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故事發生在1944年,日軍殘酷無情的鐵蹄踏破了朝鮮土地上的寧靜,一時間硝煙四起哀鴻遍野,百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只能在燃燒的熊熊戰火和被敵人統治的屈辱之下忍辱偷生。
崔鍾芬(金香奇 飾)和金英愛(金賽綸 飾)是兩名平凡的朝鮮女孩,金英愛十分嫌棄看上去土裡土氣的崔鍾芬,而崔鍾芬卻對金英愛青睞有加,只因為她喜歡上了金英愛的哥哥。某日,金英愛的哥哥被日本人抓走,為了救哥哥,金英愛毅然決然的坐上了前往日本的火車,崔鍾芬亦隨她而去。然而,兩個女孩沒有想到的是,這趟火車的終點竟然是日方慰安所,兩朵純潔無暇的嬌花在這裡遭受了慘無人道的摧殘。(來自豆瓣)
聖經《約伯記》14:1
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難。
Man that is born of a woman is of few days, and full of trouble.
少女,這兩個字好像晶瑩的水珠,落地即融,輕輕濺起了漣漪,然後瞬間散落。當我看完《雪路》這部韓國佳作,吐出的這兩個字,費了多少曲折。峰迴路轉,我們的青春,我們雪一般純潔的少女童真啊!
走過我們的少女時代,成為中年婦人的我們,再輕輕的念出這兩個字,少女,少女……
輕盈的仿佛舞蹈裡惦著腳尖,穿著舞鞋旋轉的樣子,美的令人窒息,美的無需思考的年紀。然而,我竟然忘記了,即或這樣平凡的兩個字,在另一個世界,另一個空間,卻埋葬了少女,撕毀了夢幻,我看著屏幕上的韓國少女,一步一個腳印,沿著大雪後的荒山,逃,她們在沒命地逃。
《雪路》講的是韓國學校的女學生被迫充當日本慰安婦的故事,韓國電影導演用他無比細膩的筆觸,打開了另一個視角。雪路的題材讓我想到中國導演拍攝的《金陵十三衩》,後者顯然過於造作了,花了那麼多白花花的銀子,大張旗鼓,野心勃勃拍出的《金陵十三衩》,卻比不上韓國一部小清新之作。
個中緣由是,真情實感去解讀生命裡的悲歡,無須宏大敘事,往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傾訴了仿佛一生一世。劇情從現代的老年慰安婦幫助不良少女開始,一步步將我們帶入老年慰安婦回憶裡去,她的少女時代。
一個是倔強的少女,寧可掉入冰窟也不願意再回去的少女英愛,而另一個是電影裡成功出逃的鐘芬 ,兩位少女,一個成績優秀,以為是去日本工作而被誆騙,另一個是因為窮困,毫無出路的被抓去,同校的學生在去往日本的路上相遇。英愛無法羞恥地活下去,而鍾芬,相對務實,她說,我不想死,我要活著回家。
少女英愛義無反顧走向冰窟,鍾芬追著喊,英愛,英愛。音樂響起,英愛的世界一片安靜,當她走向那個她用石頭砸開的冰窟的時候,她蹣跚的走去,世界靜極了。
所有下雪的日子的感覺都是,世界安靜極了,無論何時,你只要處在茫茫的雪地,世界安靜的就像你剛出世的時候那樣。純白,聖潔。
這是一個描述慰安婦的電影故事。壓抑的我眼淚忍不住,沒有人心硬如石吧,就算樓下的野狗也被善待,但那些少女悽慘的命運猶如人間地獄。救贖在哪兒?她們的救贖是時間。等日子滿了。就歸為無有。然而,忍受是雪一般的路阿。
兩位少女,壓抑住不屬於她們那個年紀的悲憤羞辱,預謀要逃走,第一次,第二次,當然都沒有成功,最後一次,雪,大大的厚厚的雪將通往自由之路化成了對純潔,聖潔的嚮往。是的,用死,來同這漫天的雪,無際的冰天雪地,做一次聖殤的告別吧。
路太長,人太小,肚子太餓,兩個人中註定只有一個才能逃走活下去,更倔強的少女死了,另一個少女好不容易活著逃了出來,為了活下去,她用英愛給的身份活著,領著救濟,從此帶著一顆慈悲的心。
影片並非簡單的控訴,在悲愴歷史的背後,慰安婦存有的慈悲之心,是我觀影的另一個感受,她用自己的寬容,自己的犧牲,用這樣一個慈悲的生命影響了現代不良少女。
關於少女,我從不曾過分在意這個詞語,直到看《雪路》,剛好同學聚會,有同學拿出了我們青春時代的照片在群裡發,我看到了少女時代的自己。
少女情懷總是詩,但有的少女,是用艱難的雪路來捍衛純潔的。世界上,真的有不良少女嗎?當然有,但看完這部電影,我的慈悲像那位慰安婦老嫗,在枯瘦的布滿皺紋的臉上,布滿了深切的悲憫。
主啊,願一切美好的不再被踐踏。願天下一切少女都被善待。
相宜 寫於10月7日 觀影《雪路》後
風聞有你,一個旨在基督教文學的創作與交流平臺,鼓勵原創,為真理髮聲。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須經作者許可。圖片,音頻,視頻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不吝告知,即刻刪除。
期待轉發,分享,留言,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會化成恩典的種子,播撒在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