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做個總結就像完成一種神聖的儀式,讓平淡的生活瞬間得到了升華,變得閃閃發光,不敢直視。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因為新冠疫情的蔓延,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軌跡,當然,不包括我的。我的生活一天一天就像單曲循環,說不上好,也不算差,就是有些無味。我想很多人的生活大都如此,上班下班吃喝拉撒,家長裡短雞毛蒜皮。只有到了網上才能大顯神通,點評國際大事、通曉娛樂八卦,恍惚間有種地球盡在掌握的錯覺。宅久了難免無聊,每天的情緒就像坐過山車,有時候「做點有意義的事吧,躁起來」,有時候「我要幹啥來著」,有時候「沒啥意思,拉倒吧」。一天一天就這麼毫無痛苦地混過去了,我很欣慰。孤獨的人很難幸福,能不痛苦就可以了。喜歡說「享受孤獨的人」一定還年輕,孤單得不夠久;過了三十歲,偶爾還能嘴硬一下;四十歲以後,只會說「習慣了一個人」。看過再多風景,嘗過再多美味,最終想起的,還是,一個人,或者,幾個。當你垂死掙扎的時候,想到的不可能是曾在某地啃了一個非常好吃的大豬蹄子吧。
Jenna Schoenefeld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當然,以上的話是說給年輕人聽的,一把年紀一事無成一瓶白酒都喝不了的老男人只配孤獨。我覺得我這一生就像開了個玩笑,但並不好笑。
不管交朋友還是談戀愛都要趁年輕,因為年紀大了以後,交心變得很難----太沉重難免矯情,故作輕鬆又顯得油膩,最終彼此客套一番,臨了說一句「有時間一起吃飯」,然後就成了朋友圈偶爾點個讚的交情。
回顧這一年,繞不過新冠疫情的話題。其實人們恐懼的不是病毒,而是死亡。曾經鮮活的生命,因為小小的病毒就有可能就提前結束了。所以,趁還活著,和喜歡的人做點兒喜歡的事吧。因為病毒和你,暫時還不知道哪個會先死。還有就是國際間的各種摩擦,我去年曾認為只要外星人來襲就能讓地球人團結一致了,現在看看疫情下各國的表現,我還是太天真無邪了。即使外星人來襲,人類也不可能團結一致,有的人要戰鬥,有的人要講和,有的人要享受最後的時光,還有的人要趁火打劫。這正是人類的複雜之處,因為作為高等動物,絕不會僅僅滿足於食物和繁衍,還要追求很多高大上的意義,而且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追求的意義最有意義。我不在意那些人,因為也沒人在意我。我就像廣場大廈牆壁上的液晶屏,人來人往,無人駐足,偶爾看一眼,也不會留下任何印象。是啊,我們都只會在意自己喜歡的人或事,也許這就是所謂「冷漠的現實」吧。其實活著是一種客觀狀態,要麼活著要麼死著,不為什麼。以前,我是個樸素的唯物主義者,從不求神拜佛。隨著年紀漸長,漸漸唯心起來,沒落在自己身上的事就當不存在,「感同身受」和「不要以貌取人」一樣,都只是一句客套話。尤其在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每天念叨幾遍「各人有各命」,有助於心緒平和。當然,求神拜佛還是免了,管用的話,新冠就不會肆虐了,買的彩票也早就中大獎了。
Fabio Bucciarelli for The New York Times「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肯定是對的,因為天也無法反駁。今天又是一個人的聖誕節,我敲著這些無聊的文字打發著無聊的時光,其實,聖誕老人也是個老光棍,只是沒有人在意,人類只會在意自己有沒有收到禮物。曾經聽過一句很雞湯的話:出現在別人的生活裡要像一份禮物。我做不了禮物,就做禮物的外包裝吧,在拆開之前,就當愛的是我。最起碼,10086、10010、10000總有一個每年都會給你發生日祝福簡訊。最後,一首「祈禱」送給大家:希望大家新的一年,好好活著!
襄陽快線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
本文轉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刊發僅為傳播更多不同思想。
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繫小編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