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村莊,看似普通,歷史悠久,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個村莊有100多名年輕人參軍,有18位烈士戰死沙場,為國捐軀。
這個村解放前,曾經是縣委縣政府所在地,這個村有以自己村莊命名的烈士陵園。這是哪個村子啊?這麼厲害。
這就是北京市昌平區的桃林村。
18位烈士戰死沙場,為了紀念這18位烈士,而修建了一座烈士陵園,取名——桃林烈士陵園。
陵園門口處一對石獅子,後面丁香花盛開。
石獅子旁邊立有一塊石碑,桃林烈士陵園被列為昌平區文物保護單位。
沿著臺階而上,正對著一座影壁牆。
上書四個大字「英烈千秋」。
影壁牆兩側各有一個圓形小門。
門後就是桃林烈士紀念碑。
石碑上書「桃林革命烈士紀念碑」。
清明期間,前面有一個花籃,為當地政府敬獻。
石碑的後面有碑文。
該石碑立於1991年。
石碑對面的影壁牆上,就是犧牲的18位烈士。他們多數都20歲上下,最大的也就42歲,正是大好年華。
值此2021年開篇之際,整理此文,紀念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