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清風明月
【作者簡介】
清風明月,原名吳明慧,甘肅省慶陽市陌上書會成員。從小愛好文學,中學時期曾在《中國少年文史報》上發表小詩《家鄉的馬蘭花》,作文被《黃河象》刊登。散文詩《黃土地》參加全國徵文大獎賽榮獲優秀獎,有文章散見於微信平臺。平時喜歡讀書、舞蹈、旅遊。
三月裡小雨,淅瀝瀝瀝瀝瀝淅瀝瀝瀝下個不停
山谷裡的小溪,譁啦啦啦啦啦譁啦啦啦流個不停
……
許多年前,第一次聽到《三月裡的小雨》這首歌時,很為之感動。不知是歌詞還是優美悽清的旋律,縱然使坐在舞臺下的小女生淚流滿面。周圍的人都在用異樣的眼光盯著她,竊竊私語,大白天的似乎遇到了怪物。他們哪裡懂得一個痴迷文學的小姑娘敏感細膩豐盈的內心世界啊!少女之心,玻璃做成的,純淨無暇,且易碎。
露天舞臺上的演唱者,是縣師範一名男音樂老師。他留著那個年代的流行長發,微閉著眼睛,雙手動作優美,深情忘我地演唱著。圓潤磁性的聲音隨著伴奏帶縈繞空間,小溪般流淌少女心田,使她陶醉,進入詞曲意境。
流淚的小女生是我,一名初中生。
時至陽春三月,縣城最高學府舉辦大型慶祝活動,好像是《黃河象》首刊發行儀式活動吧,很隆重。因不是特邀嘉賓,沒有人會給我節目單看,對慶典活動我也記得不大清楚,只是作為一名中學生舞者身份前來助演,對此也沒多大興趣。沒想到,現場卻偶遇了市文學界的許多名人老師,青年作家、詩人,這些人的名字我在學校裡早有耳聞,今天近距離地看見他們本人,我欣喜若狂。
第一次聽到師範女音樂老師彈奏的《黃河大合唱》鋼琴曲,雄壯激昂的旋律讓我激動不已。接下來的一系列文藝節目都令我大開眼界,興奮無比。高凱老師,高戈老師的朗誦,還有那位我忘記了名字的年輕女作家的激情演講,都讓我心潮澎湃,激情飛揚。到後來楊老師的《三月裡的小雨》使我情緒得到了升華,腦海裡浮現出許多有關陽春三月的詩詞場景,觸景生情,以致熱淚盈盈。
難以言狀的複雜心聲,連自己也說不明白,除卻喜悅,更多的是慶幸羨慕。慶幸自己的作文能被文化站幹事發現和展覽,才會有這次參加活動的資格。更羨慕那些作家詩人們滿腹經綸、才華橫溢的知性自信。他們的身上洋溢著青春芬芳,臉上寫滿熱愛生活的夢想。我從他們身上受到了震撼,看到了希望,暗自下決心:將來一定要向他們一樣自信快樂,熱愛生活,成為一名作家,寫出許多優秀的作品來。
人的力量往往不在肉體上而在靈魂上,靈魂依賴於信仰,有了信仰人生才有價值。感慨於少年之時的自己,有夢想有信仰,也就有收穫。中學階段,我沒有少年貪玩,而是大量閱讀世界名著和文學作品,《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亂世佳人》等書籍我都一睹為快,雖然落下了理科成績,但卻成就了我文學道路上的最初輝煌時期。小詩《家鄉的馬蘭花》發表在當時的《中國少年文史報》上,是賈治龍老師推薦的,可以說他是我的伯樂。後來又通過他介紹,認識了李建榮老師,也得到了他的賞識。曾有幾篇作文被他所辦刊物刊登,直到後來我參加工作了,他還託夫人給我付稿費,著實讓我感動了好長時間。遺憾的是,中學畢業後就和他們失去了聯繫。
從此,紛亂人生中,獨自行走,物慾洪流的世界裡,胡亂碰撞。每天都忙於生計,感覺自己焦頭爛額,那份最初的夢想漸行漸遠,似黑夜中失去航標的小船。如此,便迷失了自我,丟棄了靈魂,遺失了信仰,中斷了自己的文學之路。
生活猶如摺疊起的日子,新了又老,老了有新;四季輪迴的光陰,在天地間歸去來兮,來兮歸去。多少個陽春三月,白駒過隙。那年,那月,那歌,被歲月撕成碎片撒落一地,隨風飄落。
黑白色日子,只有三月,沒有歌,沒再聽過《三月裡的小雨》。花無百日紅,人無重少年。青年沒有迷戀愛情,壯年更沒有汲汲於成名,唯有少年無悔。那些曾經影響我少年勵志、促使我奮進的前輩偶像,如今早已輝煌騰達,名家名作。賈先生已病故,他大概到離世時也無法想像到我的頹廢,因為他曾那樣看好我的文學天賦,說我將來前途無量。
這些年,我很慚愧,懈怠了自己,文學道路上一片荒蕪,甚至沒有認真讀完過一本書,寫作水平還停滯在中學階段。所以,也無顏去拜見前輩老師們。
最近,由於病養在家,閒暇時間多了,突然有了想寫文字的衝動。於是,戰戰兢兢,拿起擱淺已久的筆桿,試圖拾起撒落一地的記憶,找回那丟失的靈魂信仰。實不想,不想在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令我欣慰的是,幾篇拙作竟然得到了編輯老師的認可和讀者的喜愛。有了他們的鼓勵支持,這個冬天我沒感到寒冷,竟有春風拂面的愜意。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無論歲月曾寄予我什麼厚望,生活又讓我領悟了什麼薄情,我都不將再迷茫。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希望自己以後,把平常的日子過成詩,把平凡的歲月釀成酒。用楊絳先生的話說就是: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又時至陽春三月,2018年的三月。有幸聆聽了詩人高凱的文學講座,看著臺上的他我感慨萬分,已不再年輕的詩人老師依稀還有當年的影子。會後我特意跑去跟高凱老師合影留念,這在我心裡意義非凡,而他本人一臉茫然,根本不知道我是誰。當年我曾是他的粉絲,至今也很崇拜他,給他的詩留言讚賞,心裡高興坦然極了。儘管他不認識我,但他曾經影響過少年的我,給過我奮進的正能量。感謝,文學前輩!
欣喜之餘,我從網上搜到了那首《三月裡的小雨》的原唱。跟第一次聽時同樣的感覺,不同的是沒有淚水,多了份成熟。巧遇下雨天,望著窗外淅瀝的雨絲,重複聽著劉文正演唱的歌曲,情景交融,思緒萬千……
這年,這月,這歌。
編輯:羅米歐
投稿郵箱:wyqk_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