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古州鎮三盤村駐村第一書記石廷滿,隨著了解的深入,我為她在扶貧攻堅第一線的先進事跡深深打動。2018年3月,石廷滿同志主動請纓奔赴脫貧攻堅一線戰場,被下派到貧困偏遠、交通和生活條件相對落後的榕江縣古州鎮三盤苗寨,開始了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生活。
榕江縣三盤村駐村第一書記石廷滿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三盤村是一個散居在榕江縣古州鎮高山上的苗族村寨,是該縣115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有4個自然寨5個村民小組共329戶1675人。村內自然寨之間居住分散,距離村委會駐地最遠的吳家寨組就有8公裡之遙。由於村民居住分散,溝通不便,加之缺乏一個團結有力的領導核心。長期以來,三盤村各項工作推進困難,部分群眾甚至對外派幹部有牴觸情緒。
石廷滿同志進村後認識到,三盤村要脫貧,村級組織建設是關鍵,將村級班子建設列為第一要務。原村委會主任工作認真負責,長期擔任村裡幹部,在寨裡威望高,但現在年高體弱,在艱苦的脫貧攻堅工作中常常顯得力不從心,自己也有主動讓賢意願。為了選好村主任這一關鍵崗位幹部,石廷滿通過調查研究,決定從每個村民組中各推出一名優秀人選作為村委主任候選人,然後利用春節期間寨裡村民打工回家時機召開大會,將候選人請上臺開展就職演講,由村民投票民主選舉。最終選出了得到群眾擁護,年輕、有能力的新一屆村委主任。
村民投票選舉村委會主任
村民小組長是村級組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組長事務多、待遇相對較低,村民大都不願意幹。多年來,在三盤村有4個村民小組實行組長輪值制,實際組長一職形同虛設,很多村民組的工作都得由村幹或駐村幹部代勞。通過日常走訪與村民交談,石廷滿發現各村民組都有一些辦事公道,有文化,能幹事,肯幹事的人,經過說服動員,選拔了新的村民組組長。通過對組幹的調整,強化了村級隊伍建設,築牢了一線陣地的基礎。
村委會主任選舉出來了
駐村以來,針對三盤村實際,石廷滿還在村裡推行網格員AB崗管理模式,將責任細化,利用同步小康工作組這支隊伍整合力量,強化村級指揮體系的構建。在三盤村實行了村民小組三人包幹責任制,每個村民小組工作組由網格員(第一書記、同步小康工作組成員、駐村幹部、知識青年)、村級班子「五大員」、各村民小組組長組成。通過實施網格員AB崗管理,強化了村組處理工作事務的能力,確保各項工作能夠貫徹落實下去。兩年來,三盤村形成小事不出組,大事由村指揮所集中研究解決的工作模式。
加強基礎條件建設
三盤村地處深山中,由於山高坡陡,每到冬季都會出現用水緊張現象。在乾旱季節,為了保證供水,三盤村的幾個村民小組只能採取輪流供水,但即便這樣,還是免不了每個月要停上三五天。解決用水困難既是群眾要求,也是擺在駐村書記面前的一個重要民生任務。
四處查找水源
石廷滿到水源地仔細勘察,發現缺水原因一是由於原來建設的水庫因資金受限蓄水量不大;二是因水塔修建時間長,底部出現漏水。為了擴充水庫蓄水量,石廷滿打報告向州人民政府辦公室求援,最後獲得建設資金,對水庫進行了加固、擴容。以此同時,她帶領村民尋找到新水源,經與鄰村及相關部門協調,引入了新水源,解決了三盤村長期缺水問題。
與村幹部一起現場查看村飲水水庫情況
三盤村村民居住在高高的山梁上,但是村裡80%的稻田卻在海拔200多米的都柳江畔,垂直高差達600多米。因山體龐大,溝谷切割縱深,從高高的山巔下到河邊的田壩,路又窄、又陡,徒步行走一個往返就是兩個多小時。石廷滿剛到三盤村時,除了有一條修好路基才硬化的連通田壩的路外,連通三盤村4個自然寨都是羊腸小道,群眾肩挑背馱往往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硬化的通組路
為了修好便民路,石廷滿和村裡幹部進行路線勘測規劃,爬山涉水在荒蕪的大山嶺中設計出村組互通線路。線路確定後,又派出村班子成員輪流去守著挖機開挖。經過多方協調、努力,2019年,三盤村新修和硬化了2條通組路,通車旅程11公裡。如今,從村子裡騎著摩託車到田壩只需十多分鐘就可到達,村民們犁、耙田都用上了機器。
三盤村新貌
村寨治理也是三盤村駐村工作隊的一個重點。2018年初的三盤村,寨內亂搭亂建,人畜混居現象普遍存在,村寨內房屋破損,垃圾遍地,汙水橫流。石廷滿到村後,以農村住房安全作為「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抓手,對村寨裡的危房和透風漏雨房屋進行改造,同時實施串戶路硬化、村寨環境整治,徹底改變了三盤村居住現狀,讓村裡的老百姓感受到黨的溫暖。2018年以來,三盤村完成庭院硬化188戶,8545平方米,硬化串戶路15796米,安裝太陽能路燈409盞。一棟棟高大嶄新的木樓在新寨豎立起來,貧困群眾感受到了黨的溫暖,也享受到了脫貧攻堅帶來的紅利。
進行村民房屋改造
加強群眾聯繫,做群眾貼心人
由於大山阻隔,三盤村很多老人的生活常年固守在村寨,絕大部分人不會漢語。為了切實推進工作,拉近與群眾的距離,石廷滿決心學習苗語。在日常走訪中,她常將苗語記在工作日記本上,標註上拼音和漢字,一個單詞,一句話的用心熟記,如今她已經做到可以用苗語與當地群眾溝通交流。
學習苗語
村民楊老溢是一位83歲的老人,雙目失明,妻子去世多年,兒子在外打工。由於老人失明,生活自理能力差。三天兩頭石廷滿都要去看上老人一眼,每次去都給他買些糕點、水果和肉食,有時候直接送錢。因為老人雙目失明,上下樓不便,2020年春節過後,石廷滿在樓下專門給他圍了一個房間,方便老人起居。每次離開老人家裡,楊老溢總會感動地對她說:「你是好人吶,書記,你比我子女對我還好!」
為了讓自己融入三盤村的建設,同時讓老百姓不把自己當外人,在要求工作隊幹部嚴格紀律約束的同時,石廷滿主動接近群眾、幫助群眾,為群眾化解難題,以心換心贏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和群眾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