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三國演義》的讀者都知道,有一段著名的內容這樣寫道:「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位被周瑜「賠」了夫人便是孫權之妹孫尚香。
孫尚香舞劍
孫尚香的年齡已不可考,但劉備生於公元161年,孫權生於182年,孫尚香是孫權同母妹,也就就意味著劉備至少比孫尚香大22歲以上。這位孫尚香從小被當成男孩子培養,不喜歡琴棋書畫倒是喜好舞槍弄棒,周瑜和孫權也認定如此受吳國太寵愛的孫尚香不會看上劉備這個大她20多歲的男人,而且吳國太也不會將這個寶貝女兒交給劉備。
吳老太能把女兒嫁給劉備嗎?
神奇的是,孫尚香不僅真正愛上了這個大自己20多的老男人,就連吳國太都對這個女婿相當滿意。也正因如此,劉備才能活著逃離東吳,劉備和孫尚香也自然喜結連理。但周瑜和孫權始終不甘心,設計希望孫尚香帶著劉備唯一的兒子劉禪回到東吳,以劉禪作為要挾劉備的藉口。但諸葛亮識破了這個計謀,孫尚香孤身回到東吳,卻發現是哥哥的計,從此再也不曾和劉備見面。
劉備與孫尚香結婚
三國中三場重大變革的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以及夷陵之戰。三場戰役驚人相似:雙方力量空前懸殊,但弱勢一方都成功獲勝,並以此改變了格局。首當其衝官渡之戰,袁紹11萬人,曹操2萬人,戰爭結果袁紹傷亡10萬人,曹操傷亡8000人。
官渡之戰的勝利,讓曹操一舉統一北方,成為了北方的一代霸主;其次赤壁之戰,曹操80萬大軍,孫劉聯軍5萬,一把大火讓曹操落得個敗走華容道的下場;最後夷陵之戰,劉備65萬大軍,加上蠻族10萬人,孫權不過五萬多人,最後的結果劉備「僅以身免」,陸遜火燒七百裡,75萬大軍灰飛煙滅。劉備只落得一個白帝城託孤的結局,惜哉痛哉。
官渡之戰
筆者始終認為,夷陵之戰不僅標誌著蜀漢政權的由盛轉衰,更為重要的是從此開始,三國的第一代人紛紛謝幕:關羽兵敗被殺,緊接著張飛遇害,劉備夷陵兵敗不久離世,桃園三兄弟就此謝幕;夷陵之戰中,黃忠被程普一箭射死,「馮習忠無二,張南義少雙」,兩人為掩護劉備紛紛戰死,傅彤、甘寧、沙摩柯、呂蒙、程普全部殞命;不久之後,華佗被曹操下獄致死,曹操也在不久後病逝。
轉眼間三國的第一代人幾乎全部覆滅,新一代的英雄們才得以登上歷史舞臺。
夷陵之戰
劉備夷陵之戰兵敗後,由於戰局太過複雜,遠在成都的諸葛亮快馬加鞭、星夜兼程前往夷陵救援,皇天不負有心人,諸葛亮成功接到了劉備,並通過20年前在江灘上拜出的八陣圖逃脫。「功蓋分三國、名成八陣圖」說的便是此。亂軍之中,刀槍無眼,身在江東的孫尚香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哥哥和自己的丈夫兵戎相見,而自己的丈夫又在亂軍之中下落不明,因此十分困頓,惶惶不可終日,不知道如何是好。
劉備逃跑路線
不知何時,傳來了關於劉備已死於亂軍之中的言論,孫尚香聽到後如五雷轟頂,她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孫堅被劉表設計殺害時,孫尚香的大哥孫策不過19歲,二哥孫權才12歲。她不知道自己的母親是如何承擔起喪夫之痛堅強地活下去的。或許是因為她必須得撫養自己的這幾個孩子長大成人,責任感方才壓過了這份悲痛。但此刻的她,沒有分擔這份痛苦的解決方法了。
相親相愛的兩人
所以孫尚香驅車前往江邊,看見湍流不息的江水,感慨萬千,生不能相逢,死願結連理。她縱身一躍,跳入了滾滾長江,了此一生。人們在河邊築起了祠堂,名曰「梟姬祠」,以此來紀念這位為了一代梟雄劉備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生死可相隨的女中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