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立足國家對外開放大局和承辦高規格國際國內會展活動需要,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寧波市委、市政府在全球範圍內啟動寧波國際會議中心概念性方案徵集,以營造「具有國際一流水準,富有中國江南韻味」的國際會議中心,全面提升寧波城市開放度、影響力和號召力。
深圳湯樺建築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的方案成為最終落地方案。目前項目正在深化實施中。
會議中心的選址位於寧波市區東南側東錢湖風景名勝區,緊鄰東錢湖南湖西岸。核心地塊用地面積約70公頃(1050畝),溪水、河流、湖泊、山澗、荷塘、水口、江岸在這裡匯聚,千畝稻田、溼地匯水而生。
我們完整保留了場地現狀地貌、水系和生態系統,會議中心建築群集約架空布置在一條南北走向的帶形區域內。建築的集約放置,讓710畝稻田得以保留,是城市快速擴張時代中對農業景觀樣本的浪漫挽留,一方面直面建築密度和產業發展的關係,為城市發展的土地訴求預留了彈性;另一方面完整保留的農田成為生態連續的、具有雨洪韌性的「城田共生」過渡地帶。
寧波國際會議中心方案以架廊橋,連青山,觀綠水,望田野為基本意向,營造一個世界中的世界,城市裡的城市,花園裡的花園。
廊橋被場地現狀中的三個水口劃分為四個區域,由北至南的城市公共性逐步減弱。最北段布局12000㎡大型多功能廳,依次往南為6000㎡主會場及4500㎡宴會廳、5000㎡首腦會議區,最南端為350間客房的五星級酒店。三個水口區域,形成會議功能體量之間的景觀節點及視廊開放空間,沿水布局小尺度的街道與商業聚落,流線與會議中心的廊與院結合,展陳一切歸納於街巷間的日常,有村落,有街市,有廟堂,建立一個多維度的江南水鄉詩意長卷。
建築整體架空5米,設5米厚度的結構設備層和服務層,會議層地面距離場地現有地面10米,利用南北山地高差,實現多層樓面平接城市道路,立體化組織交通。會議期間參會人員採用上進下出的交通方式,會議服務流線及貨運流線獨立組織,避免流線交叉。多個出口均連接城市公共運輸網絡,解決大型會議的瞬時集散問題。在會議場館閉館的平日,廊橋與商業街連成一體,廊下空間對市民開放,成為極具江南水鄉標誌的「市集」與聚落。
回望淵遠的河姆渡文明,耜耕稻作為其根本所在。寧波國際會議中心方案以自然田園溼地為本底,儘量留白場地,將高密度、高節奏的城市化區域與田園牧歌式自然空間並置。將文旅產業體系與會展產業體系相融合。建立地域文脈與現代都市的連接點,建構河湖交匯、農商皆宜的當代江南水鄉,成為人民所嚮往的美好生活的寧波樣本。
以下內容請橫屏瀏覽
主持建築師:湯樺
項目組:鄧芳、湯孟禪、王鯤、彭艦、張秋龍、於文博、陳文峰、易熙豪、劉華偉、汪田浩、黃真吉、劉瀅、鄭昕、王心足
原文編輯:戴瓊、鄭晨曦、王心足、劉暢
項目地點:浙江寧波
項目業主:寧波國際會議中心發展有限公司
用地面積:666206.65 ㎡
建築面積:307477.82 ㎡
項目狀態: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