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腎內科,尿液檢查在診斷及治療效果的判斷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
一般常用的尿液檢查有兩個:尿常規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常規包括的指標比較多,主要有尿蛋白、潛血、比重、鏡檢紅細胞及白細胞、管型等,尿蛋白和潛血都用+號表示,代表的是定性檢查,1個加號對應的是尿蛋白的一個範圍。要反應具體的尿蛋白數值,就要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了,劃分腎炎和腎病症候群的標準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評價腎臟炎症程度及治療效果也是依據24小時尿蛋白定量。所以,單純在尿蛋白方面,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監測對腎病患者有著更多的意義。但是24小時尿要留取一天一夜,初次發病的患者,在留取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錯誤,從而導致結果不準確。
24小時尿液留存的幾大常見誤區
某個時間段疏忽忘了
01生活中的人總是事兒比較多,有時可能因為疏忽忘記了,也有的時候順著大便排到了外面,這樣的留尿總量就會減少,而結果往往也會偏低!
時間概念存在誤區
02這個是常見的誤區,這裡講的時間概念是指一天24小時,設定好開始和結束的時間點,開始留的時候頭一次的尿是不要的,這次尿不要的目的是排空膀胱,就是讓膀胱以空的狀態開始。後的一次尿液是需要留下來的,就是要在第24小時以空的膀胱狀態結束。很多人開頭、結尾都留了,這樣就多留了一次,測出來的結果會偏高。
尿液總量
0324小時尿液留好送檢時,醫生一般都會問尿液總量,要是忘記了,那就.....所以一定要用有準確刻度的尿桶
全部尿液未均勻混合
04這個事情主要是針對檢測來說的,醫生不會把你的所有尿液都進行檢測,一般都是隨機抽取10ml尿液,以少量的標本反應整體的問題。這就要求留存的24小時尿液一定要混合均勻,誤差才會小。
尿液標本被異物汙染
05有的患者可能沒有好好注意,導致尿液受到異物的汙染,比如不小心大便掉了進去,還有的是混入了水,這時候你只能重來了。
假如想收集今天早上7點到明天早上7點的24小時尿液,那麼具體留存規範是什麼呢?
早上7點,排空這次尿液不要,開始留,包括白天和晚上的所有尿液都用一個乾淨的容器收集起來,包括第二天早上7點那次。記錄好總尿量,混勻,裝在試管裡,送檢。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