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導演唐季禮1979年以武行身份進入演藝圈,至今已經41年,可是對於電影,對於拍動作片,他仍有一副「壯志在我胸」的青春氣息。唐季禮導演新作《急先鋒》於9月30日開始上映,這也是今年國慶檔唯一一部動作片。為電影上映忙於宣傳的唐季禮,還趕去青島擔任成龍電影A計劃第四期項目評審團主席,為青年電影人加油打氣。
《急先鋒》中,成龍扮演的主人公名叫唐煥庭,這是唐季禮父親的名字,唐季禮此舉有紀念父親之意,他說自己入行時所有人都反對,包括父親,「但是他很尊重我的意願,他說你喜歡就去做吧,武行肯定不是你的理想,你肯定是要往上做,一直以來他都很鼓勵我。」
唐季禮感恩父親的支持,也希望把這些年來自己得到的支持和經驗傳承給青年人,鼓勵他們成為急先鋒:「各行各業的先鋒者都叫急先鋒,我覺得我和成龍算是中國動作電影走向國際市場的急先鋒,我們在二十幾年前就奔著這個目標去,也成功了。如果你能勇於創新,勇於前進,勇於挑戰力所不能及的事,你也能成為急先鋒。」
曾給周潤發、張國榮、張曼玉做替身
看著很斯文的唐季禮卻是以武行身份進的演藝圈,「我入行是因為我崇拜李小龍,我從小習武,想當動作演員,我1979年入行的時候,他們說想做動作演員,先要做武行。」
入行之後唐季禮給很多演員做過武替,「像《中華戰士》裡的爾冬陞、吳耀漢、楊紫瓊,都是我替的;張曼玉演《原振俠與衛斯理》在橋上滾、被追,是我替的;《英雄本色》裡,我還替周潤發中槍,替狄龍滾樓梯,替張國榮跳河和被人打。」
因為做武替受傷很多,所以家人不希望唐季禮幹這行,「我母親很心疼,一次我摔斷了鎖骨,5天沒回家,住在我哥哥家,我媽媽開門看到我脖子綁著繃帶,她說做這行太危險了,今天斷這個,明天斷那個。我兩邊的肋骨縫了三十幾針,頭破了好幾次,兩隻腳的跟腱撕裂了至少7次以上。」
不做武替,可是唐季禮又不想做演員,因為他覺得自己比較害羞,「我不喜歡拍照,不喜歡化妝,不太喜歡表演,表演得過分誇張,我自己看都會鬱悶,而且我19歲的樣子長得很年輕,演童星太老了,演英雄又太嫩了。」
因為不想離開這個行業,唐季禮就轉做了場記,「場記需要記錄每一個鏡頭,所以導演跟攝影師講,你在旁邊要知道,演員和導演溝通劇本的時候,你坐在旁邊聽著。到了後期剪輯、配音,拍電影的整個過程,場記都要記得、都要了解,所以我學到很多。」
從場記、副導演、武術指導,再自己做導演、開公司做監製,唐季禮就這樣做了41年,「拍完《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紅番區》,很多導演找我來當動作男明星、男主角,我也推掉了。我覺得我還是喜歡做幕後,我喜歡幫演員,喜歡成就演員,你看我這麼多年,能不出來就不出來,我喜歡有自己的生活。」
和成龍合作30年 是一對「拼命搭檔」
《急先鋒》是唐季禮和成龍合作的第九部電影,兩人合作已30年,共同創造了「龍氏動作、龍氏喜劇、龍氏玩命」的《警察故事》系列,攜手打造出《神話》《功夫瑜伽》等膾炙人口的佳作,並用《紅番區》開創了賀歲電影的先河。
唐季禮第一部獨立導演的電影是1990年拍攝的《魔域飛龍》,此前他擔任了《天使行動2:火鳳狂龍》及《天使行動3:魔女末日》的執行導演及武術指導。雖然掛名是執行導演,但唐季禮其實是做了導演的工作。他說自己很幸運,這兩部電影都賺錢了:「我就覺得自己可以掛名當導演了,家裡人給了我400萬,朋友給了我400萬,一共800萬自己開了公司,在1989年的時候,這筆錢還是算蠻多的。」
結果唐季禮成立公司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電影《魔域飛龍》就賠了200萬元。現在分析,唐季禮認為賠錢的很大原因與上映時間不合適有關,因為電影是給學生拍的,可是上映的時候正是學生考試的時間段。
雖然賠錢了,但是沒想到《魔域飛龍》卻受到影評人的認可,更是被一位知名影評人稱讚唐季禮拍的場面比成龍自導自演的《飛鷹計劃》好。唐季禮回憶說:「這句話被成龍大哥看到了,把我叫到他的公司,讓我做《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的導演,因為前兩部《警察故事》大哥都是自己導演、自己做武術指導,所以我問他:『我是做執行導演嗎?』他說是做導演,我那時候不敢相信。他跟我說完以後,我一個星期都不敢回復他,因為我不敢相信自己作為一個新導演,會接到這個任務。」
作為30年的搭檔、朋友,唐季禮說不想成龍玩命,可是兩人從第一次合作開始,就是一對「拼命搭檔」。1991年,兩人首次合作拍攝《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成龍被吊在飛機上飛,唐季禮回憶說:「那時好萊塢電影就算有這種場面,也是吊一吊就過了。那場戲大哥吊了快一個小時,當時沒有電腦特效,我們用另外兩架飛機拍他,用長焦距對焦,直升機飛的時候很難對焦,因為兩個物體都在動,飛的時候速度很快,有100多邁,幾千米高,還有風速。我們拍了半天都對不上焦。飛機師說不能再飛了,成龍受不了了。我想拍半天對不上焦,那不是白拍了嗎?我就想了個詭計。我就看大哥,大哥看到我就問OK了嗎,我說OK,他也說OK。我就又和飛機師說,『再來一次,大哥OK』,我和攝影師說:『兄弟,你最後一次機會了,沒了就沒了』,成龍以為拍得OK了,結果又飛起來了,他的手都已經抓到全軟,飛機還沒降落的時候,大哥在空中就發脾氣了,說:『不是說好OK了嗎,怎麼還飛啊』,他很生氣,我說:『你看回放,前面那麼多條,都沒跟到。』他一看到後氣就消下去了,沒事了。」
這次在《急先鋒》中,成龍在拍急流飛瀑的一場戲時,騎摩託艇轉彎時撞上了水流中的巨大石塊,瞬間翻船險些溺水,唐季禮當時在岸邊都急哭了。唐季禮說:「我們當時用很重的樁插著地面用於支撐,水流一衝,可能這樁就會插到人體裡,還有個網,人甩下去,可能就被攔住上不來了,所以那個時候,我急得眼淚就出來了。我們三個武行跳下去,還沒遊出去,就被水衝走了,還好,我們有很好的救生員。大哥後來說他衝下水的時候,水和摩託艇都一直壓著他,他頂著慢慢地找出口,堅持著等到人把他救出來。我認識大哥這麼多年,知道他水性很不好,遊泳不是他的強項,坐船他都會暈、會吐。」
成龍被救上來後還笑著安慰大家,堅持拍完這場戲,但後來成龍告訴唐季禮,晚上在賓館的時候自己的手都在發抖,覺得一不小心可能就掛了。「所以大哥能拿到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真的是他拼出來的。很多人問他,為什麼還不退休,怎麼還要再打?電影是他一生的追求,他說還有一分力氣,他就會繼續做下去,這份精神是讓人非常感動的。」
動作電影越來越難拍 難在如何創新
《急先鋒》講述了對華人同胞的營救行動,安保組織「急先鋒」行動小隊輾轉倫敦、杜拜等全球多地展開跨國救援。唐季禮表示,十年前他就想拍國際安保這個題材了,可是中國十年前的票房體量還很有限,承擔不起這樣大的一部戲。「伴隨著中國本土電影的強大,我們終於有這個資金可以投幾個億的電影了,而且可以跨越幾大洲來完成。」
《急先鋒》中很多高新武器也是首次亮相,唐季禮說:「除了常規的武器外,還有貨櫃飛彈,有單兵飛行器,航母大戰。此外,還有黃金車。黃金車這個概念,是我從杜拜看到的,一輛車造價1億多美元,都是用黃金倒膜製造的,我就把黃金車的概念用在了電影裡。」而這些,顯然也無法在十年前呈現出來。
唐季禮坦言,動作電影越來越難拍,難在如何創新,「李小龍之前就有功夫片,但是李小龍為什麼是裡程碑式的人物,因為他的功夫片足夠創新,開創了新流派和新時代。」
唐季禮認為,現在的電影如果只是靠動作,一味地打,其實是賣不了多少錢的,「動作還是要為故事、人物做點綴,動作只是對劇情給以支持,而不是影片的全部,你是拍武俠片還是警匪片,你的動作勢必根據不同題材、不同故事,會有不同的設計。我拍成龍第一部電影的時候,看了他所有以前的電影,他做過的,我都不能做。如果我拍出來的和其他人拍的差不多,他為什麼要找我做導演呢?」
所以,這麼多年,唐季禮說他和成龍堅持的就是每次都有創新,每次都要給觀眾官能上的刺激。
此次,成龍帶領一些年輕演員共同出演《急先鋒》,很有一種傳承的意味,對於動作明星面臨斷代,急需尋找「下一個成龍」的問題。唐季禮表示,自己確實希望培養動作明星的接班人,但成龍是誰也代替不了的,「就像是李小龍去世的時候,很多人想學李小龍,但沒有一個成功的,最成功的成龍學的不是李小龍,而是做自己。這次我希望通過大哥的國際知名度,加上我們這麼大的預算,把更多的中國年輕演員推向國際。中國電影最重要的核心是你要有演員,而且這些演員外國觀眾能接受。李小龍去世以後,過了很長時間外國觀眾才接受成龍。給下一代的演員鋪路,我覺得是《急先鋒》在努力去做的一件事。」
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是天才 其他人都是笨蛋
第四期成龍電影A計劃於9月26日至9月30日在山東青島影視博覽會舉行,成龍電影A計劃是由成龍慈善基金會2015年正式立項發起的電影類公益項目。作為成龍電影A計劃第四期項目評審團主席,唐季禮對青年電影人可謂諄諄教導。
第一,唐季禮建議年輕影人不要成功之後就接很多工作。「不要想著有十幾部電視劇找我,有多少部電影在籌備, 要踏踏實實地一步步地走。」唐季禮笑說賺幾千萬不容易,所以每個項目都要非常小心,他在第一部電影《魔域飛龍》賠了200萬後,四年時間拍了《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超級計劃》《紅番區》三部電影,「我輸一部要用三部來還。」
第二,唐季禮忠告青年影人,一定要尊重信任你的投資人,「我拍完《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超級計劃》以後,我老闆問我,下一部戲想拍什麼啊?我說拍愛情片,他說愛情片第一不好賣,第二很考驗男女演員,女演員要漂亮、演技好,男演員要帥。他讓我接著拍動作片,說等我有錢的時候,可以不在乎市場票房的時候,再拍愛情片玩吧。於是,我那時就沒拍愛情片,當時賺的錢剛好夠還第一部賠的200萬。一直到了2003年,我才開始寫《神話》劇本,《神話》其實就是愛情片。我沒有放棄拍愛情片的夢想,可是要實現夢想的前提是你要先活下來。所以,要適時擇利,適時止損,要看時機。這個『舍』要像我們佛學的舍,要捨得。捨得放棄,可是也不輕易放棄。」
第三,則是要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如果你想做的這個項目,大家都不同意,你就要檢討一下自己。全世界天才是很少的,就算你是天才,可是如果你連笨的人都搞不定,你就不是天才,你還需要去鍛鍊。如果這個項目跟誰談都談不定的時候,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是天才,其他人都是笨蛋,要虛心地去想,我能不能找一個項目出來,這些笨蛋都願意聽我的,你那時候是真正的天才了。」
唐季禮說自己的創作團隊平均年齡比他小30多歲,「我特別喜歡請這些年輕人來幫我做編劇,因為我不想自己脫節,我在這個行業做了41年,從香港到了好萊塢,又從好萊塢回來,我做電影做電視劇做網劇,我很尊重年輕人的意見,我都耐心去聽。大家各自說自己的想法、觀點的時候,越多的人對你持反對意見,其實是越快讓你成長。人家提不同意見的時候,你內心千萬不要不開心,創作就是這樣,從來都是改來改去的。」
唐季禮還建議青年電影人製作一部電影,前期工作一定要好,劇本寫好,演員選好,市場調研做好,「還一定要聽宣發朋友的意見,因為他們是負責把你的產品推向市場的人。如果他們對你沒有信心,不知道怎麼推廣、這就是你的大問題。怎麼推廣,怎麼給他們信心,是你做導演的工作。你在創作的時候,就要想好,他們可以怎麼樣宣傳,這部電影的賣點在哪裡?」
唐季禮坦承,成功的案例永遠是少數,不成功的案例永遠都是多數。所以,對於年輕影人來說,要走下去,就必須虛心聽別人的意見,「要學會跟比你聰明的人走在一起,有的人老拍你馬屁,你說什麼他都說好,你說什麼都不反駁,你覺得很舒服,可是最終他們只會害了你。」
對於現在的電影創作,唐季禮表示現在拍電影壓力很大,要原創、要新鮮、要帶給觀眾娛樂,又要傳遞積極的能量,怎樣抓住觀眾的注意力是一個「鬥智鬥勇」的過程,「現在的電影下線以後四周就能上網,一上網的時候,大家都能看得到了。年輕人平時看抖音、發朋友圈、打遊戲,還要上班賺錢,女生還要談談戀愛,四周一下子就過了。如果你的電影沒有很大的電影感,沒有大銀幕上的特效,內容題材沒有吸引力,觀眾可能不會跑電影院,他會等一等上網看。而且,年輕人看網劇都是1.5、2.0的倍速這樣拉著來看,如果一部作品摻了水分,觀眾就不看了,他們都非常聰明,因為他看了很多類型片、好萊塢的類型片、動作片都看得很多。」
所以,唐季禮對青年影人說,「你必須要問自己,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文/本報記者 張嘉 供圖/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