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每年的軍費也是隨著GDP總額逐步增長的。比如1984年左右,當時的美國GDP總額差不多是4萬億美元,當時的美軍年總軍費差不多是1400億美元的樣子。而到了2000年,美國的總GDP到了接近10萬億美元,軍費則增加到了差不多3000億美元。到了2010年,美國的軍費又增加到了5000億美元。而目前的2020財年,美國的總GDP差不多20.5萬億美元的樣子。因為看今年的形勢,對比2019年,美國的總GDP很可能要出現負增長,但是軍費仍然增加到了7380億美元。對比20年前已經翻了一番還多!對比2010年的5000億美元,也增長了接近50%。按照一般的理解,美軍4大軍種的規模也應該比2000年擴大一倍。或者至少比2010年擴大50%才行。但事實上是美軍的實際規模,比2000年時已經大幅度的縮小,甚至對比2010年也縮小明顯。
比如2000年時,美國還有14艘現役航母,但是現在美國只有11艘現役航母;當時美國海軍的總噸位還超過500萬噸,但是目前美國海軍的總噸位,算上軍輔船也已經不到380萬噸,整體萎縮是顯而易見的。美國4軍可用飛機的數量也萎縮明顯。冷戰結束時,美國4曾經有固定翼飛機超過1.2萬架。到2000年已經萎縮到了7000多架;而到2020年初,則全軍只有3300架左右。美國陸地力量也在快速的萎縮,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時期,美國還有各種M1系列坦克超過8500輛。到目前,美軍現役所有坦克也不過3300輛。因此整體算下來,雖然美國的表面軍費比2000年時翻了一倍還多,但是目前美軍的整體規模,其實只有2000年時美軍總規模大約65%。就是11艘現役航母還在硬撐著外人都在看的架子,實際上主要的飛機坦克的數量。
目前對比2000年時,基本都萎縮到了當年的50%。而美國海軍很多航母、神盾和潛艇也是在維持紙面上好看的數字,其中至少50%的航母核潛艇已經常年在碼頭基本不出海。因此美國海軍真正還在「活動」的海軍真正噸位,已經不超過220萬噸。在2000年前後,美國的軍費實際價值,也並沒有實際增長過。從柯林頓時期到小布希的早期,美國冷戰勝利,國力如日中天,又趕上網絡經濟的蓬勃發展,此時美國的GDP和軍費確實都在實打實的正增長。但是伊拉克戰爭卻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伊拉克戰爭不但花費了額外的數萬億美元。而且讓此後的美軍軍費,變過去的數字和購買力同步正增長,為後來的只見數字增長而購買力和裝備數量全都在實際下降。2010年以後的這十年,美軍自用的裝備價格,又經歷了一番大漲價!比如過去的F16BLOCK60,美軍自用也不過3000萬美元一架;可現在美軍採購的軍機,隨便一架就1.2億美元以上;幾乎是以前的4倍。
軍艦、坦克的自用價格也越來越高,而且能夠生產主力戰機和主要軍艦的美國公司卻越來越少,後果就是五角大樓出面都無法談下採購價格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還助長了各種巧立名目A軍費的現象。比如虛報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線人和友軍;一個虛假線人一年就可以A掉10萬美元的軍費;一瓶飲料運到前線,價格就增長5倍以上。至於其他非戰區的海外駐軍,每個地區司令部都是一個海外的藩鎮,糊裡糊塗的軍費項目多了去了。歐巴馬曾經準備審計一下,結果才審計了一小半就發現了歷年來數萬億的虧空,嚇得戛然而止。因此目前這7380億,真不頂2000年時的2500億美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