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攝影也已不是一項專業度極強的技能了。在這個時代,拿起手機、打開相機應用,我們就可以隨意拍下眼前的景象。至於調整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的問題麼,統統交給手機就好了。
不過,對一些想要精進攝影技術的用戶來說,硬體的優劣反倒不重要,普通用戶與專業攝影師的差距,大概就真的只有相機後面的那個腦袋了吧。
關於硬體的優劣究竟對照片本身有什麼影響,小黑找到了曾經在上海地鐵裡廣泛可見的iPhone攝影「展」的照片作為例證。
上面這幅由iPhone X自拍的照片。如果真的是用前置攝像頭所攝,那麼這張照片就只有700萬像素。即便如此,這張海報還是能夠被放大到2米高,所以單從物理角度說,現在的主流手機拍攝的照片,清晰度都足以掛進攝影展。
接下來的問題就很簡單了:我沒有多的錢報攝影班,讓我去翻攝影書又覺得有些枯燥,那麼我還有什麼辦法提高自己的拍攝能力呢?
在前不久的App Store推薦裡,小黑髮現了一個神奇的身影:I, Photographer。這是一款能夠幫助你提高拍攝技術的手機應用。當然,這款應用目前只支持iOS系統,小黑在各大安卓應用商城都沒有找到它的身影。
▲ I, Photographer的App Store頁面
這款應用提供免費下載,根據課程的深入,提供了兩項內購課程包(似乎還有一項隱藏內容,但小黑沒有找到),每一個模塊的第一個項目都可以免費體驗學習。購買全部課程包只需要24元。
小黑看了一下I, Photographer的課程設計,基本涵蓋了人像攝影需要重視的方方面面,整個課程設計更偏向拍妹子或者商業攝影,對於愛好者入門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關於課程的具體內容,小黑分別對「拍照秘訣」和「相機基礎」這兩類內容的初始課程進行了體驗。
「拍照秘訣」的初始課程是「窗口人像」。在這一課程中,應用為我們詳細地介紹了如何利用iPhone的人像模式和不同的光影場景,拍攝出更有質感的人像照片。
▲ I, Photographer的課程步驟比較細緻
根據這一課程的指引,我們可以得到一張充滿光影對比的照片,在朋友圈攝影展中應該算是一張優秀的人像了。
隨著課程的推進,我們不僅可以學習到如何利用各種條件拍攝一張優秀的人像照片,還可以對相機的各種參數有什麼作用、如何調整有一定的了解。
而在「相機基礎」模塊中,這款應用則為我們梳理了光線在拍攝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強光與弱光、硬光與柔光的區別,都可以隨著課程的深入而慢慢掌握。
在相機基礎模塊中,每一個段落之後都會有一個小測試,讓我們選出更符合這一段落內容的樣張。
當然,這裡的翻譯似乎有些問題。按鈕中的「拍張照片」並不是要求我們親自拍攝照片,而是讓我們選出符合題意的照片。我們也可以真正地按照課程的內容拍攝照片並進行對比,這對拍攝技術的提高還是有不少幫助的。
另外,除了這兩個課程模塊,這款應用還提供了學習完成後的測試,主要內容也圍繞著光線對照片的影響展開,對我們深刻掌握光線這一拍攝的基礎大有好處。
最後,我們也不要單純將I, Photographer看成簡單的「拍對象教程」,通過應用中對光影等內容的介紹,我們還可以舉一反三,在拍攝其他主題的照片時運用。
如果說I, Photographer的課程內容主要是針對人像攝影,那麼I Love Film這款應用則從構圖出發,為用戶帶來了更加全面的攝影入門教程。
與I, Photographer相同,I Love Film採用了免費下載,並提供內購內容的收費方式,完全解鎖價格為30元。並且,小黑也沒有在安卓的應用商店中找到這款應用。
在小黑看來,這30元花得還是非常值得的:它不止為我們提供了完整的課程內容,還能解鎖一百多種膠片效果。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款應用本身是一款模擬膠片效果的攝影應用,我們可以從App Store的自我介紹中看出這點。
▲ I Love Film其實是一款膠片風格的攝影應用
雖然構圖課程只是I Love Film的附加功能,但對初學者來說,這些課程卻是這款應用最吸引人的地方。
小黑以課程中的三分構圖法舉例。在這一章節中,I Love Film為我們詳細地介紹了什麼是三分構圖法,以及它的優勢。
在下面的內容中,I Love Film還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採用這種構圖方法的攝影思路,例如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採用這樣的構圖,這一構圖方式又會對照片的觀感產生什麼影響。
I Love Film一共提供了17個關於不同構圖法則的課程章節,在每個章節的最後,這款應用還會提供一些任務供我們完成,讓我們在學習構圖技法的同時用實踐來領會它。
看到這裡可能有許多小夥伴要問了:為什麼上面介紹的這兩款應用都是iOS端的,我們安卓黨就不配用手機學攝影了嗎?
其實吧,這也不能怪小黑,因為原來安卓手機上是有同款軟體的,它就是佳能官方推出的大影家App。
這款應用在iOS和安卓平臺都可以免費使用,看上去是不是非常良心呢?
不過,當小黑放完元旦假期回來,再打開大影家時,卻發現了這樣一張告示:
那就真的不是小黑能解決的問題了。不過好在官方也說了,大影家將來會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重新上線,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不分平臺地掌握攝影入門技能了,也算是一件大好事吧。
要提升攝影能力,光是按照課程學習如何拍攝是不夠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是王道。關於這一方面,小黑也有一款應用要推薦給大家,那就是:#膠片。
雖然應用名是膠片,但在這款應用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從膠片到數位相機再到攝影理論的全方位知識。並且這款應用在App Store中還是完全免費的。
#膠片分了三個部分來介紹關於攝影的理論知識。第一個部分詳細地介紹了一些膠片時代比較熱門的相機類別,從拍立得到單反,再到雙反相機,儘管沒有介紹近年來逐漸佔據統治地位的無反相機,但仍是我們了解膠片相機發展和原理的優秀指導。
可能有的小夥伴要問了:現在早已經是數碼時代了,我們了解膠片相機的歷史和原理還有什麼必要麼?
其實呢,數位相機使用的技術,在很大程度上與膠片相機有著重合,因此了解它們,會對我們更好地掌握手中的數位相機有很大的益處。
另外,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鍾情於膠片拍攝的獨特質感,或是拍立得相機即拍即得的快捷操作,這也讓膠片相機到了現在依然有不少的擁躉。
#膠片的第二部分則為我們介紹了照片的衝洗、膠片類型等內容。這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要數ISO(感光度)了。
在膠片相機的時代,ISO就是曝光三要素之一,也是一款膠片最重要的特性。即便到了數碼攝影時代,曝光三要素依然有著無法動搖的重要地位,掌握了曝光三要素,也就真正踏進了攝影的大門。
在應用中詳細地介紹了不同ISO數值分別適合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進行拍攝,並對ISO數值與其他曝光數值的關係做了介紹。
第三部分則是理論部分,對光圈、快門速度這兩方面做了更具體的介紹,也對測光表的使用做了介紹。不過,在現在的數位相機中,測光表的用途已經不大了,大家也只需大概了解一下。
相對而言,#膠片中提供了許多相對基礎的攝影理論知識,而對於更進階的攝影知識,同一開發商開發的Great Photo這款應用則是一個好選擇。
不過,很抱歉,這款應用依然沒有登陸安卓平臺。
這同樣是一款免費下載、部分課程包付費的攝影學習應用。這款應用的內容,大致可以理解為上面幾款應用的集合:從攝影的基礎知識如鏡頭、曝光和稍微進階的焦深,到光線的運用和攝影工作室中燈光的布置,再到構圖原理的介紹,可以幫助我們逐步學習經驗,更深地領略攝影的魅力。
▲ Great Photo的課程對攝影原理有更深的解讀
而在課程之後,應用也提供了相應的測試題供我們練習,這也是眾多攝影教學類的應用都有的功能了。
不過,即便各路應用都提供了相關的聯繫,小黑還是要說一句,對攝影這一類需要動手操作的技術,光是學習理論知識,並回答幾個測試遠遠不夠,從感興趣到入門再到進階,如果不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上的上萬次快門經驗,也不會有什麼長進。
所以,上面這些應用最好的使用方法,還是帶著它們去陽光明媚的室外,一邊學習一邊模仿拍攝,這樣不僅鍛鍊了攝影技能,還能呼吸到新鮮空氣,豈不美哉?
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必然會降低許多專業技術的門檻,攝影正是其中之一。如今,每年都會有數千億張照片誕生,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通過手機拍攝的,也正有許多人通過手機拍照開始喜歡上攝影,畢竟,誰不希望自己的朋友圈充滿了好看的照片和朋友的點讚呢?
那麼,就讓我們好好使用這些應用,為自己的攝影技術添磚加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