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連連,施工屢遭阻礙
馬王堆位於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東郊四千米處的湘江支流瀏陽河旁,據長沙地方志記載,此地為五代時期楚王馬殷家族的墓地,故名馬王堆。又因這裡的堆上東西各有突起的土冢一個,形似馬鞍,也稱為馬鞍堆。
1984年3月原東屯渡人民公社因境內有馬王堆漢墓而改名為馬王堆鄉
1971年底,湖南省軍區366醫院打算擴容,決定在馬王堆的兩個小山坡建造地下醫院,但在施工中卻怪事連連,經常遇到塌方,有異味的氣體,並且可以燃燒。這種怪現象被湖南省博物館的考古專家知道後,馬上意識到,這裡是古代墓葬。
外飾豪華的棺槨,掩不住墓主死因之謎
考古工作者決定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考古工作者的勘察,這裡一共有三座漢代古墓,被防空洞擾動的漢墓命名為馬王堆一號墓。
一號墓棺槨保存完好,裡外共6層組成(2層墊板,4層棺木),由70塊木板構成,重約1500千克,有1兩普通A級轎車那麼重。最外層的棺木上有黑色漆覆蓋,其餘3層都是彩繪而成,最裡面一層還有實物羽毛裝飾,豪華盡顯。內棺中放置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這就是我們故事的主角。取屍時,女主在一種無色無味液體中浸泡,面容栩栩如生,皮膚彈性十足,宛若剛剛睡去。開棺不久液體迅速變成棕褐色,氣味刺鼻。為避免看到屍體的不適,現上復原圖。
敲黑板,這具女屍是目前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溼屍(就在液體中浸泡不腐的屍體),與在西北地區發現的風乾的乾屍有別,她的價值異同尋常。
根據出土的竹簡內容,我們得知這位墓主人叫辛追,辛追和另外兩座墓主的關係是夫妻和母子。
據學者研究,辛追年輕貌美,去世時才50歲上下。很顯然女主並非正常死亡,經法醫解剖鑑定墓主辛追的死,因貪食甜瓜導致膽絞疼,並引發多種併發症,最終不治身亡。在她的隨葬品中留下了許多世界之最。
歷劫生還:世界最輕最薄蠶絲單衣
女主辛追的隨葬品十分珍貴且種類繁多,有陶器、漆器、簡牘、帛畫等,最引人矚目的是一件西漢直裾素紗襌衣(「襌」音dān),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其實,辛追的素紗襌衣有兩件,因在1984年,被一個遊手好閒的賊,偷出去賣錢換酒喝,毀掉了一件,現在僅有一件,這就顯得珍貴異常了。該衣服由精繅的蠶絲織成,絲縷極細,輕盈精湛,通身重量僅49克,除去袖口和領口部分,其餘重25克左右。穿在女人身上輕若煙霧,薄如蟬翼,讓人想入非非,欲罷不能。
研究人員曾想複製一件這樣的衣服,幾經研究做的最輕的有49.5克,難以達到與原衣完全一致。據學者之所以用現代工藝也做不到那麼輕薄,是因為現在的蠶吐的絲相比西漢較粗,因此這一巧奪天工之作永久霸佔著世界第一了。
如果你對這座漢墓有什麼看法,想了解更詳細的辛追墓中之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轉發&私信,奉上《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發掘報告》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