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編輯部裡真的有好多1994年出生的同事啊。
把這個觀察講給朋友聽,大家普遍表示,自己所在的公司,也有很多1994年出生的人。
——又或者說,是以1994為圓心,3年為半徑,這群人都正在成為當下職場的主力軍。我們將之稱為「94一代」。
乍聽起來是個平凡的年份。但其實,1994以及在這年出生的孩子們,真的蠻特別的。
這是世界電影史上的奇蹟之年,無數藝術天才把自己的代表作留給了1994。
《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這個殺手不太冷》……豆瓣評分前五的電影,有三部都於1994年上映。這似乎在預示著,1994年出生的人,註定也是天選之子。
五角可以買一盒猴王丹,一塊可以換一袋牛羊配,再加上一份大辣條或者星球杯,組成了1994們童年的味道。
94年出生的 Mandy 偶爾在超市看到這些「復古」的零食,也會忍不住買來回味回味。但她表示,「這些小玩意兒,都沒有當年那個味兒了」。
1994們的童年,動畫片越來越多,補習班還沒現在這麼多。長到十歲,央視少兒頻道開播——這簡直是為他們量身定做的。
所以,每天放學之後,他們可以跟著哪吒一起整治申公豹和石磯娘娘,可以拿著和大古一樣的變身器變成迪迦伸張正義,可以手執長虹、冰魄、奔雷劍,和虹貓藍兔一起闖江湖走天涯。
那時大多數1994們的家裡都沒通網,他們還能把時間交給玩伴、交給陀螺、交給四驅車、交給鐵甲小寶模型或老爸的 BP 機。
94年出生的陳小姐,曾收集了上百張遊戲王的卡片。那是她的童年至寶。上周,她站在盲盒櫃檯前走不動路時,突然降臨一個禪定時刻:原來自己這些年喜歡的,可能從來沒變過。
站在時代的路口,1994們的童年,比80後多出許多新玩法;而相比於Z世代,又保留了原始和質樸的味道——這大概也解釋了,為什麼1994們能成為當下職場的中流砥柱——他們是最適合連結8090和 Z 世代的一批人。
童年之後,1994們迎來了漫長的青春期,時代的車輪和他們迅速發育的身體一樣,開始運行轉動,轟隆向前。
第一部手機大概率是諾基亞或步步高音樂手機,到大學,1994們就趕上了最經典的 iPhone 4S。
從以音樂為最大賣點,到全方位 5G 智能,1994們熟悉每一代手機的性能。
初中,1994們擁有了人生的第一個 QQ 號。
第一次進入網際網路的世界,他們化身ぺ噯ズDe寳貝、涐啝雨の約定 和 薰衣草★之戀,把 QQ 秀的頭髮染成紅色,靠火星文辨認彼此,這是網際網路語態的雛形。
這讓1994們天然擁有理解網際網路用語的能力。他們對新詞彙的理解和吸收,永遠是最快的。
小時候把硬幣放進存錢罐裡,有時候偷偷倒出來一毛錢,拿著硬幣歡天喜地的去買一根「流口水」。
大學時,媽媽把現金塞進行李的夾層,生怕弄丟。
畢業後,已經再也不需要用現金,而到了現在,1994們在描述現金時,已經陌生到造出了一個新詞——「實體錢」。
他們經歷了百團大戰、經歷了新媒體浪潮、經歷了共享單車、經歷了短視頻元年和直播紅利,很多年輕時遇到的問題,都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有了答案。
94年出生的慄子,曾經的夢想是進報社或電臺,現在是一名新媒體編輯。
94年出生的小李,曾經的夢想是成為名師教書育人,現在正打算籤約一家在線教育機構直播授課。
就像毛不易的那首《入海》中所唱:
時間會回答成長
成長會回答夢想
夢想會回答生活
生活回答你我的模樣
更幸運的是,他們的青春在不經意間,被鐫刻進了網際網路的洪偉畫卷。
中學時稚嫩的文字,被留在了博客;大學時軍訓的笑臉,被留在了 QQ 空間;還有人人、貼吧、豆瓣、網盤……每個網站都像一塊魂器,承載著1994們青春的痕跡。
經歷過社會的毒打,1994們在自力更生的過程中,逐漸體會到了父母的不易。
他們不會再向從前一樣,不耐煩地回答父母的問題。相反,他們開始主動向父母道早安,隔著手機叮囑他們注意身體。
逐漸有了自己的積蓄之後,1994年出生的小宋,最近也開始給家裡打錢了。金額多少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代表他正成為家庭的頂梁柱——又或者,換成父母們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終於盼出頭了」。
他們可能還沒走入婚姻,但明確地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如果有幸遇到,他們有足夠的智慧珍惜;如果還沒遇到,他們也尚能耐心等待。
當然了,1994們也未必都收穫了愛情。
害。
這個雙十一,1994們似乎不像從前那麼興奮了。他們跳出了消費主義的裹挾,越來越開始懂得,消費不是為了秀曬炫,而是為了取悅自己。
在絕大多數消費領域,他們都已拔過草、踩過坑,找到了真正適合自己的好物。他們更看重品質而不是品牌,更相信親身體驗而不是網友留言。
為了了解年輕人真正喜愛的國貨產品,GQ 實驗室派出了三位(四捨五入是)1994年出生的編輯,親身體驗各個品類的國貨。
花出的每一分錢都是在為自己喜歡的世界投票——除了親身試用之外,在B站最近公布的「China-Z 100」榜單中,GQ 實驗室的編輯們也為自己喜歡的國貨投出了寶貴一票。B 站綜合多維度考量,從100件國貨中選出了十大中國產品。
11月8日晚,B 站舉行首屆「China-Z 100」為中國年輕人創造的百大產品年度發布(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晚會回顧)。十位 UP 主作為見證官,揭曉了最受年輕人喜愛的十大中國產品。
正如1994年出生的人,是8090們與 Z 世代最好的連結者,這次榜單的發布,同樣能在品牌與 Z 世代間創造聯結——體現出 Z 世代的審美趨勢和消費痛點,鼓勵更多品牌在 B 站關注他們的喜好,並以此作為產品設計和營銷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