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街頭。圖/視覺中國
說大阪人像中國人,主要是說大阪人與其他地方的日本人相比,不那麼死板,叛逆、有個性,而且直爽熱情。時間久了,你一定會喜歡上大阪的。
文/唐辛子
因為工作調動,我們一家從居住了十年的名古屋搬到了大阪。沒搬到大阪之前,就有朋友在電話裡對我說:「你怎麼會願意搬去大阪?大阪那個城市亂鬨鬨的,大阪人也是日本人中最不守規矩的。」
對於大阪的評價,好像大家都這麼說。看過一篇文章,裡面提及大阪時說:大阪人的性格和中國人很像,能令來大阪旅遊的中國遊客產生親近感。但真要對大阪人說他們像中國人,大阪人一定不高興;同樣的話去對中國人說,中國人也一樣會不高興。
說大阪人像中國人,主要是說大阪人與其他地方的日本人相比,不那麼循規蹈矩,叛逆、有個性,而且直爽熱情。
大阪跟很多中國城市一樣擁擠而繁華。圖/視覺中國
就拿遵守交通規則來說吧。日本人在信號燈前的規規矩矩舉世聞名,但我在大阪看到的就完全不一樣。搬家之前因為找房子,n次從名古屋跑到大阪,白天找房子,晚上就住在位於新大阪的公司宿舍樓裡。宿舍樓的落地玻璃窗正對著一個十字路口,早晨我坐在落地窗前吃早餐,發現有人闖紅燈,於是突發奇想,默默計算闖紅燈的人的數量。結果是:10分鐘之內就有8個闖紅燈的。這8個人是否全是大阪人不得而知,但在日本,這樣的現象恐怕只有大阪才看得到。
來日本十年,第一次看到日本人在街頭吵架,也是在大阪的道頓崛。道頓崛因各類美食而聞名,號稱「天下廚房」,每天造訪的海內外遊客絡繹不絕。但我第一次去道頓崛,就看到兩位「阿吉桑」(大叔)在用關西方言吵架,怒目相視,像鬥氣的公雞。
跟大阪相比,東京則秩序井然。圖/《東京女子圖鑑》
搬家到大阪的頭一個月,我還「友邦詫異」了一回。因為剛搬完家,需要申請新電話。用手機打去日本電話局NTT的關西分局,電話很快接通了,接線員聲音溫婉動聽,請我稍候,馬上轉接給相關部門。正在等待時,電話裡接線員的聲音又響起來了,但不是說給我聽的,而是招呼她的一位熟人:「あら~××ちゃん、ひさしぶり~元気そうね~ちかごろどう?」(哇!××,好久不見,看起來氣色不錯啊,最近怎麼樣?)來日本這麼多年,一直覺得日本人在工作時間態度都十分認真,但在電話裡不顧及客人就大聲私聊,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日本的服務精神是公認的世界一流,但大阪的服務精神,似乎顯得更商業化、金錢化。例如去加油站。在名古屋不管加多少油,加油站的職員都會認真賣力地幫你擦車窗、換煙缸。而大阪就不一樣了。一次我們要出遠門,油箱裡還有油,但擔心不夠用,正好路過一個加油站,就決定去加一點。因為加的油量不算多,加油站的人邊加油邊自言自語(其實是說給我們聽):「才加這麼點油,可就不能提供擦車服務了。」
在名古屋,家裡要裝空調,來人會在安裝完畢後,將空調外殼認真擦拭一遍,再將挪動的家具回歸原位,才客客氣氣地遞上帳單。而大阪人不一樣。大阪人安裝完空調之後,桌子還那麼大大咧咧地挪在一邊,空調外殼上留下幾隻安裝時的黑手印也不擦乾淨,就飛快地拿了帳單要求結帳了。
大阪的街邊美食,章魚小丸子。圖/視覺中國
還有更糟糕的呢。搬家前我提早一個月跟大阪NTT申請使用無線LAN光纖上網,但被告知要等兩個月左右。兩個月就兩個月吧,正好趁這兩個月遠離網絡,休息休息。等了兩個月之後,大阪NTT安裝光纖的人來了。我明明申請的是無線LAN光纖,他們卻只帶來了機器而沒有無線LAN卡,後來一查,原來是負責安排工程的人因為不懂而弄錯了。而且,NTT提供的無線LAN只能使用他們的專用卡。為此,我又多等了兩個星期,才總算是連上網了。
在日本享受慣了細節服務,初到大阪就遇到大阪人的馬虎和不細緻,還真是很不習慣。我給朋友打電話,說起這些,忍不住抱怨:「這大阪人怎麼這樣呢?」朋友笑著說:「都說大阪有些地方和我們中國像,現在你知道了吧?不過,大阪有大阪非常可愛的地方,時間久了,你一定會喜歡上大阪的。」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497期
點擊下列圖片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