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殺」起源於歐美國家一個非常流行的派對遊戲LARP(Live Acting Role Playing Game),用劇本虛擬出一場謀殺故事,玩家通過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根據搜證案發現場的證據和與其他人的溝通交流去探索完整的故事真相,並結合自己的故事背景演繹和推理破解案件過程,找出真兇或隱匿身份。
2013年,一款名為《死穿白》(Death Wears White)的英文劇本傳入國內,這可以算是傳入我國的第一個謀殺之謎劇本,同時也標誌著劇本殺行業的起步——但只限於比較小眾的桌遊界。
而「劇本殺」真正開始被大眾熟知並廣受追捧,還要說到一檔至今熱度都極高的綜藝節目——《明星大偵探》。
作為推理探案綜藝,《明星大偵探》每期設定一個故事為劇情背景,各位玩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通過闡述不在場證明、現場搜證、集中推理等方式指認嫌疑人,最終找出兇手,還原案情。從2016年第一季,一路拍到2021年第六季,豆瓣評分都不低於8.5,吸引了一大票忠實粉絲。
此後《萌探探探案》《奇異劇本鯊》等各類「劇本殺」綜藝不斷出現,讓「劇本殺」火出了圈。同時線上綜藝的火爆也為「劇本殺」走到線下走進市場奠定了基礎。
線上火了,熱潮回卷線下。2019年,「劇本殺」館如雨後春筍。據調研報告,2019年全國的「劇本殺」館數量從2400家飆升至1.2萬家;根據美團《2021實體「劇本殺」消費洞察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實體「劇本殺」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50億元,消費者有望達940多萬,其中Z世代(指1995年到2009年之間出生的人)消費用戶佔比45%。目前中國市場上的「劇本殺」從內容上劃分為:
「還原本」(藉助推理還原故事,往往具有曲折離奇的情節)、「機制本」(在劇本中設置遊戲環節,以其為玩家賦予能力,推動劇情)等7種類型。
「劇本殺」在「圈粉」一大波年輕人的同時喜提美名——
玩「劇本殺」,本是一種不錯的社交方式,只不過為了吸引更多玩家群體,滿足他們的各類需求,增強「劇本殺」劇本的吸引力,部分商家不斷推升劇本和場景的驚悚、暴力程度,增加諸如毒藥殺人、槍枝殺人、密室殺人等情節,添加恐怖、血腥元素,不斷挑戰參與者的心理極限……
21歲大三學生小劉(化名)2020年下半年經朋友介紹開始玩「劇本殺」,本是為了治好自己的「社恐」,卻不料雖然話多了,交流的內容都比較黑暗和偏激;與朋友不大聊現實生活和學習,只交流「劇本殺」裡的內容。據母親反映小劉的精神越來越萎靡,甚至有時能聽到他半夜裡大喊大叫,「我們如稍不如他意,他就會發火。昨天竟然說要殺我,我嚇得很長時間心還砰砰跳。」而諸如此類的事件還有很多……
「高度刺激、高潮不斷」是不少人在體驗情節刺激類「劇本殺」後的評價,然而情節涉及暴力甚至兇殺的劇本,對於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來講更多的是刺激和驚嚇,同時長時間的熬夜不但引發失眠,造成內分泌的紊亂,免疫力的低下,增加患上疾病機率,也導致學習或是工作效率降低,上癮難以自拔者,易產生精神心理問題,焦慮或抑鬱情緒、甚至出現幻覺等精神病學症狀等,應引起各方面的重視。
華東政法大學《青少年犯罪問題》編務主任田相夏認為:殺人推理類遊戲值得警惕。「這類遊戲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險性和刺激性。尤其是通過劇本還原後,更具刺激,未成年人如果沒有正面引導,很容易受到負面影響。」他建議,對於這些「劇本殺」的內容要加強監管,同時家長更要多留心,在孩子參與此類遊戲前多把一道關。
「劇本殺」是否好玩,劇本至關重要。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劇本殺」市場規模就已超過百億元,2020年更是增至117.4億元。據美團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已有超過3萬家「劇本殺」店,比2019年增長了1.8萬家,但目前「劇本殺」創作者的規模僅為萬餘人。
優質劇本供不應求、採購價格高、盲目開店賺快錢等,不但影響了玩家的遊戲體驗,更催生了一些盜版亂象。有報導顯示,目前正版劇本價格在數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但在一些電商平臺上,幾百個盜版劇本售價僅幾十元,這影響到劇本原創作者的積極性和優質劇本的產出。
在某電商平臺輸入「劇本殺劇本」關鍵字後,出現的商品價格區間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那些標價幾元的店鋪,出售的便是「複製本」。據報導,北京超七成的商家都使用過盜版劇本。由於盜版劇本成本極低,導致盜版現象十分猖獗:從獲取內容到製作、銷售,已逐步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嚴重影響「劇本殺」市場的良性發展。
除了明目張胆的盜版行為外,「劇本殺」行業內還存在大量的抄襲現象,對「劇本」的「核心詭計」不動聲色的抄襲套用,即將「殺人」手法或新穎設定直接照搬。然而現行著作權法的規定,著作權保護的僅僅是思想的「表達」,而非「思想」本身,於是「核心詭計」作為一種「思想」便被排除在了法律保護的範疇之外,使得當下的「劇本殺」作者在創作中借鑑文學、影視作品乃至他人劇本中「核心詭計」的現象十分普遍。
「劇本殺」《最後的珀伽索斯》抄襲國內推理作家雞丁短篇小說《雷雨中的密室殺人》中的核心詭計,引發原創作家的強烈不滿👆劇本粗製濫造、盜版抄襲頻出、同質化嚴重是目前「劇本殺」行業內存在的嚴重問題,而在缺乏相應行業監管的當下,難免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效應,這無疑在消解著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活力。
監管層介入「劇本殺」行業
是行業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的要求
今年3月,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沉浸式劇本娛樂專業委員會在天津成立,這家協會歸屬於文旅部,也代表著官方力量的正式入場。「劇本殺」行業的持續發展同時也離不開一套完整的追責和保障制度。只有具備對盜版店鋪、擦邊球內容的處理解決機制,才能在行業中形成有自查自糾,避免「共沉淪」的良好風氣。
據「劇本殺」行業協會會長劉洵夢透露,協會將制定相關標準,從源頭杜絕不合法內容,並對門店設計完整的商業流程,還將和各地企業聯動訂立白皮書,出臺行業標準。「劇本殺是國內新興行業,發展得比想像中快。」業內人士劉青表示,諸如版權這樣的問題,行業協會將重點解決,劇本內容審核機制也需要建立。
為了進一步提升行業規範,央視網發起了《劇本殺行業倡議書》,倡議規範化運營秩序和行業良性發展。倡導堅決拒絕惡性競爭,倡導清朗市場秩序,在全行業形成良性循環的生態環境。這是一個恰逢其時的舉措,也是主流媒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有力體現。
今年全國體育運動學校聯合會根據《懸疑推理主持人技能等級管理辦法》(試行),對懸疑推理主持人進行培訓、考核、審批後開始頒發的相應證書,是劇本殺行業從業者規範化、制度化進行行業隊伍建設的一次有益嘗試與積極探索。
作為「劇本殺」的從業者,在追求創意的同時也應該明白,「劇本殺」並不是只有依靠暴力或靈異才能贏得受眾。提供陽光的、健康的、積極的、樂觀的內容,用正能量價值觀引導年輕人,用積極向上的文化內核引領劇本創作,才是永遠的發展之道。
結合社會議題,讓年輕觀眾看後有更多思考,這樣的主題才有意義。今年上半年主旋律電視劇《覺醒年代》「走紅」,在年輕人中「圈粉」無數。而這股「紅色風潮」很快吹到了劇本殺。
「願我忠勇國人,共灑最後一滴血,於雁門關外,中華民族歷戰之地,為人類伸張正義,為民族爭生存……」 紅色劇本《兵臨城下》中的「抗戰決死書」為年輕一代深刻了解歷史事實具有教育意義。除此之外,《刀鞘》《孤城》《與妻書》《迷霧1921》等一批優秀紅色劇本殺,也逐漸成為黨史學習教育、年輕人感受家國情懷的新方式。
當「劇本殺」在年輕人中形成風靡之勢,如何引導行業的健康發展成為擺在從業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題。央視網給出了答案:匯聚正能量,圈粉年輕人。
為了引導「劇本殺」行業健康發展,在年輕群體中弘揚正能量價值觀,央視網聯合中國動漫集團共同發起《風雲劇會》劇本演繹徵集活動,自2021年6月起,面向社會大眾、劇本推理愛好者、作者及影視從業編劇等,徵集「家國情懷」和「光輝歷程」的主題劇本,共徵集到了500多部正能量「劇本殺」作品。通過多輪審核、修改潤色、百人測評等環節,最終遴選出一批弘揚正能量的優秀作品。在「劇本殺」行業總體呈現新的發展勢頭上,更多的正能量和高質量的劇本是基於年輕人的需求來完成價值導向的;與此同時,一個更加標準化的行業秩序正在形成。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劇本殺」行業的未來將在正能量的引導下完成產業升級。
「劇本殺」的未來值得期待!
如果你對劇本殺感興趣
如果你想成為高收入的劇本殺作者
那麼就關注我們
讓我們帶你成為劇本製造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