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指到底有什麼用?

2021-02-16 東方妝道

戒指因其被賦予了作為愛情與婚姻信物的功能,而成為了當代所有首飾門類裡最為普及的一類。但在中國古代漢文化傳統中,戒指卻有著很多更為特殊的文化內涵。

內蒙古烏盟涼城縣出土晉金獸面戒指

一、宮中妃嬪戴在手上用來起區分、辨識作用的標記

「戒指」,是到元代才有的名稱,其原名為「指環」,之所以稱為「戒指」,又名「手記」、「代指」,皆是出自其用途本身。《詩箋》曰:「古后妃群妾,以禮進御,女史書其月日,授之以環,以進退之。生子月辰,以金環退之;當御者以銀環進之,著於左手;既御者著於右手,謂之手記,亦曰指環。」這段話的意思是:古代帝王后宮妃嬪無數,按規定,妃嬪在接受帝王御幸時,都必須經過女史登記,女史事先向妃嬪們發放兩種指環,一為金環,一為銀環。平常妃嬪一般佩戴銀環,其具體又分兩種戴法:即將侍奉皇上的戴在左手,因為左手屬陽,侍奉完皇上的則戴在右手,因為右手屬陰。一旦妃嬪月事來潮或者有了身孕,不能侍奉皇上,則手戴金環,女史見之則不列其名。因「事無大小,記以成法」,故名「手記」。簡單來說,「手記」就是戴在手上用來起區分、辨識作用的記號。宋代高承《事物紀原》載:「《五經要義》曰:『古者后妃群妾御於君所,當御者以銀環進之,娠則以金環退之,進者著右手,退者著左手。』今有指環,此之遺事也,本三代之制也。」東漢衛宏所撰《漢舊儀》也載:「漢宮人御幸,賜銀指環。」《詩箋》為漢代鄭玄所著、《毛詩》為先秦著作,這說明至少在中國先秦至漢代這一歷史階段中,戒指的主要用途是宮中妃嬪戴在手上用來起區分、辨識作用的一種標記。

遼寧北票縣出土金嵌綠松石戒指

至於「戒指」這個名稱,實際上就是源於「手記」這個功能,因戴手記的女子,都是帝王的嬪妃,是身有所屬之女子,甚至懷有身孕的女子,因此不僅要禁戒其它男子的追求,甚至要禁戒房事,故名「戒指」,也可寫作「戒止」。清顧張思《土風錄》卷五載:「戒指乃已幸女子者,……俗亦呼手記。」已幸女子在中國古代一般是指已婚配女子,故此,戴戒指亦有標明已婚身份的功能,這和現代的婚戒倒是有些異曲同工之效。明凌檬初《二刻拍案驚奇》中也有類似的情節,書中女子在給她的情人書信中寫道:

「徒承往復,未測中心。擬作夜談,各陳所願。……先以約指一物為定。言出如金,浮情且戒!如斯而已。」

由此可見,「戒」字的含意,還隱喻著戒掉—切朝秦暮楚的心態這樣一層含意。

二、象徵「早日還鄉」或「情愛永駐」的饋贈信物

在中國古代,器物往往承載著某種文化意義,是一種不言而喻的表示,即「藏禮於器」,這在先秦時便廣泛存在。《荀子·大略》載:「聘人以珪,問士以璧,召人以瑗,絶人以玦,反絶以環。」楊倞註:「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與之環則還,與之玦則絕,皆所以見意也。」可見,因「環」與「還」諧音,帝王賜流放之罪臣以玉環則表示其可還鄉之意。明何景明《雜言》也載:「古人奉德則報以佩,恩返則報以環,恩絶則報以玦。」也是此意。《後漢書·袁譚傳》亦載:「願熟詳吉兇,以賜環玦。」可見「環」還有吉祥之意。但這裡的「環」是否就是指環,文中並沒有明說,其也有可能是佩環。但在《北史》中有另一記載:「(元)樹初發梁,覩其愛姝玉兒,以金指環與別,樹常著之。寄以還梁,表必還之意。」這裡則明確說明玉兒是以指環相贈,以期愛人儘早還鄉。另清代王初桐輯《奩史》一書引宋代張君房所著《麗情集》云:「崔娘寄張生信有玉指環云:環者還也。」也是此意。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論是佩環還是指環,作為饋贈之物,皆可昭示還鄉之意。

明代金馬鐙戒指

除此之外,指環還因其環屬的特性,表示「循環」之意。唐代李景亮所著傳奇小說《李章武傳》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李章武系事告歸長安,(與王氏子婦)殷勤敘別,章武留交頸鴛鴦綺一端……子婦則答白玉指環一雙,贈詩曰:

「念子還相思,見環重相憶,願君永持翫,循環無終極。」

在這裡,指環因其「循環無終極」的屬性,表達了情人之間相思無絕期的情愫。

明代金對戒

三、與鬼魅與靈異事件相關

    戒指在中國古代漢文化語境內,典籍中所涉及到的故事大多和鬼魅及靈異事件相關,這是其和其它門類首飾最大的不同之處,戒指代表的主流文化似乎並不是愛情和美貌,而是充滿著某種神秘、詭異的元素。此種文化傾向始於漢,並廣泛流行於魏晉南北朝到唐五代期間,這或許和此一階段中國南北民族大融合,對外交流異常頻繁有關,因為戒指和耳飾一樣,宋以前主要流行於胡文化地區和西方國家,中原漢族並無戴戒指的傳統,或因其染有濃重的異域氣息,故充滿著一種異族的神秘色彩。

西突厥金嵌紅寶石戒指

漢代劉歆《西京雜記》卷一中有這樣一則記載:「戚姬以百鍊金為彄環,照見指骨,上惡之,以賜侍兒鳴玉、耀灮等各四枚。」這種令皇上噁心的能「照見指骨」的指環是用何種材料製成,我們不得而知,但即使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當下,這種現象也依舊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可見此記載本身就包含有詭異的成分。唐代的劉禹錫在其詩作《馬嵬行》裡吟詠已死去的楊貴妃時,也有類似的描述:「傳看千萬眼,縷絕香不歇,指環照骨明,首餙敵連城。」將照骨指環與死者相聯繫,也體現了指環在時人眼中的一種神秘主義色彩。漢代哲學家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中則有將指環和鬼魅直接聯繫起來的早期記載:「紂刑鬼候女,取其指環五。」隨後的魏晉至唐五代期間,此時的靈異故事集、志怪故事集中有關指環的記載激增,並且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與神鬼與死人有關,以下摘錄一部分。

生活於北齊至隋朝之間的文人顏之推的靈異故事集《集靈記》中記載有這樣一則故事:「王諿亡後,妻子困於衣食,諿見形詔婦曰:我若得財物,當以相寄,後月小女得金指環一雙。」

南朝梁任昉編寫的《述異記》載:「周氏婢入山取樵,忽夢見一女子曰:『吾目中有刺,煩為拔之,當有厚報。』此婢乃見朽棺髑髏草生眼中,便為拔草,即於某處得一雙金指環。」

南朝宋劉敬叔撰志怪小說集《異苑》載:「晉有士人,買得鮮卑女,名懷順。自說其姑女為赤莧所魅。始見一丈夫,容質妍淨,著赤衣,自雲家在廁北。女於是恆歌謠自得,每至將夕,輒結束去屋後。其家伺候,唯見有一株赤莧,女手指環掛其莧上。芟之而女號泣。經宿遂死。」

唐代段成式《酉陽雜爼》載:「崔羅什夜經長白山西,忽見朱門粉壁樓臺相望,俄有青衣出語什曰:『女郎須見崔郎。』什怳然下馬,入兩重門內,……室內二婢秉燭,呼一婢令以玉夾膝置什前,什遂問曰,貴夫劉氏願告其名,女曰:『狂夫劉孔才第二子,名瑤,字仲璋,比有罪被攝,仍去不返。』什乃下床辭出,女曰:『從此十年當更相逢。』什遂以玳瑁簪留之,女以指上玉環贈什,上馬行數十步回顧,乃見一大冢,後十年什卒。」

唐代範攄撰筆記小說集《雲溪友議》載:「韋皋少遊江夏,止於姜使君之館。姜氏孺子曰:荊寶有小青衣,曰玉簫,年才十歲,常令祇侍韋,玉簫亦勤於應奉,……因而有情。韋後歸覲與玉簫約雲;『少則五載,多則七年來娶。』因留玉指環一枚,並詩一首遺之。曁五年不至,玉簫乃禱於鸚鵡洲,又逾二年,玉簫乃嘆曰:『韋家郎君,一別七年,是不來矣。』遂絕食而殞。姜氏愍其節操,以五(玉)環著於中指而同殯焉。」後來韋皋升官,了解了玉簫殉情而死的經過,倍感思念,便請術士作法以期相會。「清夜玉簫乃至,謝曰:『承僕射寫經造緣之功,旬日便當託生,卻後十三年再為侍妾,以謝鴻恩。』後韋以隴右之功理蜀,不替累遷中書令,因作生日,節鎮皆貢珍奇,獨東川盧八座送一歌妓,未當破瓜之年,亦以玉簫為號,觀之乃真姜氏之玉簫也,中指有肉環隱出,不異留別之玉環。」

五代孫光憲撰《北夢瑣言》載:「蘓昌遠居吳,有女郎素衣紅臉,容質絕麗,遂與相狎,贈以玉環,一日見檻前白蓮花,俯而玩之,見花蕋中有物,乃所贈玉環也,折之遂絕。」

《岨崍山志》載:「有客夏日遊岨崍山寺,忽逢白衣美女,年十五六,姿貌絕俗,因誘緻密室,情欵甚密。及去,以白玉指環遺之,即上寺樓,隱身目送。白衣行計百步許,奄然不見,乃識其處尋見百合花一枝,白花絕偉,劚之根本如拱,既盡,得白玉指環。」

五代以後,此類有關指環的靈異故事逐漸減少,但並未絕跡,直至清代依舊還有餘緒,如清王椷撰《秋燈叢話》中便記載有一神秘紫衣女與一男子「繾綣殊甚,贈張一指環,色如碧玉,明如水晶,雲可療心痛。朦朧熟睡聞耳畔呼曰;『可起矣。』張驚起,紫衣人已不知所之,館舍城市俱失所在,惟所贈指環尚在。遇心痛者前,水飲之立效。」

    縱觀以上靈異故事,絕大多數與男女交歡有關,或男贈女,或女贈男,並無定數,且與婚姻無關,多為一夜纏綿。可見指環在此時期的漢文化語境中,並非良家女子所戴。回溯上文先秦至漢代時期指環作為手記的功能,也只是用於標明君王是否適合臨幸的記號,與婚姻和愛情本身並無多大關係。

四、作為財富,用於賞賜、朝貢或饋贈

由於戒指在宋代以前,往往與靈異、鬼魅事件有關,因此,中國漢族人至少在宋以前並不流行佩戴戒指。儘管各時期中原墓葬中也時有戒指出土,有的套在手指上,有的是和其他隨葬品一起集中埋葬,還有握於手掌中的,但其應多是作為象徵財富或功績的隨葬品使用,而非日常首飾品。前述《集靈記》和《述異記》所述故事便有此意。

漢代繁欽的《定情詩》中,關於約指的吟詠,經常被用來解釋為愛情的信物,實際上,我們看看上下文便能體會到,戒指在這裡的意義和其它首飾配件相比並無特別之處,只是用於饋贈的諸多禮品之一:「我既媚君姿,君亦悅我顏。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 再聯繫到隋代丁六娘的《十索詩》,戒指作為諸多饋贈禮物之一的意義便更加明顯:「粗細君自知,從郎索衣帶。歡情不耐眠,從郎索花燭。欲作勝花妝,從郎索紅粉。欲呈纖縴手,從郎索指環。欲防人眼多,從郎索錦障。欲共作纏綿,從郎索花枕……」如果我們把這裡的戒指解釋為定情的信物,那麼也就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可以作為定情的信物了。

虎頭形鑲寶石金戒指

作為財富,戒指也可用作上下級之間的賞賜之物。如前述《西京雜記》載:「漢戚姬以百鍊金為彄環,照見指骨,上惡之,以賜侍兒鳴玉、耀光等各四枚。」明代梅鼎祚《西漢文紀》卷五,趙合德進獻給趙飛燕的賀禮中便也有「精金彄環四指」。《太平御覽》引《後漢書》云:「孫程等十九人立順帝有功,各賜金釧指環」。《新唐書》載:「定安公主,始封太和。下嫁回鶻崇德可汗。會昌三年來歸,……詔使勞問系塗,以黠戞斯所獻白貂皮、玉指環往賜。」《重修揚州府志》卷之五十六:「監生田士英妻周氏,康熙四十六年,仁廟奉,皇太后南巡,道經柳巷,田士英之妻周孺人,年九十,率子婦孫,曾跪接䝉賞金玉戒指二枚。」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翡翠戒指

戒指作為財富和信物使用時,並不一定需要戴在手指上。南朝宋戴祚撰《甄異記》載有這樣一則故事:「秦樹至曲阿,日暮失道,遙望火光往投之宿,乃女子獨居室者,為樹設食,遂與寢,止向晨樹去,女泣曰:『與君一覩後面無期。』以指環一雙贈之,結置衣帶,相送出門,樹行數十步,顧其宿處,乃是冢墓,居數日亡,其指環結帶如故。」在這裡,女子沒有將戒指戴在男子的手指上,而是結置於其衣帶之上。河南偃師市杏園村唐墓出土有金戒指一件,據發掘報告稱,墓主人是「右手握一金戒指」,也沒有戴在手指上。這枚金戒指是作為印章來使用的,青金石戒面上刻的文字是反字,文字為中古時期的巴列維語(中古波斯語)。這種將戒指作為印章的習俗是來自西方,明代張夑《東西洋考》載:「舊港,古三佛齊國也。初名幹陀利,又名渤淋,在東南海中……民散居城外……以國王指環為印。」據布蘭奇.佩尼著的《世界服裝史》一書所述:戒指在古希臘時期最早便是作為印鑑或徽章使用的,後來還有過表示等級身份的作用。在羅馬帝國時期,金戒指「一變而為國家榮譽的象徵,作為獻給作戰有功的官員的一種獎賞」將戒指作為賞物的用法很可能隨著南北朝時的東西文化交融而逐漸被北方朝廷所沿襲。北周李賢墓中的金戒指,有學者就認為「可能是北周皇室對李賢的賞物」。

寧夏固原北周李賢墓出土金嵌青金石戒指

此外,戒指也是外國朝貢時常見的貢品之一。如《宋會要輯稿》載:「唯宋文帝元嘉五年,天竺伽毗黎國王月愛又遣使奉表,獻金剛指環、摩勒金環、寶物、赤白鸚鵡各一。」同書「蕃夷七·歷代朝貢」章引《山堂考索》:「是年正月,三佛齊貢……貓兒眼指環、青瑪瑙指環、大真珠指環共一十三事。」

故宮博物院藏鉑金鑲鑽石戒指

五、作為婚姻的聘禮或愛情的信物

在中國古代,將戒指與婚姻和愛情聯繫在一起,是仿自胡俗,即西北少數民族或西方人的習俗。相關記載始於魏晉時期,如《晉書》「西戎傳」載:「大宛娶婦,先以同心指鐶為聘。」這裡的「同心」指環是指一種「銅芯」指環,外鍍金或銀,取其諧音。再如《太平御覽》引《外國雜俗》云:「諸問婦許婚,下全同心指環,保同志不改。」又引《胡俗傳》云:「諸胡,始結婚姻,相然許,便下金同心指環。」《奩史》引《番境補遺》云:「牛罵番婚姻,男以銀錫約指贈女為定。」等。 我們知道,西方至遲在羅馬共和國時期,戒指已經和婚姻有了固定的關係。前述《世界服裝史》就指出,當時金戒指已代替了鐵戒指,成為婚禮上新婚夫婦佩戴的裝飾。這一習俗或經中亞(大宛國等)作為「胡俗」傳入我國,逐漸被國人所了解。前述《酉陽雜爼》、《雲溪友議》、《北夢瑣言》等所述靈異故事便都是將戒指作為愛情信物的例證。明代話本《閒雲庵阮三償冤債》中的一場男歡女愛,也是以一對「金鑲寶石戒指兒」為信物,幾番推波助瀾。

故宮藏金鑲翠戒指

當然,戒指的這種功能,或者還有佛教的影響在內。實際上,佛教也是一種傳自西域的宗教,其佛傳故事中保留了大量胡俗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現存敦煌文書中有一種被稱為《太子成道經》的變文,內容為淨飯王太子的成佛經過。文中說太子長大,淨飯王想為他娶妻以使他依戀人間,「太子聞說,遂奏大王,若(與)兒取其新婦,令巧匠造一金指環,(兒)手上帶之,父母及兒三人知,餘人不知。若與兒有緣,知兒手上金指環者,則為夫婦」。後來摩訶那摩女耶輸陀羅說了出來,於是「太子當時脫指環」, 娶耶輸為妻。《太子成道經》系根據《佛本行集經》演繹而成,在敦煌文書中有八個卷子,可見在當時廣為流傳。加上變文那種連說帶唱的講經方式,相信這一故事在大眾中一定比較普及,或許對時風會有一定影響。在明代梁莊王墓中的「法器匣」內,便發現有一枚金法戒。

明梁莊王墓出土金法戒

戒指真正在中國作為婚姻的聘禮之一,其風俗起源於宋代民間。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十「嫁娶」條載:「且論聘禮,富貴之家當備三金送之,則金釧、金鋜、金帔墜者是也。若鋪席宅舍,或無金器,以銀鍍代之。」這裡的「金鋜」便指的是金戒指。但戒指在中國傳統的漢文化圈中,並沒有被納入宮廷嫁娶聘禮典制。明代儘管戒指出土數量很多,但在《大明會典》的「皇帝納後儀」禮單中,頭飾、鐲釧、耳環、面花、玉佩玎璫、霞帔墜頭等首飾一應俱全,卻並無戒指蹤影。到了清代,由於是滿族這個遊牧民族執政,戒指才出現在官方的聘禮清單中。《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記載順治九年八月,更定婚娶之制。「和碩親王、及和碩親王未分家之子。婚娶,行納幣禮,用……金項圈一、合包一、大簪三枝、小簪三枝、耳墜一副、戒指十枚。」「世子、多羅郡王、及世子、多羅郡王未分家之子。婚娶,行納幣禮……(項圈、合包、簪、耳墜數量同上)戒指八枚。」「多羅貝勒,及多羅貝勒未分家之子。婚娶,行納幣禮……(項圈、合包、簪、耳墜數量同上)戒指六枚。」「固山貝子未分家之子。婚娶,行納幣禮……(項圈、耳墜數量同上,簪為各二枝)戒指四枚。」及至異姓公、及異姓公未分家之子及以下品級者婚娶,納幣禮則再無戒指。可見,戒指在滿族的聘禮中,是金銀首飾中體現身份等級最鮮明的標誌,且其數量一般為雙數。到清末民初,隨著西風東漸,戒指在民間作為訂婚之紀念物的風俗才開始風行。徐珂編著的《清稗類鈔》中對此有明確記載:「大宛娶婦先以同心指環為聘,今乃以為訂婚之紀念品,則歐風所漸也。」

相關焦點

  • 【享戴】|指紋戒指有什麼寓意?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如今戒指設計百變、款式多樣,各種不同形狀樣式的都有。把指紋嵌在戒指上的指紋戒指你聽說過嗎?指紋戒指有什麼寓意和特別之處呢?
  • 國慶訂婚可以用鑽戒嗎?訂婚戒指和結婚戒指有什麼不同?
    對於許多男生來說,有沒有求婚的計劃?想與心愛的女神訂婚,需要準備一款鑽戒,表達忠貞不渝的愛情。國慶節訂婚可以用鑽戒嗎?說到鑽戒,自然會想到美好的寓意,如樂維斯,實名定製,一生只送一人,寓意一生只愛一人。將這款帶著美好寓意的戒指送給女神,給對方一份驚喜與浪漫。試想一下,將漂亮的鑽戒戴到女朋友手上,怎能不會俘獲芳心?訂婚戒指與結婚戒指有什麼區別?
  • 戒指戴在小拇指到底有什麼含義?
    因此,戒指的戴法也被看得很重。戴戒指是有講究的。按西方的傳統習慣來說,左手顯示的是上帝賜給你的運氣,因此,戒指通常戴在左手上。國際上比較流行的戴法▼食指想結婚,表示未婚中指已經在戀愛中無名指表示已經訂婚或結婚小指表示獨身小指、無名指不可同時戴戒指,切忌無名指也戴戒指,以免改成過路財神,有錢財卻留不住。
  • 求婚戒指!訂婚戒指!結婚戒指!三者有什麼區別?
    求婚戒指、訂婚戒指、結婚戒指 這三個名詞拆開問一對新人,他們也許會答的井井有條,可放在一起問,馬上就有人要懵了。
  • 無名指戴戒指代表什麼 戒指戴不同手指有什麼含義
    說到戒指,大多都是為了表示衷心,讓彼此放心,或者用做警示他們本人已有歸宿或者說屬於的人了,同時戒指也是定情物,作為彼此戀愛走向婚禮的信物,所以他是有很重要的意義及其作用噠
  • 訂婚戒指並不等於結婚戒指,結婚到底該買幾個戒指?
    上周,水果姐Katy Perry公布了訂婚消息,也曬出了訂婚戒指,花朵形的戒指中央鑲嵌大顆紅色寶石。絕美非凡。最近,很多朋友都問我,結婚到底該買幾個戒指?告訴大家,「婚戒」其實是一個通用的術語,訂婚戒指和結婚戒指都包含在內。
  • 男生戴戒指有什麼講究
    男生戴戒指戴哪個手?相信你也會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 結婚戒指有什麼材質?結婚戒指買什麼材質的好
    結婚戒指有什麼材質呢?結婚戒指買什麼材質的好呢?合適的結婚戒指不僅能夠凸顯愛情的寓意,更能夠凸顯戴上戒指的人的氣質,畢竟戒指除了是愛情的信物,更是一款飾品。鑽石希臘文ademas代表不可徵服之意。是云云寶石中最堅硬的一種。
  • 左手中指戴戒指是什麼意思?定製熱戀戒指!
    佩戴戒指是有講究的,戒指戴在左手無名指上面表示結婚了!戴在其它手指上面表示的意思不同。單身人士戴小拇指上面,或者不戴戒指表示自己單身,戴在食指上面表示想結婚。通常來說,戒指戴在左手無名指上面表示結婚了,而大家也經常會看到有人將戒指戴在左手中指上面,那麼,左手中指戴戒指表示什麼意思呢?
  • 求婚適合用什麼戒指,求婚戒指應該戴在哪個手指
    求婚,戒指是必不可少的,那什麼類型的戒指才適合求婚呢?求婚戒指應該戴在哪個手指呢?就請各位往下看: 求婚首選的是鑽戒,其次就是鉑金、K金和黃金。
  • 求婚戒指上刻字有什麼講究 求婚戒指怎麼戴
    結婚最重要的時刻就是佩戴結婚戒指了,有些人會對結婚戒指有很深的情懷,都會覺得是愛情的象徵,它類似於定情信物,也許它就是定情信物了。
  • 求婚戒指戴哪個手指,求婚戒指有什麼講究
    求婚戒指戴哪個手指,求婚戒指有什麼講究?求婚對女人來說是最浪漫的事情,那一天男人一般都會準備好求婚的戒指,在最恰當的時候,戴在女人的手指上。
  • 戒指刻字一般刻什麼?戒指刻字攻略,記得收藏啊
    但有種例外,就是結婚鑽戒刻字,許多新郎和新娘會給自己的配偶挑選合適的結婚鑽戒,並在戒指上面刻上感人的短語、婚禮的日期或者是愛人的名字,來彰顯這枚戒指的與眾不同。戒指刻字一般刻什麼?都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呢?  百年經典款採用圓鑽六爪鑲嵌法,這種方法為結婚鑽戒鑲嵌的國際標準,也是世界最知名、最受推崇的方法。
  • 求婚戒指戴哪個手指?求婚戒指和結婚戒指有什麼不同?
    求婚戒指戴哪個手指?求婚戒指和結婚戒指有什麼不同?求婚戒指戴哪個手指?俗語說的清熱解毒(單身、熱戀、結婚、獨身)的戴法對嗎?求婚戒指和結婚戒指能戴在一個手指上嗎?臨到求婚現場時,再考慮這些就有些晚了,一起來了解下吧。(說到這裡,有個疑惑?你們的求婚有沒有彩排過?)
  • 單身戒指怎麼戴?戀愛了怎麼戴?戒指的不同戴法有什麼意義?
    尤其是戒指,並不是隨心所欲佩戴的,不同的佩戴方法有著不同的意義。那麼單身戒指怎麼戴?戒指的不同戴法有什麼意義?1. 單身戒指怎麼戴?單身的朋友可以將戒指戴在自己的食指上,將戒指戴在自己的食指上代表著自己的感情狀態為單身,正在期待著一場愛情的到來。
  • 請問:左手中指戴戒指,有什麼特殊含義呢~
    佩戴戒指是有講究的,戒指戴在左手無名指上面表示結婚了!戴在其它手指上面表示的意思不同。單身人士戴小拇指上面,或者不戴戒指表示自己單身,戴在食指上面表示想結婚。通常來說,戒指戴在左手無名指上面表示結婚了。而大家也經常會看到有人將戒指戴在左手中指上面。那麼,左手中指戴戒指表示什麼意思呢?
  • 婚禮乾貨|求婚適合用什麼戒指,求婚戒指應該戴在哪個手指
    求婚,戒指是必不可少的,那什麼類型的戒指才適合求婚呢?求婚戒指應該戴在哪個手指呢?
  • 結婚要帶什麼戒指 什麼戒指才是結婚之選
    結婚作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需要特別的見證,而見證婚姻的信物是離不開戒指的,戒指有著不同的特色,那麼結婚要帶什麼戒指?什麼戒指才能表達你的愛呢?我們來聽聽小編的介紹吧。結婚要帶對戒求婚的浪漫大家都知道需要鑽戒的見證,不過確是一枚,因為它是你個人浪漫的體現,用一枚鑽戒傳遞真愛,見證永恆。而結婚不同了,結婚需要兩枚戒指,因為結婚是兩個人承諾的開始,而對戒才是每一對新人白頭偕老的最好見證者,所以結婚要帶對戒。
  • 歐洲上流社會都愛戴的印章戒指到底什麼來頭?
    莎士比亞是英國的文化符號,而莎士比亞的符號又是什麼?情人結!1810年在安葬莎士比亞的聖三一教堂旁農場女工發現了一枚印章戒指,一名歷史學者花了36先令買下它,在1868年捐給莎士比亞故居基金會。在這枚戒指上不但雕刻有威廉·莎士比亞的首字母縮寫,還有一個將兩個字母捆在一起的繩結,是著名的情人結。
  • 結婚戒指的戴法是什麼?不同手指佩戴戒指有哪些含義?
    結婚戒指是愛的見證,是愛的傳承,更是一生一世愛的約定。一枚戒指蘊含著一段浪漫幸福的愛情故事,任憑時光飛逝,它依然能夠在瞬間點燃心中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