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關注無錫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的媒體微信公號:江南晚報,我們的微信號是jn88300000.如果您尚未關注,請依照標題下方的提示關注我們。
這次的巴黎時裝周,因為王菲出席好友品牌Celine的秀顯得格外引起關注。關注的其實不是時裝本身的魅力,而是一直圍繞在王菲身邊左右的種種是非曲直和八卦花邊。王菲是娛樂記者最喜歡捕捉拍攝的對象之一,像是在倫敦,我們經常看到娛樂記者把KateMoss或者皇室圍得水洩不通。王菲的每一次出場,無論她是喬裝打扮,還是竭力掩飾,都引發一輪新的關於王菲衣著的追捧和討論,這樣熱鬧非凡,這樣充滿了傳奇的意思,僅此一點,就會讓這次的巴黎時裝周有了最為新鮮的看點?
十年情愛結束,設計師易帥
距離上一次王菲去參加巴黎時裝周,出席品牌Celine的2004年,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個年頭。十年前的巴黎之行,王菲的著裝出席,以及在巴黎拍攝Celine時裝片,到如今再來回味,依然是充滿了旋風式的神秘感覺。只要稍微回憶一下當年王菲在巴黎街頭,一身米色的修身裙裝,外加長款皮質手套,略微高企的前額髮型,都和那些搔首弄姿或者是刻意製造的時裝風格不同,王菲在穿上當年由美國設計師MichaelKors為Celine設計的最後一季2004秋冬時裝後,盡然有一種電影劇照的距離感,離現實生活很遠,如王家衛鏡頭下的一個遺落的角色。此後,王菲以Celine造型登上香港芭莎雜誌,演繹了一個類似於《2046》裡的故事,非常未來,非常抽象,非常王菲。那一年,王菲和李亞鵬的戀情曝光不久,有香港八卦記者拍到浸潤在愛河中的王菲在巴黎露出底褲。
王菲的這些關於十年前的Celine造型,像是她在1994年《迷》這張專輯裡唱的一首歌的名字《只有我自己》,這個女人,歷來給予我們的印象大約也是這樣,命硬,硬輪廓,硬態度,是一個完整的自己,而且「只有我自己」。所以這樣的女人,不需要太多浮誇和豔麗的華服,她只需要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時裝旨趣就夠了,這也是王菲迷人的地方,她到底是一個「迷」。而真正熱愛時裝的人,也熱衷於這種「迷」,謎面被揭露,是那種不會太主流的流行,這可能亦是流行時尚世界裡的一種難能可貴。
2005年,王菲出席了香港置地廣場Celine店的開業典禮,她穿上RobertoMenichetti為Celine設計的2005春夏那件印花風衣,長腿涼鞋,直發,清麗羞澀,王菲享受著新婚和愛情的滋潤,那一身的印花恰好是溫暖又文藝的,是王菲難得的一種溫情流露。後來我們似乎習慣了王菲和Celine的故事,當時間再轉變,從2004年到2014年,Celine的設計總監也是換了一茬又一茬,從MichaelKors, Roberto Menichetti, Ivana Omazic 到了如今的PhoebePhilo,王菲似乎對於Celine也鍾愛有加,去臺北為Celine店站臺,站在舞臺上,在生日宴會中穿著Celine,時過十年,王菲離婚,她再度踏上巴黎時裝周,不得不讓人唏噓,時裝的輪轉如人生一般相當迅疾。
Phoebe Philo作為如今Celine的設計師把Celine這個巴黎老牌帶到了一種嶄新境界。PhoebePhilo似乎和Faye Wong很搭。
時光往前,王菲是先鋒的時裝分子
但是,在Celine話題之外,王菲的時裝印記在更早,早於2004年的時候就已是讓人覺得先鋒和難忘。上世紀90年代初,當「比利時六君子」的設計還未被更多的亞洲普通消費者熟知的時候,王菲已經在造型師ThomasChan,後來的TitiKwan幫助下,成就了比利時時裝的一種迅疾本地化工作,王菲把這些比利時設計師的作品買下來,穿出來,在演唱會上製造一次又一次的造型驚豔,是時裝佳話了。
稍微舉一些例子,JurgiPersoons,來自比利時安特衛普的前衛設計師,在1992年安特衛普出位的畢業展引起轟動,1996年開始創作自己的品牌,設計具有強烈的先鋒與頹廢氣質。加上昂貴的價格和不可思議的繁複手工在時裝界獨樹一幟。2003年品牌結業,令一眾粉絲寂寞不已。香港時裝文化評論人黎堅惠在她的《時裝時刻》中寫Jurgi Persoons是遺世獨立的,當年王菲穿JurgiPersoons在香港舉辦演唱會的時代也是安特衛普神話開始喚醒亞洲時尚的時代。黎堅惠感嘆,如今再也找不到同樣的思維,膽色,剪裁和細節的衣服了。王菲當年買了很多JurgiPersoons雪紡衣物,包括豹紋裙子,當年香港時裝名所D-Mop當年代理過JurgiPersoons的作品,都是孤品,那是香港時裝的好時代。
Jurgi Persoons A/W 1998-99, Antwerp March 1998
Jurgi Persoons S/S 『99
Jurgi Persoons A/W 『99 and 『00
Jurgi Persoons的最後一季時裝:fall–winter 2002–2003, jurgi persoonsphotography ronald stoops.
而王菲早在1995年,或者更早,就在穿著Martin Margiela或者AnnDemeulemeester這些安特衛普六君子的時裝了,我更激賞於王菲在上世紀90年代穿著諸如VéroniqueBranquinho這些比利時品牌。如今,留在T臺的那種前衛和開先河的驚喜越來越少,反而像是我們更喜歡聽王菲的老式粵語情歌一樣,翻看往昔的王菲時裝look,每一個都是有故事的,每一個都充滿了氣場和流轉的激蕩之氣。而當年TitiKwan去安特衛普的Louis時裝店為王菲的演唱會選衫,就發掘了我喜愛的另外一個比利時設計師BernardWillhelm,並通過王菲的演繹,帶到了香港和亞洲。BernardWillhelm的永不停止的那些放縱和玩樂的時裝設計更像是一種藝術化和自我修行的東西,讓人十分熱愛!
王菲穿著Véronique Branquinho
再舉一列,也是已經消失了一個時裝佳話,想一想,我經常覺得非常惋惜。上世紀90年代,給與我們時裝簡約主義風格的設計師HelmutLang創造了真正的一種新時代簡約風格,王菲在這一時期穿過的Helmut Lang,亦是HelmutLang最好的時代。可惜,現在連二手Helmut Lang衫都找不到了。如今,HelmutLang隱居在紐約長島,成為了真正的藝術家。
王菲和Helmut Lang
王菲穿著Helmut Lang,1997, 香港芭莎雜誌。
百代唱片期,更多另類設計師
到了1997年,王菲加盟百代唱片,從1997年到2003年,王菲在百代唱片時代是她最為輝煌的音樂時代。這張叫做《王菲》的專輯是她百代唱片黃金時代的第一張。在專輯宣傳照上,造型師找來這件黑白相間的harlequin大衣,它來自山本耀司1997-1998秋冬系列。
而王菲還穿過2002年的山本耀司春夏Jumper,和王菲佛釋的追求相當切合。
對於我來講,Hussein Chalayan是時裝魔術大師,風格又太先鋒,非常未來主義,我一直熱愛不已!
1999年,王菲繼續在音樂世界中大放異彩,帶來《只愛陌生人》專輯,專輯中有一首我非常喜愛的《過眼雲煙》,這支歌曲的MV是由歐雪兒做的導演,MV的最後一個鏡頭,物是人非,時裝也是如此。王菲身穿英國未來主義設計師HusseinChalayan的黑色風衣外套出鏡,似乎又帶我們領略一種真正飄渺和不可捉摸的時裝氣質。那個時間,HusseinChalayan聲名鵲起,因為在倫敦時裝周上備受矚目,已經被香港的買手帶到了香港的I.T這樣的店鋪,王菲的造型師更是讓她展示HusseinChalayan設計的一種另類和弔詭,這是一種無法複製的化學效果,有點讓人後怕,但是正如我認為的: HusseinChalayan於我是時裝世界裡的行動主義者,是形而上的社會學者,所以我對於王菲穿著他的時裝,覺得是一種恰當的鼓勵行為,我很欣賞。
到了2000年的那張《寓言》,這大約是王菲最好的一張專輯。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年傳唱大街小巷的這首《給自己的情書》?歌曲MV中,穿著白色的Jil Sander的王菲唱著傷心,對鏡自懷,Jil Sander那一年也算是第一次來到我們的視野。
再來一張對比妝:Faye Wong & Devon Aoki,make-up byZing。不得不佩服王菲的團隊,從早期試驗音樂的梯田中默默耕耘,偷師西方另類流行音樂,再到模擬造型,借來當時先鋒時裝設計師,讓王菲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時裝先鋒分子!
至於如今的八卦娛樂頭條,真是王菲穿什麼品牌,什麼品牌就火紅。想當年,王菲穿著RickOwens的灰黑衣衫和靴子出鏡,被記者拍到,時裝編輯就開始了尋覓RickOwens的苦苦寫作編輯工程——這些都是後話了……
王菲多年以來都是Ann Demeulemeester的擁躉。
有一次我寫「比利時六君子」之AnnDemeulemeester,我覺得上世紀90年代,那時的打破重建像是非常不協調的設計師內心的一種外現,到了2013年,我看巴黎時裝周上的AnnDemeulemeester,纖細,哥特,中性,過眼雲煙,平和傷逝感。回溯到1996年的舞臺上,王菲的AnnDemeulemeester背影如斯驚豔,看來一切都有定數,輪迴再現,寫在命裡。
所以這個2014年,看到天后再次踏足巴黎時裝周,盡然是一種滄桑的感覺,無論她以何種造型出現,我們都會懷念那些給予我們啟蒙的時裝好時刻,這樣的時刻,即便是重遇,機率也相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