響起來了,但不是說給我聽的,而是招呼她的一位熟人:「あら~××ちゃん、ひさしぶり~元気そうね~ちかごろどう?」(哇!××,好久不見,看起來氣色不錯啊,最近怎麼樣?)來日本這麼多年,一直覺得日本人在工作時間態度都十分認真,但在電話裡不顧及客人就大聲私聊,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日本的服務精神是公認的世界一流,但大阪的服務精神,似乎顯得更商業化、金錢化。例如去加油站。在名古屋不管加多少油,加油站的職員都會認真賣力地幫你擦車窗、換煙缸。而大阪就不一樣了。一次我們要出遠門,油箱裡還有油,但擔心不夠用,正好路過一個加油站,就決定去加一點。因為加的油量不算多,加油站的人邊加油邊自言自語(其實是說給我們聽):「才加這麼點油,可就不能提供擦車服務了。」

在名古屋,家裡要裝空調,來人會在安裝完畢後,將空調外殼認真擦拭一遍,再將挪動的家具回歸原位,才客客氣氣地遞上帳單。而大阪人不一樣。大阪人安裝完空調之後,桌子還那麼大大咧咧地挪在一邊,空調外殼上留下幾隻安裝時的黑手印也不擦乾淨,就飛快地拿了帳單要求結帳了。

大阪的街邊美食,章魚小丸子。圖/視覺中國

還有更糟糕的呢。搬家前我提早一個月跟大阪NTT申請使用無線LAN光纖上網,但被告知要等兩個月左右。兩個月就兩個月吧,正好趁這兩個月遠離網絡,休息休息。等了兩個月之後,大阪NTT安裝光纖的人來了。我明明申請的是無線LAN光纖,他們卻只帶來了機器而沒有無線LAN卡,後來一查,原來是負責安排工程的人因為不懂而弄錯了。而且,NTT提供的無線LAN只能使用他們的專用卡。為此,我又多等了兩個星期,才總算是連上網了。

在日本享受慣了細節服務,初到大阪就遇到大阪人的馬虎和不細緻,還真是很不習慣。我給朋友打電話,說起這些,忍不住抱怨:「這大阪人怎麼這樣呢?」朋友笑著說:「都說大阪有些地方和我們中國像,現在你知道了吧?不過,大阪有大阪非常可愛的地方,時間久了,你一定會喜歡上大阪的。」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497期

點擊下列圖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我凌亂了,大阪人也太像中國人了吧!
    每一個初到大阪的中國人,都有一種坐錯了航班的恍惚感:這熱鬧的街道,喧囂的人群,怎麼和傳說中內斂克制的日本,不太一樣。 沒錯,歡迎來到「大阪國」,這是整個日本最獨特的存在,無論你來自哪個省,都能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到「魂穿故鄉」的安心感。作為島國地圖炮的最大受害者,大阪承受了太多。
  • 日本大阪房事圖鑑!
    1、大阪的房價,比東京的要便宜一些東京二手公寓的均價差不多是4-6萬人民幣/平米,大阪差不多2-5萬的樣子。所以,總價會略微低一些。最受歡迎的投資型房產——15-20平米左右的單身公寓,四五十萬人民幣就可以拿下。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地方會吸引那麼多中國人買房的原因。道頓堀心齋橋片區,也是這幾年日本地價漲得最厲害的片區。
  • 中國人叫抗日戰爭,日本人的叫法讓人憤怒!
    抗日戰爭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每個中國人都不會陌生,這是刻在中華大地上的一道傷痕。對於中國人來說,抗日戰爭幾乎就等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平時我們說起這段歷史,一般會說「抗日戰爭」期間,美國人則會用WWII(second world war)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不過筆者十分好奇,日本人是如何稱呼二戰的呢?
  • 日本大阪地震卻有一群中國人在叫好,這才是最大國恥!
    第一時間上網了解相關信息,震驚於日本人應對災難的冷靜有序。所謂魔鬼藏於細節之中,意思是說細節其實是最真實的資源,因為細節最能說明問題。滯留在大阪車站內的所有災民,都自覺坐樓梯兩邊,中間通道依然暢通。日本所有電視媒體都在用日語,韓語,中文,英文,阿拉伯語…反覆播放危害通知和避難消息。
  • 日本紅燈區紀行:大阪難波ミナミ
    最近專欄關注數破萬,也有很多人問我大阪風俗究竟該怎麼去玩。就決定放一張大阪的風俗紀行出來,趁著大阪這個淨土還沒有被玩壞,想要體驗日本女孩子服務的各位還是抓緊時間吧。大阪紅燈區除了飛天新地之外,主要分為兩塊,一個是以梅田、北新地為主的キタ,一個以難波和千日前為主的ミナミ(minami)。
  • 讓東京人討厭的大阪人活得熱氣騰騰,接地氣有煙火味,像中國人?
    作者/飄雪來日本這麼多年去年第一次去大阪你相信嗎?我自己都覺得奇怪。原因很多不一一例舉,有朋友來日本旅遊在東京見到她的第一件事就是聽她吐槽大阪,衛生差,人的素質參差不齊,沒有東京人文雅文明。好吧我就不去了。
  • 中國人花幾十億在日本買樓!你是土豪嗎?
    近日,日本朝日電視臺推出來一檔電視節目,專門分析瘋狂購物的中國人。該節目的第四集的主題是《中國人為什麼會爆買日本的房產呢?》。自從二戰結束,這個太郎娃娃就一直屹立在大阪的心斎橋的店門口,如果缺少了它,大阪人一定會覺得少了些什麼。
  • 大阪人吵,東京人假,日本也有地域歧視?
    上周已經有兩期大阪vlog跟大家見面了,這周還有幾期也會陸續發布,繼續跟大家分享大阪好逛、好玩、好投資的地方!早就聽說大阪人和東京人相互「看不順眼」,東京人認為自己溫和、有禮、不管閒事,而大阪人話多、聒噪、素質低;大阪人認為自己幽默、熱情、開朗,而東京人冷漠、世故、假正經。
  • 日本人是怎麼看湧進日本的中國人的?
    如今,無論是走在東京的新宿還是在北海道的小樽,作為遊客的中國人想要問路都是件十分簡單的事,因為保不齊,回答你的路人就是中國人。據日本法務省統計,截至去年6月末,在日中國人人數已達到76萬5844人之多。因此,在日本的任何一個角落碰到中國人都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
  • 大阪除了章魚燒大阪燒,其實還有一樣名物……
    在日本大阪出產的名物裡,有一種物種差不多和章魚小丸子一樣有名……那就是大阪歐!巴!桑!
  • 日本の旅 - Part 1 大阪_Osaka
    ,偷偷的用電腦看日本動畫片什麼的,然後開始慢慢的接觸到日本文化,開始對日本有種莫名的嚮往。)。吃好喝足,睡了一覺抵達大阪關西國際機場,機場結構和國內機場不同,需要乘坐機場單軌才能到達機場主樓,Welcome to KANSAI。然後就是提取行李,入關的流程。
  • 日本留學的第1站,是選擇東京還是大阪呢?
    眾所周知,赴日留學的熱門地除了東京為首的關東地區,就是大阪、京都為首的關西地區了。但是大家對這兩個地區的差異卻不甚了解,包括大學的數量、物價和學費等等。 雖說東京是日本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但是大阪和京都也不差,今天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東京和大阪之間有什麼區別?
  • 深耕日本市場,我愛我家海外業務在大阪本地落地
    人員的頻繁交流也帶來了大量的購房需求,為了更好地服務在日本購房的海內外客戶,我愛我家大阪分公司應運而生。01開放成熟的市場,煥發「第二春」日本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近幾年逐漸走出房地產泡沫破裂影響,房價逐步回升。作為中國的近鄰,日本的醫療、教育水平都位居亞洲前列。
  • Liko醬の小暖屋誕生記——在日本找尋童年記憶的「偏執狂」,成為了在大阪有合法民宿經營資格的第一個中國人
    有的人對於日本很熟悉,有的人卻很陌生,而我對日本卻是既熟悉又陌生
  • 淇淇淺談日本的五大城市,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京都的不同
    作為一個20多年旅居在東京的中國人,淇淇今天從歷史與地理的角度來淺談一下,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京都這個五大城市的不同特色。其實,日本每個地區都有些屬於本地的一些特點,這是與各地的不同的地理,歷史,文化的發展與演變有很大的關係。東京,大阪,京都,名古屋,橫濱的不同,很難用一兩句話來簡單概括。
  • 日本大阪和京都不能錯過的11大美食
    大阪人為了美食傾其所有,可一點也不誇張。大阪燒就是最簡單直接的一道美食,鹹口煎餅,口感因為蔬菜清脆爽口,豐富的配料淋上味淋燒,味道獨特濃厚,是地道的民間美食!3、壽司:不吃等於白來壽司也是中國人喜愛的食物,但是日本,你能吃到的味道更純正,花樣更多的薄片生魚片壽司,喜愛海鮮的朋友日本絕對是你的天堂,並且是當場製作非常新鮮。
  • 日本最強生物--大阪大媽
    很可愛的大阪大媽。說她們強悍,是指買東西的時候。日本人買東西不愛講價。可大阪大媽不,無論是在小市場,還是在大百貨商場,甚至我還看過在大阪那個環球影城的賣店裡跟售貨員講價的大媽呢。當然現在也少多了,而且超市,商場都是連鎖店,全國定價。
  • 連日本人都不知道的大阪冷知識,你知道幾條?(知道也不用驕傲,因為……
    德川幕府後將大阪劃為直轄地區,並開河道、修棧橋(大阪也因此獲稱「水之都」),還設立衙門將貢米賣給往來的商販。大阪藉此復興,並培育了日本近代史上重要的大阪商人。即便到了今天,咱們也能在大阪人身上感受到那獨具的商人氣質。雖然許多日本人對大阪人的印象多是負面的,例如小氣摳門,但很多中國人卻覺得與大阪人交流時隔閡感更少。相對於東京人的客氣、正經,大阪人則更加活潑、外向。
  • 日本美食大巡禮之三:大阪的代表美食——大阪燒
    說到大阪,有一種美食是必須要去品嘗一下的,這就是最代表大阪的美食——大阪燒。大阪燒是什麼?大阪燒的中文名是「御好燒」,日文名是「お好み焼き」,意思是「隨意燒出你喜歡的食物」,其實是一種日式蔬菜煎餅,是日本關西的一種庶民美食,也被稱為「日本披薩」,大阪燒是大阪飲食文化的一部分,日本麵食文化的代表,在日本各地都有不少吃大阪燒的專門店。
  • Liko醬の屋誕生記——在日本找尋童年記憶的偏執狂,成為了在大阪有合法民宿經營資格的第一個中國人
    從小種下的日本情緣,大學畢業Liko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管理叔叔名下其中的一個公司,在中國代理日本最頂的童裝mikihouse,因為工作的關係Liko醬開始自己去親身體驗日本,到日本的第一個城市——大阪。第一次到大阪的感覺至今記憶猶新:「感覺不像出國了。」是一種從小開始長期形成的熟悉感嗎? 至今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