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了怎麼還在傻白甜?」這樣的評價,唐嫣已經聽膩了。
觀眾對《燕雲臺》裡蕭燕燕的吐槽,再次提醒唐嫣:是時候告別傻白甜了。
儘管蕭燕燕的角色設定並非如此,但唐嫣自帶的人物濾鏡加上劇情硬傷,終究沒能說服觀眾入戲。
37歲的唐嫣,走的還是老路。
《仙劍奇俠傳3》中唐嫣飾演紫萱
2015年,她說傻白甜成就了自己,並不認為這個標籤是貶義詞;三年後,她已經感受到人設帶來的困擾,試圖澄清並反駁——只是外形和角色積累固化了認知。但是,究竟要如何跳出成見框定的池子,真正讓觀眾感受到變化和驚喜,唐嫣對此似乎望而卻步。
如何轉型?唐嫣不止一次被問到這個尷尬的問題,但她未必真的在意。
成為演員,對唐嫣是個意外。這個職業原本不在唐嫣的規劃之中,空姐才是她最初的職業目標。
工作本該十拿九穩,卻因為升空體檢前眼睛長了麥粒腫被誤診為眼疾,隨後的擴瞳讓唐嫣視線模糊,發生了意外。她就此與空姐失之交臂。
沮喪之餘,同學媽媽偶然間向唐嫣提及,可以試試考中戲。
拿到過選美大賽全國總冠軍的經歷,讓唐嫣覺得這事兒沒準能行,沒有任何表演基礎的她報了名,第一次從招生諮詢處知道了什麼是「聲臺形表」。
面試表演集體小品時,唐嫣還清楚記得當時的考題:暴風雨前的電影院門口。她表演的情景是焦急等人的女孩,將和一個陌生男孩搭戲。
因為一張找不到的電影票,她和對手展開表演,演對手戲的男生中途突然毫無徵兆地指責她,唐嫣分不清對方的反應是真是假,不明白對方為什麼當著那麼多人的面攻擊自己,她手足無措地站在一邊。或許那一刻她真實且委屈的反應,評委老師讓她通過了面試,而認真攻擊她的對手落選了。
儘管缺乏表演訓練,對方突然的刺激,倒是誤打誤撞成全了她。
唐嫣回憶中戲面試時的情景
在這之前,唐嫣一直沿著父親劃定的「乖乖女」路線生長:外地上學前不被允許在外面過夜,考試成績也有分數要求,嚴格的家教之下,她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同學印象中,她成績好、甜美可愛。
追求的男生有很多:有人送來情書、有的直接把電話打到家裡,等到接起來又掛掉、還有的人故意敲門後逃走。
可是面對早戀這件事,唐嫣的父親一直以偵查的方式嚴格抵制,有一次他還特地上門找對方家長溝通,嚇得男孩躲進了廁所。
被呵護著長大的唐嫣,很少有自己做主的時候。除了有一次,小時候的唐嫣認為父母沒有給她自由,個子矮小的她把一本《未成年人保護法》舉過頭頂,對著父親說:我可以去告你。這個故事,被父親當作趣事進行回憶。
而要數唐嫣最大的一次叛逆,便是在2002年離開上海。
「我的人生我想要自己選擇,希望你給我這樣的自由。」溝通之後,父親放手了,成全了她的選擇。唐嫣北上考取了中戲表演系,和白百合、文章、郭珍霓成為同班同學。
唐嫣畢業照
唐嫣自帶錦鯉氣質。
2004年,唐嫣被張藝謀選為14名「奧運寶貝」之一,兩個月的集訓裡,她從零起步學拉二胡,最終登上雅典奧運會「北京8分鐘」的舞臺,儘管只有在慢鏡頭裡才能辨認她的樣子,但從千人中脫穎而出,意味著具有含金量的認可與肯定。
中戲畢業之後,香港導演王晶成了唐嫣的領路人,初出茅廬的她便能和吳鎮宇、黃秋生、曾志偉等戲骨合作,又在《風雲Ⅱ》中和郭富城演對手戲,還扛住了「一周不滿就換掉」的壓力,從學校和一群演技派身上汲取轉化的養分,在2008年迎來一次爆發。
隨後,她加入《仙劍奇俠傳3》劇組,拿到了「女媧後人紫萱」的角色,和霍建華組CP。
從傻白甜到痴情御姐,三世虐戀,這個角色也成為唐嫣影視生涯中堪稱經典甚至巔峰的角色。也是在這部戲裡,她有了更多自信,不再是第一次進片場時那個躲鏡頭、不知道怎麼拍的新人。
之後女主劇本接連找上門,《夏家三千金》裡單純善良的唐嫣收穫了一眾媽媽級粉絲,還被認為是女兒、媳婦的理想型。唐嫣由此成為一線女演員,星途愈發順暢。
儘管和同班同學比起來,唐嫣的演技算不上出挑,卻成為了同學間人氣最高的一個。
很多演員都有過出演「傻白甜」的經歷,且成經典。比如《還珠格格》裡的趙薇,《上錯花轎嫁對郎》裡的黃奕,《惡作劇之吻》裡的林依晨等等,都是這一類型。
黃奕在《上錯花轎嫁對郎》裡飾演的李玉湖
但之後她們陸續轉型,很快就掙脫了人設的枷鎖。
以趙薇為例,她通過依萍的角色以及轉戰大屏幕的經歷,挑戰了眾多具備厚重感的角色。而這群演員裡,只有唐嫣一頭扎了進去,在重複中重複,不斷固化「傻白甜」的標籤。
不管是《夏家三千金》,還是《何以笙簫默》《千金女賊》《活色生香》,抑或是《克拉戀人》,儘管穿梭於不同的時代和故事背景,唐嫣所扮演的女主總是清一色的單純善良類型。
這些故事的套路大多類似:女主光環無限,男主死心塌地付出。剛巧這幾部劇在2015年前後扎堆播出,唐嫣一度成為霸屏女主,又強化了這一形象。
唐嫣接演這些重複度極高的女性角色,既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問題,也無力抗爭。「演員有時候是被選擇的過程,邀約過來的有時候都是一個類型,某一部戲什麼時候播也是自己不可控的。」她後來解釋道。
類似的情形,唐嫣曾經的閨蜜,同樣因為演技遭受質疑的楊冪也說過類似的話。在替電影版《何以笙簫默》宣傳的時候,楊冪解釋道:「我演的時候都知道問題在哪兒,但是我沒有什麼選擇。好多人說,你為什麼不像某某某一樣選一部那樣的戲。我也想做實力派,可沒有那樣的戲找我呀。」
即便大環境下偶像劇和正劇之間存在次元壁,但環境和個體的磨合,並非完全沒有商討的空間。
比如,胡歌從仙劍的男版傻白甜轉向了《琅琊榜》裡運籌帷幄的梅長蘇,趙麗穎在《知否》裡飾演隱忍的明蘭,也沒有《杉杉來了》傻白甜女職員的痕跡。
胡歌嘗試的不同角色
很難會有人說唐嫣不努力,出道16年,她拍了50部影視劇。但在觀眾眼裡,時間和經驗沒有引起質變,唐嫣仿佛一直待在舒適區裡,積蓄著程序化的表演方式。
傻白甜同樣需要演技,林依晨靠袁湘琴一角拿到了視後,但不知什麼時候,這三個字成了演技差的近義詞,問題不在人設,在於演員的表演。
一條高贊評論這樣評價唐嫣的演技:她還不具備思考角色在特定環境下該有的正常反應的能力。她像是個機器人,被輸入了特定編碼,什麼劇什麼角色都有固定的模式,一招半式走天下。
同樣是承受扎手指的酷刑,《錦繡未央》裡的唐嫣輕皺眉頭,看不出痛苦,反倒是語速正常、中氣十足地和反派對話,人設再堅強,也不是這樣突破生理極限的,對比起紫薇遭容嬤嬤夾手指時掙扎躲閃、五官全寫著恐懼的表演,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有網友將唐嫣和林心如的演技進行了對比
對於這些,她又有多少自覺?
糾結演技實在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市場不以演技高低決定演員的價值,《演員請就位2》的市場評級說得已經很清楚了。
「我是一個很簡單的人,就是不容易把別人當成壞人。」一次採訪中,唐嫣這樣總結自己。
「煩惱最小化,快樂最大化」是她寫在微博簡介裡的信條。受成長環境影響,幸福的人往往對人事有著積極看法。
即便她曾有脫離溫室的自覺,但生長於上海中產家庭,溫室塑造著她看待世界和他人的思維方式,人性的複雜、生活的疾苦離她甚遠,面朝陽光的生活閱歷很難通過「真聽真看真感受」產生共鳴,這或許是她在理解角色方面的天花板。
對於唐嫣本人,導演王晶這樣評價,「真的很可愛,一眼就能讓人記住。」
胡歌眼裡,唐嫣講義氣,「劇組裡,她不是在笑,就是在憋笑,這讓一旦工作就嚴肅起來的我也只能表面維持撲克臉,內心早就跟著她一起嘻嘻哈哈了。」鍾漢良評價她「外形看起來是個女人,骨子裡是個小女孩。」
同為上海人的唐嫣和胡歌有過多次戲中合作
這些評價既說出了唐嫣性格上的特質,也未嘗不是她在演技上的局限性。唐嫣擺脫不掉的「傻白甜」標籤,就是她真實生活和個性的底色。
她和同時期的楊冪、趙麗穎不一樣,沒有強烈的事業心,也不是話題性人物,除了拍戲,鮮少流連綜藝,只是偶爾和丈夫羅晉一起,成為「撒糖」的話題素材。
她也不同於香港TVB娛樂圈裡常見的靠演戲還債養家的悲情敘事,就像是溫室裡的花朵,生於安樂,紅於機緣,足夠幸運。
上一代的70後花旦們主攻電影,大螢屏才是她們證明自己的主陣地。章子怡為《一代宗師》打磨了3年,趙薇在瓊瑤劇之後,主力也轉向了電影,周迅也聚焦大熒幕,70後電視劇演員紮根的電視劇則多是《奮鬥》《亮劍》這類勵志教育題材。
仙俠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2000年以後,深受港臺日韓的影響,大陸電視劇除了一次次翻拍金庸武俠,榨乾它的剩餘價值外,也開始挖掘新創意,開始題材大爆發,恰巧仙俠、穿越、宮鬥、偶像劇以更輕快的感官刺激,吸引了追求純粹娛樂的一大批觀眾。
題材、外形大於演技的時代捧紅了唐嫣,眼球效應、粉絲經濟崛起,更賦予了唐嫣一類的演員市場號召力。
微博坐擁七千萬粉絲、曾在半月內拿下兩大奢侈品牌代言、擁有「極具商業價值演員」稱號的唐嫣,足以憑藉娛樂圈裡的名利維持體面生活,和同樣是演員的羅晉組成家庭,無疑是1+1>2。
唐嫣在微博曬娃
2011年,被提及未來十年規劃時,唐嫣的第一反應是,希望到時候自己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是一個好的太太。誕下女兒後,她的追求已經完成了一半。
演技、濾鏡、紛紛擾擾的口水,又有什麼關係呢?
作者 | 陸柒柒
編輯 | 黃靖芳
排版 | 翁 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