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這兩天,一個名為「讓我們彼此關懷」的活動,在貴陽人的朋友圈裡頻繁轉發。活動呼籲有多餘口罩的市民,出門時送一個新口罩給需要的陌生人,送出後會得到一個10元的愛心紅包作為獎勵。
記者經過打聽,聯繫上了活動的發起人張語希,一名在紐西蘭讀書的貴陽女孩。她說,為了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她特地拿出兩千元的壓歲錢設立了「口罩關愛基金」,但到現在一個也沒送出去,不是沒人參與活動,而是貴陽人的愛心,早已付諸在行動之中。
16歲女孩的心願 「我是語希,我是貴陽人,現在在紐西蘭讀高中。雖然身在海外,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很想為抗疫做一點貢獻......」2月8日,張語希在寫好這則近500字的活動發起書後,發在了媽媽的朋友圈裡。
張語希和父母
在這之前,張語希最初的想法是用自己的壓歲錢購買一批口罩,再寄回國給需要的人。可她和媽媽跑遍了當地的多家藥店,都被告知口罩已被華人買光捐贈回國。
看到網絡上國內口罩缺貨的消息,張語希也跟著心急起來。經過一番思考,她決定發起一個向陌生人送口罩的活動,這樣不僅能緩解大家買不到口罩的窘境,也能藉此傳遞出一份愛心。 「有的叔叔阿姨,他們手上的口罩也不多,但都在保證自身的前提下,送給了更需要的陌生人。」張語希說,活動發出後不久,媽媽的初中同學周女士發來消息,她在貴陽盛世花城小區的業主群裡,詢問哪些鄰居沒有口罩,之後她用塑膠袋把口罩裝好,寫上房號後掛到了鄰居的門前。
周女士把口罩掛到鄰居家門口
之後的幾天,張語希的愛心活動逐漸在媽媽朋友圈裡火了起來,一些叔叔阿姨為了支持她,紛紛發紅包想支援「口罩關愛基金」,但都被她一一婉拒,張語希說:「現在資金還充足,獎勵只是形式,目的是喚起人們之間的溫情,越是危難的時刻,我們越是應該彼此關愛。」
愛心傳遞到貴陽
「看到語希姐姐的行動後,我也想參與進來,我給活動取名叫『口罩傳遞愛心』。」貴陽的初一學生夏雨天,看到這個活動後,主動拿出了5千元的壓歲錢,投入到「口罩關愛基金」中。 夏雨天的媽媽說,為了支持孩子,身邊許多朋友都主動參與進來,現在出門時會有意識地多帶一個口罩,如果遇到有需要的人就送給他。
參與活動的貴陽學生夏雨天
「非常感謝熱心的業主雪中送炭,口罩已發放到一線人員手上......」前兩天,曾經給鄰居送過口罩的周女士,又給盛世花城小區的物業人員送去了一盒口罩。 「我把朋友送給我的十個口罩,又送了兩個給賣菜的阿姨。」住在中天花園小區的吳女士說,前兩天,一位朋友聽說她沒有口罩,主動送了多餘的10個給她,同時也把這個愛心傳遞活動告訴了她。
周女士給物業人員送口罩
當天,朋友給吳女士把口罩送到小區門口後,正好被旁邊一位賣菜的阿姨看見,便詢問吳女士能不能賣兩個給她。「阿姨不要錢,我送給你。」隨後,吳女士主動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2月12日上午,住在會展城的張語希的外公外婆出門買東西,把兩個口罩送給了小區裡一對送快遞的夫妻。「他們每天接觸的人多,需要加強防護,如果不夠用了我還會再送給他們。」張語希的外公說。
張語希外公給快遞小哥送口罩
有愛就一定會贏
張語希的媽媽楊蘭蘭告訴記者,她的朋友圈裡有好友790人,估計有一半的好友在支持和參與活動,大家都在幫忙轉發活動信息到各種親友群裡。
這其中,有一位叫雪暉的女士,把活動書翻譯成英文發到了國外的社交媒體上,希望讓更多外國人了解中國人在抗擊疫情中付出的努力。
「昨天,媽媽的同學還在他的公眾號裡寫了關於我活動的事情,這樣的話,傳播會更廣,會有更多人參與。」張語希說,很多貴陽的朋友看到活動後,都是默默地送口罩,不會拍照,也不會向她索要紅包。
其實,張語希希望大家在送口罩時能拍一張合照留下來,她會把這些照片收集起來做成一個相冊,作為中國人在遇到困難時,團結一致、關愛彼此的紀念品。 除了呼籲大家參與活動,張語希還想著把暫時沒送出去的壓歲錢,拿出一部分來購買口罩,送給貴陽基層的社區工作人員。
2月12日上午,在楊蘭蘭的努力下,終於在紐西蘭聯繫到一批可靠的的口罩貨源,張語希用1080元,購買了200個口罩,準備寄到觀山湖區會澤居委會。 「親愛的叔叔阿姨,我個人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相信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身在海外的每個中國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與祖國並肩作戰,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夠共克時艱,加油!」在給居委會工作人員的信裡,張語希這樣寫道。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