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捲兒
你知道嗎?在我們隔海相望的國家日本,據說有著八百萬神靈妖怪,因而被稱為「妖怪列島」。
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早已接觸到了日本的妖怪文化,從經典電影《千與千尋》《龍貓》到動畫《犬夜叉》《夏目友人帳》,再到風靡一時的手遊《陰陽師》,日本妖怪文化在國內受到了非常多人的喜愛,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電影《千與千尋》中湯婆婆的原型其實是聞名遐邇的日本三大妖怪之一——天狗。 《千與千尋》中的湯婆婆「最具神力的大天狗,通常臉龐紅潤,鼻子高長,背後長著一雙翅膀,腳踩高木屐,手持團扇,來無影去無蹤,又有「鼻高天狗」的稱呼。」影片中最常見的還有付喪神,它們常常排隊來洗澡。付喪神指器物放置不理100年,吸收天地的精華,積累怨念或感受佛性、靈力而得到靈魂,化成的妖怪。
上為《千與千尋》中的付喪神
下為《入夜識》中的付喪神《夏目友人帳》與《河童之夏》中常出現的妖怪河童,更是久負盛名。「長著孩童模樣,渾身青綠色,西瓜皮髮型,頭頂有一個小盤子,裡面有水。嘴巴像鳥嘴一樣尖,眼睛圓滾滾的,手腳有蹼。」小小的河童卻常自詡力氣大,喜歡跟人挑戰相撲。傳說,河童還擁有不可思議的超能力,可以隱形,可以附身在人類身上。但有趣的是,你知道河童最喜歡的食物卻是小黃瓜嗎?影視動漫中常常有河童去地裡偷摘小黃瓜的作品。
其實無論是龍貓、千尋神隱的那個光怪陸離的妖怪世界,還是河童、天狗等,追本溯源,都可以指向江戶時代的妖怪畫大師——鳥山石燕。
他從日本古籍和民間故事中搜集大量素材,並整理成系譜,傾其一生完成了四冊妖怪畫卷,讓妖怪們有了具體的形象。這四冊畫卷被統稱為《百鬼夜行》,可以說是日本版的《山海經》。他本人也因此被譽為「妖怪畫最高成就者」。後代的日本妖怪漫畫第一人、妖怪博士水木茂,「妖怪型」推理作家京極夏彥的作品都深受他的影響。那些畫中的妖怪形象,在200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源源不斷地給日本當代動漫、影視乃至文學創作提供養分,深受廣大觀眾和讀者的喜愛。但因時代技術所限,鳥山石燕的畫作只是單一黑白兩色的線描稿,對於現代人認識日本妖怪文化頗有難度,難以形成更立體的認知。而在今天,同樣熱衷於研究妖怪文化的90後畫師FL-ZC小花,以鳥山石燕的《百鬼夜行》為原型,四色全彩手繪99個妖怪,集結成畫冊《入夜識》,跨越時空的邊界,以現代中國畫師之匠心為妖怪文化注入屬於我們時代的靈魂。
牛鬼左出自鳥山石燕所繪《百鬼夜行》,右出自FL-ZC小花所繪《入夜識》泥田紡左出自鳥山石燕所繪《百鬼夜行》,右出自FL-ZC小花所繪《入夜識》左出自鳥山石燕所繪《百鬼夜行》,右出自FL-ZC小花所繪《入夜識》01 妖怪文化是想像力的鍊金石,這是你從未看過的「百鬼夜行」FL-ZC小花的成長,像每一個90後的童年一樣,從小就喜歡漫畫與神話故事。對小花來說,看這些作品,就好像在窺視古人的想像。對於自己喜歡的角色,他還會反覆琢磨自己創作。畢業進入遊戲行業後,偶然一天翻到鳥山石燕的《百鬼夜行》,看著透著古樸氣息的黑白線稿和簡短的文字描述,想像在腦海中馳騁,提筆在紙上遊走,於是,有了這本畫集《入夜識》。在小花看來,妖怪文化並沒有停留在過去,隨著時代的前進,美學、文化、科學也在跟著進步,現在的人看古人的思想,會有什麼新的認識呢?秉著這種想法,小花開始提筆創作,希望藉由自己的反觀和描繪,激發人們對這個妖怪文化的興趣。創作重塑時《百鬼夜行》的過程,仿若一個個與妖怪的對話。因而,他筆下的妖怪靈動、張揚、頗具特色,甚至具有靈魂。「你從哪裡來?你為什麼會長成這個樣子?你希望我幫你重塑什麼?」小花時刻都在問著筆下的妖怪這些問題。有些妖怪會很快速的回答:「我叫幽谷響,能製造回聲。」有些妖怪則比較沉默,需要慢慢來,需要在流傳下來的故事中,以及前人的畫中中,觀察它的外貌,體會它的眼神。
與以往不同的是,在想像力大膽的小花筆下,這些各具魅力的妖怪,也首次結對成群的組合出現。譬如另闢蹊徑,將河童與之有共性的妖怪水虎組合在一起。結果,畫出來的效果令人驚奇,仿佛水虎與河童也曾這樣相遇。
《入夜識》中的河童與水虎而那些不為讀者熟知的妖怪,小花也展開了更為奇特的想像,加入新的觀點創作。肉人,全身都是肉,通常被畫成臃腫肥胖的模樣。小花逆向思索,在畫中加入了兩名武士,一上一下,將它手腳切成塊,頃刻間,兩個少年武士智鬥妖怪的故事躍然紙上。
《入夜識》中的肉人縱觀整本畫集,構思大膽,細節豐富,看完會忍不住驚嘆作者想像力之奇詭。小花自己也坦言,想通過這本書,讓大家重新認識妖怪有趣的一面。
02 源自中國卻揚名海外的日本妖怪文化,這是你從不知道的「百鬼夜行」
為了讓《入夜識》兼具知識性,本書邀請到了妖怪文化研究者何敬堯撰文。為了更深入地研究妖怪文化,他曾學習過與之密不可分的民俗學、歷史學和地理學等,十分專業。剛看到小花的畫時,何敬堯就驚嘆「妖怪形象充滿張力,構思大膽,色彩鮮麗」,不假思索地答應了合作。雖然是自己熟悉的領域,何敬堯還是查閱考據了不少資料,以求不落窠臼,給每個妖怪都配上精美的配文,或講故事,或旁徵博引,或做百科式的簡介,用新穎有趣的方式講述每個妖怪的前世今生。關於日本妖怪的淵源,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牆裡開花牆外香,日本的很多妖怪都源自中國。例如白面金毛九尾狐玉藻前,臉色雪白,體毛金黃,法力高深,變化莫測,能夠幻化成舉世無雙的美女,魅惑男性。《入夜識》中的狐妖玉藻前「紂王寵信妲己,每日尋歡作樂,政事逐日荒廢。人們互傳,妲己乃狐妖化身,專門禍亂人間。果然,它後來被照妖鏡逼現原形,被斬殺。有人說,狐妖並沒有死,而是逃匿到天竺,仍舊化身為美女,做了當地王妃,再度計劃顛覆朝政。不過,還是被識破,它一路逃竄,輾轉流浪於各地,最後來到了平安時代的日本。狐妖化名為「藻」,進入皇宮。因為美貌絕倫,深受鳥羽帝喜愛。不過,後來被陰陽師安倍泰成識破真身。它被驅趕至那須野平原,被亂箭射死,遺體變成一塊大石頭,也就是「殺生石」。殺生石有劇毒,人若靠近,必死無疑。」
《入夜識》中的魍魎「據《淮南子》記載,魍魎的外形如同三歲小兒,身體是赤黑色的,眼睛是紅色的,耳朵細長,頭髮異常美麗光亮。
魍魎是一種山野精怪,據說以人類的屍體為食,尤其喜愛吃人腦。古時候,日本人認為魍魎會挖開墳墓,找屍體吃。」這些來源於中國的妖怪,在何敬堯的筆下,內容更加的豐富,飽含著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用國人視角講述發源於我國的文化故事,同根而出,更顯特色
03 妖怪世界是人類世界的真實寫照,這是你我身邊的「百鬼夜行」
俗語中常說,「人在做,天在看」。因果輪迴,妖怪世界其實是人世間的真實寫照。「它是一名女小偷死後變成的。日本以前的銅錢,中間有一個孔,俗稱「鳥眼」。這名女小偷偷慣了銅錢,死後手上便長出了許多的眼。
徘徊於人世的百百目鬼,有時會突然出現在人們面前,講述自己生前的事,也會展現自己長滿眼睛的怪異手臂。」鳥山石燕的妖怪畫冊中,百百目鬼是一名身穿花卉圖案長袍的女子,臉被遮住了,露出來的手臂上卻長滿了一排排眼睛,看起來非常可怕。小花筆下的百百目鬼則更加鮮明,這也是小花認為自己塑造的最成功的妖怪,飽含思考:「這可能是對良心、善惡和誠信最具象化的表達了。所以,不要以為做了壞事沒有人知道,良心一直在審視自身。」 左為鳥山石燕所繪百百目鬼,右為FLZC小花所繪百百目鬼「妖怪博士」小松和彥在專訪裡說,妖怪研究的目的就是去理解其中隱藏的現代人的自然觀、人生觀、文明觀及社會觀。科學與理性充斥的現代,人們反而喪失了某種感情,減少了對自然世界的敬畏之心。重新認識妖怪,也是重新認識人與自然關係的過程。《入夜識》中的妖怪執念纏身,被七情六慾所困,有著千姿百態的「妖生」,恰好可以激發出我們內心已久遺忘的情感,恐懼、驚訝、崇拜、信仰……更加豐富我們的人生。04 入夜識,百鬼現:99個妖怪聚齊,打開彩蛋召喚鬼魅在日本,薄暮時分,晝夜交替,陰陽互換,據說是魑魅魍魎出沒、徘徊的時候,容易遭逢恐怖的災禍,甚至遇到妖怪、幽靈等怪物。因此,黃昏又被稱為「逢魔時」。《入夜識》中的「逢魔時」巧妙地將22個妖怪構思於同一幅畫中,妖怪們樣貌迥然,個性不一,書中3p拉頁將其精美展現,仿若「百鬼夜行」的壯觀場面在眼前行走:《入夜識》中的逢魔時
此外,還附有99個妖怪的Q版形象,軟萌可愛,趣味十足:《入夜識》中的Q版妖怪:琵琶牧牧&人魚
為什麼是《百鬼夜行》手繪圖鑑,卻只繪製了99個妖怪呢?這裡有一個典故,日本民間流傳一種集體召喚鬼魂的習俗遊戲:百物語。據傳,興起於江戶時代,多半在夏天的傍晚。遊戲一般在暗室內進行,大家點燃一百支蠟燭,直到說完第九十九個怪談後,剩下最後一支燈芯。相傳這時若有人吹熄最後一根蠟燭就會引來鬼魅。
所以每次說到第九十九個,就會立即停止,沒有人敢再繼續說下去。看完了書中的99個妖怪故事,膽子大的你是否也想召喚鬼魂試試呢?
書中附贈第100個妖怪,打開說不定就會驚現鬼魅哦~
【擴展內容】
大熱手遊《陰陽師》中很多式神也源起日本百鬼文化,《入夜識》中詳細闡釋了他們背後的故事,作者FLZC小花將他們全新演繹,也別有一番特色:
比如說最近遊戲新出了一個SP式神:縛骨清姬,「纏念作繭,蛇骨縛心」,縛骨清姬的背後有著一個日本廣為流傳的虐戀故事。在《入夜識》中是這樣記錄的:
《陰陽師》中的SP式神縛骨清姬
「據說在醍醐天皇 15 時代,奧州有一位容貌俊朗的僧人,名叫安珍。他每年都會在牟婁郡一戶莊官家借宿。這戶人家有一個從小就聰明伶俐的女兒清姬,安珍很疼愛她。
又一年,安珍與清姬閒聊,隨意說了一句:『你真是聰明的孩子呀!等你長大,我就娶你為妻,帶你回奧州。』」
安珍的話,其實是無心之言,清姬卻銘記在心。
「十三歲那年,清姬大膽向安珍表達愛意,請對方一定要履行承諾,與她共結連理,帶她回奧州。安珍無法拒絕她,只好說他必須先去參拜神佛,沒想到安珍一去不回。清姬得知自己被騙,悲傷與憤怒的心情交織在一起,她竟變成一條毒蛇,不停地找尋安珍的下落。」
——引自《入夜識》
人世間,各人有各人的執念,妖怪也不例外。清姬可憐又可悲,卻也不過是一個深陷執念、愛而不得的普通女子。
安珍無法擺脫清姬的追蹤,只好躲進道成寺,寺裡的僧人將他藏在大鐘內。氣憤至極的清姬,用蛇身緊緊纏繞住大鐘,也束縛住了自己的心。她口吐火焰,將安珍活活燒死,自己也傷心欲絕,投河自盡。
而小花在創作時,巧妙地將道成寺鐘與喜歡瞪視人的骷髏頭妖怪目競結合在一起:
《入夜識》中的清姬故事:道成寺鐘 目競
畫面右下角的目競,投射出灼人的目光,透視出正中間大鐘裡已經化成白骨的心上人安珍;而清姬身穿紅袍,盤踞在大鐘上,她全身被青色的烈火包圍,看似憤怒,臉上的悽苦卻難掩。
整張畫,不僅構思巧妙,還把妖怪本身的悲劇性突顯了出來,渾然天成。
點擊圖片,即可加購。
《入夜識》
90後畫師FL-ZC小花致敬鳥山石燕
重塑「百鬼夜行」99個妖怪
特邀妖怪文化研究者何敬堯撰文
想像力之奇詭,畫風之大膽
開啟一場顛覆傳統的視覺盛宴
【一個提醒】
微信後臺的推送形式改版啦~
如果你喜歡書友會的精彩文章,那就經常點個「在看」,或者將書友會設置「星標」/「置頂」,
這樣你就能及時看到小捲兒啦!
— End —
追劇少女?「激情」創作?實力愛吃?你竟然是這樣的呼蔥覓蒜!
藏在醫院「隱秘的角落」裡:那些醫生們不會輕易說出口的故事
7月新書速遞
分享圖片-【觀山海】
晉江超人氣作家木瓜黃的又一部神仙作品!全程高能《七芒星》
我都心動了,還不來個一鍵三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