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篇「新媒體」文章挺火。就是黑豹樂隊的鼓手趙明義接受採訪的時候拿了個保溫杯,就這麼點破事兒,「新媒體」逮著了,將過度解讀、順勢賣東西的本領又發揮到了極致。
具體他們怎麼解讀的,就不說了,牽強的都讀不下去啊,什麼「中年危機最後的倔強」啊,什麼「任性青春的反面啊」,什麼「到底是誰的自嘲與恐慌啊」。現在這文案從業人員也真是拼啊,人家就是想喝口熱乎的不行嗎?!
我當然覺得趙明義拿保溫杯這個事兒一點毛病都沒有,如果有什麼問題的話,就是覺得他那個保溫杯本身差點意思,沒買對。所以我想介紹一下我特別喜歡、也特別適合趙明義老師的一款保溫杯界的戰鬥機——Stanley。
Stanley(史丹利)是創立於1913年的美國百年戶外品牌,同時也是不鏽鋼保溫杯的發明者。Stanley的創始人威廉·史丹利(William Stanley)也是一位很能搞發明創造的物理學大大,在一次偶然的實驗中發現了真空隔熱的良好效果,由此發明了不鏽鋼保溫杯。這裡不免同情一下1913年之前的人們,難道你們出門遊玩只能喝涼水?
Stanley始終定位於戶外用品,與日系三大保溫品牌(膳魔師、象印、虎牌)生活化時尚化的定位不同,因此設計上更加硬朗和粗曠,而且百年來在外形、用料和設計上幾乎沒有太大變化,功能上始終突出結實耐用,是典型美式工業品「build to last」精神的體現。產品的每一個細節也都是圍繞著功能性。
我自己用的這款是1.9L的錘紋綠經典款。實物巨大,氣勢逼人。與其說是保溫杯,不如說是一個移動的暖壺。外部的這種錘紋烤漆也是Stanley的一項專利技術,目的是增大抓握的摩擦力。內部雙層不鏽鋼真空設計,確保24小時保溫(開水灌進去,第二天這個時候保持在60度以上)。杯蓋可以當成240ml杯子使用。18/8不鏽鋼材質,防鏽防腐蝕。把手和杯蓋等採用的塑料也都是不含BPA的安全材料。
另外還有一處貼心的小設計,保溫瓶塞稍微旋轉兩圈就可以倒水,不用都擰下來,因為螺紋處設計了兩個出水的開口凹槽。誰說我們傻大憨粗,我們是粗中有細。
拿保溫杯說事兒的人,一定是沒有做過跟戶外有關的工作。做為一個前著名攝影師,生活狀態分為四個檔次,由高到低依次是:第一,今天不用上班;第二,上班但只拍內景;第三,上班但有一組外景;第四,上班而且全他媽是外景。
要知道,在拍到又冷又累又煩又呆滯的時候,有那麼一個片刻,逃離紛紛擾擾的人群,蹲在屬於自己的角落,喝一口保溫杯裡的熱水,溫暖的不僅是腸胃,而是整個絕望的職業生涯啊。「未長夜痛哭者,不足以語人生」,沒為生計東奔西走上下求索過,也就不懂得保溫杯的美了。
再說了,人生四大終極解決方案:喜歡就買,不行就分,多喝熱水,重啟試試。保溫杯佔了一條,這重要性你還想咋地。而且,保溫杯出行也是環保舉措,少消費瓶裝水和一次性紙杯。
呼應前文,趙明義老師如果當時拿著這款保溫杯界最硬核的Stanley出鏡,不僅讓「中年危機最後的倔強」這種屁話灰飛煙滅,搖滾老炮兒的形象一定也會更加鮮活立體的。
歡迎留言說說你關於「物品」的故事
回復「目錄」查看第一季往期文章
01 Nudie牛仔褲 | 02 日本手工玻璃酒杯 | 03 Ricoh R1s 膠片相機 | 04 真愛博客書 | 05 EFFECTOR 眼鏡框 | 06 80年代的沙發和茶几 | 07 老奶奶舊貨店的藍染老布 | 08 chemex咖啡壺 | 09 RHODIA記事本 | 10 老上海柚木餐邊櫃 | 11 「AJ」古董鐵皮字母 | 12 The North Face Brown Label外套 | 13 古董三輪小馬車 | 14 Letterpress活字抽屜 | 15 Fred & Friends 套娃量杯 | 16 Bamloff木頭機器人 | 17 Pendleton雙肩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