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12555份菜譜,發現中國人最愛吃這個!

2021-02-27 語言茶座


 「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漢書·酈食其傳》),可以說,「吃」在中國人的生活裡,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甚至有人說,外國人對於「吃」好像就是給自己加能量,而中國人則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為了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不過,雖然大家對「吃」有著一致的重視,但各地人吃的東西卻大不相同,甚至,在菜品的製作上也很不一樣,而「菜系」就是對這種飲食地域差異最直接的特徵體現。

 

為了從數據角度出發分析中國菜系的差異,數讀菌決定從美食網站上把不同菜系的菜譜信息都扒下來一探究竟(經處理,最終得到18個菜系的12555份菜譜用於分析),看看不同菜系最受歡迎的菜,各個菜系的做菜步驟與時長差別,以及不同菜系的製作工藝和主要口味差異。

 

一、各菜系最受歡迎的菜是什麼?

在分析各大菜系最受歡迎菜品的前三名之前,我們可以先看看哪些菜超越了菜系,在全國範圍內最受歡迎。川菜中的水煮肉片、魚香肉絲和酸菜魚榮登前三甲,湘菜的剁椒魚頭排名第四,而滬菜的清蒸螃蟹殺出了重圍,名列第五。

接著我們來看各菜系下哪些菜最受歡迎。數讀菌根據各份菜譜中人氣值的高低把每個菜系下排名前三的菜譜篩了出來。面對結果,小編想說,如果下次有人問「有哪些字眼能令人瞬間饞得流口水」,這份排行榜可以說是標準答案了:東北的鍋包肉、北京的京醬肉絲、 上海的清蒸螃蟹、湖南的剁椒魚頭、四川的水煮肉片……而這些廣受歡迎的菜大多也跨越了地域,成為許多餐館裡必備的菜品。

(點擊查看大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受歡迎的菜名清單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出現了兩次,他就是蘇東坡。這位資深的「吃貨」同時也是位「廚子」,在山西菜中,以他名字命名的「東坡茄子」排在第一名。雖然很多人會認為這道菜屬於江浙菜系,但在山西太原,它也是一道傳統的名菜。在浙菜中,「東坡肉」 也居於第一位。關於東坡肉的傳說有很多,孰真孰假難以辨別,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蘇東坡對做肉是頗有研究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食豬肉詩》),也是很會吃了。

 

二、哪個菜系的做菜步驟最多、時間最長?

不同菜系有著不同的代表菜品,而它們在做菜步驟和時長上也不一樣。其中,山西菜以平均8.5步的做菜步驟在所有菜系中排名第一。在山西菜系的菜譜中,最複雜的一道要數宮府名菜「鮮奶烤魚」,總步數達到了45步,如此複雜的製作方法,數讀菌還是選擇下館子吧。

(點擊查看大圖)

 

排在山西菜之後的是東北菜和川菜(平均步數均為6.7步),實際上,這兩個菜系大部分菜譜的步驟是比較簡單的,一般4步就可以完成一道菜,但是有些大眾喜好的菜品做法會複雜些,就把平均值拉高了,比如東北的鐵鍋燉和重慶的酸菜魚,這類菜光湯底就要做不少準備了。

 

再說做菜時長,蘇菜可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平均時長達到了39分鐘,大部分菜譜所需耗時為30分鐘,這倒也符合蘇菜精細的形象。而山西菜不僅做菜步驟多,它的烹飪時間應該也嚇退了不少初學者——平均34分鐘。美食好吃,製作不易啊!

三、各菜系的主要製作工藝

了解完做菜步驟和時長,我們再來看看製作工藝。在這一方面,中國菜充分顯示出「種類繁多」的特徵,烹調技法多達數十種:炒、燉、燒、蒸、煮、煎、醬、煲、拌、炸、燜、烤、燴、汆、燻、扒、熘、滷…… 可以說是無所不用,無所不包。

 

(點擊查看大圖)

從總體上來看,大部分菜系最主要的烹飪方式還是是「炒」,這種技法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油鍋一熱,爆個香,把食材和調味料一放,再快速翻拌下,就可以出鍋享用美食了。這種技法除了「快」,還有一個優勢是「兼容性強」,炒麵、炒飯、炒蛋、炒菜、炒蝦、炒魚……一時間還真想不出有哪些食材是不能用「炒」的。

 

不過,雖然「炒」很通用,但山西菜、廣西菜、徽菜、湖北菜、豫菜還是以「蒸」為主,晉式三蒸(粉蒸肉、小酥肉、醬梅肉)、山黃皮蒸魚腩、香菇盒、南陽蒸菜就是它們各自的代表菜品。

 

對於蘇菜來說,佔比高的技法還是「燒」(煎、炒、炸等過後加水或高湯轉小火,等待食物熟透即為「燒」),人氣值最高的「紅燒獅子頭」用的就是這種方式。而在粵菜中,佔重要地位的則是「煲」,茄子煲、粉絲煲、煲仔飯還有各種各樣的煲湯在廣東都是非常普遍的,其中最出名的要數煲湯了,廣東人總能用上足夠的耐心,花上數小時的時間,去煲一鍋靚湯。對他們來講,吃飯時如果不配上一口溫熱的湯,可能會覺得通體不暢。

 

四、各菜系的主要口味

除了製作工藝,中國菜的味型之多也令人咋舌:鹹鮮、鹹甜、香辣、五香、醬香、蒜香、酸辣、麻醬、椒麻、豆瓣、魚香、薑汁……要把所有味型都列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連汪曾祺先生都感嘆「中國人口味之雜也,敢說堪為世界之冠」。

 

從味型上來說,不同菜系有著相同之處,亦有各自的側重點。從各大菜系的主要口味對比中可以看到,中國菜系的主流口味是「鹹鮮味」,這一味道在每個菜系中都排名第一,最低都佔了44%(東北菜),而最高則達到了70%(蘇菜)。

 

然而,不同菜系排第二的口味就有所不同了,比如,雲貴菜、川菜、湘菜、魯菜這幾個菜系是香辣味;徽菜和浙菜是甜味;其餘菜系則全部為家常味。相比其他口味,「家常味」這個味型在概念上可能大家會覺得模糊些,其實它是四川首創的三大味型之一,主要用料是豆瓣、鹽和醬油,因著菜式的不同,也可以加入豆豉、辣椒、料酒等,「回鍋肉」「家常豆腐」「太白雞」等菜式都屬於家常味(《解析中國菜餚味型分類及其調配與應用》)。不過,上傳菜譜的網友們可能會用廣義上的家常概念來定義家常味,所以導致其他非川菜的菜系也出現了高比例的家常味菜品。

 

當然,不同菜系的口味差異跟不同地域間的氣候和地形有著密切的聯繫,一般來說,氣候潮溼的地方,如四川、湖南等地比較喜歡吃辣,因為辣可以起到祛溼的效果,而廣東、福建、浙江等地由於產甘蔗較多,所以甜味菜品的比例會更高。

 

說了這麼多, 在「吃」這件事上,或許真的如梁實秋先生所說的那樣,中國人特別饞一些,不僅能吃而且會吃,可以用不同的調料和技法來滿足自己的味蕾。

 

不同食材、調料和技法的組合形成了不同菜系的特色,創造出風格各異的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不知道,這數不勝數的菜品,如果要一道道嘗試的話,一輩子的時間是否夠用?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分析了18個菜系的12555份菜譜,才知道中國人最愛吃這個
    (《漢書·酈食其傳》)可以說,「吃」在中國人的生活裡,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甚至有人說,外國人對於「吃」好像就是給自己加能量,而中國人則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為了獲得心靈上的滿足。不過,雖然大家對「吃」有著一致的重視,但各地人吃的東西卻大不相同,甚至,在菜品的製作上也很不一樣,而「菜系」就是對這種飲食地域差異最直接的特徵體現。
  • 我們扒下了全網所有 「年夜飯」菜譜,找到了最有年味的一道菜
    說起過年,最有儀式感的一道程序可能就是年夜飯了。從遠方風塵僕僕趕回來的一家人,圍坐一起,觥籌交錯,是每個中國人心中對「年」最深的印象。但不同地區、不同的人對吃也有千百種看法。千滋百味是中國菜的特色,但中國的「年味」到底是怎樣的?
  • 我們扒下了全網所有「年夜飯」菜譜,找到了最有年味的一道菜
    從遠方風塵僕僕趕回來的一家人,圍坐一起,觥籌交錯,是每個中國人心中對「年」最深的印象。但不同地區、不同的人對吃也有千百種看法。千滋百味是中國菜的特色,但中國的「年味」到底是怎樣的?回答這個問題似乎可以從數據分析上入手。
  • 競品分析 | 懶飯 VS 菜譜大全,下一步該怎麼走?
    3.1.3 需求分析以下是用KANO模型進行分析的結果:l 基礎型:兩款APP解決的基礎需求大致相同,首先要滿足用戶的是看菜譜的需求,包括搜索菜譜、菜譜查看、菜譜分類等需求。(PS:上圖是筆者昨天截的圖,而今天卻發現會員專屬挪到了第三排,第二排換成了計劃餐單,是個新功能,並且裡面的內容需要會員才能使用,這個變動意味著懶飯選擇間接性地引導用戶成為會員。
  • 好吃不上火菜譜媽媽易學的肉丸做法,孩子們都愛吃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川菜菜譜」,每日收穫不一樣的川味美食資訊。
  • 今日菜譜:大叔教你辣炒年糕,香辣味美,簡單易學,家人愛吃!
    自己也嘗試著在家做了,發現味道完全不輸外面的韓料店,軟糯Q彈,非常的好吃!每次看韓劇都覺得炒年糕、大醬湯、烤肉、部隊火鍋什麼的都超好吃,自己也來動手做一個吧!韓式辣炒年糕是一道菜品,屬於家常美食。這個量是夠兩人吃的,一個人會撐死的,我已經試過了,美食與大家的生活密不可分,現在食物吃的方法實在是太多了,每一個人都在不斷學習進步中,美食也是,在經過不同的人,不同的做法,一直在發生改變著,不同的人不同的口味。話不多說,今天大叔下廚房教你做辣炒年糕,希望你吃得開心~
  • 老外們最愛吃的中國菜,可是我們卻根本不認識
    左宗棠雞、炒雜碎、幸運餅乾……這些在美國最受歡迎的「中國菜」連很多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它們原來是中國菜。傳統中國菜之前並沒有這麼受歡迎,國外的中餐廚師為了迎合美國人的口味做出改變,反而在海外掀起了中華美食的熱潮。
  • 同樣是罐頭,現在為啥中國人不愛吃,外國人愛吃還形成了罐頭文化
    現在工作之後,逛超市看見兒時最愛吃的罐頭,卻怎麼也提不起興趣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先回到正題,罐頭這種東西是怎麼來的?說起罐頭,很多人潛意識裡就會想到外國人的罐頭,不怪罐頭上都是外文標籤,只怪罐頭的確是在外國興起的。至今外國人仍然保留著吃罐頭比吃新鮮的食物更健康的觀念。
  • 中國「最出名」4大糕點,桂花糕上榜,圖5中國人都愛吃
    中國"最出名"4大糕點,桂花糕上榜,圖5中國人都愛吃 現如今,我們可以吃到的糕點種類越來越多,還有一些西式糕點也進入大眾的視線贏得人們的喜愛,但要說起來我國的糕點更勝一籌,因為我國的傳統糕點大多都是用蒸的,吃起來也會更加的健康,你們知道我國最出名的四種糕點分別是什麼嗎?
  • 人工智慧還能剪片子、寫菜譜、帶娃? 吳曉波視頻
    即便是「只喜歡穿回過去談戀愛」的中國人,也出現了《三體》這樣的科幻巨著,還一舉奪得被稱為「科幻屆諾貝爾獎」的雨果獎。而這些影視和文學作品的火爆,實際上折射出我們現實生活中科技愈發迅速的進步。例如,這些作品中最熱門的主題,就是人工智慧,這與今年人工智慧在世界上折騰出的動靜不無關係。
  • (大概是)最萌最直白的手繪菜譜(上)
    這裡包含了十個菜譜:電飯煲炒雞蛋、電飯煲煎雞胸肉、客家釀肉、照燒雞肉、白菜豬肉蓋澆飯、吉野家牛肉飯、臘腸番薯燜飯、青椒肉絲拌麵、洋蔥燜排骨、日式蛋包飯、洋蔥香腸發麵餅。(我真的每次發的內容量都夠發十篇了,不是開玩笑。)【電飯煲炒雞蛋】這是最開始的一個菜譜,電飯煲炒雞蛋。
  • 我用Python爬取美食網站3032個菜譜並分析,真香!
    ,為了方便可視化分析,還需要對爬取的數據進行簡單清洗。為方便菜譜用料分析,需要根據用料欄位計算出每個菜譜的用料數量。由於用料欄位都是以逗號分隔,計算逗號數即可間接得到。川菜用料最足的菜譜為川味砂鍋之足不出戶的麻辣燙,共用料35種。
  • 寶寶不愛吃蔬菜怎麼辦?分享3個菜譜,讓娃愛上蔬菜
    很多寶寶都有挑食的毛病,尤其是不愛吃蔬菜,但是蔬菜又是飲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夠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各種維生素以及礦質元素,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寶寶大腦發育。可是,寶寶就是不愛吃蔬菜,那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 今日菜譜:大叔教你煲仔飯,香氣撲鼻,軟糯可口,家人愛吃!
    這個金黃色、這個嚼起來剛好的厚度、這個碰碎的清脆聲音,簡直就是一種不可拒絕的誘惑。還有更多美食等你呢~今日菜譜:大叔教你鮑魚鮮蝦粥,鮮香味美,簡單易學,家人愛吃!今日甜點:大叔教你自製蛋黃酥,鹹香味美,酥脆可口,家人愛吃!
  • 韓國人最愛吃五花肉,價格卻貴的難以接受,羨慕中國人隨便吃!
    韓國其實是一個物質非常匱乏的國家,因為土地資源貧瘠,很少能吃到新鮮的蔬菜,這也造就了韓國人的泡菜文化,同時韓國的各種肉類也相當貴,其中最貴的就是五花肉了!韓國人特別愛吃他們的國產五花肉,而本土的五花肉價格又是如此之高,加上韓國普遍民眾都是勤儉節約為主,因此生活中吃到五花肉的機會還是不多!
  • 中國人有多愛吃火鍋?看看電視劇就知道了
    要說中國人有多愛吃火鍋?小編只能說,「人生在世,唯有火鍋二字不可辜負。」而在各種的影視作品中,處處也能見到火鍋熱氣騰騰的身影。從經典87版的《紅樓夢》到大製作電影《讓子彈飛》、浪漫愛情電影《北京愛情故事》和輕喜劇《人間煙火花小廚》,火鍋可謂是影視劇的寵兒。
  • 接地氣兒 | 5 種藜麥菜譜合集,愛吃藜麥的你不要錯過!(內附營養標籤)
    注意:為了讓大家更直接的看到每份菜譜的營養價值。我們在每份菜譜後面添加了營養標籤,這樣嚴謹體貼的營養師你們愛不愛?這個吃法還可以和金槍魚罐頭一起吃,增加些蛋白質的含量。除了這個菜譜裡的香料大家還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加一些自己愛的口味。
  • 今日菜譜:大叔教你涼拌麻辣豬耳,香辣脆爽,開胃解膩,家人愛吃
    豬耳朵的口感很棒,吃起來特別的爽脆,最適合當下酒菜了。豬耳朵一般都是涼拌的,涼拌的豬耳朵爽口不膩,而且做法也簡單,準備熟豬耳朵,切成條,然後加調料拌一拌就可以了。1、首先做滷水,牛筒子骨清水浸泡半個小時,把血水除去,滿滿的一罐砂鍋水,中小火熬上一個半小時,湯汁漸漸濃鬱,直接炒的糖色上色,先是熱鍋熱油,抓兩把白糖進去,小火煎炒,待白糖全部變成紅褐色氣泡,就把熬好的牛骨湯倒進去大半鍋,讓大火燒開兩三分鐘,這個時候湯色就出來了
  • 法國人疑惑:我們人人愛吃的法棍麵包,為何中國人一點也不喜歡
    然而在這麼多國家當中,似乎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去法國巴黎,就是由於到了這個地方,不僅能夠讓我們大家品嘗到什麼叫做法式大餐,而且還可以吃到當地非常有名的蝸牛,就連這個地方的麵包甜品都特別出名。在法國這個地方最出名的甜品就是拿破崙蛋糕了,如今這樣的美食都已經成為一種網紅甜品。
  • 秋刀魚深受日本人喜愛,為什麼中國人不愛吃?網友:又苦又腥
    秋刀魚深受日本人喜愛,為什麼中國人不愛吃?網友:又苦又腥魚在人們的生活中是十分常見、十分受歡迎的一種肉食,除了豬肉、牛肉之外,最常吃的一種大概就是魚肉了。口感鮮香、魚肉鮮嫩、細膩滑口,是一種老少皆宜的美味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