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了兩年,周杰倫新歌《說好不哭》的音樂和 MV 一起正式發布
雖然這首一塊錢給方文山,一塊給周杰倫,一塊給阿信的芭樂情歌,發布後 QQ音樂平臺一度伺服器崩潰,朋友圈裡也全都是說好不哭還是要哭的粉絲轉發。
但是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周董在MV裡,鋼琴蓋忘開了。
時間退回到2004年,這一年,周杰倫25歲。
一部叫做《尋找周杰倫》的影片即將上映,演員有餘文樂、陳奕迅、吳大維、何韻詩、吳彥祖、阿牛,但最大牌的,還是當紅的超級偶像周杰倫。這也是周董的第一部電影。
在出演這部電影之前周杰倫就已經在他的MV《以父之名》中演繹了一個異國的故事,在這首音樂格式來源於SPACE樂隊,主題來自於《教父》名字來源於另一個電影的MV中。
周杰倫出演了一個義大利黑手黨少當家,還和義大利美女大演感情鏡頭,看過這部MV的人都承認,周杰倫確實很有演戲的天賦。
這之後一直到《頭文字D》,周杰倫在熒幕上都是那個少年的形象。
而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周杰倫扮演的二王子,則是這部人物性格全部錯亂的借古諷今故事中,唯一的亮點。
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滿城盡帶黃金甲》,副導演首先定了當時只有19歲的少年出演三皇子元成,結果定下周杰倫出演二皇子元潔之後,老謀子又覺得三皇子與二皇子年齡相差太小,最終放棄了原先定好的少年,而是選擇了年紀更小的秦俊傑來出演。
這個19歲的少年,就是黃軒,錯過《黃金甲》後,直到32歲,才憑藉《芳華》成名。
2003年到2004年,是現在公認的華語樂壇最後一次超新星爆發年。
2004年伊始,Chanel [V]音樂頻道上,一個叫做張韶涵的小女孩,用一首《寓言》給這一年定下了基調。
很快,蔡依林的《愛情36計》和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傳唱大街小巷。
而一個叫做F.I.R的新樂團也嶄露頭角,第一張專輯十首歌拆成十張專輯的主打歌至少都可以紅到2020年。
這一年的夏天,少女哼唱的是梁靜茹的『寧靜的夏天』,而這張專輯的製作樂隊叫五月天。
秋天的時候,林俊傑的《江南》和潘瑋柏的《快樂崇拜》決戰街頭。
2004年,《十年》獲得第四屆百事音樂風雲榜十大金曲。
到了冬天,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孫燕姿 《Stefanie》和王心凌的 《愛你》大放異彩,S.H.E的《波斯貓》是年會必跳歌曲。
那時候羅志祥還不叫朱碧石,而Hebe還沒被叫作『田馥甄』,這個小女孩坐在金曲獎的大禮堂裡,為最佳國語女歌手獎的得主如痴如醉,因為那個女歌手叫王菲。
而這一切的熱鬧,都抵不過2004年的金曲獎得主,25歲的周杰倫,又瘦又青澀,跑步上臺領獎的周董,給他頒獎的,就是上一代的臺灣音樂天王,羅大佑。
那一年最火的專輯就是周杰倫的《七裡香》,之前一年最火的專輯是《葉惠美》,再之前一年最火的專輯是《八度空間》,再再之前一年是《範特西》。
25歲的周杰倫就成功封神,成為了臺灣樂壇的最後一個天王,而且完全吊打以王力宏為首的競爭對手。
從此之後,周杰倫就沒唱過過25歲後的心情。
幾乎所有的人,在談到周杰倫早期風格的時候,都會提到,聽不清楚他在唱什麼,周杰倫自己也承認這是他的風格『滿矛盾的,我有時候也聽不懂。我不是刻意這樣唱,至少這樣比流行歌曲好』
而比含混的發音方法更模糊的是對周杰倫音樂風格的界定,說是R&B但是他唱的又象RAP,說是RAP他又有些Hip-Hop,周杰倫的聰明在於,他模糊了三種音樂的邊界之後為我所用,開創了一片新的空間。
臺灣著名音樂人小蟲說:『他是真的用心在臺灣用音樂帶動新潮流,不管他是否真的接近美國R&B,但都是自己融會貫通創作出來的東西。他的天分和對音樂的敏銳度令他大有前途。』
在周杰倫之前,臺灣就已經有人嘗試R&B和Hip-Hop。
庾澄慶和杜德偉都做過試驗,可惜的是由於自身音樂素養和市場的壓力,只能在走一步退三步中前行。
到了90年代,R&B和Hip-Hop開始在亞洲青年中流傳,而這時出現的王力宏和李汶,企圖以西方的音樂文化背景帶入中文R&B,但是他們糟糕的中文發音偏偏要爭取把中文唱的很清楚,再加上文化認同感的不足,使得二人的音樂始終若即若離,不能真正的帶動潮流。
接下來的陶喆,力圖用自己學院派的功底去彌補中西方音樂的溝壑,但是還是顯得心有餘和力不足。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他們都不敢打破一個界限——中文的發音和英文的發音是不同的,用英文發音的曲式去強填中文詞,非要發的字正腔圓,不僅自己難受,別人聽著也彆扭。
在中國人的聽覺傳統中,封閉性的旋律性音樂佔了上風,而節奏性音樂,這種開放性的音樂則不受人歡迎,即使在最時髦的年輕人那裡,節奏音樂也只是蹦迪的伴奏樂。
而在歐美,尤其是美國黑人那裡,節奏幾乎就是全部,美國黑人Hip-Hop的發音一向是又快又急,咬字含糊,甚至以快嘴為追求,這樣下來,音樂就成了附著在歌詞之上的節奏之犬。
中文歌曲則正好相反,由於歌詞要跟著旋律走,所以必須要把每個字儘量拉開,發的清楚,如果要含糊起來,就顯得漏洞百出。如果把節奏性樂和旋律性發音唱法捏到一起,其結果就是怎麼聽怎麼不象一首歌要想做中文的R&B和Hip-Hop,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發音,但是這種和市場聽覺習慣大相逕庭的東西由誰去做呢?
真正敢於破除中文發音習慣的,唯有周杰倫。『乾脆把唱變成一件樂器。』這是周杰倫的顛覆性想法,不考慮平仄,尾音處理得像黑人那樣,咬字模糊一些,今天看來可能是最聰明的想法,以犧牲發音為代價,去找出那種黑人的感覺。於是,Hip-Hop的感覺出來了,一般人也聽不清楚了。 其實聽不清楚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周杰倫改變了以往中國人唱歌的方式。『不能把平仄考慮進去,否則就成了數來寶。』周杰倫說。
周杰倫的恩師楊峻榮不無自豪地說:『周杰倫的確為華語歌壇帶來不少影響力,原來寫歌詞都要有韻腳,大部分唱片公司都很保守,包括詞作者也一樣。周杰倫的音樂展示了很多可能性,他告訴人們,原來音樂也可以這樣做。對我來說,這個年輕人在音樂上的自由度,在華人音樂家中我沒有見過,他音樂中對很多聲音的處理、運用、想像力都是前所未有的。周杰倫在華語歌壇做了很多示範作用,他把很多東西勇敢地扔進了音樂裡。』
在周杰倫的背後,有個人不能不提,其中一個就是方文山,這位其貌不揚的填詞手,歌詞有一個特點:前言不搭後語,你聽取的幾乎全部是意象的碎片和詞語的分鏡頭,他的歌詞跨度極大,從『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到『管家是一隻會說法語舉止優雅的豬』到『一壺好酒再來一碗熱粥配上幾斤的牛肉我說店小二三兩銀夠不夠』,而其中不斷提及日本的忍者、古堡中的吸血鬼、1943年的上海、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等等,幾乎全是碎片。
周杰倫說『我的音樂應該像魔術,各式各樣的魔術,有短短的、變化的、發展中的……』在周杰倫和方文山手中,文化的碎片遠比文化本身更順手,更有賣點,他把流行文化跟本土文化蒙太奇的連接,其效果竟然是出奇的好,在當時的年輕人那裡,周杰倫和方文山就是一對會唱、跳、RAP的餘秋雨。
從一出道,就充滿著爭議,有人甚至說:『周杰倫的流行源於80年代的人對一本正經的叛逆,他那種流氓小混混的長相加上二流子風格的音樂於是就成了時代之音。』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發現,周杰倫其實很主流,他一個歌手,不吸毒,不惹事生非,一位中年母親在陪同兒子觀看了周杰倫的演唱會之後這樣寫到『 周杰倫不是個壞孩子。他是個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孤獨的孩子,是個有點自閉卻還算健康的孩子,並且他可能是個天才。他不僅抓住了潮流,領導了潮流,他揭示了一個時代的精神。作為一個文化人,他表達的精神是豐富厚重的;作為一個符號,他是獨特的,有極大審美價值的。到最後,我已經被他的演唱會徵服了,因為他是美的。想到那些曾經長久被我欣賞的傳統歌手,他們開始顯得蒼白而無力,最重要的是他們已經無法表達新時代的心曲。』
而在音樂上,25歲之後的周杰倫發現,雖然快歌為他確立了華語樂壇的歷史地位,但真正有商業價值的,還是那些能走進KTV情歌,柔情密意永遠是這個缺乏感情的蒼白時代所需要做為標榜的東西。
於是從2005年的《發如雪》開始,周杰倫和方文山開始越來越強調民族性,他說:『對我來說民族性就是指中國的東西,在《雙刀》裡面有藏族音樂的曲調,很多少數民族的歌謠也都出現在我的音樂裡面。我覺得民族性的東西可以啟發新的靈感,讓音樂有一個新的調整……』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所以之後,人們會聽到改編於馬致遠小令的《娘子》,更能聽到琵琶聲中的《東風破》,以及讓所有周杰倫粉絲和父母,叛逆青年和主流價值感和解的《菊花臺》、《青花瓷》、《千裡之外》、《蘭亭序》……
隨著風格中國風化,從2005年開始,周杰倫的歌曲題材就開始坍縮了,主題開始一點點收縮到芭樂情歌,後來的大多數新專輯都沒有脫離前期幾張專輯打下的風格與格局:青春、愛情、夢想。
而在2004年的《七裡香》中,5首快歌,《外婆》關愛老人,《止戰之殤》反戰,《將軍》寫和一個老頭下象棋,《亂舞春秋》講穿越歷史,《我的地盤》是年輕人的自信和反叛。
無論無論是鬼才黃俊郎的《以父之名》『黑色簾幕被風吹動,陽光無言的穿透,撒向那群被我馴服後的獸』,《夜的第七章》『晨曦的光,風乾最後一行憂傷;那麼雨滴,會清洗黑暗的高牆』、『越過人性的沼澤,誰真的可以不被弄髒』、『打字機停在兇手的名稱,我轉身,西敏寺的夜空開始沸騰』,《軌跡》裡斷腸的一句『又想了一遍,你溫柔的臉』,《爺爺泡的茶》裡那句『泉水滲透進礦層巖』的飄然靈氣、《半獸人》裡那句『我用古老的咒語重溫 吟 唱靈魂序曲尋根』,都不見了,只留下
『哥的胸肌如果你還想靠,反正我又不是沒人要』
雖然2004年之後,周杰倫還有《四面楚歌》和《稻香》這種質樸而題材和時代相連的作品,但比起早期的《爸我回來了》、《蝸牛》、《止戰之殤》,他開始越來越摸不到時代的脈搏了。
相應的,方文山也在和林夕的對決中,滑落到了打油詩的水平。
在參加《快樂大本營》的時候,方文山為幾位主持人寫下了這樣的藏頭詩:
何炅:何以緣起在長沙,炅明熠熠在海峽。 橫批 兩岸一家
謝娜:謝絕凡塵水芙蓉,娜娜倩影惹綺夢。 橫批 一世受寵
吳昕:吳下阿蒙蛻變中,昕系江湖幻為龍。 橫批 湘北英雄
維嘉:李氏一門多忠賢,兄友娣恭慶團圓。維繫命脈重諾言,嘉惠子孫千萬年。
海濤:杜鵑題春江山豔,世族繁衍人稱羨。海疆遼闊護家園,濤聲萬裡駭青天。
『15年之後,當現在的青年老去,老到背叛了理想背叛了愛人背叛了朋友,老到全身上下最硬的就是肚子的時候。那個時候,周杰倫再開演唱會,這些老青年是會象現在的羅大佑的歌迷一樣做青春無悔壯其實忘了自己是未來的主人翁只記得穿過小姐黑髮的自己的手還是會繼續耍著青澀而又面紅耳赤的龍拳。而周杰倫呢,到時候年過而立的他是會耍雙節棍還是低吟東風破。』
15年前的一篇評論裡,有樂評人發出了這樣問題。
當40歲的周杰倫和44歲的阿信皮脬臉腫的演繹2019杜十娘故事的時候,當50歲的方文山終於寫不出意象的碎片,只能走敘事風格的時候,答案已經出來了。
關於周杰倫的新單曲,最惡毒的一句評論,是這句:
『看歌名,我以為大冰發新書了呢。』
而有粉絲在網上痛惜:『周杰倫你沒良心!你自己出芭樂歌就算了還要帶上個阿信,深度美顏都蓋不住你倆的大臉和腫眼泡啊!歌也這麼無聊!啊!啊!好像中學暗戀過的男孩和校草一起腆著啤酒肚給我發二婚的帖子:「人不到沒事份子錢給到就歐了哈,呵呵」媽的生活拳拳痛毆我還要我說好不哭!』
的確,《說好不哭》裡那句:「你什麼都沒有,卻還為我的夢加油」不但是廉價的口水歌水平,而且讓之前為周杰倫在微博上和蔡徐坤粉絲大戰的中年人們情何以堪。
公眾號『北方公園』這樣批評周杰倫在《說好不哭》裡的老調重彈『我們不會苛求一位創作者永遠保持在時代的最前沿,永遠當一個顛覆者和引領者,但如果一位創作者連直面當下的時代環境或者簡單地直面自身境況的改變都做不到,無意也無力去完成某種必要的自我迭代和升級,那即便我們為曾經的美好記憶再刷上幾層濾鏡,都無法對這些新作品給出一個簡單的稱讚。』
都說『文章憎命達』,生活完美,嬌妻乖兒的生活中,再讓一個40歲的人去有年輕人才有的痛感,顯然太過嚴苛了。
在電影《一個明星的誕生》裡,男主角,一個巨星,時常控制不住地酗酒,而演對手戲的Lady Gaga更是把自己折磨到崩潰;而《波西米亞狂想曲》裡,主角弗雷迪乾脆把自己折騰到了無盡的黑暗裡;大衛鮑伊一遍又一遍地呼叫湯姆船長,他覺得孤獨漂在太空的湯姆正是自己的寫照;而強尼卡什的《Hurt》,唱的是自己人到暮年的懺悔與重生,悲愴中蘊含著力量。
要想讓周杰倫保持創作上的進步,就必須讓他永遠帶著痛苦,用王朔的話說:要想寫出《紅樓夢》,就把最好的作家投入監獄。
可那又何必呢,作為周杰倫的樂迷,看他過著優渥的生活,無憂無慮的老去,不也是一種快樂嗎?
所以看著他圍著自己在《葉惠美》時期的跑道在轉圈,在音樂上划水15年,也沒什麼的,繼續划水15年,也沒什麼不能忍的,他開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