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是如何鎖定戰鬥機的?隱形戰機為何能隱形?原理都很簡單

2020-12-22 騰訊網

雷達,是音譯而來的名稱,原文是Radar,意思是利用無線電來探測目標和距離。一戰期間,飛機首次被德國投入戰場使用,空戰的優勢也開始顯現。戰後,為了能搜尋在空中的敵軍飛機,雷達在英國應運而生。到了二戰期間,雷達技術已經可以實現地對空、空對地、空對空等識別功能。在雷達的幫助下,英國有效地對德國空襲進行反擊,最終贏得了不列顛空戰。如果說原子彈結束了二戰,那麼雷達的運用才是真正贏得了戰爭。

雷達的工作原理

雷達是由發射機、發射天線、接收機、接收天線和終端設備組成,雷達可在特定區域對天空進行循環掃描,當目標進入掃描區域,經過對反射回來的電磁波進行計算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目標的所在方位、距離、速度、形狀等信息。

雷達在發現目標後,會將計算出來的數據傳輸給飛彈系統,而飛彈就可以根據這個數據找到目標進行打擊。但是這種打擊方式的命中率並不算很高。現如今,很多飛彈上都會裝有雷達跟蹤系統,飛彈發射前會接受雷達的數據指令,飛到目標附近區域,再由飛彈上的雷達做最後的目標跟蹤,從而提高命中率。

軍用雷達種類繁多

雷達在今天的應用已經很廣泛,分為民用和軍用雷達。在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中,雷達也在不斷地升級,從最初單一的警戒波雷達發展到現在多功能雷達,在軍事上的運用也越來越成熟。

比如岸防雷達,可以抵抗海浪雜波幹擾,對海面和低空目標實行監測。而彈道飛彈跟蹤雷達,可以用於追蹤洲際飛彈、中短程飛彈等,不僅可以測出飛彈的位置和速度,還能識別真假彈頭和預測軌道位置,是反飛彈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地炮雷達可以在遠距離快速實現對敵方火炮的偵察,確定敵方火炮的位置。對空情報雷達,其主要作用是發布防空預警。引導己方戰機對敵方戰機實施攔截,還可以為己方飛彈指示目標。日常的飛行訓練和管制也缺不了它。

隱形戰機為何能逃過雷達的監測?

根據雷達的原理,美國將戰鬥機進行了升級,使得戰機具有了隱形的功能。這個功能是讓戰機表面全部塗上可以吸收電磁波的塗料,對於無法吸收的電磁波,那麼圓滑的機身可以使電磁波的反射漫無目的,也就是形成漫反射,使得地面雷達接收機無法準確得到飛機的位置。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隱形戰鬥機無法做到視覺上的隱形效果?
    當然,無法透明的東西有很多,比如說我們前面所說的隱形戰鬥機,那麼做到無法透明化的隱形戰鬥機可以做到視覺上的隱形嗎? 很多人都知道,隱形戰鬥機的所謂隱形,那不過就是將雷達放射出來的電磁波給反彈到雷達接收不到的方向去了,或者是通過表面的塗層將電磁波給吸收並轉化為了熱能,從而降低了電磁波被原路彈回的強度而已。
  • 隱形飛機的隱身技術是什麼原理?
    隱身飛機是為了減少飛行器的雷達、紅外線、光電、目視等觀測特徵而在設計中採用的專門技術,採用隱身技術是為了飛行器在突防時不易被敵方探測器發現,從而增強攻擊的突然性,提高飛機的生存力和作戰效能。戰機的隱身是進行秘密軍事活動的基本條件,因此隱身技術也大量和主要應用於軍事武器等的設計當中。隱形戰機的隱身原理是什麼?
  • 蘇-35:被稱為最強非隱形戰機,戰鬥力僅次於隱形戰機
    蘇-35,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7的基礎上,研製的深度改進型單座雙發、超機動性多用途戰鬥機,絕佳的氣動外型,使其成為全球非隱形戰鬥機中的佼佼者,被認為是僅次於隱形戰機的存在,意味著蘇-35的作戰能力,在非隱形戰機中可謂鶴立雞群。
  • J-20隱形戰鬥機,雷達都不能「捕獲」,我們在電視機上能發現嗎?
    J-20隱形戰鬥機,雷達都不能「捕獲」,我們在電視機上能發現嗎?隨著軍事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各國都將隱形戰鬥機視為一項重要的科研項目。F22,F35,T50,YF23,F117A,B2和中國的J-20隱形飛機相繼出現。儘管隱身飛機僅由少數幾個國家擁有,但從現代幾場局部戰爭和反恐怖主義戰爭來看,它們的表現良好,顯示出其優越的作戰優勢。
  • 隱形戰鬥機:以制空作戰為主,對航母的威脅有限
    護航艦艇和航母本身都擁有遠程防空警戒雷達,對來襲的隱形戰機都具備一定的探測能力,特別是E-2C「鷹眼」空中預警機,具備較強的探測隱形戰鬥機的能力。 同時一旦美航母編隊艦載雷達或是E-2C「鷹眼」預警機探測到了來襲的殲-20隱形戰鬥機,也具備引導非隱形的F/A-18 「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發射AIM-120遠程空空飛彈,攔截殲-20隱形戰鬥機的能力。
  • 為什麼隱形戰機F-35有時會在雷達清晰可見?這是它一個特殊的功能
    F-35聯合攻擊戰鬥機是美國空軍一項「臭名昭著」的萬億美元武器系統。數以百萬計的人參與了這項武器系統的研發,使其成為地球上最隱秘的戰鬥機之一,它還有一個能力可能會讓航空愛好者感覺到驚訝,因為它可以選擇完全拋棄自己的隱身能力。
  • 美國隱形戰機將成廢鐵?俄專家:我們發現了美國戰機「致命弱點」
    在人們的印象中,隱形戰機是高科技的代名詞,隱形戰機往往與「一擊必殺」「來無影去無蹤」聯繫起來。美國曾多次利用隱形戰機對敵方實行軍事打擊,敵方只能盯著空蕩蕩的雷達屏幕發呆。但是,俄羅斯傳出的一則消息顯示,這一局面可能一去不復返了。
  • 殲-20:畢竟具備後發優勢,能抗衡F-22隱形戰鬥機
    特別是雷達、紅外光電感應等機載設備,F-22已經相對落後了;此外,F-22不具備數據交互和態勢感知手段,很難與其他先進的隱形戰鬥機交手了。儘管F-22中途進了航電設備升級,但由於機體空間冗餘度的影響,仍然是落後於具備高戰場感知能力的F-35隱形戰鬥機。
  • 俄羅斯需要單發隱形戰機嗎?專家:有必要,可與F-35分庭抗禮
    生產線上的量產型蘇-57隱形戰鬥機 俄羅斯首款第五代蘇-57隱形戰鬥機正在按計劃量產,它是一種雙發大型空優戰鬥機,那麼是否需要另一款較小型的單發多功能戰機作為輔助
  • 同為隱形戰機:F-22需進恆溫室保養,F-35就不再嬌貴了
    F-35,是美洛·馬公司研發的最新隱形單座單發戰鬥機/聯合攻擊機,雖然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超機動性能,但裝備有全球最先進的航電設備、戰場高態勢感知能力,以及非常出色的隱形性能,仍然被歸納為美標第4代隱形戰鬥機。
  • 隱形戰機時代為何還要練「狗鬥」?專家:近距格鬥不可避免,可提升...
    目前戰鬥機空戰主要從超視距開始,不過近距格鬥訓練仍然是各國飛行員的必訓科目,它對於提高態勢感知能力、掌握戰鬥機性能,提高戰鬥意識都有重要意義。飛行員視角格鬥+全程英語從部分畫面顯示的時間來看,這段視頻錄製於2016年9月,參與空戰訓練的是殲-10戰鬥機,其中一架為雙座機,應該是進行同型機空戰對抗訓練。其中己方呼號為Jaeger1和Jaeger2。
  • 俄羅斯彎道超車,發布世界最強預警機,號稱隱形戰機剋星
    美國耗費數年時間,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經費,至今也沒能取得任何實質性成果,難怪會「盯緊」俄羅斯。被美國媒體評價為「驕傲並且不願低頭」的川普對此事也一直耿耿於懷,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稱,川普表示美國擁有最先進的武器,其中就包括「高超音速和水音速」武器,但是沒有額外解釋。就是不知道此話是總統的「虛榮心作祟」,還是確有其事。
  • 美國B-1B隱形轟炸機黑海秀肌肉,被俄雷達捕獲,俄戰機升空戲耍
    據美國《驅動》雜誌報導,近日,美國隱形轟炸機B1的最新改良版B-1B完成在黑海上空的飛行。執行任務的轟炸機佩戴了AGM-158C遠程反艦飛彈,在土耳其空軍的護衛下完成了戰略巡航任務。俄羅斯軍官組織成員、功勳飛行員尤裡瑟特尼克表示,美空軍的行動盡在俄軍的掌握之中。他表示,美國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在尚未到達俄邊界前就已被俄防空雷達捕獲、鎖定。
  • 當中國擁有這款超先進防空系統,擊落B 2隱形轟炸機將輕而易舉
    一、雷達系統以及其他幾種主流的偵察敵方軍事目標的探測手段 雷達的工作原理,就是通過電磁波去發現周圍的存在的移動中的戰機。雷達,正是一種特別的偵測儀器。世界各國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發雷達,美國人甚至研發出了能夠偵察到超高音速戰機的雷達,這對美國應對威脅提供了強而有力的後盾。
  • F22A剛起飛就被鎖定!反隱身雷達在海峽發威,美感慨大國暴露實力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9日報導,F22A戰機剛剛起飛就被雷達鎖定,俄羅斯的反隱舍雷達在海峽發威,美方感慨俄羅斯暴露了實力。 2019年12月1日,俄軍第一座貨櫃超視距雷達站在俄西部的莫爾多瓦正式進入戰鬥值班,貨櫃雷達站總設計師米彼得羅夫曾對媒體表示,該雷達可發現並跟蹤約3000公裡以內飛行的隱形飛機。
  • 印媒:陣風有隱形能力,配備致命武器,遠比殲-20可靠!
    為了突顯「陣風」戰鬥機的強大,殲-20被當成了出氣筒,印度人發明了「擁有鴨翼的飛機沒有隱形能力,裝備AL-31F發動機的戰機無法紅外隱形」等理論,聲稱不具備超機動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殲-20不算是五代機。9月9日,《歐亞時報》再度發表題為《陣風戰鬥機遠比殲-20可靠》的文章稱,陣風參加過大量實戰行動,成功率是100%,殲-20並沒有任何作戰經驗,因此並不可靠。
  • 「黑寡婦」——美國另一款第五代隱形戰鬥機
    YF-23戰鬥機,綽號:黑寡婦,這是美國諾斯洛普公司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研製的一款第五代隱形戰鬥機。該戰機於1990年8月27日進行首飛,共生產了兩架,在1991年4月23日F-22在競標中獲勝後,YF-23便沒有了後續的生產和改進計劃。
  •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助日本造新隱形戰機
    日本防衛省18日宣布,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幫助日方設計製造新一代隱形戰鬥機,以期本世紀30年代中期列裝日本航空自衛隊。新隱形戰機將逐步取代日本航空自衛隊現役主力戰機F-2。後者由三菱重工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30年前以美國F-16型戰鬥機為基礎聯合研發。新戰機型號暫稱F-3或F-X。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先前提議參照其研發的美軍F-35和F-22隱形戰機,進行混合設計。日方拒絕,更青睞本土設計。
  • 五代機F-35A戰機 日本後來者居上 隱形戰機總數僅次於美國
    F-35隱形戰機是目前裝備數量最多的隱形戰鬥機,這款戰機主要包括三個型號,分別是空軍F-35A,垂直起降型F-35B,艦載型F-35C。除了美國外,歐洲的英國,挪威,荷蘭,義大利,丹麥,比利時等國,中東的以色列,亞太地區的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都計劃或者已經開始裝備F-35戰機。
  • 日本研發新隱形戰鬥機:洛·馬公司將參與,研發成功概率就大了
    F-35隱形戰鬥機研發,其實,是由美國防部牽頭的,說穿了就是一個眾籌項目,為了分攤洛·馬公司天價的研發費用,就拉來了挪威、丹麥、荷蘭、英國、加拿大、義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亞等國,各自都出了高額的研發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