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到讓人無法呼吸的推理小說,何以能夠治癒我們?

2021-02-08 文學文化研究

事情來得如此突然,如此意外,使在座的每個人都為之失神屏息,呆呆地幹瞪著地上躇縮成一團的人。

      阿姆斯特朗大夫隨即跳起來,跑了過去,在馬斯頓身邊蹲下。當他再抬起頭來的時候,雙眼茫然,透出深感迷惑不解的神態。

      他輕輕地低語著,驚恐之極。

      「我的天!他死了。」

當你翻開《無人生還》,為這一段文字屏氣凝神時,或許不曾想到,在上個世紀,法國總統戴高樂也和你一樣沉浸在這段文字之中。而這本書令全世界為之著迷的書,正是「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品。這麼多年過去了,她掀起的全民推理風潮從未有絲毫衰減。不管是歐洲貴族還是平民階層,都為之深深沉迷。據說她的作品在西方的印刷量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戲劇,英國女王在七八十歲的生日宴上,也曾指名BBC播放阿加莎的小說。

「推理女王」阿加莎

柯南道爾、松本清張、東野圭吾等偵探小說家的名字及作品也一直活躍在人們視野中。由小說改編的《神探夏洛克》、《法醫秦明》、《隱秘的角落》等影視劇也總能引起巨大的討論。偵探小說最先興盛的國家,都是最早步入現代化的國家。人們在享受現代化的好處時,也承受了很多負面影響。而偵探小說的出現則緩解和釋放了現代人的心理焦慮。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知道科技的瘋狂進步會把我們帶往怎樣的未來,也承受了工作和生活不知會走向何處的未知壓力。但推理小說告訴我們,無論我們的處境如何被動,我們的力量如何渺小,我們依然能夠靠自己解決一切難題——任何看上去神秘的「不可能犯罪」,只要你交給偵探,他都能給你理性和科學的答案。

英劇《神探夏洛克》劇照

如《東方快車謀殺案》中,雷切特被刺了12刀死在了包廂,可包廂的門卻是反鎖著的。但這種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密室殺人案,最終偵探也會告訴你,怪力亂神只是煙幕彈,沒有不可能犯罪。用答案去治癒未知的恐懼,是偵探推理小說的一個特色。偵探小說帶你進入的也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不同於現代生活的枯燥乏味,可能在福爾摩斯的眼裡,一片迷朦的倫敦大霧,也充滿了神秘之美。只要有有趣的案件,偵探從下水道裡都能看出美感。這給了我們另一種新奇的體驗。這些經典的推理小說,把人們對未知的恐懼,化解為有據可依的破案樂趣;把枯燥的千篇一律的生活,變成迷人的謎語。偵探推理小說,與其說是遊戲,不如說是賭上性命的遊戲;與其說是消遣,不如說是絞盡腦汁的消遣;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人心的另一種折射。真正會看推理小說的人,不僅僅是在看抽絲剝繭的探案過程,也不是單純地尋求快感,而是在領略沉澱了百年的種種「門道」。我們熟悉的很多大作家都是偵探小說的受益者。大文學家卡爾維諾在其中汲取營養,莫言、餘華甚至借用過偵探小說的手法去寫作。而我們更多人,在讀偵探推理小說時,也在通過它反思人性。

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推理著作《白夜行》

 

比如《東方快車謀殺案》中唯一的死者,生前卻是邪惡兇殘的綁匪。而這個綁匪曾在犯案後改名換姓,靠著巨額贖金過上了優渥的生活;而本應將復仇的兇手們繩之以法的偵探,最後選擇了放過兇手。

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的最後場景

這種矛盾和對立,突顯出小說背後對個體的邪惡是否能用死刑去懲治和對人性善惡掙扎的探討。不同於普通的文字敘事,這種類型的小說其實更為深刻。與此同時,偵探小說也在不斷提醒人們從另一個思維邏輯去思考問題。

一篇偵探小說曾講到一個老太太假扮另一個老太太很多年。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為什麼能成功呢?

因為我們通常不會去辨認老人的個體特徵,人一旦進入老年,就很容易只被貼上「老年人」的標籤,其它特徵就模糊掉了。

正是這種思維盲區方便了兇手作案。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很容易陷入思維定式的陷阱之中。如果我們學會偵探小說裡打破思維慣性的方法,對我們的生活也大有益處。
所以,真正讀懂偵探推理小說,不要只看表面,而要看本質。但偵探小說派系繁多,其背後隱含的意義盤根錯節,無法輕易理清。

阿加莎經典偵探小說改編電影《尼羅河慘案》海報

基於此,中讀邀請了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盧冶共同製作了《盧冶·推理的盛宴》音頻課。課程會分為兩個部分,在第一部分中,盧冶會用獨特的視角,對經典推理偵探小說的文學類型和相關作品進行解析。她不但會結合許多人關注的熱門話題,比如「一邊破案一邊談戀愛真的可以嗎?」「《隱秘的角落》為代表的國產推理是怎樣的?」「推理小說如何玩時間、空間梗」等問題來進行深入淺出的介紹,還會對推理小說流派進行詳細的介紹。讓你不費吹灰之力就對推理小說和作家們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

《隱秘的角落》劇照

在第二部分中,她會從敘事奧義、社會歷史哲學意義、寫作秘訣、推理思維能力等各個方面切入,提升大家對推理小說的系統理解,並且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實打實地提高大家的閱讀、寫作、思考能力。因此,這門課,不是一堂簡單的文學賞析課,它更是一門寫作課、邏輯課和歷史文化課。

偵探推理小說這個迷宮般美好的世界,其實是開放而有答案的。

那麼就現在,和我們一起,在推理小說的世界裡,感受有趣的靈魂,品嘗美味的謎題盛宴吧。

建立文學、歷史坐標系,為你講述推理小說的發展史,從它的誕生、到黃金年代、再到高峰期,讓你站在社會、乃至思想的高度上,重新理解推理小說。

推理小說家族有哪些成員?它們是怎樣形成與發展的?各個派別有哪些看家本領,擅長製造怎樣的「詭計」?小說中各個人物的「力學關係」如何呈現?帶你看見推理小說的「底牌」,玩轉高智商套路。

大量涉及知名影視劇、小說、推理圈的名人趣事等,阿加莎·克裡斯蒂本人的失蹤事件,《妖貓傳》裡的「空白」CP,《隱秘的角落》裡童謠的魅力······推理的魅力無處不在,為你打包時下的趣味話題,讓你聽得足夠過癮。

結合中國、英國、美國、日本等各個國家的本土文化,透過世界各國的」名偵探「形象,窺見背後的文化根源。

限時特價98元 

9月15日——10月14日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更多了解《推理的盛宴》。

相關焦點

  • ​緊張到讓人無法呼吸的推理小說,為何卻能治癒我們?
    但推理小說告訴我們,無論我們的處境如何被動,我們的力量如何渺小,我們依然能夠靠自己解決一切難題——任何看上去神秘的「不可能犯罪」,只要你交給偵探,他都能給你理性和科學的答案。英劇《神探夏洛克》劇照如《東方快車謀殺案》中,雷切特被刺了12刀死在了包廂,可包廂的門卻是反鎖著的。
  • 《呼吸》災難電影緊張到你無法呼吸!
    ·柯瑞蘭寇領銜主演的3D災難大片《呼吸》,10月25日已經上映。影片「屏息以待」定檔海報與「全城窒息」版預告展現了未知致命迷霧突襲後,全城恐慌絕處求生的緊張壓抑感。海報預告雙發強勢定檔城市迷霧突襲引發末日危機曝光的「屏息以待」定檔海報中,男主角馬蒂厄獨自站在屋頂上,面前是已被迷霧覆蓋的巴黎。
  • 【今日熱映】災難電影《呼吸》緊張到你無法呼吸!
    定檔海報展示出災難下城市與人物的悲涼,「全城窒息」版預告則傳達出末日來臨時的緊張感與窒息感。而在迷霧中「跑毒」的馬蒂厄與安娜則時刻需要屏住呼吸,否則一旦吸入迷霧就會立刻喪命,他們為何要選擇與迷霧賽跑?他們又能否在有限時間內找到生的希望?令人頗為關注二人其後的命運。《呼吸》講述了未知迷霧蔓延全城,倖存者寥寥,城市陷入恐慌。
  • 從推理小說到推理遊戲:《明星大偵探》和劇本殺為何吸引我們?
    如果說作為大眾娛樂方式的推理小說和推理遊戲在工業資本主義時代還處於邊緣位置,那麼到了信息化的時代,隨著娛樂產業的發展壯大,推理的地位也愈發主流。今天,推理已經擴展到了整個創意產業之中,不僅存在於書本,也變成了影視劇和遊戲。今天的推理遊戲不僅僅有桌遊這一種類型,而且還包括了密室逃脫、劇本殺、沉浸劇、實景推理等各種各樣的新鮮形式。
  • 《何以笙簫默》:時間或者「下一個人」能治癒的,不是愛情
    縱觀古今,從一而終的人真的是極為罕有,所以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才傳誦至今。初戀是心裡暖陽,每個人懷著尋找暖陽的心情走進「戀愛大學」,有的人直接畢業,有的人則不停轉系,終生無法畢業。
  • 這部校園推理小說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你讀過嗎
    宮本茂作為天皇在日本推理小說領域的代表作,花了15年時間構思了這部傑作。這部小說誕生後,每一位大媒體都把它譽為「日本推理小說的最高峰」一部接一部,無數好評如潮,認為它是一部奇蹟般的作品。從作者到風評,《所羅門的偽證》從一開始就站在祭壇上,並帶著光環進入公眾視野。
  • 《隱秘的角落》裡的「壞」小孩,成年後用推理小說治癒了不幸童年
    紫金陳原名叫陳徐,國內知名推理作家,出生於1986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水利工程專業,但沒想到後來開始創作推理小說。他的代表作有《謀殺官員》系列和《推理之王》系列小說,其中《壞小孩》和《無證之罪》被改編成了電視劇,而且兩部劇的主演都是秦昊。
  • 推理劇的春天遠沒有到來,而國產推理小說更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從「迷霧劇場」到「懸疑劇場」,在網劇播出平臺的大力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推理劇的春天來了。然而,到來的究竟是「春天」,還是「春夢」?為此,北青藝評專訪了幾位業內人士。這位資深觀察者算了一筆帳:一本推理小說從創作、連載,到被影視公司發現、購入IP,一般需1年左右;IP到手後,要經過「痛苦的改造」,這種「改造」有時會細到「每集死多少人」,超過某個數量,擔心無法播出,此外還要滿足資本的偏好,往往要用2-3年;改編完成後,從製作到播出,又要1年左右。全部流程走下來,至少要3到5年,最快也得2年,《隱秘的角落》尚屬「正常」。
  • 這部校園推理小說,內容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你看過了嗎
    宮部美雪,作為日本推理小說界的天后級人物,卻歷時整整15年構思了這部長篇巨著。這部小說誕生之後,各大媒體紛紛將其譽為「日本推理小說的最高峰」,無數的好評紛至沓來,將它捧為一部奇蹟般的作品。從作者到風評,《所羅門的偽證》從一開始就立於神壇之上,帶著光環走進大眾視野。
  • 【推理小說】推理迷們不可不讀的100部經典推理小說
    一本老少皆宜的奇妙書籍,無數人憑它跨上推理之路。作家能夠利用短小的篇幅製造出縷縷不絕的懸疑之感,在嚴謹的邏輯推理之中融入奇幻情節,並用詭譎的文筆錦上添花,迄今也沒幾個短篇作家辦得到。從這個意義上說,愛倫坡永不過時。
  • 東野圭吾——推理不在於答案而在於治癒
    好的推理小說是什麼樣的?很多人會說是好的詭計,除此之外呢?很多人會說精妙的推理。一個推理小說確實應該這樣。但除此之外呢?我覺得還應該是對於所有人的治癒,對於死者的告慰,對於傷者的治癒,對於犯人的深刻教育,對於世人的警醒。(比較好的就像是松本清張的做《砂器》)。
  • 【熱映中】災難電影《呼吸》緊張到讓你無法呼吸!
    此外,影片打破了如海嘯、地震等好萊塢傳統災難電影的觀感,創立新類型,聚焦當今全球社會正面臨的空氣汙染問題。天空壓下的烏雲和地面浮起的迷霧將人們的生存空間壓成一條細縫,讓人喘不過氣,壓迫感十足。 除去好萊塢災難電影的英雄情結,《呼吸》在最大程度上發揮了電影對於觀眾的引導作用,傳遞了愛和人性的正能量。
  • 這本推理書何以打敗東野圭吾?
    這本推理書何以打敗東野圭吾?電子書上市當天《侯大利刑偵筆記》就登頂微信讀書新書榜第一名,隨後就牢牢佔據微信讀書懸疑推理榜單第一,打敗了東野圭吾及其他網文。截至5月10日,當天超過2.2萬人追讀,小說閱讀總人數逼近12萬,點評人數4.8萬,評分高居8.5分,而且各項數據還在持續增長中。
  • 此生必讀20本日本推理小說
    在這個詭異的現象愈演愈烈之時,惡魔之手逐漸伸向了陵園經營者一家,究竟因何原因導致本該已經死去的人復活並且進行殘忍地殺戮,一段真相即將在生與死不斷交替的情境下被揭開。作者說:直到讀完本書的最後100頁之前,你可能都覺得這是一個單調的故事,這部小說凸顯了幽默的氣息,讓你能夠讀到對於死亡的認知。
  •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謎樣人生》:她的人生就是一本推理小說
    這就和她的推理小說一樣,過程是最吸引人的,一旦揭開了面紗也就代表了結局的到來,未知的魅力不再。戰爭結束後,阿加莎致力於小說創作,躋身暢銷書作家行列,和丈夫去海外度假,擁有了自己的女兒,她知足於幸福生活。而一戰帶給了阿爾奇身體與精神上的創傷,能夠治癒他的不是自己的妻子,而是另外一個女人,他出軌了。
  • 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曾是那個《何以笙簫默》裡的何以玫
    言情小說中,一本小說的基本配置是男一和女一,但是在他們之間,常常會出現能夠推動劇情的男二和女二。不過顧漫的小說可以說是一股清流,她的小說大多甜且溫馨,那些惡毒女配什麼的基本是沒有的。不過在她的《何以笙簫默》中,有一個這樣的角色,那就是何以玫。
  • 明明是推理小說卻有著禁片的刺激,這6本不按套路來的推理小說刷新你三觀!
    作為最讓人慾罷不能的小說類型之一,推理小說能夠用劇情時刻勾起你的好奇心,直到最後一秒才揭露謎底,任何細節都有可能成為線索,全篇看下來沒有一秒鐘可以讓你掉以輕心!這本書最精彩的地方就是融入緊張刺激的氣氛+品味生死存亡的推理!
  • 好看到從停不下來的推理小說-2020上半年日系推理小說推薦
    今年上半年真的讀了太多的小說。但我的本命還是推理。之前有介紹過一些本土的推理小說。而此次要重磅推薦一些,我讀過的比較喜歡的日系推理。1.《箱庭圖書館》乙一這是乙一的短篇合集,但是與眾不同的是,這本書是以一通過在網絡上徵集一些讀者的小說創意,自己改編之後出版的。所以每一個小說都有不同的風格,但是經過乙一的改編又覺得很和諧。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白色足跡》,這是足以感動到落淚的故事。推薦
  • 推理小說推薦,這八本經典推理小說,入門必讀
    推理小說是以推理方式解開故事謎題(大多數是找出殺人兇手)的一種小說,通常故事都含有兇殺案與偵探,亦有部分並非以兇殺為主要劇情走向,諸如找尋失物或解開奇異事件的謎底等。偵探小說的一種,不過揭開謎底的並不總是偵探。好的推理小說,不在乎詭計高超、邏輯推理嚴謹到天衣無縫,情節曲折吸引人,無時不刻挑逗著讀者的神經。
  • 推理小說女王的兩部推理著作 《無人生還》及《東方快車謀殺案》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推理小說女王的兩部推理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