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搶我男人、我睡你兒子,年度重磅毀三觀大劇」,
「島國吊打小三的毀三觀神劇,分分鐘跪倒在編劇腳下」,
「如何優雅的幹掉綠茶婊」,
」真人版男友調教日記」,
」如何養成忠犬系男友」……
《直美與加奈子》殺夫不算什麼,《我的危險妻子》殺妻也不算什麼,該劇是要告訴你,世界上最殘酷的復仇除了當你後媽,還要做你兒媳。
有毒的劇總能穿越時空、震撼人心呀.「賢者」在日語中是「聰明的人」的意思,如果按中文的意思去理解成「賢惠」或者「賢明」的人,那就不對了。
所以「賢者之愛」是「聰明人的愛」的意思。
在日語中,「賢者」的反義詞是「痴者」。意為「愚人、蠢人」,正是為了和劇中反覆提到的小說《痴人之愛》形成對比。
簡單來說,就是女主被閨蜜和男友這對狗男女背叛,作為復仇,她花費20年時間將閨蜜和渣男的孩子調教成自己的理想伴侶的故事。加之女一對她的順從、給予的態度激發了她的貪慾。
在百合的眼裡,真由子的世界簡直是她夢寐以求的全部生活:
溫馨的家庭環境,
友愛的晾哥哥,
體貼熱情的爸爸,
溫柔賢惠的母親。
而這些盡在眼前。
「只要把她的變成我的,就可以了吧。」
這大概就是女二的所有「掠奪」行為的源頭了。
雜亂無章的環境滋生出來的性格裡的陰暗,早已把羨慕變成了嫉妒。
從真由子的項鍊到玩偶,從父親到男友,她什麼都想要,什麼都去要,也什麼都得到了,卻也為之後的劇情和命運埋下了伏筆。
與女二百合的索取型性格比起來,女一真由子則是大家眼中公認的家境良好的大家閨秀、乖乖女。
生長在書香家庭,父親是開明有涵養的編輯,母親則溫柔賢淑,又是家裡的獨生女,可以說女一從小便受盡寵愛。
物質充盈,精神富足,各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無一匱乏,是個乖巧可愛的溫室裡的花朵。
直到百合的到來,打破了所有的寧靜。
面對新鄰居百合,真由子很快和她結交了朋友。帶她來家裡玩,介紹她給家人認識,分享她的好東西。
幼年的真由子單純到不知防備為何物,面對百合的索取顯然也不懂拒絕,就如同面對學校裡欺負自己的學生不懂得如何反擊一樣。
該劇很多毀三觀的劇情遭到吐槽。
其中之一就是女二百合勾引女一真由子的爸爸,竟然還成功了!
結局當然很慘,倆人苟且的一幕被女一看到,父親得知後無顏面對女兒和家人,選擇了自殺。
為什麼明明只是孩子年紀的百合要去引誘閨蜜的爸爸?
為什麼為人夫為人父為人尊長,一個已婚男人竟然沒有經受住一個小女孩的引誘?
這雷人的劇情,如果要剖析起來,那對人性的揭露就不太友好了。
從女二百合角度,在我看來首先是缺愛。
在缺愛的環境中形成了掠奪型性格。從小就不止一次遭受過性騷擾的她,對成年異性的看法早已不再單純天真。
或許所有男人都一樣,那么女一的爸爸是不是這樣呢?
她眼中別人的好爸爸真的是滿懷父愛的好爸爸嗎?
她選擇在夜黑風高的夜晚去試探和引誘,意外的引誘成功,卻不巧被女一發現了。
劇情急轉,女一爸爸無言面對女兒,選擇死亡。
更可恥的劇情來了。
「好可惜,好容易傾力去獲得的別人的父親竟然死去了。」
女二在無可奈何之後繼續去「索取」她垂涎已久的女一的男友。
套路如出一轍,但這次更謹慎。
她用一種送上門不會打擾到對方的態度去「奉獻自己」,很輕易男人又上鉤了。
不過等待她的,是悄無聲息的長達多年的復仇計劃。
為什麼真由子慈祥穩重的父親和友善的男友都沒有抵擋住女二的誘惑?
百合投懷送抱是在什麼時候呢?
她的處心積慮,那要從之前來真由子家裡的一舉一動說起。
每次穿著都刻意的得體漂亮,時不時看似不經意的回眸一笑,要麼甜美可人,要麼意味深長。
再選一個最佳時機,夜黑風高、穿著裸露,坐等甕中之鱉,一網打盡。
很多人會疑問,女一爸爸可是著名的大編輯,有足夠的文學修養和個人素養,怎麼可能會無法抵制誘惑?
皇帝有整個後宮,稍微有點權勢和金錢的人多少是在金屋藏嬌,現實生活裡普通人和小三的故事那也是數都數不清。
除此之外,遍地都是有色心沒色膽的普通人。
那些能抵禦誘惑的,大概要麼是久經情場、歲月滄桑之後對男女那點事失去興趣的人,要麼是在面對多次誘惑、權衡各方面得失之後形成的一套防禦體系的人。
畢竟,再特殊的個人群體也是芸芸眾生裡的普通人。
人性的複雜和缺陷,是不能去刻意試探和驗證的,否則必然大失所望。
現實中看似老實穩重的男性,很可能是沒有經歷過誘惑。這就是人性吧。
再看女一的前男友諒一,更是個沒有經受過任何誘惑的羔羊。
從小被女一家收養長大,一直背負恩情未報,真由子也確實是他一直夢寐已求的戀人標準。
無奈恩人死去,而此時的他羽翼未豐,還不足以為這個失去家庭支柱的家庭承擔重任。
面對未知的未來,他的內心無疑是恐懼的、甚至是短期內抱有對現實無所適從的逃避心態的。
百合很快又看準了時機,在諒一這頭困獸內心掙扎之時主動投懷送抱。
套路則是自己不是處女,不需要對方負責任,也是生理安全期。
如此赤裸的誘惑擺在一個內心迷茫不知如何排解的不成熟的男孩面前,諒一最初是拒絕的,但最後選擇了接受。
除了沒有經受住誘惑,或許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懦弱、逃避心態和僥倖心理。
他的僥倖心理是:即使女二不小心懷了我的孩子,那麼我也可以選擇和她成家,這樣就不用背負更大的責任和人情債了。
人內心的天使和惡魔,什麼時候被激發出來,可能真的要看遇到什麼環境和境遇了。
這就是可悲的人性呀。
劇中最讓人心疼的非小鮮肉澤村直巳莫屬了。
這個從小就被作為復仇工具,被女一真由子刻意調教出來的孩子,帥氣得讓人嫉妒,痴情得讓人心疼。
可惜他的出生,註定了是一場賭注中的籌碼。
僅僅四集的狗血劇情,除了令人唏噓,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裡的貪婪、自私、仇恨帶來的一切因果。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念頭和行為付出代價。
這代價,很可能就是一生的軌跡。
它無法改變,又變幻莫測,最初無論嘗到多少甜頭,到頭來,可能頃刻崩塌。
而崩塌的源頭,可能在多年前就埋下了伏筆,又因人性的貪婪和索取、不自知而得以加速。
文|二喜:一個追劇不多,但愛較真的吃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