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許銀川這個名字很長一段時間都直接與象棋劃等號,六次奪得全國個人賽冠軍,世界冠軍、亞洲冠軍、最有價值棋手、奧運火炬手,各種榮譽等身,長期以來的光環加持,儘管如今巔峰已過,但他在很多人心裡依然還是象棋的第一人和代言人。
而今年4月起,他因為自己的網絡直播室,遭遇了職業生涯以來最大爭議,也可以說是非議——以往免費的網絡直播活動變成了付費觀看,每場直播觀看需要6元的門票才能進入。同時,為了照顧那些付了門票卻沒能從頭看到尾的觀眾,他也推出了回看服務,只需向相關工作人員出示購買門票的憑證,就可以觀看直播錄像,以避免部分觀眾「買了門票卻只看到一個結尾」的尷尬。
這樣的變動立馬在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以前可以免費看的直播突然要買票才能進場,一些網友對此認為許銀川「見錢眼開」,不符合他過去人品高尚、以德服人的印象。而由於其直播間不買門票不能發言,甚至有人跑到其他人的直播間去發表批評言論。
而無論遭遇到怎樣的爭議,自己認定的事自己就去做,這是昔日象棋第一人許銀川的性格。也因此,收費後至今,將近三個月時間,許銀川也繼續著自己的直播,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比較固定的看直播的一個粉絲群體。「人數不會很高,也不會很低,外界所說的一場直播收入360萬那想想都不可能,實際和這個數字差得很遠。」許銀川爽朗地回復了最敏感的問題。
許銀川的收費直播,不同於其他棋手的互動娛樂式,每堂課他都會花大量時間備課、做課件,內容以他的自傳《銀川棋路》第二部為主,包括文字和棋局評註,一次直播時長2小時以上。其實等於是授課了。不止做直播,許銀川還開通了抖音等社交帳號,努力嘗試著推廣象棋和推廣自己,年過四十的老「許仙」又開始探索著一條新路。
提問許銀川
其實這就是一個知識付費的問題
——有想到過會遭遇這些爭議嗎?
許銀川:其實這就是一個知識付費問題。現在遇到這些爭議,一是有些人一下子沒拐過彎,另外一些人罵我則是懷著各種各樣的目的。
——那麼請說說一開始是怎麼決定要開付費直播的?
許銀川:知識付費也是一個現在的潮流,其實和講好棋以後放在天天象棋上去賣視頻是一樣的。我也是想做一個嘗試,看看愛好者對這個事情的看法是怎樣的。另外一點,我也做了兩年直播了,感覺到了一個瓶頸期,所以也想轉變一下。
——之前的兩年直播是個什麼樣的狀況?
許銀川:我是2018年5月和天天象棋籤約直播的。在這之前,還在章魚直播做過,我做直播非常認真,每次都要備課,其實還是很累的。這些直播都是一開始還可以,後來發現支持的棋友來來回回也就那麼一小部分。象棋直播的面還是很窄的,本身看的人也並不是很多。
——收費以後,現在又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呢?
許銀川:以前是免費直播,我發現自己再怎麼準備也沒有什麼意義。而且很多人的象棋直播也就是隨便選一個人來下棋,有些連講都不怎麼講,但因為是免費直播嘛,也沒有人會在乎。收費後,我是有意識地進行講課,不再隨便下棋。不想碌碌無為地用掉直播的時間。我現在的直播內容以我的自傳第二部書稿為主,還有一局棋的評註,兩個小時的時長。這個直播,現在也變成了促使自己寫完一本書的動力。我覺得很有意義。
——6元的收費,你覺得貴嗎?免費直播不是有刷禮物什麼的嗎?
許銀川:我覺得2個小時的紮實的講課內容,6元錢真的很便宜。在網上買視頻也要20塊錢呀。免費直播,一開始刷禮物的還是很多的,但後來很多人發現不刷禮物也能看,那何必還去刷呢?也就這樣,習以為常了。
——有人說你一堂課就能收入數百萬元人民幣?
許銀川:哈哈,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就說明我實現了自己的商業價值。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我還參加比賽幹嘛,我去贊助比賽得了,贊助我們的甲級聯賽,贊助你們四川隊,對不對?說是有60萬人在看,每人6元門票錢,就是360萬,真有的話,我自己留一半就行了。(笑)
——那麼一堂課到底能收入多少呢?
許銀川:如果說得太真實,那麼大家會發現象棋的影響力太小。如果說得很高,那又真的變成土豪,和事實不符了。總之,就是和外界吹噓的數字差距很大。
——對於這次收費別人「罵」你,你自己怎麼看待?
許銀川:我倒是希望變成一個見錢眼開的人呢。不用看別人說法,隨便放手去掙了。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之後還有什麼計劃呢?
許銀川:今年我要重點做好兩件事,一個是推廣,這是現在在做的。另一件事還是比賽。但最近去比賽也不行,因為我現在腦子裡都是如何做好推廣,肯定影響比賽。還得好好把比賽狀態調整出來啊!
許銀川的冷思考
時代在改變,象棋也應該改變
透過6元直播收費的表面,其實,這是許銀川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我覺得象棋棋手和象棋要有出路的話,比賽無非靠贊助,那麼,象棋得有商業價值,才能有持續性。很多棋友並沒有真正看待這個問題,也沒有真正思考現狀。」
直播6元門票,其實就是當前很熱門的知識付費。許銀川表示:「知識付費很多人在做,只是形式不同。有些人賣視頻,有些人自己搭建平臺吸納粉絲,有些人直播不收錢,但是可以引流,培養粉絲。形式不一,但總體都可以概括為知識付費。這和小朋友的英語線上課等等沒有本質區別。」
而相比之下,「象棋的知識付費還處於初級階段。經常活躍在棋盤上的人,能發聲的人,只是象棋界的一小部分。其實,圈外還有很多人並沒有接觸到,這些才是我們應該重點去推廣的。我們的比賽只是服務了圈內的棋迷,圈外多出數百數萬倍的接觸不到。所以,在網絡上開直播等等,我覺得是一個渠道。」
許銀川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甚至給自己定了一個「要當網紅」的目標,「我發現很多人並不看天天象棋。最近我搞了抖音,也錄了一些視頻,而到底應該傳播哪些內容,我現在也在摸索。我覺得,我們的渠道、形式是否應該改變,這應該作為重點去研究。而不是每年就比一下賽,然後就結束了。」
時代在改變,象棋也應該變。「這是我不成熟的思考。」許銀川說。
他認為,「早年,八九十年代,象棋有報紙電視宣傳一下就行。現在網絡化時代,象棋不能僅僅是現有的形式了。人的需求、媒體的傳播渠道也是和以往有很大區別。表現形式是否適應現代的人潮流和審美觀念和心理需求。這都是值得探討的重大課題。」
「我也在研究推廣自己。」
「我覺得一定要變。實踐中求變。當然,萬變不離其宗,宣傳符合時代價值觀的東西,不要偏離主線。再研究各種各樣的推廣方式。重點是要嘗試。不要為了比賽而比賽。每次比賽後都應該有調研,受眾是否認可?有哪些能改的先改掉?哪些推廣方式值得去嘗試?這些應該在賽前賽後賽中進行研討,付諸實踐,不能一年年就這麼過去了。」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趙婷 供圖 許銀川 編輯 田莉 校對 藺虹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