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室裡很難過,我在寢室裡也難過」| 「十年」 ⑥

2021-01-16 好奇心日報

一周前,星期三下午,陳依沫的媽媽李凌放下手中的工作,從 70 公裡外的汶川縣城趕回都江堰家裡,和陳依沫一起吹生日蠟燭。「一切都交給時間吧,人的成長是一個過程,」李凌說。

這一天陳依沫滿 18 歲。

2008 年,陳依沫在映秀小學上一年級,她曾是同學眼中最羨慕的人,和其他映秀小學的留守兒童相比,她的父母都是映秀小學的老師,她不曾和父母分開。

在陳依沫記憶中,那是最完整的時光。

2008 年 5 月 12 日,地震中陳依沫失去了父親,她的手也因為在廢墟下被壓迫過長時間導致組織壞死。

她是班級裡僅倖存的五個孩子之一。

陳依沫先後做過幾次手術,第一次是地震的四天後做減壓手術,那時候她 8 歲,看手是否能保住;第二次確認保不住,截肢。最近一次,由於她還在長身體,新長出的骨頭不斷刺痛她的皮膚,因此必須磨平骨頭,「我不想再回憶那段時間,我不想讓她再去做手術,我不想再看她痛苦了,」李凌說。

身體的痛苦暫時告一段落,接踵而至的是精神的折磨。

地震後,陳依沫從映秀小學轉入都江堰友愛學校,她在這裡度過了小學和初中,最多時學校有 140 名地震中受傷的殘疾學生,陳依沫被寬容地接納。

高中,她考入了四川省重點中學都江堰一中,在幾千名四肢健全的學生中間,她感到格格不入。

「學校裡其他班級的同學說她沒有手,她就很在意別人的說法,到哪兒都覺得好像有人在說她,腦袋裡有陰影,」女兒進入高中後,這是李凌每個周末都需要面對的棘手問題。

每周日晚上,陳依沫都抗拒回到學校。李凌安慰她後,心情能有所好轉,但第二個周末回家又會回到原樣,「回到學校,我又會被打回原形。」陳依沫說,即便上課她也很難集中注意力,「我在教室裡很難過,我在寢室裡也很難過。」

除了親人和朋友在陳依沫的警戒線範圍內,她拒絕接觸外面的世界,拒絕上街,似乎街上每一個人都會對她指指點點,「反正就在家想把自己封閉起來,」李凌這樣形容女兒的近況。

上高中後,陳依沫同時被幾股力量撕扯著:身體的自卑、青春期、高考壓力、未知的恐懼,以及從不曾擺脫的失去父親的傷痛…

極端時候她甚至想結束這場掙扎,「我是真的有想過做什麼能結束這一切…我每個月都會這樣想,」陳依沫說。

在她看來,母親的回應似乎顯得不近人情。談及殘疾和去世的父親,母親寬慰最多的話是「沒有辦法」。這也是接受我們採訪時李凌提及最多的字眼,通常說完都伴隨著一聲嘆氣。

「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這世界上也不會有誰能夠幫她(女兒)改變,是她必須接受的問題..只有去面對困難,沒有辦法…(嘆氣)」。

「我告訴她這是天災,沒有辦法,至少你還有生命在,你班上幾十個同學就只剩了你們四五個孩子,你們還有生命能看到太陽出來,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很多美好的事物」。

李凌不允許女兒妄自菲薄或自怨自哀,她更相信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陳依沫必須自己承受。

她儘量讓陳依沫獨立完成大多數事情,洗衣服、搬行李,培養起陳依沫的信心,萬不得已時才會幫助她。

她並不打算一直將女兒留在自己的羽翼下,如果陳依沫能考上四川省外的大學,她將全力支持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地震 2 年後,李凌重新組建了家庭,現在陳依沫和母親、繼父和弟弟四人共同在都江堰生活。

2018 年 3 月 10 日,我們在映秀小學同學的介紹下,在都江堰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館見到了陳依沫。她穿著一件白色的寬鬆長袖體恤,披著黑色長髮。

採訪結束後,我們走出咖啡館,迎面走來幾個陌生人,陳依沫下意識地拉長袖子,用手攛住袖口。

整個過程,她一直平視前方。

2008 年我媽媽和爸爸都在映秀小學當老師,地震時我媽從辦公室跑出來了,我爸在地震中去世了,當時他在 5 樓。

地震後,二年級我就到成都化療,在成都的小學讀了一學期後就到了都江堰,然後就沒有再回阿壩州了,一直住都江堰,我媽覺得都江堰的教學質量比映秀好一點。

地震前我們在都江堰買了一套房子,但是一直租出去沒住,地震後就搬過去了。後來我也不想再回映秀了,因為那是一個很傷心的地方。我認識的很多跟我一起的朋友,他們基本也在都江堰讀書,沒有再回去。

小學後我和林浩、柴正東一直都有聯繫,林浩有時候也會到都江堰,我到成都也會找他玩兒。他也比較照顧我,把我當妹妹。我覺得對我來說,林浩機會更多,但是除了這方面,其他都沒什麼差別。我覺得無所謂,並沒有羨慕。

我覺得不公平的是身體方面,身體的傷殘,自己和他們比起來我覺得不公平,但是他們的軌跡我並不覺得不公平,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面。

殘疾影響了我很多地方,學習、生活、未來…. 都跟別人不一樣了。學習上,我要更努力,很多事情比如數學課用直尺畫圖會很難。生活上也比較惱火,雖然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做,但更多的還是跟別人不一樣,比別人慢。

我戴過假肢,可以畫畫,我以前還配過有電的假肢,但是裡面有很多機器電池,拿起來會很重,我就沒有再戴了。

都江堰友愛學校的前身是「都江堰市太平街小學」,512 地震後,學校異地重建,同時提供小學和初中課程,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題寫校名為「友愛學校」。學校吸納殘疾學生就讀,100 多名殘疾學生中,80% 都是地震中受傷致殘的學生,他們主要來自映秀、青川、平武等四川地震重災區。

小學我在都江堰的友愛小學,我覺得小學過的比較快樂,也不是很在意這些。友愛是小學和初中一起,我很習慣那裡,學校住校,那個學校也有其他地震中受傷的同學。

我的初中是真的很好,同學也很好,但是到了高中之後(她頓了一下,開始哽咽)…以前我覺得自己的優點是比較開朗,但上了高中之後發現自己不開朗了,我比較敏感了。

因為高中考慮到未來,要面臨以後的事情,他們就會說我和別人不一樣,以後找工作可能沒人要我,其他人會小看我,所以必須要比別人更努力。我本身不是很喜歡別人憐憫或者同情我,我自尊心比較強,我也希望自己以後不讓我媽媽和家人失望。

pic/ysmoodle

我小學就決定走藝體美術了,小學一直在畫畫,但是當時不知道有美術高考這條路,到了初中後知道美術有藝考,從初二開始就學素描了。我在素描上進步挺大的,老師說我悟性比較高。

我父母和老師告訴我在就業這方面,有一個人和你水平一樣,你們都是一樣的,一樣優秀,但是同一個公司錄取,會看你們個人的情況,肯定會先錄取他/她,不會錄取你。所以我必須站在那個不會有很多人的平臺,高一點的平臺,人會少一點,機會會多一點。

每次聽到他們說「你和別人不一樣的時候」,我都很冒火,就覺得比較委屈。我覺得他們說的是對的,但是心裏面有股火,覺得自己很委屈,因為這不是我造成的,但是還是要靠我。

其實地震之後,2008 年那段時間我很糟糕,但是 2009 年應該就好起來了,中間這幾年我還是挺開心的。但好像這幾年又倒回去了,我覺得因為自己長大了,想的也比較多,就越來越敏感了。

現在我經常都覺得很敏感,我脾氣不是很好,有點玻璃心易碎,過很長時間才能好。我小時候不是這樣,但是越長大我越是玻璃心,小時候我都不怕挫折,我長大了就開始怕了。

大街上有些人會用很奇怪的眼神看我。不是現在,是一直都會這樣。以前我覺得沒什麼,但現在我長大了,比較在意自己的外表,就會比較煩,覺得很煩。

我跟媽媽說過這點,但是我媽說她也沒有辦法,「你就是這樣子,人家看你也只是好奇,你不能讓別人不看。」

我沒有看心理醫生,我媽說心理這方面主要是靠自己,自己都沒有想清楚,你自己躺在地上不想起來,誰拉你都拉不起來,所以還是要靠自己。

進入高中後,李凌時常和女兒的班主任溝通,確保同班級裡的同學能理解陳依沫,不會對女兒指手畫腳,但她無法保證全校同學都能照辦。「學校那麼多學生,幾千的學生,你怎麼去跟別人溝通?而且以後走入社會,有更多人幾億人,不可能我都去給別人打招呼,這可能嗎?改變不了別人,只有改變自己,」李凌說。

好在最近陳依沫的狀況有所好轉。她參加了美術培訓班,得以暫時逃脫正常的高中生活,現在她只需要面對身邊十幾個學習美術的藝體生。她的焦慮大大減少,每周嚷著回家的頻率也隨之減少。

參加美術培訓班本身就是一個篩選過程,由於高昂的學費,本來打算和陳依沫一起進行培訓的幾個同學都被拒之門外,家庭無法負擔起這筆費用。李凌不算特別寬裕,但她儘量幫助女兒消弭掉擺在眼前的任何障礙,這是她可以為之努力的,「我光是 4 月份就交了接近 3 萬塊錢,我儘量想辦法啊…但她不知道這個錢來的多麼不容易,」李凌說。

陳依沫的願望是考進中央美院,畢業後從事和設計相關的工作。服裝設計並不在她的選擇範圍內,這門專業需要動手剪裁,於是她將注意力放在了電影美術指導上,所有的工作都能在電腦上完成。她希望未來自己的名字能出現在電影謝幕後滾動的演職人員表裡。

高中我在都江堰一中,我覺得應該和初中差不多。友愛學校大部分是健康的學生,有 100 多個學生有殘疾,所以我就很放得開,很多人都知道這個事。

但在都江堰一中,基本都是正常人。

比如高中去跑操,一般我都不參加,因為有些動作我沒法做,但自己心裏面還是想去參加。進高中之後就覺得很煩,因為周圍的人一下變得很多,剛開始我也要去做課間操,但是周圍的一群人都很奇怪的盯著我,後面我就沒去做課間操了。現在做課間操我就待在教室裡。

我也會跟媽媽抱怨,但是她也只是說:「沒辦法,只有習慣」。她也沒有辦法。

這 10 年我更成熟一點了,以前小時候我喜歡又哭又鬧,覺得這個世界都是圍著我轉,但上了高中不是這樣了,更多是要忍讓和換位思考。

以前可能因為我受傷,他們都比較心痛我,小時候沒有和我說過什麼重話,我媽媽、家裡面的人都不怎麼說我,他們有時候說幾句就過去了。高中現在人很多,很多同學,不像初中就那麼多人,現在高中一個年級就幾百個人,接近 1000 個人,遇到很多很多不同的人,所以感覺人多了之後,其實自己好像不是中心了。

初中那會兒我只是希望自己考上高中,不會想到高考,壓力也不是很大,學習成績算中等偏上。初中我們一個年級 2 個班,90 多個人,我能排 20-30 名。有一次零診,都江堰 5000 多人,我排了 1000 多名。到了都江堰一中,這個是省重點中學,我待了 1 年多了,壓力比初中大很多。

雖然我媽媽只是說希望我讀出來就好好做事,但我自己給自己的壓力也多了,很希望自己考一個很好的大學,不讓他們失望。

以前我覺得考大學很簡單,剛進高中就貪玩兒,但是考下來就覺得並不是那樣,高一上期下滑的比較厲害。高二上學期我努力了,成績有所迴轉。媽媽會給我講道理,剛開始我覺得很煩,但我後面想了一下真的很有道理,考大學也不是想的那麼簡單。

高中班主任也跟我談了幾次話,希望我努力,因為我剛進高中那段時間,我的心態是很糟糕的,很頹廢,成績下滑的很厲害,已經不想學了,有點自暴自棄了。

班主任就告訴我:「你自己都看不起你自己了,那誰還看得起你?」

「不管是工作還是對人,我都覺得我能非常友好的和大家相處,但是就唯獨和她為什麼會這樣?」李凌為自己和女兒的相處模式感到困惑。

陳依沫時常會對她大發脾氣,有時候甚至會遷怒於李凌的母親,也就是自己的外婆。李凌描述起這些行為時顯得憤怒,「我說我自己的媽媽,我從小到大都沒有罵過她,或者跟她頂過一次嘴,你怎麼可以那樣做?」

大多數時候,李凌理解這一時期女兒的煩躁和無助,她通常會自動排解情緒,很快和女兒言和。

但當陳依沫數次提到想要結束一切時,李凌的憤怒被恐懼裹挾,她很難釋懷,更無法理解,「我就覺得身邊的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都那麼愛你,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想法?」

每次這樣激烈的爭吵都會以惡言相向以及雙方痛哭而告終。

爭吵的過程宣洩了陳依沫的不安全感,當母親告訴她自己每周五堅持從 70 公裡外的地方趕回家,就是為了能給她做最愛吃的菜,並且不斷強調有多愛她時,陳依沫會短暫地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孤身一人,還有活下去的意義。

某一方面,李凌能理解女兒的痛苦,因為她自己也很早失去了父親。一方面,她並不理解,因為她獨立克服了一切,考上了大學,女兒為什麼不可以?

當我們告訴李凌,女兒認為媽媽比自己更堅強時,李凌很驚訝同時也難掩興奮地說:「在她心目中我是這個形象?這挺好,我以為她覺得我都對她好那種…就是不理解她。」

我媽媽更堅強,比我還堅強,地震後的 5 月到 8 月份,她哭慘了。地震後那幾年我媽都一直很愛哭。初中的時候聽到我說很難過的事情,她也經常自己躲在房間裡哭。

以前我跟她說,我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差別很大,自己都不想活了,真的是覺得活不下去了。我會突然心情很低落,情緒不穩定。她也會很難過,她不當著我的面哭,只是教育我,但是自己在背後難過。

我覺得主要是我自尊心很強,又不喜歡同情,不喜歡別人瞧不起我,有些事就覺得很冒火。

其實我是真的有想過不想活了,我情緒不好的時候就會想嘗試(自殺),高中這種情況更多了,高中基本處於一個比較低落的狀態,我在學校裡住校。

我在教室裡很難過,我在寢室裡也難過。

我是真的有想過做什麼能結束這一切,我還沒做,但是我想要做。我每個月都會這樣想,我給我媽說過這些,有一次她哭著跟我說如果我去死了,她也去死。

我覺得每次和媽媽吵完架,我的心情會稍微好一點,因為吵出來了後,感覺媽媽他們還是比較擔心我,我心裡就會好受一些。

我和同學因為矛盾吵架後,心情可能會不好,但是我和我媽吵架是一種發洩,我們吵完架後兩個人都會很溫柔,不會再提這些事,就當沒發生過。

吵架之前我會覺得自己比較自卑,很沒有安全感,但是吵完之後我媽說:「你去死,我也去死,你要幹什麼我就幹什麼」,我就覺得還有人在擔心我。

我有點想看心理醫生, 也有點不想看。想是因為他們可能會讓我好點,但是不想又覺得聽了這麼多之後,過一段時間又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媽媽後來結婚了,2011 年還生了一個弟弟,我們有了一個新家庭,之前只有我們兩個人。我覺得有沒有新家庭對我來說都差不多,因為接觸的比較少,和(新的父親)不是很親熱也不是很疏遠,我覺得他對我也挺好,但我總覺得不是親生的,會有隔閡和疏遠。

總是有隔閡,我放不開。

媽媽剛開始和這個人談的時候我有一點牴觸,但後來他們告訴我有一個人幫你媽媽分擔,媽媽會輕鬆一點。

儘管從李凌的描述裡,繼父從不會偏袒誰,弟弟一份,姐姐一份,平等對待,還會照顧陳依沫過世父親的家人。

但面對著這個被陳依沫稱為「張爸爸」的人,陳依沫心中始終有著疙瘩。

和陳依沫發生矛盾時,「張爸爸」會在微信上溝通,將措辭給李凌看後再發給陳依沫,「他也怕傷害到你,你知道嗎?」李凌說,「我告訴她如果你親生父親在的話,可能早就給你幾耳光扇到臉上了,可是他沒有,他生氣不會對你大吼大叫,而且會冷靜下來以後跟你溝通。」

李凌清楚女兒的不安和焦慮同樣發生在和她一樣年紀孩子的家庭裡,只是女兒的特殊情況讓矛盾演化得更為迅速,「我其實我很盼望的就是哪一天她能夠懂事了…我很期待那一天。」

接近採訪的最後,我們才和陳依沫直面提及了「地震」和「父親」。

「地震剛發生後的那一段時間,是你最痛苦的時候吧?」

「我現在也很痛苦。」

「你什麼時候接受了爸爸不在的事實?」

「我一直都沒有接受。」

我也一直不接受家人提起我父親,逃避吧,我不能聽到這些。有時候我媽會說起我爸的以前,地震前我們家經濟不是很好,但每年過生日我爸都會給我買蛋糕,比較寵我,但學習也比較嚴格。我媽現在就會說:「如果你爸還在,看到你這樣天天玩兒手機,一定會很生氣。」

我就會很冒火,我覺得你怎麼說都可以,就是不能把我爸搬出來說。

我爸爸對我為人(有影響),他教我要大方不能小氣。以前我有芭比娃娃,我很喜歡,我不希望別人碰。有次我的朋友到我家裡,碰了我的娃娃,但我不想讓他們碰,我爸就很生氣,還打了我,讓我不能小氣,不能自私,玩具都可以玩兒,要懂得跟別人分享。

所以我現在就比較愛分享,把自己的東西分享出去。

現在別人提起我爸,我還是不能接受,還是很冒火。

我的生活中少了一個人。

當我們準備結束和李凌的談話時,她在電話那頭突然補充了最後一句話,「其實我心裡最心疼的就是她,我有的時候想到她,心裏面就跟針扎了一樣的疼,誰想自己的孩子成這樣?」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李凌和陳依沫為化名。

題圖與未標註內圖均來自 unsplash

相關焦點

  • 你怎麼捨得我難過
    " ,後來改編成粵語版,由劉錫明主唱,歌名叫 "你怎麼捨得我難過",在電影「藍宇」裡出現的版本,應該是黃品源的,可是聽起來很不像,參考以下的內容:藍宇MTV中響起的旋律,正是大家耳熟能詳、十年前由黃品源主唱的流行歌曲「你怎麼捨得我難過」。
  • 5566 - 我難過
    無邪的笑容已經   不再精彩   你害怕結局所以   拼命傷害   說是我擋住你的   美好未來   你堅決   不希望我等待   我便默默地讓你走開   如今你   受了傷回來   叫我如何接受這安排   我難過的是   放棄你   放棄愛   放棄的夢被打碎
  • 【歌評】5566-我難過
    2020年6月28日 點讚數239+沒譜兒fm:小時候甚至因為這劇叫《永不言棄》還是《mvp情人》跟人吵過架,高興真的帥,現在想看也找不到了,難過2020年6月28日 點讚數80+觀光線:那些年,歌壇真的高產又高質。
  • 【晚安故事】《我好難過》
    丸子媽媽講故事《我好難過》【美】麥可·伊恩·布萊克 /著【加】黛比·裡德帕思
  • 「我很好,但難過是真的.」
    有了經濟,我就可以不靠任何人,我很想乾淨的活著,不向任何委曲求全,奔走在自己的歲月裡。在夢裡分明已是凜冬大雪紛飛,他還和最初一樣穿著寬大的白色T恤,大老遠衝我揮著手。他的名字叫易X啊,因為第一次感到初戀朦朧,每周六放假的時候我都會來學校自習,沒有哪次曠過。每次月考後我都會擠到辦公室同學們的最前面問張老師,「易X多少分呀!」
  • 我真的懂,《我不難過》
    過季的情感,藕斷絲連的戀情,如果難以割捨,你是否會難過?我不難過,要說幾次,才真的能懂……這首歌由李偲菘作曲,楊明學作詞,收錄在孫燕姿的專輯《未完成》裡,2003年,楊明學身患重病,孫燕姿希望他能快點好起來,特地選了他的作品《我不難過》,作為整張專輯的主打歌,雖然很遺憾,創作才子在癌症的折磨下還是離開了,但他留下的作品,卻能夠被久久傳唱……「未完成」翻譯成英語是to be continued,也明示了整張專輯的概念
  • 《同伊》我很難過
           我是把它當成偶像劇看的。王和同伊。    再愛也敵不過歷史。編劇要使勁圓,為什麼王那麼愛同伊還是沒有。。。    矛盾糾結不信愛呀。
  • 我難過的時候,也是不知所措的
    我一度沒有跟任何人說,哪怕是最好的朋友。直到有一天晚上,當我又陷入在難過和絕望的情緒裡,無人訴說的時候,我給好朋友阿雅發了一條簡訊,簡訊裡什麼事也沒有講,只是表達著我的無力感。阿雅看出來我的悲傷和無力,很想安慰我,可她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是胡亂地安慰一通。我也沒在意,事情就這麼過去了。
  • 賀一航 - 傷感情歌《我並不難過》
    多少奼紫嫣紅,都被菲薄的光陰給無端辜負;多少賞心樂事,都被莫名地關在尋常院落裡。既然留不住青春,錯過了昨天的那枝花,又怎能再錯過今朝的這壺茶。坎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淡然的心態,沒有面對的勇氣,沒有戰勝的智慧,甚至沒有站起來的毅力。遭遇多少坎坷是運氣,能否走過坎坷要憑意志,能夠拯救我們的往往是自己。
  • 我不是難過你的離開,只是難過一個人對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要隨便和別人的生活產生交集6.我是孤簷下的養貓女,是深巷中的沽酒人,我是紅塵滾滾的人間客,是公子不曾一顧的款款情深。7.雖然有緣無份,等待以後的日子裡,我能在你的記憶裡增加一份美好的回憶,能通過此生的努力修滿來世的情分。
  • 備忘錄裡的溫柔句子|和你看過的月亮,我抬頭都覺得很難過
    和你看過的月亮,我抬頭都覺得很難過你知道嗎?和你看過的月亮,我抬頭都覺得很難過,因為我怕明天再見到你的故事了。And the moon you've seen, I look up and feel sad, you know?
  • 周傳雄*顏人中深情演唱《我難過》| 尤克裡裡吉他譜
    那個時候我們班的女生都追他們的劇聽他們的歌~滿滿的回憶~ 《我難過》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青春記憶,這首歌又帶我們重新回到那個無比美好的偶像劇時代。《我難過》詞:陳信榮曲:周傳雄那一年默默無言只能選擇離開無邪的笑容已經不再精彩你害怕結局所以拼命傷害說是我擋住你的美好未來你堅決不希望我等待我便默默的讓你走開如今你受了傷回來叫我如何接受這安排我難過的是放棄你放棄愛
  • 懷舊向 | 5566 《我難過》
    然而,其中的主題曲《我難過》,則成為了到現在KTV廣為傳唱的經典,五月天、林宥嘉都在演唱會或頒獎典禮上翻唱過這首歌。毫不誇張的說,《我難過》成就了《MVP情人》,也成就了5566。頂著這麼個奇葩名字,再加上現在看起來如此殺馬特的造型,以及實在難以稱得上擁有是帥氣的外表,亦或是出眾的唱功實力,但正好踏在了臺灣偶像時代的浪潮上,遇到了《我難過》這首神作,使5566得以在臺灣樂壇青史留名。因為各自發展規劃不同,5566於2008年正式解散,此後雖多次傳出重組傳聞,但一直未果。5566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臺灣偶像男子團體發展的縮影。
  • 魯菲特:加泰德比後降級會讓我難過?不,讓我難過的只有降級
    從我接手球隊以來,我一直都帶著驕傲去追求目標。如果無法保級,我們也會繼續為西班牙人的球衣而戰。我們必須為了俱樂部的歷史來打這場德比戰。——球隊接下來的目標我們承擔著巨大的責任,希望通過保級來讓球迷們不失望。現在我們只剩下很小的機會,但我們會盡全力捍衛我們的隊徽。
  • 「我一難過,就刪光朋友圈」 | 那些趕走壞心情的奇招
    @等到煙火清涼:今年我身上發生了很多事情,接二連三的那種。我想我已經習慣了吧……現在每天和爸媽一起吃飯就很高興了。哦對了我有貓,不在家的話就會把相冊裡貓貓的照片全看一遍,就挺好的。現在就盼著她生小貓貓啦。已經一個多月了哦~
  • 我知道你很難過
    ❤ ❤ ❤我知道你很難過愛不是付出真心就會有結果
  • 德瑞蒙氏教育:「我打擾到環境了我感覺很難過」
    這時美美哭了,老師把她抱到了教室外面,等美美不哭的時候,老師和她說:「老師讓你和好朋友分開了,你難過了,所以哭了,是這樣嗎?」美美說:「不是。」老師又問:「你的聲音很大打擾到環境了,你感覺到難過了,所以哭了,是這樣嗎?」美美點頭。老師說:「請像老師這樣說話。」老師用小小的聲音讓美美聽到、看到什麼是小聲說話,美美學著老師的聲音說了一句話。
  • 別難過,都會過去的
    相信每個人都會經歷類似的事,面對眼前發生的事,你沒有能力改變,又無法控制你的內心不去難過。你也曾會以為那是你的末日,你愁眉不展,生活突然之間陷入了無盡的黑暗。 只是,你回頭看看十年前發生的那些痛苦的事,你還記得那是一件難過的事,可你沒有當時那樣的難過,再談起來,仿佛是在講著別人的故事。
  • 張藝興:我難過
    張藝興:我難過時間:2019-08-03 23: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夕怎麼過?張藝興:我難過 七夕啦,你表白了嗎 單身狗代言人張藝興昨天發了微博表 白 小綿羊越來越會套路啦,不過真的好白啊 熱心的粉絲給p了表,論懟愛豆,我只服張藝興的粉絲 昨天發了微博,以為今天張藝興不會發了,然而,今天的藝興有點難過啊 藝興不難過,單   原標題:七夕怎麼過?
  • 最難過的是,我在慢慢失去你,卻又無能為力
    被最愛的人誤解,難過到不想爭辯,也只有選擇沉默。全世界都可以不懂我,如果你也不懂,我還有什麼話可說。你的酒窩裡沒有酒,我卻醉的像條狗。第一眼就愛上的人,怎麼甘心做朋友。我才知道,最難過的是,我在慢慢失去你,卻又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