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網第一!廣電總局推薦的這檔二胎綜藝,是中國式教育的放大鏡

2020-09-12 好奇心超重的研究僧

一直引領綜藝潮流的湖南臺最近又出了一檔新綜藝《誰知盤中餐》,早在播出前就受到了廣電總局重點推薦。



這部綜藝主要是一檔原創育兒觀察類節目,來自全國的各個城市的48個萌娃,萌趣可愛,金句百出。節目組會拍攝四站,每站6組二胎家庭的孩子來到鄉村,以大帶小相互依靠,獨立自主生活一周。

這檔節目首播當天就獲得不俗的成績,儘管才播出三期,就已經收穫了六網第一、全網第一的的好成績!

而且我在節目裡發現了不少「熟人」,有抖音網紅「潮爸劉教授」的女兒安安和彤彤,也有開朗兄弟,本身自帶流量!很可愛的二胎家庭,節目的模式有的人說有點像城市孩子來農村體驗生活的變形計,但我覺得倒不如說是孩子家長的變形計。



其實我覺得這檔綜藝前兩期給我最大的驚喜就是父母和孩子相處的那一期,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以及對於二胎之間的態度卻是中國式家長的放大鏡!將中國式家長的教育問題呈現的一覽無餘。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的童年?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其實大人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不能換位思考,明明自己也是從孩子長大過來的,小時候最討厭家長做的事情,結果長大以後有了自己的孩子,倒複製了曾經「自己最討厭的人」的樣子。

其實這和孩童事情的教育有很大關係,因為在童年,是一個三觀逐漸形成的時期,而這一時期接觸到的人和事,大人處理事情的態度,方式,教育方法都直接影響著孩子三觀的形成。孩子們也會開始下意識的模仿這些行為,所以這些行為,教育方式會對孩子造成根深蒂固的影響。



而中國式家長最常見的傳統觀念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完事了!曾經在網上引起爭議的「狼爸教育法」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狼爸蕭百佑,因其「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的口號而被稱為「中國狼爸.而其三個子女都因進入北大而使得他名聲大噪,但事實上,成功的做成某件事情是有很多因素起作用的,但是棍棒的童年一定在孩子的印象中是段痛苦的教育。不過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慶幸的是,這種方法不再被提倡。



但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大人們通常會以大人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卻忘了孩子也還只是一個孩子而言。

比如第二期裡,彤彤和安安一家,爸爸媽媽都在為孩子接下來的獨立生活做準備,想要教會她們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就在爸爸媽媽和姐姐彤彤為生火做法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妹妹安安卻在旁邊用布給玩具喬治擦拭。



爸爸看到擔心妹妹不參與勞動沒法面對獨立生活的指導,有些不滿的說:我們都在裡面生活,你在給小豬擦耳朵。妹妹解釋到:是因為小豬喬治掉到水坑裡了,很髒,所以我要給他擦耳朵。



爸爸繼續說到:你管他幹嘛,他又餓不死,你先管好你的肚子餓不餓就好啦!結果妹妹馬上回了一句:他餓。喬治和我說的。



爸爸覺得妹妹很幼稚,說:你都快6歲了,還在和娃娃說話!顯然妹妹對於爸爸的不理解很不高興了,接著爸爸又跑進廚房和媽媽、姐姐們述說妹妹的「罪行」,在外面的妹妹聽到了,也很不高興,跑進廚房開始和爸爸鬧彆扭。



其實裡面爸爸的做法就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思維,總是以成人的角度去看待事情,不能理解小孩子的世界。但是他們忘了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呀!

比如大人們有的時候就理解不了孩子們為什麼需要那麼多的玩具,為什麼對童話深信不疑,也許在爸爸眼裡,妹妹的做飯就是偷懶,他只是以喬治作為藉口,不然怎麼一個玩具會和她說話呢?



但是觀察室裡面的兒童教育專家張雅蓮則說出來孩子的心聲,她說這是當下家長的一個通病,總是認為孩子很幼稚,站在成人的角度,沒法去理解孩子所做的事情。他補充了一個觀點:2歲-6、7歲這個階段的孩子還處在泛靈論的階段,認為世上的所有一切都是有生命的。



那麼遇到妹妹這種情形應該怎麼解決呢?

張老師說你下次遇到這個事情不妨和他一起來做這個事情。

爸爸很疑惑,一臉問號地問道:難道要我和她一起和喬治講話嗎?



」為什麼不可以呢?這個時候就要放低姿態!陪著她一起把這件事情做完很快就會過去了!你越是不理解她,她情緒越不好,反而越會牴觸你讓她做的事情。「這是張老師給出的回答。

村長李銳在旁邊也開始支招了:你可以和她說:寶貝,我們帶著喬治一起去幹活,幹完了再回來一起洗好不好呀!不得不說還是村長厲害!



不過這次危機的解決確實反映了中國式家長的典型思維:

1.什麼年紀就該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太幼稚!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家長會在孩子小的時候不厭其煩地和孩子說童話,買玩具,但是到了稍大一點的時候又迫不及待地要求孩子長大,不可以再幼稚了!

爸爸裡面提到一句:你都快6歲了,還這麼幼稚!其實就是在要求她長大!但是快6歲的妹妹不就是處在一個需要童話的世界裡嗎?

我覺得不僅是小孩,其實我一直覺得童話也是大人需要的東西,因為經歷了社會的複雜,才讓童話為自己的心靈保存最後一片童心和淨土,而單純的孩子,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在他們眼裡,皆是童話!保持一份童心,心底留有一片柔軟,不好嗎?

2.主觀臆斷地給孩子的行為下定義,就像這位爸爸一樣,一開始在他的眼裡,他並不認為妹妹真的是在和喬治說話,擦耳朵,而是自己給孩子的行為下定義:你就是在偷懶,媽媽和姐姐都在幹活,你卻在這裡玩玩具。

但是我相信妹妹的本意並非如此,從燒火前妹妹忙不迭地給大家洗碗,包括後面妹妹提到自己有分工,姐姐燒飯,妹妹洗碗,可以看出來妹妹並不是一個不愛勞動的人。




所以爸爸的不理解其實是對妹妹的誤會,並且還和姐姐、媽媽訴說,則是一定程度上又放大了誤會,讓妹妹很不開心。但是這不是家長的通病嗎?

大人們總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卻不相信孩子的理由。大人認為你做了就是做了!認為你錯了也是你錯了!解釋就是狡辯!相信不少人的童年應該都遇到這種情況。



其實孩子需要的更多是相信和理解,如果大人們能夠放下姿態,放下自己所謂的」上帝視角「去和孩子平等的交流,一定會收穫更多。也許成人的成功也應該包括能夠理解孩子,和孩子做朋友!

02二胎時代的困惑

自從國家二胎政策開放以來,許多夫妻紛紛加入生二孩的浪潮。每年新生兒的出生數量以千萬為單位在增長,但是二胎家庭普遍也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怎么正確處理大寶和二寶的關係。



關於二胎,有的人不選擇要二胎的理由是擔心會分走大寶的關愛,讓大寶覺得心裡不平衡。

而事實上,有的家庭的大寶對於二寶也是持」敵視「態度,認為是二寶搶走了本來屬於自己的關愛,本來以前是滿滿的一份愛,現在卻變成了半份有時還要打折扣的愛。

因此,怎麼讓大寶接受二寶,兩個寶貝之間能合理相處成為了讓家長焦頭爛額的問題。



但實際上,聰明的家長不僅不會加速問題的惡化,反而可以讓關係更親密。

在《誰知盤中餐》的節目裡,有一組二胎家庭,哥哥馬晨焱和妹妹馬堇馨在房間裡玩耍,哥哥給妹妹講完故事後,哥哥把妹妹的手反抓到背後,逗妹妹,但是可能把妹妹弄疼了,妹妹很不高興,兩人拉扯著玩的時候小吵了起來。



妹妹跑去和爸爸媽媽說,媽媽告訴她,你應該去和哥哥說:你不能這麼惹我。

妹妹雖然不是很想理哥哥,但是想到接下來好幾天都要和哥哥相處便不情不願地去了,她很嚴肅地告訴哥哥:你不能那樣招我,我很不喜歡。但最後還來了句威脅:你以後再這樣我就咬你了。



哥哥想了想,肯定的說道:你是特別喜歡咬人,改掉這個習慣吧!別一個小姑娘光天化日之下總是像個」狗「一樣咬人。結果就是這個比喻句觸發了妹妹的底線,妹妹憤怒地向爸爸媽媽哭訴:哥哥罵我是狗!



如果你是家長,你會怎麼做?

但這一對父母的操作真的值得點讚,就連主持人李銳都說:你簡直就是張老師啊!(在場的育兒專家)!

媽媽聽到妹妹的哭訴,並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地去把哥哥罵一通,而是讓哥哥出來,問清事情原委,一起來處理這個問題。



這個做法就很好,很多二胎家庭,理所當然的有一種思維:大的總是會欺負小的。所以接到小寶對大寶的投訴,就認為是大寶的錯,但是這種做法實際上卻是破壞兩個孩子間的感情的元兇。


大寶會認為爸爸媽媽是小寶的幫手和救兵,爸爸媽媽總是幫小寶而不顧自己的感受,不聽自己的辯解,潛意識裡就會把二寶當成自己的敵人。所以在平時的時候,這種做法千萬不可取。



接下來,哥哥當著大家的面說了一下事情的原委,說招惹妹妹只是想逗她玩,爸爸發話了:問題是別人接不接受?妹妹不接受為什麼不停止呢?哥哥說:我就是想和她玩。

爸爸便親自開始模仿哥哥的動作去惹哥哥,問你這樣會願意嗎?哥哥回答到:不會,會煩躁。媽媽說:你不願意,妹妹是不是也不會,你要換位思考。



接著爸爸又闡述了之後事情的經過:妹妹後來又進去打算和你說這個問題,然後她覺得你罵他是狗,是這樣嗎?哥哥,妹妹有咬你嗎?哥哥回答:沒有。媽媽就引導他:那你說的話是不是有些重?



本以為這件事會以對哥哥的教訓結束,但聰明的爸爸轉而對妹妹說:妹妹,雖然哥哥做了你不喜歡的事情,但是你威脅哥哥,如果他怎麼樣你就怎麼樣,你覺得有用嗎?

妹妹想了想:沒用。媽媽說:那就不要威脅,下次遇到事情就嚴肅地說明白好嘛!



最後整件事以哥哥和妹妹擁抱和解圓滿的結束。



整件事情的處理很自然,父母沒有隻聽妹妹的一面之詞,而是聽完哥哥的敘述,弄清事情的真相再進行下一步,接著也沒有指責哥哥,而是以哥哥施加給妹妹的行為的重演讓哥哥知道要去換位思考。

同時也指出了妹妹的不足,告訴妹妹的這種威脅行為沒有效果,正確的做法是什麼。讓哥哥和妹妹看到爸爸媽媽並沒有偏袒一方,而是就事論事。

最後鼓勵哥哥和妹妹和解,兩個人反而更親近了,一次吵架非但沒有加速哥哥和妹妹的矛盾,反而讓兩個人的關係升溫,這就是智慧的父母解決問題的辦法。



同樣值得借鑑的還有演員孫儷的做法,大家都知道孫儷有一雙兒女,兒子等等,女兒小花,孫儷為了不讓等等產生妹妹的出生會稀釋自己的愛的想法,在妹妹出生之前就準備好了一份禮物,告訴等等是妹妹送給他的禮物。



而且小花的名字是等等在看動畫片的時候有一個小老虎叫小花,然後他說小花在媽媽肚子裡,所以就取了一個名字叫小花,所以出來之後就會認可這就是他的妹妹。而且這個名字是他取的,所以他會很高興。



同樣他提到二寶出生以後更加要關注大寶,因為二寶很多行為都是受大寶影響,所以關注大寶也可以讓大寶發揮榜樣作用。

結語

總的來說,每個人看待這部綜藝的角度可能都有所不同,有的人看到的是萌娃的萌,也有人看到的是小孩的頑皮,但是希望大家更能看到這檔綜藝反映出的教育問題,孩子犯的錯誤,二胎之間的問題,是不是家長也有一些責任,如果是你的孩子,你該怎麼做?



之前網上一直吵得沸沸揚揚,說父母要經過考試才可以當父母,但我想說的是,這個考試絕不僅僅是一張試卷,而應該是生活的考驗,所以從教育這個角度來說,這部綜藝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廣電總局推薦56部2020年Q1優秀國產紀錄片
    廣電總局推薦56部2020年Q1優秀國產紀錄片 時間:2020.10.29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視聽廣電
  • 被廣電總局叫停的綜藝節目有哪些?這些綜藝被禁播真的好可惜
    被廣電總局叫停的綜藝節目有哪些?這些綜藝被禁播真的好可惜!在電視劇中我們會經常看到各種各樣的綜藝節目,這幾年綜藝節目也算是發展特別好的。綜藝節目在大眾中也是非常的受歡迎的,因為在綜藝節目中會見到很多的明星。最重要的是在這些綜藝中看到的他們是非常真實的。
  • 國內第一檔孩子送家長來參加「變形計」的節目誕生了了
    一直引領綜藝潮流的湖南臺最近又出了一檔新綜藝《誰知盤中餐》,早在播出前就受到了廣電總局重點推薦。這檔節目首播當天就獲得不俗的成績,儘管才播出三期,就已經收穫了六網第一、全網第一的的好成績!其實我覺得這檔綜藝前兩期給我最大的驚喜就是父母和孩子相處的那一期,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以及對於二胎之間的態度卻是中國式家長的放大鏡!將中國式家長的教育問題呈現的一覽無餘。
  • 廣電總局將嚴控"星二代"真人秀 《爸爸回來了3》或將調檔
    知情人告訴記者,廣電總局即將從數量、節目內容、播出時間等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加真人秀,尤其提到不得借真人秀節目炒作、包裝明星子女,親子節目即將全面撤出晚間檔。▲《爸爸回來了》或將調檔總局限制「未成年上真人秀」 星二代節目將降溫當年《爸爸去哪兒》收視率一騎絕塵,內地也迎來「親子綜藝」的全新時代,2014年曾有24擋親子節目登上衛視,雖然在去年上半年有降溫現象,但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育兒類節目又有一個回升的趨勢。
  •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推薦2020年第一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的...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推薦2020年第一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的通知廣電辦發〔2020〕26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電視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辦公廳、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 又有46部紀錄片獲廣電總局推薦!電視臺可以選購選播
    廣電總局2020年第三季度推薦了《2020我們的脫貧故事》《同心戰「疫」》等46部優秀國產紀錄片,要求全國各級電視臺積極選購選播。
  • 廣電總局首次重拳出擊暑期網綜!《明日之子》將停播?騰訊回應……
    廣電總局這則《通知》發布之時,兩檔涉及偶像養成、歌唱選拔的熱門網絡綜藝《明日之子2》和《中國新說唱》都定檔今年暑期,外界產生了諸多傳言,上述節目可能遭到停播或延播。真相如何,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分別採訪了騰訊、愛奇藝兩大平臺方。今年是網綜節目大熱的一年,首先是《這!
  • 再見,綜藝咖天價片酬!廣電總局發綜藝「限薪令」
    不管是《極限挑戰》的黃磊、孫紅雷等六兄弟,還是《奔跑吧》的鄧超、陳赫等兄弟姐妹團都在限薪範疇之內。11月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網站公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通知不僅把對網劇和網絡電影的片酬限制落到紙上,而且明確表示綜藝節目也在片酬限制範圍之內。此外,通知還對收視率做出了相關規定。
  • 國家廣電總局:《大地情書》入選2020年度全國第一季度優秀紀錄片
    收錄於話題《方艙》《武漢戰疫紀》《我的扶貧年》《人生第一次》等56部作品入選總局2020年第一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
  • 下架網劇、點評電視劇、整頓真人秀,廣電總局又要紅了?
    的迷亂和哀嚎之中,小編觀察了一下輿情,發現網友們紛紛把視線的焦點對準了一位「老派網紅」——廣電總局。2月25日,網上傳出《爸爸去哪兒第四季》或將取消製作,以及《我們相愛吧第二季》延遲播出的消息。我要是想看普通人談戀愛,蹲馬路牙子看一天不就好了……」然而,網友們理解不了總局的苦心,在綜藝節目井噴的今天,數量龐大的節目對明星資源的過度挖掘,催生了一個又一個不長命的欄目,為了給中國綜藝節目創造一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的前景,總局背負著不被人理解的使命感,揮淚整頓了一次又一次。
  • 廣電又出新政策,網友:看來這兩檔延播綜藝涼了
    今日,廣電總局又出新政策,一共七大點,其中有一點「嚴格控制偶像養成類節目,嚴格控制影視明星子女參與的綜藝娛樂和真人秀節目」,指出了對偶像養成類節目和明星子女類節目的控制,不知道對還未開始錄製《偶像練習生2》,《創造101》第二季,《明日之子3》等偶像養成類節目有沒有影響,但這兩檔綜藝看來是涼了。
  • 廣電總局終於放大招:中國要結束「爛片」時代了?
    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黨組發布了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其中提到遏制「天價」片酬和明星炫富問題。《中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通報中指出,總局即將召開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工作座談會,加強對電視劇播出的調控。
  • 廣電總局公布收視率超0.5%的黃金時段電視劇和周播綜藝名單
    據廣電總局「中國視聽大數據」(CVB)系統統計,2020年全年電視收視用戶每日戶均收視時長5.85小時(同比上漲12.9%)。2020年,平均每天每個電視收視用戶觀看62.4分鐘電視劇,全年共81部(93部次)黃金時段電視劇每集平均收視率超過0.5%;平均每天每個電視收視用戶觀看29.7分鐘綜藝節目,383檔主題節目和328檔周播綜藝節目在全國衛視頻道播出,首播綜藝節目中67檔單期收視率超1%,170檔超0.5%。
  • 《西茂的婚禮》入選國家廣電總局二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
    《西茂的婚禮》入選國家廣電總局二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 2020-11-03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萌娃親子綜藝「過山車」式發展,重新回歸後熱度是否依舊?
    2018年8月,廣電總局就《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提出,防止未成年人節目出現商業化、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傾向。這一規定的發布,讓待播出的《爸爸去哪兒6》《想想辦法吧!爸爸》等節目都受到了波及。
  • 廣電總局中國視聽大數據發布,省級衛視交出亮眼成績單!
    廣電總局「中國視聽大數據」(CVB)日前發布了2020年收視綜合分析。2020年全年電視收視用戶每日戶均收視時長5.85小時(同比上漲12.9%),每日回看用戶數佔全天收視用戶規模的12.3%,點播用戶數佔全天收視用戶規模的34.0%。電視大屏觀眾規模大、用戶粘性高。
  • 這6部動畫片被總局推薦播出
    總局推薦2017年第一季度優秀國產電視動畫片,《故事奶奶》《彩虹寶寶2》《榜樣》《星遊記—風暴法米拉(上)》《小蘿蔔頭》《阿優之兔智來了
  • 國家廣電總局加強網絡直播管理!這七類行為將被禁止
    五、以直播間、直播演出、直播綜藝及其他直播節目形式舉辦電商節、電商日、促銷日等主題電商活動,應按照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的有關規定,提前14個工作日將活動嘉賓、主播、內容、設置等信息報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備案。
  • 廣電總局清查整治電視購物頻道,23檔收藏類節目涉違規停播
    廣電總局清查整治電視購物頻道,23檔收藏類節目涉違規停播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 2020-12-26 12:25
  • 廣電總局整治電視購物!23檔收藏類購物節目全部停播
    據廣電總局官網,針對監看發現部分電視購物頻道播出的收藏類購物節目存在虛假宣傳等違規問題,廣電總局近期組織有關省局開展全國電視購物頻道收藏類購物節目專項清查整治工作。目前,涉及19個購物頻道有違規問題的23檔收藏類購物節目已全部停播,同時停止了相關違規商品銷售。廣電總局強調,這些電視購物節目應該堅決把牢商品準入、商品宣傳、節目制播、產品售後等各環節各關口,堅決維護消費者權益,促進電視購物頻道誠信經營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