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霆鈞
編輯|姬政鵬
為了更好地表現當年主要角色風華正茂的氣質,電影《古田軍號》召集了一批充滿熱血而富有責任感的中青年演員,再現古田會議前後那段崢嶸歲月。青年演員劉智揚在電影中飾演陳毅一角,這對於首次「觸電」的劉智揚來說,的確是個不小的挑戰。
從最終的呈現效果看,劉智揚塑造的「陳老總」隨和而不失果敢,與陳毅「儒帥」的氣質相當吻合。他表示,能夠把鮮明、正能量的人物形象詮釋出來,是演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一次嚴肅、緊張、活潑的拍攝歷程
第一次拍電影就趕上一向以嚴格著稱的陳力導演的戲,對於青年演員劉智揚來說,無疑是幸運的。回憶拍攝過程,劉智揚用「嚴肅、緊張、活潑」作為總結。
在陳力導演的帶領下,創作過程的氛圍很嚴肅。劉智揚告訴記者,陳力對細節的要求很嚴格,很多戲份都要反覆拍攝,即便演員沒有露臉的戲份,也要在一旁搭詞。這樣的方式給了青年演員充分的鍛鍊機會,「沒有拍到自己的時候,也會搭詞,可以不斷找尋臺詞的意味,找尋當時的語言情境,對塑造人物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
劉智揚曾經參演電視劇《我的法蘭西歲月》,展現了周恩來、鄧小平等人青年時期的風採。相比電視劇的拍攝,劉智揚認為電影的拍攝更講究對細節的雕琢,其中一場戲,陳毅沒有臺詞,但為了追求一個精準的神態、一個到位的表情,就拍了一下午。劉智揚說,這個過程中可以不斷探索更接近人物的可能性,也可以更深層次地理解角色和原型人物。
在嚴肅與緊張之餘,陳力對劉智揚的關愛呵護也讓他非常感動。看到劉智揚在現場穿得單薄,陳力特意拿了一件軍裝,讓他保暖。而穿上軍裝的劉智揚,更加細心地尋找軍人的氣質和定力。
劉智揚坦言,自己和陳毅偉岸的外形差距較大,除了化妝老師幫忙外,更多地要從走路步態、說話節奏、呼吸頻率等方面力求「神似」。
「電影的篇幅不如電視劇,要在有限的空間裡傳遞出陳毅的精神力量,堅韌果敢的特質,拍攝過程雖然戰戰兢兢,但在殺青的一刻,我覺得我抓住了人物的精神內核。」劉智揚說。
愛國主義需要更多了解和傳承
為了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重現當年陳毅元帥的風採,劉智揚早早開始做案頭準備,提前赴福建古田會議舊址體驗陳毅工作生活的環境,了解陳毅的革命事跡,反覆研讀劇本。
在深入生活階段,劉智揚發現陳毅不但是革命先輩,還有詩人的屬性,因此他把陳毅的詩反覆習讀,尋找他性格中的浪漫主義精神。
通過對陳毅這一角色的塑造,劉智揚建立了很好的自信心,他表示,塑造鮮明、正能量的人物形象,是演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影片上映後,劉智揚也請身邊的年輕朋友看了電影,他發現,儘管年輕人對古田會議的概念相對模糊,但走出電影院之後,大多數觀眾都表示非常感動,非常震撼,他們希望再去讀一些書,更多了解那個年代。
「《古田軍號》可以為當下年輕觀眾提供很大的幫助。我們國家經歷了40多年的改革開放,已發展成國富民強的新中國,但『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因為這些先輩歷盡千辛萬苦打下的江山,才有今天的好日子,我們才能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劉智揚表示,「愛國主義需要更多了解和傳承,對於演員來說,需要拍攝更多作品,讓更多人看得到。」
聲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