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諾蘭植入觀眾思想的一場夢,讓你遲遲不願醒來

2021-02-07 兔子的豔陽天

講述夢境,諾蘭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他一定是講得最盪氣迴腸的一個。 《盜夢空間》的故事從迪卡普裡奧在海邊痛苦的甦醒過來而開始。熟悉諾蘭的人會知道,這就是他擅長的調調,你在電影院坐下,看完那些雜七雜八的預告片和廣告,看到廣電總局那萬年不變的淫龍LOGO,再看到電影公司的大牌子之後,故事就到你眼前了。沒有字幕表,沒有影片名,諾蘭不搞這些。 開篇的故事用雙重夢境,很快的讓觀眾了解了本片是什麼,沒有一句解釋世界觀的畫外音,但諾蘭又不會講得太晦澀,作為觀眾的你,只要稍微想那麼1分鐘,就大致能了解本片的世界觀是什麼。《盜夢空間》的英文原名是Inception,這個詞在影片中指著「植入思想」這一任務,實際上我更願意從它最原始的釋義「開端」是理解它,究竟什麼是這一切的開端?這個任務看似是齊藤下達的,但本質上來說是始於柯布的救贖動機的,其實這是一個回家的故事,任務有多艱難,回家的路程就有多漫長。如果再往前推,也可以說這一切始於柯布對控制他人思想這一個人能力的濫用,這可以在他與自己嶽父的那段對話中找到端倪,而且他的家庭悲劇也源於一次失敗的思想植入,這讓《盜夢空間》的價值觀體系具有了意識形態批判的社會意義。

分析諾蘭的階段創作便可知道,《盜夢空間》是連接傳統、通往過去的一部電影,導演有意識去限制了一些特技的應用,以防觀眾的注意力會被分散耗掉。摺疊的巴黎城市是夠震撼,但震撼的不是天地重合的技術本身,而是類似場景會出現在一個人的夢裡。如果把夢看做一種想像,那麼它就永無止境,可以地老天荒。失重對打新穎巧妙,這一整段完全採用了搭景實拍,好似飄逸舞步,豈不知演員被折磨得好辛苦。在好萊塢大片越來越倚重和依賴特技的今天,天災人禍不斷被製造出來,令人感到疲倦與絕望。諾蘭卻再一次定義了假與真,夢可以是假的,電影又是真的。電影是一種假的形式,可人類的夢又是真的。這是兩個趨同的術語概念,在電影裡面又被結合表現,不斷進行混淆。大部分時間,你看到的都是夢,同時也是電影。所以,你只能跟著諾蘭的講解走,行進節奏完全在他的一手掌控當中。《盜夢空間》沒有那麼費解,至少不像有些人用千字長文闡釋剖析的那麼費解。通過劇中人物之口,諾蘭的夢境設定完全被講述出來,像如何被「踢出」夢境,如何用音樂進行同步,每一層的時間乘以12倍,這些都是導演說了算,後來者只能沿著同一條道路去分析,一堆人的假說正好是站在了一個人的假說之上,可所有人又信以為真,好似神學研究裡的護教士。更叫人無可奈何的不止這些,諾蘭還故意留了不清不楚的地方,像那打轉的陀螺,完全是留與觀眾的討論互動。

《盜夢空間》讓我最嘆為觀止的還是諾蘭在其編劇工作上所表現出的強大的想像力和對各種娛樂元素的融合。以夢境和人類意識為故事主體在各種類型的電影創作中都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很多年前的系列恐怖片《猛鬼街》的基本設定就是猛鬼通過侵入孩子的夢境來殺人,黑澤明更是直接以《夢》為題拍過通過夢境展示來揭示個人內心寄託和惶恐的電影。而諾蘭在這個故事中對於這一母題翻新的獨到之處在於夢中夢套層結構的引入,並通過夢境深入造成的時間維度的變異扭曲造成情節無窮的延展性,而且層級之間的互動設置極其有趣,影片眾多的情節高潮都出自這樣的設定。此外,諾蘭用當下流行的隊員合作模式來包裹這個任務,在隊員功能設置上更是令人耳目一新,類似造夢師、偽造師、藥劑師這樣的職業具有很高的區別性和辨識度,而且每個人身上都有情節爆點,這是我近幾年看過的最具想像力和觀賞性的動作群戲。諾蘭建立了一個嚴密的情節運行和人物設置系統,這個系統一旦啟動,一浪高過一浪的敘事快感撲面而來,並在第三層夢境開始之後進入欲罷不能的持續高潮。其實要討論《盜夢空間》的劇情很難,這就像一個多米諾骨牌,在順其自然的倒掉過程中,諾蘭在其自己的體系內賦予了其足夠的推動力,其實這是一部帶有催眠性質的電影,其強大的氣場造成的心理暗示作用足以讓觀眾配合諾蘭完成這一以觀影為方式的造夢行為,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講,這是一部無限接近電影本質的電影,深入其中足以讓人對夢與現實產生短暫的恍惚和懷疑,這是一種非常獨特和珍貴的觀影回味。

電影的構思精緻地無可挑剔,感覺沒什麼破綻,但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不太清楚的、小小的困惑。比如,我們平常所作的夢感覺上都是破碎無釐頭的,從未有過多麼的連貫,而在電影中可以運用現代高科技讓多人同時進入一個夢境中,而且夢中的情境一氣呵成,甚至可以達到夢中夢、夢中的夢中夢、夢中的夢中的夢中夢,甚至更多層,有點讓人匪夷所思。還有為什麼夢境中的旋轉著的陀螺能夠幫助人們區分是夢境還是現實?為什麼柯比和齋藤都進入了迷失域,錯過了回去的時機,又如何回去了呢?難道是堅強的意志力真能讓人擺脫原本不可能擺脫的混沌域?還是真如電影最後的陀螺一直在不停的旋轉,他們都未曾回到現實中的世界?當然,我更傾向於他們都成功地回到了現實生活中,因為那最後旋轉的陀螺確實有搖晃欲停的趨勢。 本人還覺得這部電影的中心思想其實是有點違背道德和法律的,它講述的是主人公柯比及其「盜夢夢之隊」如何天衣無縫地間接瓦解了一個壟斷公司的過程,這雖然未在法律上明文規定盜夢也屬於犯罪,但總感覺是不正當的商業行竊。不過,電影的最後結局還是讓人歡欣鼓舞的,齋藤成功地達到了瓦解費雪父親公司的願望,履行了對柯比的承諾;柯比也拿到了可以重返美國的籤證,不再是一個國際流亡犯,得以和一雙可愛的兒女團聚,同時也克服了多年來夢境中的妻子茉兒的幻影的困擾;費雪也和其父親的矛盾得以化解,並且深深地感恩他的「善解人意」的父親。這些其實都是在短短的飛機飛行途中解決的,結尾溫暖得讓人落淚。

盜夢這個題材本身就是個創意十足的ip,加上編劇腦洞開的夠夠的,導演的高超的導演能力,拍出了一部完美的燒腦大片,夢境空間層層遞進,邏輯情節環環相扣,挑戰觀眾的想像、視覺、和智力,非常精彩非常棒。這部片子讓我見識了西方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先進高超的數位技術,確實夠震撼。小李的的感情戲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真正把一個痴情的丈夫和慈愛的父親演活了。他的表演一直都很出色,也特別喜歡他演這種深層次的角色,很精彩的演繹。結局的那個陀螺一直在旋轉,真的很讓我起雞皮疙瘩,他永遠都留在了夢的世界。《盜夢空間》是一部很聰明、很棒的電影。豐富的細節、錯綜複雜的敘事,將人帶入一個潛意識的迷宮。諾蘭創造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的驚悚世界,有點類似於榮格學說,在真實與非真實的多重層面上對觀者構成了挑戰。快速剪接和敏捷敘事把超現實的世界表現得酣暢淋漓,將虛擬影像技術呈現人腦的意識做到了登峰造極。反物理學的探討、精彩的動作場面、具有衝擊力的情感、以及萊昂納多令人吃驚的表演,都讓人沉迷不已。

相關焦點

  • 夢一場,一場夢
    據說,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有二:1、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裡;2、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裡。而諾蘭導演的《盜夢空間》中男主柯布要闖的關卡就是要在菲舍大腦裡植入意識——放棄繼承父親能源公司的產業。昨晚看電影之前,我還擔心太過燒腦我會看不懂。沒承想,諾蘭將故事的燒腦和情節的精彩平衡得相當好,而且影片邏輯清晰縝密。看完你不得不感嘆,米國人的腦洞真的好大。
  • 《盜夢空間》十年了,夢醒時分依然震撼
    對於諾蘭的粉絲來說,近段時間無疑是幸福的,因為在大銀幕上可以看到「諾蘭三連」。8月2日,《星際穿越》重映;8月28日,《盜夢空間》重映;而諾蘭備受矚目的新片《信條》,也將於9月4日起在全國公映。10年來,我已經是第四次看《盜夢空間》了,這一次重映除了讓我鮮明地感到時間的流逝(重映的電影都在提醒觀眾他又變老了),也讓我又一次感慨:諾蘭的牛×真是經得住時間的考驗。電影是造夢,諾蘭造的是夢中夢。《盜夢空間》裡提出了一個「盜夢」的概念,小李飾演的柯布(Cobb)是一個盜夢者,他可以設計夢境,讓目標人物進入其中,在夢境裡對目標人物進行「洗腦」,從而達成自己的目的。
  • 《盜夢空間》十年了,夢醒時分依然震撼
    對於諾蘭的粉絲來說,近段時間無疑是幸福的,因為在大銀幕上可以看到「諾蘭三連」。8月2日,《星際穿越》重映;8月28日,《盜夢空間》重映;而諾蘭備受矚目的新片《信條》,也將於9月4日起在全國公映。10年來,我已經是第四次看《盜夢空間》了,這一次重映除了讓我鮮明地感到時間的流逝(重映的電影都在提醒觀眾他又變老了),也讓我又一次感慨:諾蘭的牛×真是經得住時間的考驗。電影是造夢,諾蘭造的是夢中夢。《盜夢空間》裡提出了一個「盜夢」的概念,小李飾演的柯布(Cobb)是一個盜夢者,他可以設計夢境,讓目標人物進入其中,在夢境裡對目標人物進行「洗腦」,從而達成自己的目的。
  • 《盜夢空間》
    這本身就是一種致命的缺陷,在影片的前一個小時,一直在解釋,解釋盜夢和植入思想的原理和可能性,解釋造夢的方式,講述藥劑催眠、穿越、喚醒、防禦者等設定,雖然這個講述方式已經在電影化的基礎上做到了足夠有趣,但依舊讓人覺得這裡的世界觀構架過於自說自話。
  • 從《紅辣椒》到《盜夢空間》,諾蘭到底是對今敏抄襲還是致敬?
    一部是導演過《蝙蝠俠:黑暗騎士》、《致命魔術》等多部大片的英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另一部則是日本動畫領軍人物今敏。兩部由不同國籍導演創作的,以不同表現形式呈現的影片偏偏都採取了「多重夢境」的主題和別出心裁的腦洞。然而,時間線早於《盜夢空間》的《紅辣椒》卻不像《盜夢空間》那樣擁有數量龐大的擁躉,票房更是遠遠落後。
  • 《盜夢空間》諾蘭的電影就是一場美夢
    諾蘭導演的盜夢空間可能是我這輩子看得最多的一部電影。不低於30次,每看一次就有最新一次的理解。2020年8月28號剛好上映了10年的盜夢空間重新在國內影院上映,剛好10年,重新上映了這部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影,我肯定要去再看一次(儘管我一個月前在電腦已經又看了一次)。
  • 諾蘭力作《盜夢空間》近日重映!在看《信條》前先熱熱身吧
    這個月,簡直就是諾蘭粉絲的狂歡月。前有諾蘭經典之作《星際穿越》重映,昨日諾蘭另一力作《盜夢空間》也是開啟了十周年重映。說是十周年重映《盜夢空間》,但接連諾蘭科幻巨作的重映,無非就是為了下周諾蘭科幻新作《信條》造勢!但即使是這樣,我還是很買帳,畢竟能夠在影院再次重溫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大片就是在影院看才有感覺!
  • 上映10周年,「盜夢空間」是諾蘭最好的電影嗎?​
    》第一次與中國觀眾見面,在此之前諾蘭只有《蝙蝠俠:俠影之謎》在2005年電影產業尚不完善的大陸上映過。所以,搭乘著銀幕總數飛增的東風,諾蘭帶著《盜夢空間》撼動了無數觀眾的世界觀,也真正被中國的大眾所熟知。當然這次《盜夢空間》的重映是是全球範圍的,誰又不想多做一場夢呢?
  • 《盜夢空間》玩爆炸,《信條》炸飛機,還有什麼是諾蘭不能實拍?
    繼《星際穿越》重映後,諾蘭導演的另一部經典之作《盜夢空間》也於今日上映,再加上定檔9月4日的《信條》,一連在影院集齊時空三部曲,怪不得有人戲稱現在是「諾蘭電影保護月」。而且諾蘭的電影最不怕劇透,一來概括劇情有難度,二來這些實拍大場面還是要親身體驗才夠勁兒。看過幾部他的電影後,你就明白「諾蘭出品,必屬精品」此言不虛。其中,講述夢境的《盜夢空間》最以燒腦著稱。在盜夢宇宙中,夢境被分為四重,想要從層層夢境中醒來,必須進行kick。
  • 諾蘭《盜夢空間》震撼重映《信條》接力登場
    今年是《盜夢空間》上映十周年,很多觀眾激動於能在銀幕之上再次感受心中經典,「終於在IMAX大銀幕上看了一次」,十年後重溫依舊震撼!此次復映還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今年是《盜夢空間》上映十周年,「盜夢十年」重築舊夢,引爆粉絲情懷。曾經的觀眾紛紛走進影院重溫經典,「十年前在電影院4刷《盜夢空間》,十年後我又來了,依然精彩,諾蘭大神,常看常新」。
  • 《盜夢空間》十年後依然精彩,源於諾蘭對品質的堅持
    《盜夢空間》在2010年上映時,沒能去影院觀看成了一個遺憾,這麼多年過去了,這部影片也成為我最希望可以在影院觀看的影片,沒有之一。沒想到10年後,這個機會來了,8月28日,《盜夢空間》在影院重映的第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去重溫了這部經典。十年,這部影片看了不止一遍,沒想到,在影院再一次看的時候,依然覺得震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諾蘭大神這部經典之作。
  • 10年了,你還在尋找《盜夢空間》結局的真相嗎?
    但在《盜夢空間》裡,諾蘭最有野心的探索,是針對電影與夢之間的關聯。 而正是這樣的觀影習慣,讓我們在這裡中了諾蘭的花招,只能心服口服地接受他做出的類比:單場戲沒有開端的電影,就像一場場記不住開端的夢,一步踏去,直接置身其中。
  • 科幻燒腦經典巨製《盜夢空間》重映,十年再回首
    狂攬4項奧斯卡大獎,豆瓣斬獲9.3分的超高評價,使得《盜夢空間》成為當年現象級的作品。十年間,諾蘭製造的這場迷人而危險的夢境,令無數觀眾深陷其中、不願醒來,成為值得無限回味的一代經典。陀螺縈繞在影迷的心中轉了又轉,諾蘭也化身為無數影迷心中最偉大的「造夢師」,繼續構築了一場又一場的夢境。
  • 《盜夢空間》,虛擬與現實交錯,經典的科幻懸疑電影
    什麼是真實的本質,幸福究竟又是什麼呢,這就是《盜夢空間》。導演諾蘭,不愧是電影光影的追隨者,本片若不細挖掘,稱得上是驚悚刺激,愛情與槍戰的結合,無論你想要尋找到什麼樣的看點,盜夢空間都能夠使你得到滿足。可若你想要挖掘電影的深度內核,諾蘭依舊可以滿足你。
  • 《盜夢空間》虛擬與現實交錯,傻傻分不清楚
    什麼是真實的本質,幸福究竟又是什麼呢,這就是《盜夢空間》。導演諾蘭,不愧是電影光影的追隨者,本片若不細挖掘,稱得上是驚悚刺激,愛情與槍戰的結合,無論你想要尋找到什麼樣的看點,盜夢空間都能夠使你得到滿足。可若你想要挖掘電影的深度內核,諾蘭依舊可以滿足你。
  • 《盜夢空間》最後陀螺會倒下嗎?
    《盜夢空間》影片中柯布和妻子梅爾有能力創造夢境,兩人可以共同生活在夢境裡。但梅爾把夢境當成了現實,願意一直生活夢境裡。
  • #諾蘭#的電影就是一場美夢 經典之作盜夢空間
    諾蘭導演的盜夢空間可能是我這輩子看得最多的一部電影。不低於30次,每看一次就有最新一次的理解。2020年8月28號剛好上映了10年的盜夢空間重新在國內影院上映,剛好10年,重新上映了這部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影,我肯定要去再看一次(儘管我一個月前在電腦已經又看了一次)。
  • 諾蘭經典力作《盜夢空間》上映
    影片發布「重築舊夢」版預告,帶人們再度遁入十年前那場驚世大夢,跟隨盜夢天團一起爭分奪秒完成多重夢境闖關……闊別十載震撼依舊,而如今重溫《盜夢空間》還有了新的理由與期待: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將登陸中國內地大銀幕,現已開啟預售!先看《盜夢空間》熱熱腦,再赴《信條》時空迷局,提前買好票鎖定觀影C位,燒腦接力收穫雙倍嗨爽體驗!
  • 盜夢空間 Inception (2010)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多姆•科布和他的團隊的任務不是竊取思想,而是植入思想,要讓一個大企業的繼承人自願解散公司。如果他們成功,這就是一次完美犯罪。所以《盜夢空間》在思想植入困難性上的設定,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在人們所知的各種意識狀態中,夢境是防禦機制降到最低的一種狀態,只有藉由深層的夢境,才能真正完成思想改造。這是《盜夢空間》與以往這類題材的作品很大的區別,以往催眠師用一個眼神就搞定的事情,《盜夢空間》裡的盜夢專家們用了一整部影片的篇幅去試圖完成。是諾蘭捨近求遠嗎,其實是前人異想天開罷了。
  • 你還沒看懂這部神作?細數《盜夢空間》
    就是這麼一顆小小的陀螺,曾經讓無數觀眾吵得臉紅脖子粗。 如今《盜夢空間》已上映十周年,還在國內迎來重映。 諾蘭在《盜夢空間》這部電影上傾注了10年的心血,想在大片的基礎上帶來不一樣的創新和思考。 大家是否發現,影片本身,也是一個對觀眾植入想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