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聽歌|品讀生活
80年代中期,香港樂壇的天王之爭當屬譚張二人,譚詠麟和張國榮可以說是雄踞了當時各大榜單的最TOP位置,我想這個大家也是知道的。之前我做了一期節目,講述的是哥哥張國榮為別人寫的曲,粗略回憶一下雖然是精品但也不是很多。相反,譚張之爭的另一位主角,原來也有創作的習慣,而其中更有不少是你我熟悉的歌曲。
今晚的節目,我們來聽譚詠麟的作品。不一定是他演繹,但都是他創作的詞或者曲。首先第一首歌,就是會引起全場大合唱的《千載不變》,來自溫拿。
原來世界怎麼變,友好的心不損……這首唱遍大街小巷的熱門金曲,作曲者是譚詠麟以及鍾鎮濤。1973年,譚詠麟、鍾鎮濤、陳友、彭健新和葉智強組成的溫拿樂隊成立。它或許對於現在的年輕人有些陌生,但溫拿樂隊絕對是樂壇「教父」級別,是幾代人的港樂啟蒙。在1973年至1978年間,溫拿樂隊共發表10張專輯、14張EP和4部電影,風靡整個亞洲。1978年溫拿樂隊宣布解散,其成員各自發展,並相約每五年再聚一次發行一張大碟。來到1988年,即解散十周年之時推出《千載不變》專輯,主打歌《千載不變》打入當年的十大金曲並獲得金針獎,他們也是第一個獲得金針獎的香港樂隊組合。
不過講一個花邊新聞……在三十年後,這個獎盃再度面世,不過這次是出現在香港元朗的一個垃圾堆裡。因為在88年之前,校長就說過不拿獎,於是有人猜測這是B哥哥鍾鎮濤扔出來的。究竟是不是?我們不得而知,當做花邊新聞聽下就算了。
1990年的作品,作曲譚詠麟,作詞簡寧,演唱譚詠麟。沒有太多的驚喜,但濃重的校長味道,就已經稱得上是一件精品。大概的意思就是,雖然我們早已經分手,你也離我而去,可我的夢依然有你,沒有你的晚上覺得十分漫長。不知道此時此刻在哪,會不會想起那些往事,但我依然在那段關係裡,不曾跳出來。
雖然這種題材,放在現在真的是要多少有多少,但是有些經典真的會百聽不厭。當下的社會太快了,音樂太多元化了,或者只有這樣的旋律、這樣的歌詞、這樣的唱腔才能稱得上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吧。
當然,這只是「老餅」洋蔥的見解,你也可以不認同。
一首收錄在陳百祥專輯當中的合唱歌曲,也是電視劇《總有出頭天》的主題曲,你就這樣看歌名就知道是一首勵志歌。在這裡我又要插播一個冷門知識了,其實叻哥和溫拿樂隊也有藕斷絲連的關係。1968年,年僅18歲的陳百祥和他弟弟陳百燊以及陳友、彭健新、葉智強一起組成了著名的「失敗者」樂團(Losers)。之後,陳百祥的髮小譚詠麟加入「失敗者」樂團(Losers)。
你就這樣看這個陣容,是不是和溫拿有八成的相似啊?在Losers裡,陳百祥是第一主唱,主要負責較狂野的歌曲的演繹,而現在的譚校長譚詠麟則是第二主唱,負責慢歌演繹。後來,陳百祥、陳百燊兄弟因為要繼承家族生意,離開了樂團,而譚詠麟也要新加坡讀大學,失去了兩個主唱,Losers只好宣布解散。1973年底,由於感情原因和父親生意上的失敗,譚詠麟提前輟學,返回香港。回到香港,又重遇了過去失敗者樂團的一班老友,重組樂團。
可能是覺得失敗者這個名字不吉利,這次他們將樂團的名字定為:勝利者(Wynners),也就是溫拿樂隊。樂隊成員輪番勸說陳百祥回歸,但是他創辦的製衣廠生意正風生水起。而陳百祥叫阿叻,重返娛樂圈,是後來的事情了。
說到譚詠麟創作的歌曲,怎麼能少被視為「接班人」的李克勤唱的這首《一生想你》,1992年的作品。而在十年之後的2002年,他和校長組成了左麟右李,開啟了另一段的樂壇徵程。
「校長」這個稱呼,只是偶然地來源於一次活動,但是現在想來,譚詠麟真的對得起「樂壇校長」這四個字。從溫拿樂隊到許冠傑,從李克勤到刀郎,從杜麗莎到新人趙浚承,都是他的合作對象。而講到對新人的提攜,除了90年代初期的李克勤,或者是後來的顧瑞寧、關楚耀、麥家瑜等等,譚校長都可以說是用心用力。
我們當然希望他能唱到八十,一直唱下去,但我們更願意看到的是,這種樂壇精神的傳承與延續,遠比你能唱多久有意義得多。
今晚我們聽的都是譚校長創作的歌曲,聽了四首作曲的歌,最後來聽一首譚詠麟作詞的歌吧,也是一首經典作品了《情憑誰來定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