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松鼠本身很難馴服,而且不能給他亂吃,要給他吃松果,水不要太多,記住,別放他出來!他可能會逃哦,要他信任你的話你穿衣服要穿帶兜的。然後每天把它帶在身上,睡覺的時候最好是抱著它,他應該會信任你哦。松鼠體形通常中等大小,是寒溫帶針葉林和混交林中的典型代表動物。四肢強健,趾有銳爪,爪端呈鉤狀,體重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個體比雄性個體稍重一些。松鼠體態修長而輕盈,體長大約為18-26釐米,尾長而粗大,尾長為體長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不及體長。
頭窩:頭窩指的是母鼠在當年第一次懷孕產下的幼鼠,一般從4月到6月份的幼鼠都是頭窩,7月份之後的幼崽大部分是由母鼠第二次懷孕所生。頭窩的體質相對較好:因為普遍的看法認為松鼠在積攢了一個冬天的營養後生下的幼崽會更加健康。
未開眼幼鼠:未開眼幼鼠是否更加親人暫時無數據支撐加以證實,但養活難度極大是不爭的事實,鼠販為了早上市早掙錢在2013年販賣大批未睜眼幼鼠導致大量死亡,2014年依舊在混淆視聽提供不合格幼鼠,希望買家注意。
松鼠的人工飼養可採用給合式鐵絲籠,籠內有通道,有利於配種和飼養管理。如用竹木結構的籠子容易被松鼠啃壞。飼養的房舍要乾燥,冬暖夏涼,生長繁殖的適宜溫度應保持10℃~30℃,最適宜的飼養溫度為15℃左右,相對溼度要保持在40%~50%。由於松鼠不能耐高溫,35℃的溫度時,即能中暑死亡,所以夏季高溫季節應注意籠舍的通風、蔽陰。保持適當的溫度,秋季防止冷風侵襲,以免患風溼關節炎。此外松鼠不需要過強光線,如接受過強的光線,常出現被毛蓬亂和失去光澤等現象。人工飼養松鼠的飼料分青飼料及精飼料兩大類。青飼料主要包括有:胡蘿蔔、空心菜、各類新鮮水果以及其他新鮮蔬菜等。精飼料包括有:麥麩、玉米面、豆粉、穀物等,外加少量食鹽、酵母粉、骨粉、蜜糖和微量元素。可以做成顆粒幹飼料。
清除糞便,經常保持籠舍的清潔衛生,為了清潔皮毛及有利松鼠的健康,每天早晨餵食前進行清掃。飼養用具要定期消毒,每周至少要進行一次沙浴,沙浴箱以可容沙4升為宜,箱中放入細沙,每次沙浴20~30分鐘,可增強健康。籠中還可以放入一些細木棍,讓松鼠磨牙。
松鼠一般在9~10個月齡,就可達到性成熟並可開始配種。每年1~2月,4~5月為發情旺季,此時受胎率較高。雌鼠的妊娠期約為38天左右。在預產前1~2周,可將懷孕母鼠移入產仔箱。公母必須分籠,必須大量放置水和食物,必要時候丟入麵包蟲,仔鼠出生後1~周開始吃飼料,可餵給一些新鮮水果及優質精飼料,5周齡即可斷奶,分籠飼養。
1.食物
松鼠似乎都以殼鬥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會食用相當多的昆蟲,因此最好也餵食些動物性的食物。胡桃、慄子等堅果是松鼠的最愛,咬開堅硬的外殼,對松鼠不但是遊戲,也可以幫忙磨耗牙齒。最好經常餵食這類食物。如果以人工飼料為主食,還應另外補充蘋果等食物。
2.飼養籠
松鼠非常活潑,特別喜歡爬樹,活動空間較為立體,應儘量選用寬廣而高的籠子。由於松鼠習慣在樹上築巢,應將巢箱安裝在籠子的高處。巢箱可選用小鳥用而出入口在高處的巢箱代替。松鼠的動作非常迅速,開關門時要注意,避免趁隙逃走。萬一逃出時,若突然用力抓住,要避免被松鼠咬傷。
3.其他
每年的4-5月為金花鼠、北海道松鼠的繁殖期,每次可產4-5隻小松鼠。繁殖情況與老鼠相似。在小松鼠眼睛將開未開時,抱離母松鼠飼養,會與人變得親密,不在乎地爬到肩上、頭上。最初以吸管餵食熱牛奶(30-40°C),每日3-5次。逐漸改為浸泡牛奶的麵包或其他柔軟的食物。即使長成後才開始飼養,只要慢慢有耐心地訓練,也會和人非常親密,爬到飼主身上。
不宜食用肉蛋類食物,對腸胃消化系統影響很大。不宜生吃的蔬菜:胡蘿蔔,土豆,豆角類,姜蔥蒜,辣椒等。不宜多吃的果蔬:白菜,油菜,生菜,萵筍,藕,黃瓜,西紅柿,茄子,香蕉,橘子,西瓜,梨等。不宜吃醃製的乾果,果脯,未成熟或加工後的堅果類,不易消化。飲料,尤其是碳酸飲料。茶葉(有報導,松鼠因吃茶葉死亡)貓狗寵物食品(因為含肉)。蘋果籽和櫻桃仔(對松鼠有毒)。不宜食用昆蟲,雖然昆蟲有營養,食用後會增加松鼠的野性。不宜食用有巧克力及有咖啡因的食物,這兩種東西可以使松鼠過於興奮,無論對松鼠身體或是情緒都不好,嚴重會導致心率過快死亡,或心衰死亡。
牙齒過長:長期食用柔軟的食物,牙齒無法正常齧磨而過長生長。生長過度的牙齒會傷害口腔內部,影響食物的攝取。此外還會並發牙齦腐敗、鼻炎等症狀。這將造成牙齒逐漸鬆動而掉落。一邊牙齒掉落後,另一邊的牙齒因缺乏正常的齧磨,需進行定期的切斷手術。早期診斷,可望早期治療。
打架造成傷害:松鼠有攻擊團體中弱者的習性。外觀狀似健康,但已罹患重病的松鼠,將會遭到健康松鼠的攻擊。如果解剖這些被攻擊而死的松鼠,將會發現早已患有重病。此外,體弱的松鼠,也很容易遭到攻擊。發現松鼠打架,應將每隻松鼠用籠子隔開。受傷的部位,應用抗生素治療,以免傷口化膿;較大的傷口,應進行手術縫合。由於有自相殘殺的可能,體弱的松鼠應儘早進行隔離。
肺炎:壓力過大、過度潮溼、空氣流通不暢時,松鼠很容易罹患肺炎。出現咳嗽、食欲不振、無精打採等症狀,而後死亡。人類的感冒,也可能傳染給松鼠,應特別注意。可服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低鈣血症:產前、產後的雌松鼠會罹患此病。由於血液中的鈣濃度降低,而出現痙攣、麻痺、運動失調等症狀。這時若不及早注射鈣劑,將有死亡之慮。可在懷孕以及產後哺乳的雌松鼠的飲食中添加鈣劑,作為預防方法。此外,日光浴也很重要。
佝僂病:松鼠如同人類一般,也會罹患佝僂病。除必須經常補充鈣及活性維生素D外,日光浴也是不可欠缺的。使用人造太陽燈的效果不錯,但紫外線的波長不當會造成嚴重的灼傷,因此使用前,最好詳細詢問醫院。
尿道炎:尿道受到細菌感染會形成尿道炎。雄性松鼠由於陰莖腫大,也會發生排尿困難。由於排尿時產生的疼痛,會發出痛苦的叫聲。若發現這些症狀,應立刻驗尿,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骨折:當松鼠在屋內遊玩時,可能因不當的跳躍而發生骨折。單純的骨折,只要遵照醫院的指示,不需手術就能痊癒。松鼠不耐麻醉,最好避免進行手術。但若傷及脊椎骨,預後情況可能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