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期待的《中國好聲音》第九季終於開啟,這季導師團最大的亮點就是請來了「無價之姐」李宇春。
官宣現場,主持人和四位導師玩起了遊戲。知道遊戲規則後,李宇春說:我覺得這個蠻蠢的!在場的人一臉尷尬。
確實,《中國好聲音》這幾年來口碑急劇直下,被那英玩壞的《中國好聲音》,能被李宇春救回來嗎?不是遊戲,是任重道遠。
酷
一、某種意義上說李宇春是一個概念,她代表的就是選秀,討論中國的選秀肯定逃不過李宇春。
二、李宇春是年輕人追求夢想的圖騰,從素人到明星,從出道就一直保持巔峰。李宇春是年輕人的偶像更是圖騰。
三、李宇春代表的是一種態度,對待藝術的態度。我們很少看到李宇春會去參加綜藝節目,即使參加了她也會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會為了討好誰而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認定目標,拼盡全力做好人生態度,成就了今天的李宇春。
四、她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做自己很難,堅持自己更難,堅持進步難上難。我們發現從出道到現在,李宇春的每一次亮相都是一種改變,而且每次都變得更好。這就是野蠻生長的李宇春。
圖騰
那英的故事特別多,多到可以出好幾本書。
有人說她是歌壇大姐大,小編認為應該稱她為歌壇大佬比較適合,至於她的事件大家去腦補一下就可以了,這裡就不多說了。
有人說《好聲音》沒捧紅誰,就捧紅了那英,因為說到《好聲音》首先想到的就是那英,而不是哪位從《好聲音》出來的歌手。
而且,她也一直熱愛這個舞臺,但講臺不是舞臺,講臺要的是為師者的奉獻精神。俗話說老師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而不是燃燒學員照亮自己。
讓學員看到希望和夢想,這是對生命的熱愛和肚量;用心「傳道授業解惑」方得「桃李滿天下」。
桃李滿天下
一、資源枯竭說,有人說近幾年選秀類節目特別多,好的苗子基本被挖掘的差不多了。這個說法有道理,但是泱泱大國十幾億人中就找不到幾個聲音好的人嗎?只是節目組把精力都花在導師身上而不是學員身上了而已。
二、審美疲勞說,有人說《好聲音》已經是第九個年頭,觀眾早就看煩了。我們做一個類比,比如NBA、五大聯賽、世界盃,大家會看煩了嗎?不會,因為人家有公平、公正的競爭規則。
三、賽制過時說,有人說超女是選秀1.0版、好聲音是2.0版、創作101是3.0版,2.0版已經過時。小編認為,這三個選秀類節目其實沒有可比性,好聲音最早是一個金字招牌,因為它擯棄了所有其他因素,只把聲音和演唱才華作為唯一的標準。開始觀眾認為這是選實力派歌手的舞臺,後來發現不是。變革可以有,但是一定要堅持初心,讓真正的好聲音被聽見、被發現,這才是節目的核心競爭力。
三位哥哥
一、對音樂的態度。這個時代太缺少真正愛音樂的人了,唱歌本來是件快樂的事情,但綜藝讓唱歌變味了,變得複雜。時代需要李宇春這種簡單、執著的人。
二、真實。李宇春為什麼一直被喜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她是真實的。內幕、暗箱操作、剪輯總是把選秀類節目搞得烏煙瘴氣,把觀眾耍的團團轉。大眾已經對選秀類節目失去了興趣和信心,會去看也是當看耍猴。
三、敬畏之心。李宇春在採訪中提到兩次敬畏的心情,心存敬畏是她和那英最大的區別。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小心翼翼,才能懂得珍惜,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才能發現不足、不斷前進。對觀眾的敬畏,對音樂的敬畏,對歌者的敬畏,都是《好聲音》丟失掉的,希望這回李宇春能把它撿回來。
對山的敬畏
首先,難。因為現在音樂類的節目太多了,《好聲音》很難突破重圍。
第二,不難。同類節目是多但大多撲街了,觀眾對一款真實的憑實力說話的音樂類節目的需求還是有的。打原來的自己和對手的痛點,強調憑實力說話,《好聲音》重回巔峰指日可待。
第三,相信年輕的導師團。由低谷到翻紅的實力派偶像謝霆鋒,退出水木年華曾懷才不遇的音樂詩人李健,幕後到臺前的創作才子李榮浩,一直飽受爭議卻從不妥協的巨星李宇春。相信幾位心存善意、有擔當、懂敬畏的年輕導師能幫我們找到真正的好聲音。
四位年輕的導師
流水原創,謝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