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帶隊三個家庭去澳洲布裡斯班親子遊,因為是領隊,要照顧整個團隊大大小小的事情,所以只能放棄帶600mm鏡頭和三腳架的想法,只帶了一個canon 的200MM F2.8鏡頭,機身主要是1D MARKIII。本著能拍一種是一種,多拍一種賺一種的心態,踏上了旅途。
DAY 1
十個小時的長途飛行,非常傷神,落地雪梨的時候有點夢遊狀態,不過因為杭州是盛夏,當地則是冬末春初,走出雪梨機場後是被凍醒的,至少有了點精神。
下飛機後第一站便去了當地著名的魚市場,路上看到了幾隻鸚鵡飛過,當時就覺得城市裡也會有鸚鵡啊?後來看多了才知道這根本不是個事兒。
魚市場是臨海而建的,因此澳洲紅嘴鷗首先映入眼帘,扒拉了幾口龍蝦後,趁團隊還在用餐,趕緊到外面按幾張。澳洲紅嘴鷗是出了名的不怕人,或者應該說根本不把人當回事。
更不怕人的是澳洲白䴉(音環),在人群中踱步,尋找殘羹冷炙。
澳洲白䴉的雄鳥枕部有紅斑
長相麼,確實不怎樣
不論是在雪梨還是在布裡斯班,澳洲紅嘴鷗和澳洲白䴉都是極為常見的,海邊道路上也經常可以看到澳洲白䴉在那裡散步,據說被稱為「垃圾鳥」。
在澳洲的景點,經常能看到不要餵食鳥類的告示牌,導遊也會告訴你不要餵食鳥類,一方面我們餵的食物不一定適合鳥類,另一方面不應該讓鳥類養成依賴人類的習慣,本次旅途中的三個導遊全部都說過不要餵食鳥類,由此可見澳洲這方面的教育是非常普及的,也確實看不到路人餵鳥。
來魚市場的主要目的就是吃,而且主要是吃澳洲大龍蝦,不必擔心語言不通,市場裡好多家都是中國人或者華人開的,支付寶,微信支付都可以。龍蝦確實很美味,甜甜的,口感很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由此終於知道了國內婚宴上吃的龍蝦品種太差,還被大量浪費。
拍紅嘴鷗的時候還可以看到天空中偶爾會有澳洲鵜鶘盤旋。
市場邊還有幾隻家八哥湊湊熱鬧。
本文算是旅遊散記兼拍鳥記錄,所以兼說一些景點。澳洲的碧海藍天,通透的空氣真是令人印象深刻,走到哪裡都是大藍天,根本不用擔心PM2.5。
下一站是雪梨歌劇院,同樣是在海邊,紅嘴鷗一堆一堆的。
其實走近了看歌劇院,它的著名的貝殼型的穹頂不是白色的,而是米黃色和白色相間,整體呈現是淡米黃色,但是因為反光的緣故,所以照片拍出來的雪梨歌劇院都是白色穹頂。
歌劇院外觀
對岸CBD
手機拍的貝殼穹頂
歌劇院有很完善的導覽系統,提供好幾種語言的導遊,中文導遊當然不是問題,但內部不允許拍照,先得寄存相機和包,所以沒啥照片可以提供。
出劇院後在路上看到高層建筑陽臺上站著一隻笑翠鳥,可惜太高太遠,沒有拍攝。沒想到之後就沒機會再見到這種比較常見的鳥,實在是很遺憾。
接下來的景點是個不算很大的雪梨水族館,因為是親子遊,所以水族館、海洋世界或者遊樂園是本次旅遊的重要地點,因為海洋世界都大同小異,再加上實在是很累了,粗粗走完一遍,就略去不提了。晚餐是海洋世界旁情人港的牛排店裡的牛排,倒確實很不錯。趕早住進酒店,拼命睡覺。
情人港牛排,這裡可樂是論扎賣的。
DAY 2
上午的主要目的地是雪梨大學,途徑兩個小景點,海德公園和聖瑪麗亞大教堂。海德公園就在大教堂對面,其實是一個很小的公園,主要景點是一組雕像。
同樣可以看到澳洲白䴉在踱步,可見此鳥之常見。
聖瑪麗亞大教堂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又長又高,在藍天映襯下確實很雄偉。
教堂內部,允許參觀,但不能喧鬧,因為有宗教活動在進行
不過當看到雪梨大學的主建築時,前者就顯得略小些了,畢竟雪梨大學這幢樓是哈利波特霍格伍茲魔法學校的取景地啊!
大學校園人流量太大,呆的時間也很短,所以只拍了澳洲白䴉。
雪梨大學裡的澳洲白䴉
接下來是皇家植物園,這個點是我比較期待的,因為有茂密的植物就可能有更多的鳥,不過遺憾的是因為團隊遊,所呆時間非常有限,我只能盡力找鳥。首先能看到的是大鐵鳥--直升機一架。
海邊則是看到了澳洲蛇鵜(音提),站的位置相對遠些,這時候就想念我的600mm鏡頭啦。沒辦法,200mm湊活一下吧,其實還不錯,生境也一起拍進去了。
皇家植物園的主要景點是麥考利夫人的椅子,是一個鑿刻於巨大巖石上的石頭臺階,澳洲蛇鵜就是在這個景點旁邊的巖石上看到的。
緊接著遇到了黑額礦吸蜜鳥,這個鳥在澳洲的地位大致上相當於杭州的白頭鵯,應該說比白頭鵯還要多,後來在布裡斯班也經常看到。性格比較兇悍,不停地驅趕走近的澳洲白䴉,可能是春天即將到來,已經開始築巢的緣故。
看見它嘴上叼的巢材了嗎
拍完黑額礦吸蜜鳥,離集合時間已經比較近了,正愁幾隻鸚鵡在高高的樹上沒法拍,澳洲喜鵲(黑背鍾鵲)落在了腳邊,延續了澳洲鳥不怕人的特性,反正不去吵到它,就隨便你拍。
澳洲喜鵲在澳洲也相當常見,繁殖季節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後來我有機會遇到倉鴞全賴它,這是後話。
大部分遊客來皇家植物園,是為了取景拍攝對面的雪梨歌劇院和海港大橋,所以植物園人流量還不小。
午餐在雪梨機場(內陸部分)解決,順便說一下,這裡機場裡的餐飲價格和外面是一樣一樣的,(讓我想起了此行出發前在上海浦東機場吃到的我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一碗麵,價值69元的一碗以湯為主的牛肉麵,真是內牛滿面啊!)然後乘坐virgin公司的澳洲國內航班飛往布裡斯班,在飛機上認識了鄰座的一位澳洲老奶奶,她一個人住在塔斯馬尼亞,這次是去布裡斯班看女兒和在virgin工作的外孫的,這趟機票就是她外孫給她買的,言辭之間充滿著驕傲。老奶奶約我有空去拜訪她:「if you come to Tasmania, if I’m still alive by that time,you come and knock my door.」說實話,確實很想去塔斯馬尼亞,也確實很想再見一下這位開朗的老奶奶,祝她長壽!
落地布裡斯班後,辦理租車手續(此行為自駕+親子遊),熟悉車輛,進入市區。到酒店時已是夜幕低垂,不過睡前跑去僅有還開門的7-11買鮮牛奶喝,到澳洲,牛奶可以當水喝。
澳洲商店都關門很早,人家晚上是享受的時候,不做生意,開得比較遲的也就一些7-11一類的小超市。布裡斯班市中心的市政廳和火車站其實還是值得一看的,這是回國前那天晚上我一個人hiking時補拍的照片。
布裡斯班市中心夜景
圓形建築很雄偉,中間有一盆熊熊燃燒的火焰。
記憶中似乎是個教堂
中央火車站
一夜無話。
DAY 3
今天的行程只有一個,龍柏考拉動物園,親子自駕遊嘛。這裡的考拉和袋鼠都是圈養的,考拉有固定時間被抱出來和遊客合影,當然是收費的,這可是人家的國寶。龍柏考拉動物園距離布裡斯班市區只有12KM,該動物園始建於1927年,其實不叫動物園,英文名Lone Pine Koala Sanctuary直譯是龍柏考拉庇護所,由此可見這麼早當地人就有保護考拉的意識了。早期它承擔著考拉的救護功能,其得名就來自於公園門口的這顆孤獨的大松樹。照理LONE PINE是孤獨的松樹的意思,這也是一顆松樹,翻譯成龍柏會讓人以為這是柏樹,但音譯龍柏確實還沒好聽的,比龍松好很多,對吧。
園內飼養考拉,袋鼠和其它一些有袋類動物,因為都是人工飼養的,我沒啥興趣,就簡單拍了一下考拉和袋鼠。
除去飼養在園裡的動物之外,這裡還有些野生動物,公園有專門的牌子介紹,黑額礦吸蜜鳥當然是其中一種,還有就是灌叢冢雉,到處亂走,有時還會跳到遊客用餐的桌子上,就是長相磕磣點。說明牌上講這種鳥的雄鳥在繁殖季會築起巨大的用泥土和落葉堆組成的巢,直徑可達10米,高可達2米。
考拉宿舍旁,有一對長尾石鴴(音橫)在孵蛋,公園很貼心地掛了一塊牌子提醒大家保持距離,不去打擾它們。
草地上有鬃林鴨懶散地走來走去。
遠遠又看到了樹上的鸚鵡,正感嘆拍不到,發現公園上下午各有一次餵食野生鸚鵡的活動,但我們到的時候早場已經散去,晚場又等不到,只好嘆息一聲。冷不丁看到邊上有個人造水池,守水坑!大概半小時以後,策略奏效,終於拍到了兩種鸚鵡。這時才發現原來距離遠是因為樹上的食物位置比較高,鸚鵡同樣也不怎麼怕人,拍攝時沒有劇烈的動作就完全沒關係。
(似乎是虹彩)吸蜜鸚鵡
鱗胸鸚鵡
對比一下
定居在這個公園的野生動物還有一種蜥蜴eastern water dragon(澳洲水龍),大概是初春的關係,懶洋洋地躺在草地上曬太陽,不過不能太過靠近,還是保持著一定的警惕性。據公園看板介紹,這種蜥蜴是半水生的,可以在水下呆將近1個小時,壽命則長達15年。
還收穫了灰鍾鵲,牛背鷺(應該和國內的是一種)
某種烏鴉
因為是親子遊,時間安排極為充裕,所以整個上午都在公園裡,中餐後駕車返回布裡斯班黃金海岸,入住酒店。
房間好大!陽臺好大!
陽颱風景
夜景,隔壁是萬豪,那個太貴,住不起。
之後駕車去附近的黃金海岸,8月份的海邊,其實仍然很冷,釣魚人都穿著棉襖,赤腳在沙灘上走了沒幾步就吃不消了。但當地人衝浪玩水的熱情一點不減,第二天早上去海邊閒逛時有很多人駕車前來,在車裡換好衣服,然後下海衝浪,接著回車裡換衣服後上班。黃金海岸也因此被譽為衝浪者的天堂。
黃金海岸沙灘
海灘上散步的澳洲紅嘴鷗
晚上又逛了下超市,牛奶是必買的,3個澳元3L,喝了我足足3天,幾乎就是當水喝的。來澳洲怎麼可以不喝牛奶呢!
DAY 4
早上7點不到起來,利用集合出發前的時間到海岸邊去轉轉,看看是不是能拍些鳥。
布裡斯班到處都是這樣的小別墅
出旅館沒幾步就到海邊
走著走著,就聽到黑背鍾鵲的喧鬧聲,隱約看到一個白色影子一閃而過,然後是黑背鍾鵲追趕過去,我聞聲趕過去,一個老外已經定位了白色的鳥,是一隻倉鴞。應該還是個亞成的,不然不會大白天出來活動,被黑背鍾鵲追得到處亂竄。但也正是藉助於這對處於繁殖季的黑背鍾鵲,我才有機會在早上拍攝到倉鴞。
之後便是回酒店,早餐後去今天的目的地:海洋世界公園,比較有特色的是乘坐直升機俯瞰黃金海岸,一圈幾分鐘,很快就結束了。
幾架直升機輪流作業,遊客只需聽從指揮就行。
公園內有些飼養的鳥類,特點是戴腳環,剪翅膀,所以比較容易和在公園裡活動的野生鳥類區別,這隻藍腳鰹(音尖)鳥沒有腳環,但沒看到展翅,所以不能完全確定是否是飼養的。
小黑鸕鷀
澳洲鵜鶘
斑鸕鷀
趁著團友分散逛公園,我抓緊時間找鳥,首先看到了鵲鷚(音六),活潑好動,在地面走動覓食。
家麻雀
似乎是大鳳頭燕鷗
國內我一直無緣得見的礪鷸,在公園裡中心水塘對面的亂石堆上築巢,然後親鳥輪流到水邊覓食、洗澡,得以補課成功。不過這個應該是澳洲的斑礪鷸,200MM鏡頭拍攝居然毫無壓力,隨便拍。
用手機拍的斑礪鷸。
水塘邊捕食的綠鷺,似乎和國內是兩個亞種。
澳洲裸眼鸝,沒給面子,在高處的樹枝上活動,這時候就嫌鏡頭焦距短了。哎!
黑白扇尾鶲,行動相當迅速,極端活潑好動,尾巴左右擺動,很有意思,但很難拍。
還有幾種我沒能識別出來的鳥,都是急就章,位置一般,距離也不近。
中午買的披薩,被澳洲紅嘴鷗俯衝下來叼走一塊培根,很貴的!
用手機拍的紅嘴鷗,搶走一塊還不夠,賴著不走,在桌子另一端等著,一直想撿漏。
樂園一角
午餐後返程,下去繼續黃金海岸海邊逛一下,在一大塊草地上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冠鳩(音糾),這次來基本沒機會拍鳥,要是連冠鳩都沒拍到,簡直就是白來一趟了。
冠鳩成群活動,起飛時有哨音。如果你走過去拍攝,它們會亦步亦趨地跟你保持一定距離,然後起飛,但當你坐在草地上不動時,它們覓食時就不會害怕你,好幾次近到無法對焦。
這片草地上還有白頸麥雞在孵蛋,麥雞類都一樣,有人接近後就飛走,然後在不遠處落地,佯裝受傷以吸引你的注意力,從而保護自己的巢。也正因此,這個時間段很難近距離拍攝它們,按了幾張只好作罷,不能干擾它們孵化。
晚間用餐和購物,就按下不表了。
DAY 5
早上不到7點起來,想再去海邊撞撞運氣,結果今天沒啥特別的,就遇到了還算近的鸚鵡,和在龍柏看到的是一樣的,就不上照片了。
早餐後去TWEED RIVER,中文名叫綠地翠兒河,這個景點主要是體驗捉泥蟹等活動,同樣也是為親子類遊玩準備的,而且基本上可以說是專為中國遊客準備的景點,船上的澳洲小哥蠻風趣,最大的問題是大家都沒這個本事抓皮皮蝦和青蟹,也釣不上魚來。不過這個景點可以近距離欣賞澳洲鵜鶘,真正完全不怕人。澳洲紅嘴鷗當然是隨處可見。
船家現場捕撈青蟹,然後把加工剩下的餵食鵜鶘,這和鵜鶘自己捕食的食物相差不大。捕上來的泥蟹立即煮熟,在船上享用。因為水質很好,沒有汙染,所以這裡的蛤蜊可以生食,我本人對生食海鮮是很害怕的,但也吃了兩個,甜甜的不錯。
澳洲鵜鶘
岸邊的小黑鸕鷀
沿岸景觀
上岸後看到一群葵花鸚鵡在天空飛過,遺憾的是之後再也無緣得見,我們的中文導遊MAX說他家門口一堆一堆的,可晚上也沒法住到他家去啊,哎!
下午回到黃金海岸,在海灘上漫步,看到鷗嘴噪鷗,在練習從沙地上捕食,飛得近的時候完全不在乎有沒有人在邊上。
然後繼續購物,略去不表。
晚間利用酒店的健身房活動一下。出來旅遊很容易吃得多,所以還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運動一下,踩了40分鐘健身車,感覺不錯。
DAY 6
今天的行程是去華納兄弟電影世界主題公園,親子遊嘛。
老外體質好,因為從小就鍛鍊,十幾度的氣溫,就讓孩子脫光光玩水,在中國是不可能的事。
這個公園綠植比較少一些,所以沒找到什麼鳥,就在集合之前,天空中烏雲密布,眼看要下雨,突然看到樹上有幾個小鳥,行為方式跟國內的紅頭長尾山雀差不多,大小也差不多,但仔細一看,雄鳥異常靚麗,回國後一查,叫壯麗細尾鷯(音遼)鶯。
遺憾的是只盯著雄鳥拍了,錯過了雌鳥,而且雄鳥非常好動,這時光線又暗了下來,拍攝上還是有一點難度的。
大雨中回到布裡斯班市區,還有最後一個行程,是體驗消防隊員的生活,這是一家由退役的消防隊員創辦的叫做FIRE4HIRE的公司,利用退役的消防車和消防設備讓孩子們體驗一下消防員的生活。場地就是在昨天我拍攝冠鳩的那片大草坪,遺憾的是沒時間再拍攝冠鳩了。順便說一下,消防車副駕駛位置有獨特的懸掛系統,很有意思。這篇遊記寫作時沒有徵詢團隊成員的意見,所以就不上團隊成員活動的照片了。
在澳洲的六天很快就過去了,總體來說還是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要說遺憾的話,當然是因為來到一個鳥類資源豐富的國度卻不能盡情拍鳥,對於我來說是件很痛苦的事。此行我的身份是領隊,要顧到團隊的各種情況,又是親子遊,也只能走馬觀花,見縫插針地拍了幾種鳥,再加上200MM F2.8這支鏡頭畢竟是老鏡頭,沒有IS加持,手持出片率不算高,因此只能簡單地記錄一下此行有機會碰到的鳥類,和在澳洲各保護區拍鳥的行程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希望有機會專程赴澳洲的保護區去拍鳥,但是,最好是買頭等艙的機票,十小時的飛行真的是很折磨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