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假期的時候,一部期待已久的新片放出了資源。
是的,就是號稱讓韓國所有院線保潔大媽恨得牙根痒痒的——
《昆池巖》。
簡而言之,這是一部恐怖片,一部偽紀錄形式恐怖片,一部首周票房就打敗《頭號玩家》,號稱韓國本土十年來,最速破百萬觀眾,地地道道的亞洲恐怖片。
說起亞洲恐怖電影,小十君不免哀嘆一番。
是哀其不幸還是怒其不爭已不重要,看看號稱恐怖片大年的2018,歐美有《遺傳厄運》有《寂靜之地》有《修女》有《瘦長鬼影》。
亞洲呢?大概只有泰國可以抱點希望了……
你說日本?哦,今年好像的確是《午夜兇鈴》上映二十周年。
不說喪氣話了,來看看這部《昆池巖》到底何方神聖。
豆瓣評分6.3,恐怖片在豆瓣能拿這個分,難於上天。
導演鄭凡植,算是個恐怖片專業戶,前作《奇談》與《恐怖故事》系列,既融匯日本恐怖電影的怪談詭麗風格,也併入了本土民俗傳說。
對任何看上去很簡短,但就是很難記住的片名來說,一般就是些真實存在的地點,《昆池巖》也不例外。
與日本青木原拓海,捷克人骨教堂,墨西哥鬼娃娃島一樣。所謂「昆池巖」正是一處被傳的玄而又玄的廢棄建築。雖沒有其他前輩名號響亮,但同於2012年被CNN評選為「世界七大毛骨悚然之地」。
而在韓國本土,也是三大最著名兇宅之一……
嚴格來說,它全名為——昆池巖邑精神病院。
片中不知死字有幾筆的三男三女,正要夜半三更,來此直播加冒險。
當然,看這一身全副武裝,自然不是誤打誤撞迷路的倒黴蛋。
早對這肅殺之地有所了解的主角一行,像被塞壬海妖歌手吸引的水手,明知前路異常兇險,偏要以身試探。
要找事,需動機,而要作死,更得有強大利益驅使。對這群年輕人來說,除了一時血勇,更主要還是為錢。
這筆錢有多少呢?據領隊所言,只要直播人數過百萬,就能拿到逾5億韓元(300萬RMB)。
而直播時代,除卻賣肉加搞怪,什麼內容最吸引人?
當然是所謂靈異體驗。
不管你信也不信,假使有這樣一個打著探秘世界級神秘地點的標題擺在面前,任何有好奇心的人都會忍不住點進看看。
目標很簡單,進入廢棄精神病院待上一夜,找到隱藏其中的駭人秘密,用激增的腎上腺素壓到觀眾喘不上氣來。
在電影開頭,就放出了來自外網的視頻片段一一驗證昆池巖精神病院的盛名在外。
自1961年開門到1979年關閉,僅僅開辦了不到20年,其間四十餘位患者離奇自殺,院長也蹤跡不明,自然流出許多匪夷所思的恐怖傳聞。
其一,冤魂索命。
據傳聞,院長殘暴成性,不僅虐待男性病人,還性侵女性病人,甚至以他們作為人體實驗的小白鼠。有的醫生能在半夜聽到醫院牆壁中傳來悲鳴,院長本人最終也頂不住壓力上吊自殺……
其二,不明生物。
精神病院內部有兩處房間被堅固鐵門封鎖,從外部來看,既沒有把手也沒有鎖孔,只能是從內部反鎖。
而在2007年,曾有探險者試圖破門而入,剛撞了一下,就聽見裡面傳出了敲擊牆壁的聲音……
跟所有都市傳說一樣,稍有違背常識之事,就會在以訛傳訛中發酵升級。
這座荒廢二十餘年的病院成為網紅之後,吸引來的「都市探險者」之多,甚至逼迫當地居民在門口攔起了鐵絲網。
說個題外話,還記得曾大火的《信號》嗎?
對,也曾在昆池巖取過景。
與以往的類似作品一樣,《昆池巖》開頭二十分鐘,節奏氛圍輕鬆歡快。
一系列俊男美女插科打諢的日常鏡頭過後,隨即轉入毛骨悚然的室內場景。
既然全片均以直播形式展現,硬體上自不能怠慢。
看看一行人的攝影裝備,從斯坦尼康到夜視儀,從普通DV到運動偵測器,光GOPRO就有一打。
齊全裝備,伴隨花樣翻新的視角,有別於一般偽紀錄片較單一的主觀鏡頭,《昆池巖》中有著大量對於主角的面部特寫。
無論你從一晃而過的鏡頭中看出多少刀口,其真切傳達出的驚愕與恐慌,依然能感染銀幕外自以為安全的觀眾。
更難得的是,電影中所有鏡頭,均為演員自行拍攝完成,沒有任何專職攝影師介入。甚至後期,也未曾加入背景音樂,無論悲鳴亦或哀嚎,均為現場收音。
不藉助音樂撩撥情緒,對恐怖片來說實為不易,偶然出現的音效瑕疵,更讓這次鬼院探險充滿臨場感。
一場戲,甚至同時調用二十臺設備,不僅有DV帶來的失焦與晃動,還出動掛載魚眼鏡頭的無人機,創造出扭曲失真的幽閉之感。
這是只有這個時代才能呈現的感受。
陰暗潮溼,逼仄困窘的走廊,很難不讓人懷疑,景深處的模糊一團中,是否有什麼藏身其內,正暗暗窺探。
如很多所謂真人秀節目一樣,這次靈異體驗,也經過前期設計。
無論招魂儀式亦或尋找遺物,開始的驚嚇場面,都是為提高人氣的劇本安排。
但隨著觀眾激增,主持人也開始鋌而走險。他們不顧昆池巖逐漸露出的獠牙,闖入未有活人踏足的禁地深處。
而後的一切,才是真正噩夢開端。
更令人絕望的事情接踵而來。昆池巖有如活化的恐懼,開始追趕主角,雖然使勁渾身解數,卻依然逃不過深淵的窺探。
觀眾與演員一樣,都處在崩潰邊緣。
很多觀眾評價,90分鐘的電影,前一小時並沒有多少壓力,漫長鋪墊只為最後發功,急轉直下的情緒把小十君的腦袋轟得嗡嗡作響。
看看韓國觀眾的反應。遮眼捂嘴什麼只是小兒科,影院裡直接下起了爆米花雨,甚至還引申出——
「爆米花效應」。
某種程度上來說,《昆池巖》算是恐怖題材偽紀錄片的集合之作。往昔所有數得上名的類型片手法,其中均有體現。
例如具有歷史感的影像插入,與二戰歷史背景的交叉延展,老新聞的闡述,均以信息流形式營造現實質感。
全部選用年輕演員,自然是為市場考量,畢竟恐怖電影觀眾,主力還是血氣方剛的青少年。
封閉場景敘事,也是拿手好戲,電影中幾處交錯空間的處理,配合監控機位鏡頭,創造出令人錯愕的幻覺。
驚嚇場面水準,更是決定恐怖片能否成功的關鍵。
電影大半部分的氣氛雖壓抑,但最多只是調戲調戲觀眾。虛驚一場過後,恐懼才真正開始蔓延,人物情緒逐漸失控,無任何喘息機會,噩夢像海浪般席捲而來。
不過就這幾天的口碑來看,兩極分化依然嚴重,許多影迷都表示《昆池巖》聲名在外卻不過爾爾。
這裡其實就有一些誤解。
首先,小十君要說明,《昆池巖》不是一部適合恐怖片老餮的佳作,其前中段較冗長拖沓的節奏,與驚嚇點的有限,實難滿足口味稍重者的觀影需求。
但反觀其在偽紀錄片領域的高完成度,它更適合沒有多少該類型觀影經驗,而想就此機會一次性領略其基本樣貌的入門觀眾。
其次,很多人都拿本片與千呼萬喚不出來的《中邪》比較,或捧或貶各有觀點。
但關鍵在於,《中邪》本身的文化背景,與極低成本的天然光環,自然能更贏得青睞。
這裡更多貶損,不在於影片本身品質高低,而在乎文化認同感的有別。
歸根結底,我們並無必要在這裡拼出個優勝劣汰。在亞洲恐怖片已經岌岌可危的年代,窩裡鬥並無任何價值。
因為《中邪》也好,《昆池巖》也罷,只有這種現象級存在,才能給恐怖電影一點希望,讓更多片方看到小成本恐怖片的潛力。
不奢求都如《逃出絕命鎮》般成功,但至少,能在好萊塢都放緩腳步,不再壓榨本就不多的核心觀眾之時,讓亞洲恐怖電影,也有一點值得說道的作品,和些許希望的未來。
推薦閱讀
閃靈 | 小丑回魂
2018恐怖片 | 西班牙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