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喪屍片又雙叒來了,自從《釜山行》後,小鑑牢牢掌握了韓國喪屍片的每一條新動態。
最近,讓小鑑搓小手表示期待的一部是劉亞仁、樸信惠主演的《#活著》。
可惜影片的口碑僅僅在及格線上徘徊,豆瓣5.8,IMDb6.3。
有人說它是「屎一樣的劇本」、「一塌糊塗」;
但也有人評價其是「喪屍版傾城之戀」、「又傻又有點可愛」、「優秀的爆米花電影」。
為什麼明明是同一部戲,評價卻天壤之別?且聽小鑑慢慢道來。
《#活著》,片如其名,主角們貫穿整部電影的唯一訴求就是「活下來」。
開篇,父母與姐姐早已出門,宅男代表吳俊宇(劉亞仁 飾)被鬧鐘吵醒,照常開啟電腦打遊戲,遊戲裡的好友告訴他:去看電視,電視裡播放的新聞像是電影特效。
吳俊宇返回客廳打開電視,還沒等看到相關的新聞,信號切斷,屏幕漆黑。
此時,政府發來了緊急災難信息:請禁止外出或野外活動。
諷刺的是,鏡頭在下一秒切換成了客廳裡的字畫,上面寫著「平和平康安寧」。
隨即,吳俊宇趴在陽臺上向下望,整個小區陷入一片混亂,居民四散而逃。
還有不少「人」以扭曲的姿態,張牙舞爪地追著別人咬,喪屍世界拉開帷幕。
而《#活著》的鏡頭焦點,在平緩和慌亂間來迴轉換,平靜的是暫時一無所知的吳俊宇,他與樓下慌不擇路的人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下一刻,就是當頭一棒。
吳俊宇親眼看到,一位害怕這個恐怖世界的小女孩在見到媽媽時,兩人情不自禁地擁抱在一起,下一秒女兒便成為了喪屍,一口咬死了自己的母親。
他被嚇到瞳孔急劇收縮,似乎才剛剛嗅到空氣裡瀰漫的危險。
可想而知,影片設定的喪屍背景,想要呈現的是倖存者面對世界末日時,驚恐、絕望等多重情緒的積累和爆發。
吳俊宇的扮演者劉亞仁,就是把觀眾狠狠扯進電影設定裡的那根「線」。
順著這條「線」你將會看到劉亞仁版宅男面對世界末日時,閃亮的獨角戲。
一個自稱鄰居的人敲門躲進了吳俊宇的家,借用衛生間時,吳俊宇聽到電視上播放「食人者」的新聞,稱該症狀感染者已經擴散到全國各地。
他開始對鄰居產生懷疑,神經進入到緊繃狀態,躡手躡腳走向廚房,想要拿出一把刀。
廁所衝水聲響起,吳俊宇緊張到青筋凸起,大喘了一口氣,遲疑了幾秒才迅速選出最大的一把刀對準從廁所走出來的鄰居。既害怕對方是喪屍,又害怕自己誤傷他人——劉亞仁把兩種相互矛盾的情緒拿捏得死死的。
夜深時聽見聲音醒來的吳俊宇,恰好看到一名女警被喪屍拖向地下停車場,那些喪屍正在大口地撕咬著她身體。
他情不自禁喊出聲來,狂拍著欄杆,那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他也只是個平凡的、怕死的普通人類。
後來喪屍越來越多,吳俊宇將家中的玻璃貼滿了報紙,屋內的光線變得昏暗。
他就這麼獨自挨過了一日又一日,某一天,孤獨感如潮水般湧來,他甚至幻想出了家人的影像,但清醒後的屋子裡,仍然只剩他一個人。
他胸腔裡長達數日的憋悶、憤怒和絕望在這一刻無限放大,最終達到了情緒的臨界點,失聲痛哭。
這也是劉亞仁在電影中絕妙表演之一,當痛苦飽滿到極點,他哭泣的聲音變得嘶啞、短促、無聲,哭到最後四肢無力,生理性嘔吐。
這行雲流水,不著痕跡的演技,誰能不服?
緊接著,他收到了來自家人的語音信息,親耳聽到他們被喪屍咬到生命已無望,萬念俱灰、涕泗橫流,臉部不受控制地抽搐……
感染力瞬間爆表,根本無需用語言來形容。
其實,電影裡的吳俊宇就如同你我,平凡渺小,宅在家裡就是喝酒蹦迪打遊戲,面對困難常常不知所措……
這就是劉亞仁表演的強悍之處,他本人橫衝直撞、個性張揚,可當變成電影裡一個畏畏縮縮又不得不面對恐怖世界的宅男時,他就立刻變成了能引起強烈共鳴的「小人物」。
而這30多分鐘的劉亞仁演技大賞,竟變成了影片最出彩的部分,直接拔高了電影的整體水平。
不得不說,各位在座姐妹的老公偶像,真是優秀得不像話!
憑藉劉亞仁的卓越演技,越來越多的觀眾留意到了這部電影,但有各種描繪人性的優質喪屍片在前,對比之下《#活著》就顯得單薄了許多。
可看電影不就圖個爽嗎?《#活著》最大的特點就是場景簡單,節奏緊湊,故事發展乾巴利落脆!
作為小成本喪屍片,《#活著》的前半部分,男主角吳俊宇甚至連屋門都沒踏出去過,反而達到了一些驚悚的效果。
在這個簡簡單單的屋子裡,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他旁觀了無數生死事件,時不時還會有意外闖入的喪屍,比如借用衛生間突變喪屍的鄰居、深夜裡乍然響起的撞門聲……
這種熟悉場景裡的不確定性,就是電影中常用的營造刺激感的重要手段。
就像是《屏住呼吸》裡黑暗的小屋內一個盲人與三個搶劫犯的殺鬥、《潛伏》裡充滿恐怖事件的新居,都是在封閉空間內發生的——它可以帶給觀眾雙重刺激,因為密閉空間內的爭鬥必然「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任何一方都不會輕鬆逃離。
《屏住呼吸》
《潛伏》
整部電影則幾乎沒有離開過這個小區,堪稱電影版「密室大逃脫」。
吳俊宇得知父母去世崩潰後,隨手拿了一個高爾夫球桿便衝了出去,結果遭遇了喪屍們的圍追堵截,在樓道裡穿梭,左閃右躲,嚇到屏住呼吸貼牆而立。
像是在躲避NPC的密室玩家……
場景簡單但節奏卻絲毫不慌。
影片剛開始大批量喪屍就在樓下嗷嗷待哺,簡單交代完故事背景,吳俊宇就和闖進來的鄰居喪屍硬碰硬了一場。
還遇見了雙眼空洞的呆萌喪屍;
渾身是血、青筋暴起的戰鬥型喪屍;
因為丈夫的愛意,而被丈夫拴起來的圈養型喪屍……
在吳俊宇遇見女主金宥彬(樸信惠 飾)後,就是雙人組隊打怪。
金宥彬手起刀落,以一當十,硬是在喪屍群中殺出了一條血路,與吳俊宇成功會合。又酷又颯,酣暢淋漓。
聽我一句勸,旁友們,疫情尚未結束,憋屈得久了,亟需如此光環型男、女主角來表演單純的打打殺殺的戲份,因為「看著爽就夠了」!
可惜的是,除了看著夠「爽」以外,小成本、低製作、氣氛烘託主要靠群演的《#活著》只能算是「入門級喪屍片」,它的缺點也顯而易見:漏洞太多,邏輯時常掉線。
很多時候,觀眾正因為劉亞仁出神入化的表演被電影情境深深吸引時,下一秒就有可能因為細節BUG而破了功。
舉些例子:
喪屍只要聽到吳俊宇在陽臺發出一點聲音,就可以確定他在哪棟樓哪個房間。
為了不讓喪屍察覺到自己,吳俊宇往家中的玻璃上貼滿了壁紙,此處有兩個問題,一是喪屍又不靠眼睛找人,二是你家住了那麼多年難道就沒有個窗簾嗎?
而在其它鏡頭裡,陽臺上又明明是有窗簾的(微笑臉)。
水、電、網絡,最先斷掉的竟然是網絡。
在有電的情況下,吳俊宇和金宥彬兩人竟膽大包天的在樓內坐了電梯,並且在電梯裡進行了短暫且友好的談話……請問不怕開門瞬間偶遇喪屍嗎?
在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金宥彬不止一次地給虎皮蘭澆水。
先不說虎皮蘭是一種積水太多根會爛掉的肉質根系植物,這些珍貴的水,留著喝不香嗎?不解渴嗎?
像這樣的細節漏洞數不勝數,因為電影的創作者們犯了入門級喪屍片的通病:
只追求喪屍的視覺效果,而忘記了將故事的情節梳理飽滿。
沒有主線邏輯和細枝末節做填充的電影,就像是一個虛有其表的氣球,外表鮮亮扎眼,輕輕一戳,就知道內裡空空如也。
值得探討的內核,才應該是一部優秀電影的必備品質。
之前大熱的《釜山行》,在喪屍的主線邏輯上,不但討論了人性的陰暗面,還呈現了人類會發光的那一面:對弱小者的庇佑、對同類的幫助、對美好希望的堅持……有善有惡,才是對情感的多面體現。
喪屍類型的經典美劇《行屍走肉》除了刺激彪悍的人屍大戰、場面宏大的喪屍圍城外,還探討了領地意識、分工合作、災難面前的人性拷問等問題,喪屍反倒成了劇中的調味劑。
相比之下,《#活著》的口碑只能在及格線上下徘徊,也是理所應當。
只不過,實在是可惜了劉亞仁貢獻出來的高超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