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打拐更要打買

2021-02-18 法律讀庫

作者欒評,法律讀庫投稿郵箱:1751490@qq.com。

11月20日,山西太原街頭,13個寒風中佇立的身影引人注目——他們抱著尋人啟事的牌子,尋找丟失的孩子。

他們來自山西、陝西、河北等地,尋子愛心車將前往全國各地,沿途邊尋找孩子邊收集新的丟失孩子信息,幫助全國所有尋子家庭尋找孩子。

這一幕不由令人想起趙薇黃渤主演的電影《親愛的》,與電影裡一樣,丟了孩子的父母們為尋找孩子而自發走到一起,他們互相鼓勵,絕不放棄。看他們手中的尋人啟事,有的孩子失蹤已二十多年,失蹤時兩三歲,而今,該是二十四五的年紀。而那做父母的,已是滿目瘡痍,鬢角斑白了。

與電影裡不同的是,電影裡我們為趙薇演的人販子老婆流了不少眼淚,很多感動,很多同情,也很多糾結,甚至感覺一個孩子的被拐再找回,成了對孩子的二次傷害,和對兩個家庭的傷害。而當山西街頭的這則消息出現在騰訊新聞,網民們的反應卻異常激烈,評論欄裡一片疾呼:

可惡的人販子!國家應該改改法律了,人販子一律判死刑!買孩子的判十年以上!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國家不但要對人販子處以極刑,也要給買孩子的處以極刑!

——不僅對賣,對買一樣不寬恕!這是今天人們幾乎不約而同的共識,也是對這方面法律更嚴厲更完善的希冀。

電影《親愛的》是2014年上映的,時間不過才過了兩年,人們的態度何以如此大不同,是電影的輿論導向或者藝術效果所致?

不能不說,電影創作和演員表現的確是起了很大作用,我回顧一下趙薇感動我流淚或想流淚的情節和畫面主要有以下幾個:當小男孩被黃渤抱走,趙薇哭喊著追在後頭,跌倒了爬起,被推倒了再爬起;當小女孩在福利院的二樓因想「媽媽」而哭,她也因想她卻被福利院拒絕而順著排水管爬到二樓窗外,輕輕呼喚她的名字,隔窗撫摸著她的小手;當她為了收養小女孩讓人作證是撿來的,而和那個民工上床,當她為收養這個小女孩奔忙卻查出懷了孕時的那一聲五味雜陳的哭……這些「母愛」面前,簡直忘了她是人販子的老婆。

山西街頭的那一幕令不少人唏噓:生活就如電影。其實,電影原本就來源於生活,《親愛的》是根據央視報導的真實打拐案例改編的,黃渤演的故事原型叫彭高峰,趙薇演的故事原型叫高永俠。就如電影裡演的,彭高峰就是在深圳打工時丟了孩子,那時孩子三歲,他找了三年終於找回他。當然,雖是根據真實故事,但改編就是改編,電影就是電影,是有藝術加工和情節渲染的,那些令我流淚的情節,無一不是虛構的。電影上映後,高永俠很難過,她說她沒和別人睡過覺,當然更沒和別人懷過孕。事實上孩子被親生父母帶走時也沒那番趙薇帶領全村的追趕和混戰,民警找上門,她很平靜地開了門。去探望小女孩時也沒用爬水管,福利院讓她們溫馨地在一起待了一晚。所以,不能不說觀影過程中的眼淚和同情有被電影煽情的結果。

但這個案件背後的真實,也真很感人的情節。人販子老婆自己有個女兒,手術後不能再生了,他男人先後又帶回倆小孩,小女孩帶回時才幾個月,她當自己生的一樣餵養大。小男孩她男人騙她是和相好的生的,鬧翻了人家不要了,所以帶回家,她曾排斥一段時間,但很快也拿他當自己生的一樣親了,有好吃的總是先給這兩個小孩,然後是自己的女兒,自己總不捨得吃。

那個小女孩常常對她說:等我長大了賺錢給你花。小男孩回自己家後,一直很惦記她,他說她很窮,有零花錢都攢著,想給她花。彭高峰說,小男孩回家三年後,有一天家裡打進一個電話,講的是方言,說了半天他妻子都沒聽明白,最後對方就喊了一句:我想樂樂了!樂樂,就是他的兒子,那個曾被她男人拐走的孩子。

三年的尋找,內心積聚多少焦灼,多少對人販子的憤怒,然而找到孩子後,彭高峰說,他原諒了那人販子的老婆,——他從孩子的眼睛裡看到了他已當她另一個「母親」,他對她有了很深的感情。他也對她產生了同情,電影裡,為了收養小女孩幫趙薇在深圳找工作的律師,現實中卻是他,彭高峰,被拐小孩的父親。

我能說什麼呢,縱是那被拐的孩子,縱是那為丟失孩子肝腸寸斷幾乎傾家蕩產的父母,讓他們修改法律或者依法去判「買方」的死刑,他們,做得出嗎?彭高峰說,他對人販子老婆的原諒,令那些丟了孩子的父母覺得難以接受,可是這就是現實,當孩子不見了,他們首先祈禱的是孩子的平安,是他人的善待,這原諒,大概也與此相關。

對于于拐賣和收買婦女兒童,我國刑法是這樣規定的:

第240條 拐賣婦女、兒童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拐賣婦女、兒童集團的首要分子;

(二)拐賣婦女、兒童三人以上的;

(三)姦淫被拐賣的婦女的;

(四)誘騙、強迫被拐賣的婦女賣淫或者將被拐賣的婦女賣給他人迫使其賣淫的;

(五)以出賣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綁架婦女、兒童的;

(六)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

(七)造成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或者其親屬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八)將婦女、兒童賣往境外的。

拐賣婦女、兒童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有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婦女、兒童的行為之一的。

第241條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強行與其發生性關係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非法剝奪、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傷害、侮辱等犯罪行為的,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並有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犯罪行為的,依照數罪併罰的規定處罰。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又出賣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按照被買婦女的意願,不阻礙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

很顯然,我國法律對於收買方的處刑是很輕的。畢竟,法律是人制定的,綜上所述「人情」,似也是可理解的。

然而,那聲「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在打著這些字的過程中卻一直縈繞於耳。也許,只有加大對「買」的處罰,徹底清除販賣市場的存在,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打碎拐賣之鏈,給更多孩子安全,還更多父母心安。當然,沒人敢買,也就不存在對孩子的二次傷害,和對兩個家庭的傷害了。

期待,法律加大嚴懲的修改,早日到來。

相關焦點

  •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這意味著,從這一天開始,買賣象牙在中國大陸是違法行為,將面臨法律制裁。12月29日下午,國家林業局官方微博聯合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發布由公益大使姚明拍攝的最新公益廣告《以法律之名,讓象牙不再是商品》,呼籲公眾遵守法律禁止象牙買賣。
  • 網友: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文玩,可能提到這個名字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其實文玩是沒有錯的,但是請不要帶著血腥! 虎骨 其實顧名思義就是貓科動物虎的骨骼,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虎骨也經常被作為飾品原材料進行販賣。其實這個是禁止販賣的,而且如果作為文玩飾品的話,這是何其殘忍的事情。
  • 審判札記 | 寫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審判札記 | 寫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2020-05-23 0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年大叔騙姑娘指南,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我們學校那些小男生,天天就知道擼啊擼,沒內涵。我:不要詆毀擼,伍迪艾倫說:擼是我與自己的真愛之間發生的關係…妹:你又裝逼了哥,你老整那些外國人名我都不認識。寫的段子一點也不好笑,一點都沒有我的叔叔幽默有品位!妹妹給我發來他們的聊天記錄,帶葷段子的笑話:"一女子因胸小而嫁不出去,一日相親對男人說:我胸小,你嫌棄嘛?男人說:有饅頭大嘛?
  • 沒有買賣,就沒有「代拍」
    如今基本可以證實這種代拍行業已經給眾多明星造成困擾,並且很多代拍人員並非被拍攝明星的粉絲,他們完全不會考慮明星願不願意,或者對方有沒有受到傷害甚至有時候還會傷害明星本人,或者刻意激怒明星來做新的熱點售賣。
  • 《親愛的》以「彭高峰尋子」為原型,解讀打拐題材揭開的社會問題
    大家都知道拐賣兒童是社會問題的一個痛點,今天講的是陳可辛導演的《親愛的》僅從故事的內容來講,還是太過單調,要想看懂導演的良苦用心,必須從多個角度來解讀。 《親愛的》該影片,也撕開了關於人販子罪惡的一角,帶給受害家庭的傷害。關於這部電影,故事內容和獲獎情況的解讀很多。在我來看來,鵬鵬的親生父母尋子和養母李紅琴求子成對立又矛盾的關係,既然是導演的攝影技巧,一定有其中的道理。本文將從三個角度來解讀這部電影,在第四部分,我將談談打拐電影的題材帶來的幾點現實啟發。
  • 光影視聽丨黔籍導演唐煌打拐電影《再見,陌生人》帶你直擊心靈,8月18日影院見
    一個孩子的丟失,意味著至少一個家庭的粉碎,被拐兒童家庭受到殘忍的身心折磨和傷害,人販子的可惡與殘暴讓我們不敢想像。警察在辦案過程中常常經歷各種不理解,辛勞與不易更加不用提。所以當時微電影做完後,我和我的團隊就一直在構思商量,想把這樣的一個題材搬上大銀幕,讓更多的家庭得以警醒,讓大家都能關注兒童身心安全,全民打拐,杜絕拐賣給大眾造成的傷害。
  • 說起愛馬仕,怎麼能少了一直成打買的唐嫣
    不過作為奔三的人,《三十而已》會讓我更有共鳴,其中三個女主之一 —— 顧佳的劇情線更是讓我大開眼界。沒有一個好包,你也就進不了她們的圈子。按理說顧佳背的香奈兒Lucky Charms 2.55也不便宜,原價5萬多,現在被炒到6-7萬。但是在闊太的朋友圈裡,顧佳依然是被裁掉的那一個。
  • 全民打拐;犯罪懸疑打拐電影《再見,陌生人》正式上線
    近日,根據云巖公安真實打拐案例改編的電影《再見,陌生人》正式上線愛奇藝網絡平臺,網友紛紛好評;劇中關於兒童被拐賣的劇情,更是看哭不少觀眾。是一部有教育意義的正能量打拐電影。,並最終將打拐意識潛移默化地植入觀眾腦海。
  • 全民打拐!犯罪懸疑打拐電影《再見,陌生人》正式上線愛奇藝
    是一部有教育意義的正能量打拐電影。,並最終將打拐意識潛移默化地植入觀眾腦海。此外,電影裡還有很多巧妙的設置,劇情也充滿懸疑和反轉,在劇中宋雅雯(胡原君飾)帶領警方與人販子周旋對峙時,沒想到居然牽扯出一樁多年前的大案,更讓她沒想到的是自己的丈夫沈健強
  •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向「血腥文玩」Say No
    骨頭有骨紋,象牙有牙紋,木頭有木紋,唯獨鳥頭什麼紋也沒有,半透明,經過悉心雕琢,可以拋出光,備受玩友追捧。盔犀鳥屬於珍稀野生動物,受法律的保護。購買這種製品的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但是大部分買賣者都是在利益的驅動下,不惜鋌而走險。02 犀牛角犀牛角的特徵主要有三點:橫截面有魚籽紋;側面有竹絲紋;聞起來有氣味。
  • 防拐打拐,這些平臺你必須知道
    一圖讀懂人販子「梅姨」新畫像事件防拐反拐,家長一定要知道這些成人的世界充滿了險惡,弱小的孩子並沒有能力保護自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有數據顯示,在全球範圍內,每年約有120萬名兒童被拐賣。拐賣使兒童面臨暴力和嚴重的心理傷害,甚至會危及兒童的生命。兒童拐賣離我們並不遙遠。
  • 影評|《獨一無二的伊萬》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小象開始詢問伊萬之前的生活小象從小就在馬戲團長大,沒有見過大自然,沒接觸過更多同類,憧憬著沒擁有的自由。
  • 一樁打拐大案的背後
    前不久,我島的微觀中國攝製組去了趟四川,在四川省公安廳打拐處,經歷了一場牽動人心的被拐兒童尋回行動…..請看「微觀中國」系列紀錄片第八集——《AI,讓愛回家》。 蔣曉玲是四川省公安廳刑偵局打拐處處長,主要從事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日常還要進行反拐宣傳。
  • 公安部表彰「打拐」鬥爭先進
    本報北京11月3日電今天,公安部在京召開電視電話會議,表彰在打拐專項鬥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公安宣傳幹部和新聞記者。本報記者蔡侗辰代表受到獎勵的新聞單位的編輯記者發言。2000年4月至7月,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了「打拐」專項鬥爭。
  • 電影《失孤》中井柏然角色原型 就是重慶打拐英雄找到的
    這是打拐志願者提供的一份名單,從1號開始,到101號結束。有101個名字,便是101個當年被拐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如果算上家屬和被拐者直接向警方求助尋親成功的案例,這個數字還要翻上幾倍。樊勁松說,「我是一個孩子的父親,我太明白失去孩子的痛苦了。打擊人口拐賣,雖然是我的工作,但我從來沒有將它僅僅作為工作來完成。
  • 《再見,陌生人》接棒,打拐事業再迎高峰
    2014年一部《親愛的》引爆電影口碑,繼而全國範圍內大規模討論打拐,堪稱將打拐事件帶入公眾視野的現象級文藝作品。能在商業電影之上,實現正能量傳播,這也是眾多影視從業者的光榮與夢想。就在上訴期內,幾十名沒有找到被拐兒童的父母來到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要求在此案最終判決之後,暫緩對罪犯執行死刑,以便能從罪犯口中了解到一些自己孩子被拐的線索。據報導,這些家長向貴州省高院提供了一份大約100多名被拐兒童的名單。打拐事業的徵途中,充滿了類似的人性選擇。這也註定了這是一條異常崎嶇且艱辛的道路。正所謂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
  • 「六歲女孩,要不要?」揭秘買賣兒童暗網,有人6萬元賣掉親生孩子
    在「寶寶知道」社區內,一個標題為「2020年,我想領養一個女孩」的帖子中,有125條回覆:「六歲了,你要不要女孩」「我有個預產期十月份」……潛伏在網絡販嬰圈12年的打拐志願者上官正義告訴記者,如今,不法分子對入群人員的審核更加嚴格,要提供身份信息、繳納數百元認證費才能入群,而且QQ群和微信群會時常更換。
  • 懸疑打拐題材電影《再見,陌生人》正在熱播,驚險打拐,警匪智鬥
    由唐煌執導,吳啟華、胡原君、王建軍、陳昌曠主演,凡酷文化宣發的懸疑打拐題材電影《再見,陌生人》已於今日在全國各大院線同步上映該片以打拐真實案例改編影片演員陣容強大,在一眾老戲骨和新生代演員的加持下,定能以更加深厚的螢屏表現力,讓觀眾聚焦於這部懸疑打拐題材電影
  • 上海警方重拳「打拐」紀實 - 東方網-社會新聞
    誰沒有至親骨肉?誰沒有兒女親情?上海警方責無旁貸,以「人民乃父母,穩定是天職」的高度政治責任感,全力投入這場新千年的第一硬仗。上海市公安局「打拐」領導小組迅即成立,黨委書記、局長吳志明任組長,各區、縣公安機關的一把手擔任小組成員。同時設立了「65423706」「打拐」熱線舉報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