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張蒙蒙 報導:每天晚上八點,餐飲公司每個人的手機上都會跳出一條消息——「北京首都機場餐飲發展有限公司的屈珈寧邀你填寫……」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餐飲公司微信群、釘釘、各類會議資料中總能看見這個名字,不知不覺,原本低調的屈珈寧「火」了。
「請各部、分公司每天指定一人上報離京返京人員。」「現正式下發《餐飲公司疫情防控工作指導手冊1.3版》請遵照執行。」「根據集團最新要求部署,下階段環境消毒工作重點是……」微信群裡,每天都有屈珈寧的各種提示和數條「收到」回復。同時,作為公司健康打卡的發起人,她不僅每日準時出現在釘釘提示消息中,還通過錄屏視頻教大家如何規範打卡。
了解吃透上級政策指示精神,編寫工作方案、應急預案、指導手冊,公司人員動態管控與每日信息排查,商圈每日監察報告……疫情防控事關重大,餐飲公司負責管理7個機場餐飲商圈,僅北京兩場就有179家餐飲店面。防控細節繁多,加上人員動態管控、上傳下達和多部門溝通,屈珈寧工作日誌上的每日待辦從未少於15項。
隨著疫情的發展和防控形勢的不斷變化,要確保手冊更全面、更實用、更具有指導性,就要及時調整修訂。除了遵照國家政策及上級要求,屈珈寧堅持向現場要答案。每周四次一線檢查走訪,屈珈寧每次都會細緻總結,確保指導手冊內容實際、效果實在。截至3月底,《餐飲公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更新2版、《餐飲公司(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應急處置程序》更新2版、《餐飲公司疫情防控指導手冊》更新了6版,召開專題會議14次,每一個數據的背後都藏著屈珈寧的責任與擔當。
3月以來,隨著各行各業陸續復工復產,機場客流量有所回升,每日健康監控、人員接觸排查、員工心理疏導……屈珈寧絲毫不敢掉以輕心。首都機場24小時關注旅客健康,作為餐飲公司信息接收人,屈珈寧也沒日沒夜地「豎」起耳朵,凌晨四點被手機驚醒也是有的。「說真的,我特怕在微信群裡說多了大家會煩,但是又不能不說,其實我真不想這樣『出道』……」提起這條「成名之路」,屈珈寧不好意思地說道。
工作中雷厲風行、堅強似兒郎的屈珈寧,也有脆弱的一面。在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下,8個月大的女兒被迫斷奶。公司全面復工前的一個晚上,屈珈寧一隻手抱著孩子,一隻手輪流操作滑鼠和鍵盤。不知過了多久,女兒的哭聲「擾亂」了她的思路。看到孩子眼睛紅腫,初為人母的她一下子慌了:去醫院極可能交叉感染,不去醫院又能做些什麼呢?母親聞聲趕來,接過孩子:「沒事兒,你先忙,應該是倒睫了!」說著,便把孩子抱去了隔壁。看著母親弓著腰的背影,聽著孩子的哭聲,屈珈寧關上房門,嚎啕大哭,對女兒的擔憂和愧疚、對媽媽的感激和不忍、累積已久的工作壓力瞬間奔湧而出。然而,十分鐘後,屈珈寧又坐在電腦前開啟了「辦公模式」。
「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疫情趕緊結束,能好好陪陪家人,不用總是在手機裡『騷擾』大家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