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只有老玩家才懂的外號?祖茂稱神,于禁與KB還有不解之緣

2020-12-23 蝗玩軍團

三國殺中大部分的武將都有屬於自己的外號,比如最典型的孫笨,妙脆角等。有的外號深入人心,一直被沿用了下來。但也有一些只存在於老玩家心中的外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外號現在也很難再聽到了。有哪些武將的外號是老玩家才知道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KBKB禁指的就是于禁了。該武將由於經過一次重做,這個外號現在已經完全不適合他了。而于禁之所以有這個外號,是因為有一個于禁玩家在逆風時覺得沒有翻盤希望了,就掛機去看KB了。在很長時間後,該玩家回到遊戲卻發現自己還沒有死。網友在知道這件事情後,感嘆于禁的防守能力太強的同時,也賦予了他KB的外號。

張合理張合理指的就是張郃了,該外號其實和籃球沒有任何關係。取自於最早的技能描述中有「有在合理的情況下移動一張牌」這樣的話,在目前看來顯得多餘又無用,在當時也作為梗流傳了出來。雖然現在張郃的強度是明顯跟不上天梯了,但是在當時是非常穩健的選擇,也是屬於老玩家的回憶之一了。

祖神祖神指的是祖茂,作為一個在目前版本中已經無人問津的武將,在剛剛上線的時候卻是相當強勢的,因此曾經被玩家們稱為「神」。同樣稱神的還有李神李豐、韓神韓當,和馬超的外號不同,這裡的神不是玩梗,是當時他們真的很強。

麻袋麻袋是馬岱名字的諧音,玩家們通常稱之為壓麻袋。馬岱曾經的技能效果是直接減扣體力上限,在當時的遊戲環境下是相當強力的技能。被馬岱鎖定的玩家可能也會在心裡呼喊「壓麻袋」,希望判定能夠出現奇蹟,畢竟減扣一次體力上限就是相當可怕的壓制。小夥伴你們還知道哪些鮮為人知的武將外號呢?

相關焦點

  • 三國殺最讓人懷念武將,絕版臺詞太經典,于禁于吉讓老玩家淚目
    三國殺中有許多的武將已經是經由了全方面的改版,從妙技、原畫以及臺詞都有很大的變更。此中很能夠或許表現武將特點的即是臺詞了,現在有些武將的 臺詞已經是不復昔時的風貌了,讓許多老玩家無比弔唁。本次就來盤貨一下這些號稱經典的臺詞吧!你信嗎?
  • 三國殺卡片之——樂進,祖茂,曹昂,張寶,潘鳳
    祖茂卡      祖茂,字大榮,吳郡富春人,使用雙刀。孫堅在汜水關被華雄擊敗,祖茂為保護主公而主動提出與孫堅交換頭盔,孫堅因此得脫。祖茂將孫堅的赤幘掛在柱子上,準備以此引誘華雄,趁機偷襲,卻反被華雄所殺。
  • 三國殺:史詩將界于禁上限,玩家稱想白嫖太難了
    史詩將界于禁上限,玩家稱想白嫖太難了三國殺最近新上線一位史詩將界于禁,這個將的獲得方式跟以前的界孫策有些類似,不過獲得難度大了許多,需要250個秋日摺扇才能兌換,那麼我們來算下能不能白嫖到這位史詩將。總結,白嫖可得71個道具,活動期中可能還會送一些,剩下的只能靠銀幣和元寶來兌換,我覺得大概需要兌換180個左右,如果是老玩家可以靠元寶樹搖個1萬1不成問題,剩下的再用2萬1的銀幣兌換70個。對於沒有積累的萌新而言確實難得到,老玩家白嫖的機率也只是大一點,但是這次的界于禁強度確實不錯,給大家分析一下。
  • 三國殺:背水一戰、慨然赴死、千古絕響,細數武將原畫裡的遺照
    三國殺是一款富有文學、文化、美術的遊戲,走過十二個年頭,已經遠不如當年全民遊戲的盛況。雖然武將強度崩得一塌糊塗,但是三國殺還是有留住遺老、吸引新人的資本的,那就是深深契合人物背景的臺詞與原畫。有些原畫甚至就是武將的遺照,這樣的原畫有哪些呢?
  • 三國曹魏名將于禁投降的真相!貪生怕死或是已不得重用?
    ID:shuosanguo三國曹魏名將于禁投降的真相!貪生怕死或是已不得重用?他們當中,就在曹操軍中的資歷來說,于禁僅次於樂進,軍職位次低於樂進,高於其他三人。封侯時間也是這樣。于禁最為曹操看重的是徵討張繡之戰。曹操徵討張繡,張繡投降,後來又叛變,並對曹操發起了突然襲擊。這時各軍已經是亂鬨鬨的敗逃,一邊尋找著曹操一邊跑,只有于禁帶著自己手下數百人且戰且退。等到張繡的隊伍追擊稍稍慢了一點,他這才整頓隊伍退了回來。
  • 三國正史記載:關羽被動應戰,于禁也沒瞎指揮,是誰害死了龐德?
    這些陰謀論中居然還有「劉備諸葛亮借刀殺關羽」、「于禁怕龐德立功而背後使壞」。且不說劉備跟關羽的關係有多好、荊州有多重要,就是「于禁瞎指揮坑死龐德」也只是演義小說中的說法,我們細看三國正史就知道:襄樊之戰不是關羽發動,于禁沒有瞎指揮,指揮失當讓龐德戰敗被擒斬的另有其人。
  • 三國殺:制衡變節命,仁德翻一倍,這樣還是拯救不了冷門廢將
    三國殺裡有個流派叫做找死保核流,顧名思義就是瘋狂招嘲諷,讓敵人把輸出打到自己身上,來保護團隊核心的安全。招嘲諷的方式有很多,有文聘標袁術那樣簡單粗暴的,有像姜維劉封那樣搞事拉仇恨的,也有用收益來引誘敵人的。這樣的武將,除了人盡皆知的三國殺第一廢將華雄外,還有殺身成仁——華雄。
  • 三國殺十周年新版來襲 逼著大量老玩家出走爐石傳說
    近日,隨著三國殺十周年的來臨,為了回饋大量的三國殺粉絲們,官方機智地推出了全新《新三國殺》第十服即新服,並且表示將在全新伺服器中採用全新的玩法定位,把三國殺OL打造得更多樣化,用於接納更多不同類型的用戶。
  • 三國著名降將關羽和于禁,如果都留在曹操營中,誰的地位會更高?
    放下江表十二虎臣為何被演義小說貶低不提,咱們今天要聊的是三國時期的七位著名降將,看看他們誰的武功和官職最高,論起戰功、爵位和食邑,關羽在七位降將中能排第六還是第五?最有名的降將關羽和于禁,如果都留在曹營,誰的地位會更高一些?
  • 有什麼梗是《三國殺》老玩家才知道的,襲羊羊……
    哈嘍大家好,我是遊星說三國,五一假期的開始,很多小夥伴也跟我一樣開始了每天幾局三國殺的生活,但不知道大家都遇到了什麼有意思的事情呢?馬超憑藉一手鐵騎克制95%的武將,被平民玩家評為馬神,連神曹操看了都要繞著走!
  • 三國殺:遊戲中有趣的外號,這些經典外號看圖就能識人
    遊戲中很多武將由於技能的特色或者名字的生僻,常常被玩家們用外號相稱。這一些外號十分有趣甚至都快忘了該武將本身的名字了。不過取外號也不是憑空想像,主要是從這幾部分入手,一起來看看吧。三國殺中的大嘴,要換現在出肯定賣得很貴,上限能七殺,下限確實也很低。大嘴嘴大吃四方,亂擊等於痛擊我的隊友,是不少平民神將中比較經典的一位。武將臺詞命名(白馬==麴義),"哼,白馬,定叫他有來無回"這句經典臺詞已經火到了圈外,凡是往後用手指,都會出現三國殺玩家。
  • 三國殺:讓人笑出腹肌的臺詞諧音梗,老玩家:遊戲健身兩不誤!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三國殺移動版裡的武將臺詞諧音梗,保準讓大家笑不停,如果能笑出腹肌,還省得健身了,一舉兩得呀!TOP6 曹操的「蜜汁」胃疼最早玩三國殺的朋友對這個梗想必是再熟悉不過了,當時就已經盛行諧音梗了,小野一度懷疑是三國殺臺詞配音故意惡搞,不然為什麼「大業未成」讀出了「大爺胃疼」的趕腳呢!
  • 只有老玩家才知道的外號,暗影戰斧叫黑切,那血手和火甲呢?
    有一些只有老玩家才知道的外號,比如說血魔之怒叫做血手,如果你是一個新手,對有讓你出血手你肯定一臉懵,畢竟新手裝備都未必認得全,更何況說外號了。暗影戰斧也被人稱作黑切,主要是因為它以前叫黑色戰斧,所以才會被老玩家成為黑切。閃電匕首就是我們常說的電刀了,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裝備的外號嗎
  • 三國殺:東吳四大都督為何只有魯肅沒封神?資深玩家:他就是神!
    我們今天要聊的主人公就是東吳的四大都督,其中周瑜、呂蒙、陸遜都在三國殺封了神,為何單單魯肅沒有呢?是因為他老實好欺負嗎? 呂蒙稱神——荊州之戰 當年劉備取得川地,關羽不甘示弱,以荊州為界,不斷擴大版圖,一時間大殺四方、叱吒風雲,從此威震華夏,天下英雄聞其名無不聞風喪膽
  • 《真三國無雙》系列武將轉正猜想-殺身成仁 祖茂
    設計劇情對話:接續程普篇  (祖茂用刀狠狠拍了孫堅的馬屁股,馬負痛,狂奔)  祖茂:放心吧,孫堅大人,我祖茂一定會帥帥滴回來的!程公、老黃,大人就暫時就交給你們把。  孫堅:祖茂!你這傢伙,孤不允許你死!  程普、黃蓋:放心吧大人,那傢伙怎麼可能死在這種地方!
  • 從演義到三國殺,盤點下始終被關羽克制的倒黴蛋們
    三國殺的魅力,可謂是老少皆宜,在閒暇的時光裡,不少朋友都喜歡打幾局三國殺來打發時間。
  • 三國殺:名字最難讀的七大武將,荀彧難上榜,榜首老玩家也讀錯!
    今天我們來聊聊三國殺移動版中那些最容易被讀錯名字的七大武將,隨著玩友文化水平的提高,再也沒有人將荀彧讀成「苟或」了,但還是有不少名字至今很多朋友讀錯,榜首十年老玩家也難此劫!TOP7 步騭(zhi四聲)這位作為不定期活動武將,在三國殺移動版裡還是相對比較稀有的,玩家讀錯的原因一般是
  • 三國受侮辱最多之人,于禁被東吳嘴炮戰神瘋狂諷刺,死於職場霸凌
    先別下結論,今天廁讀君為大家重新講解一個三國人物——于禁,他遭受到了三國最嚴重的職場霸凌,被無數同僚侮辱,通過這位職場霸凌受害者,我們或許能獲得一些啟發。遭遇嘴炮王公元219年,關羽攻打樊城。曹操讓于禁、龐德去滅火。然後我們都知道了,不光火沒滅,還被關老爺水淹七軍,結果龐德被殺,于禁投降。
  • 三國殺:有什麼梗老玩家一看就會笑,第三個很少有人知道
    Hello,大家好,這裡是稻草人三國。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三國殺中那些知名的遊戲梗。三國殺可謂是陪伴了一代人的童年,在玩三國殺的過程中許多玩家也會遇到各種「有趣「的打法,這些玩法經玩家口口相傳,再加之網絡上的分享,有些是調侃武將,有些是就會形成了遊戲中知名的遊戲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總結下這其中的三個梗吧。
  • 勇冠三軍的三國猛將于禁,為何淪為貪生怕死的叛徒?
    曹操知人善任,典韋以及許褚被他安排為貼身護衛、保鏢,而于禁則獨當一面,或者作為曹操親信夏侯惇、曹仁的主要助手。于禁首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是曹軍兵敗於張繡時。一般來講,敗兵往往如同匪寇。曹操收編的青州兵就乘亂擄掠百姓。時任平虜校尉的于禁不怕別人誤會,在混亂之際率本部人馬剿殺青州亂兵,安撫鄉民,維持軍紀。那些青州兵到曹操那裡告狀,說于禁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