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川挑戰白氏兄弟,天地會「欺人太甚」,沐王府忍氣吞聲

2021-01-18 燕市屠狗者

天地會與沐王府之間,在北京發生過一場「天壇約架」風波,鬧得很不愉快。這個摩擦並不是簡單的擦槍走火,而是天地會青木堂在故意挑起事端。從這一事件中,既能看到天地會的霸道,也能看出沐王府的無奈。表面上看起來,天地會不僅沒有吃虧,而且是絲毫不理虧。其實,仔細復盤一下,就會發現天地會很不厚道,明顯是在欺負人。

天地會徐天川等人

先來簡單看一下,這一事件是怎麼一回事。天地會青木堂賣膏藥的徐天川與沐王府白氏兄弟茶館相遇,他先是痛打吳三桂的狗腿子盧一峰,然後跟白氏兄弟喝了兩杯茶後寒暄一陣。之後白氏兄弟邀請徐天川到家裡做客,談到驅逐韃子以及吳三桂這個大漢奸,雙方都很意氣相投。最後突然說到擁唐擁桂,立即就有些臉紅脖子粗,火藥味兒十足,一時間劍拔弩張。最後雙方約定在天壇比武。一場架下來,徐天川被打成重傷,白氏兄弟中的老大白寒松被打死。

這看似簡單的一個小紛爭,其實內涵很多。為什麼說是天地會在找茬欺負人呢?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相比沐王府,天地會的實力要強很多。就拿「進駐」北京來說,天地會也是捷足先登,早就做好了潛伏。沐王府的人剛到北京,天地會的人就已經知道了,這一點徐天川親口說過。在茶館交談時,徐天川對白氏兄弟的身份一清二楚,「久慕松楓賢喬梓的英名」。都是搞地下工作的,如此信息不對稱,白氏兄弟聽了徐天川的話,心裡都是一驚。可以說,徐天川先是以極為高明的武功戲耍教訓狗官盧一峰,這是在白氏兄弟面前秀肌肉,後來又低聲說出白氏兄弟的身份,這更是一種含蓄的示威。

天壇比武,白氏兄弟兩個打徐天川一個。不少人據之就說沐王府首先就理虧了。其實白氏兄弟是見識過徐天川高明的武功了,心裡也就有了一桿秤,他們兩個合力也未必能打得過徐天川,根本不可能一對一的去比武,否則就是輸定了,那還約什麼架,只能自取其辱。

所以二打一不是他們理虧,只能說是不得已。明明是約架,徐天川卻要單刀赴會,明顯也是看不上白氏兄弟。只不過真打起來,徐天川才發現自己有些託大了,但是他態度還是很驕傲的。打了一半,徐天川就說不打了,就此停手也就罷了,但是徐天川嘴上說的客氣,臉上卻滿是不屑與得意。這才激的白氏兄弟死纏著繼續戰鬥。

徐天川被打成重傷,完全是自己作的。而且打鬥的關鍵之處很蹊蹺。白寒楓的描述中,大哥白寒松雙掌按在徐天川的胸口,凝而不發,嘴上剛要說自己兄弟贏了,結果話沒說完,徐天川卻重手偷襲,將白寒松打成重傷。白寒楓火急火燎耐不住性子,但是明顯是個老實人,他說的話還是值得信賴的。

白寒楓道:「這老賊身子一縮,忽然向我哥哥懷中撞到。我哥哥雙掌翻轉,按上他胸膛,笑道:『哈哈,你輸……』就在這時,噗的一聲響,那老賊卻好不毒辣,竟然使出重手。我眼見勢道不對,一招『高山流水』,雙掌先後擊在那老賊的背心。那老賊身子一晃,退了開去。我哥哥已口噴鮮血,坐倒在地。我好生焦急,忙去扶起哥哥,那老賊乾笑了幾聲,一跛一拐地走了。——世紀新修版《鹿鼎記》第九回 琢磨頗望成全璧 激烈何須到碎琴

從白寒楓的描述中,可以知道,白寒松是被突襲以至於重傷而死。白寒松的「凝而不發」也應該是真的。白寒松曾經出手相助茅十八,表現的溫文儒雅,非常有君子風度。至於說他趾高氣揚,這純屬是猥瑣小混混韋小寶的個人偏見。以白寒松的為人,不至於因為一場口角就對徐天川痛下殺手,而且赴約之前他跟兄弟也說了比武要點到為止。

既然如此,那麼徐天川是怎麼受的重傷呢?可以推測,在徐天川突然偷襲的時候,白寒松也條件反射地發出了掌力,再加上背後白寒楓的雙掌之力,徐天川這才受了重傷。在這間不容髮的間隙裡,心浮氣躁的白寒楓自然不會留意到更多的細節,他不能確知哥哥與徐天川究竟是誰先下的重手,以至於後來被風際中「演戲」再現當時比武場景而不能立即反駁。

風際中與韋小寶

白寒松受傷很重,回家的途中就死掉了。臨死說了四個字:「給我報仇!」以白寒松的為人,如果他不是覺得自己被陰了,何至於滿心怨恨,臨死還要讓人給報仇。打架之前,白寒松還說要點到為止,不能傷了兩家和氣。結果自己做到了點到為止,卻被徐天川下了黑手,死不瞑目,你說他能不恨嗎?

我抱著哥哥回到家來,他在途中只說了四個字:『給我報仇。』便咽了氣。蘇四哥……咱們此仇不報,枉自為人!」說到這裡,淚如泉湧。——世紀新修版《鹿鼎記》第九回 琢磨頗望成全璧 激烈何須到碎琴

白寒楓是個老實人,他一五一十地將當時的比武情況完全說了出來。如果他真的理虧,自然會在描述中有所隱瞞,甚至有些地方會以假亂真地胡說一通,好使得自己佔據在有理的一方。事實上他並沒有這麼做。這才有了後面風際中和玄貞道長演示白氏兄弟對戰徐天川。這一場戲很有些像是有備而來。演示是玄貞道長這個老滑頭提出來的,又是由武功高強的風際中一人演兩人,復盤的同時也是再次秀了一把肌肉!

「龍騰虎躍」、「高山流水」和「橫掃千軍」三招,都是「沐家拳」中的著名招式,流傳天下,識者甚多,風際中會使,倒也不奇,但以一人而使這三招拳腳,前後易位,身法之快,實所罕見,加之每一招都清清楚楚,中規中式,法度嚴整,自己兄弟畢生練的都是「沐家拳」,卻也遠所不及。——世紀新修版《鹿鼎記》第九回 琢磨頗望成全璧 激烈何須到碎琴

風際中秀了肌肉之後,天地會貌似佔據了有理的一方,沐王府的人也突然安靜了。這麼一個結果,不細看的話,還以為白氏兄弟確實理虧,在鐵證面前秒慫了。其實,並不是這樣。而是他們看到了巨大的差距,知道爭執也是無用。有時候強權就是真理。很多人網友都知道,世界三大真理:東風、民兵與白楊。在「真理」面前不屈服就是毀滅。沐王府的安靜是不正常的安靜。

蘇岡和白寒楓對望了一眼,都不禁神色沮喪,眼見風際中如此武功,己方任誰都跟他相去甚遠,又給他這等試演一番,顯得徐天川雖下重手殺了人,卻也是迫於無奈,在白氏兄弟厲害殺手前後夾擊之下,奮力自保,算不得如何理虧。——世紀新修版《鹿鼎記》第九回 琢磨頗望成全璧 激烈何須到碎琴

看上面的原文,一定留意一下其中「顯得」二字,你品,你細品,可知沐王府並不是真的理虧屈服了。後面聖手居士蘇崗還弱弱地反駁了一句:「倘若我白大弟真有風爺的武功,也絕不會給那姓徐的害死了。」聲音雖然不高,但是說的很有道理。可是面對武功高強秀肌肉的青木堂高手們,他們只能暫且忍氣吞聲。

沐王府忍氣吞聲

後面沐王府固執地要跟天地會「鬥」到底,不僅是因為有擁桂擁唐的分歧,這一次的「被欺負」也是一個原因。沐王府勢單力孤,在殺吳三桂上,依然不願意與天地會合作,表現出的是一種骨氣。而青木堂挑戰欺負沐王府,表現出了一股匪氣,他們這些都是瞞著陳近南幹的,還怕被陳近南看出來後追責,因此拉上韋小寶以作頂缸之需。

天地會各個堂口都有各自的地盤,而且劃分的很清晰,相互之間絕對不能干涉。韋小寶的青木堂要吸納王屋派,他們就說了,跨區收會員是可以接受的,其他的就不好說了。這說明他們有很強的「領地意識」。沐王府「插足」北京,而且是拖家帶口而來(白氏兄弟的家眷都在),或許這在青木堂看來就是一種侵犯領地,因此才有了這麼一場同行霸凌。

(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堅持原創,感謝支持!#金庸武俠#

喜歡的朋友請點擊添加關注哦~

相關焦點

  • 鹿鼎記:白氏雙木一死一傷,看看沐王府是怎麼給「撐腰」的
    因為擁唐與擁桂的巨大分歧,沐王府的白氏雙木與天地會的徐天川幹了一架,結果徐天川身受重傷,白氏雙木中的白寒楓受傷,而其兄長白寒松卻不治身亡。底下的小弟擦槍走火,而且鬧出了人命,各自的高層也坐不住了。沐王府的最高統帥沐劍聲首先出面了,對天地會提出嚴正抗議的同時,他還帶人找上門,作出要打的姿態。
  • 除了風際中誰會是天地會的第二個叛徒?除了他真的沒有別人了!
    這是《鹿鼎記》第四十九回「好官氣色車裘壯,獨客心情故舊疑」韋小寶想念天地會青木堂的弟兄,帶著雙兒去見青木堂的舊部,經過一番解釋後,徐天川他們終於明白不是韋小寶殺了陳近南,後來要求韋小寶領他們去刺殺康熙,韋小寶又拒絕,但是這些事情都被康熙一一知曉,那到底誰是第二個風際中呢?
  • 風際中死後天地會另一個朝廷臥底是誰?竟是書呆子一樣的祁清彪
    風際中最初並不是叛徒,天地會派人衝入康王府殺鰲拜,康熙並不知情。如果風際中當時就是叛徒,這等大事肯定會告訴康熙。那麼,風際中是什麼時候叛變的?應該是沐王府闖入皇宮行刺前後。此時,康熙有個有趣的變化。他知道這小丫頭是我的命根子,倘若轟死了她,此後事情拆穿,我定會恨他一世。他不過是皇上所派的一個奸細,暗中通報些消息而已,天地會一滅,皇上便用他不著。我如在皇上面前跟他為難,他就抵擋不住,因此不敢當真得罪了我。」大家注意,在最後一幕,風際中展現了自己的真面目。首先,他毫不留情的秒殺6個天地會兄弟,殘忍狠毒。
  • 鹿鼎記:韋小寶的結拜兄弟,「光頭強」楊溢之,得罪小人被害慘
    然而有一個人例外,這個人就是楊溢之,韋小寶見了他就覺得他是個英雄人物,拉著他的手就結拜兄弟。楊溢之對吳三桂父子絕對是忠心耿耿,但是最終他卻被吳三桂整殘。這件事並不那麼簡單,背後或許跟小人盧一峰有著直接的關係。
  • 《鹿鼎記》中天地會與沐王府「擁唐擁桂」之爭背後的真實歷史
    文|竹映月江(讀史專欄作者)看過《鹿鼎記》的朋友應該都記得,青木堂的徐大哥跟沐王府的白氏兄弟因為「擁唐擁桂」之爭動手比武。那麼,這個讓白氏兄弟不惜以死相爭的「擁唐擁桂」,到底是怎麼回事呢?01、二王並立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京師後,崇禎殉國,宗室四散。逃亡的的明朝宗室和文武官員佔據了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力圖以此抗敵。由於這個流亡的小朝廷繼續沿用了「大明」的國號,因此被後人稱作南明。
  • 《鹿鼎記》中神龍教高手並不少於天地會,為何被滅得如此之快?
    《鹿鼎記》中幫派眾多,如果說勢力最大的無疑是天地會和神龍教了。
  • 鹿鼎記:徐天川和韋小寶這段對白經典,天地會沒成功是有道理的
    對於金庸先生的大作《鹿鼎記》翻拍而言,個人認為周星馳版電影的和陳小春版的電視劇是最為經典的,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陳小春版的電視劇情:就徐天川和韋小寶這段對白經典而言,天地會沒成功是有道理的!徐天川,外號為八臂猿猴,作為天地會比較活躍的人物,平時喜歡打扮成賣「清毒復明膏藥」的膏藥郎中。
  • 鹿鼎記中天地會除風際中外的另一個臥底
    眾所周知,風際中是清廷安插在天地會中的臥底。可小說中清廷明顯還在天地會中安插了另一個臥底,但作者沒有點出姓名。很多人猜是錢老本,但很可能是祁清彪。很顯然,韋小寶正是在祁彪清的推波助瀾下才當上天地會青木堂堂主。韋小寶第二次出場是在沐王府與天地會和解的時候,當時柳大洪稱讚陳近南,順口說道「日後趕跑了韃子,咱們朱五太子登了龍庭,這宰相嘛,非請你來當不可。」這時涉及了擁唐擁桂之爭,陳近南還不便馬上爭論只說「在下無德無能,怎敢居這高位?」
  • 明朝時期的沐王府,並不是明朝皇室宗親,為何能世守雲南兩百多年
    沐王府,在明朝歷史上絕對是一個「神奇」的存在。歷代沐王府的主人都不是明朝的皇室宗親,更不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子孫後代,但是整個沐王府卻能坐鎮雲南,拱衛大明王朝的「南大門」長達二百多年的時間。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離世,不僅讓朱元璋深受打擊,就連沐英聽聞這位與自己從小相伴長大、關係親密的兄弟和未來國之儲君離世,也同樣是心痛不已,悲傷欲絕,並就此開始臥床不起,兩個月後便因為傷心過度,便與世長辭了。
  • 《鹿鼎記》裡的沐王府,與朱元璋竟有這層關係?
    一說到沐王府,很多人都會想到《鹿鼎記》裡面韋小寶的小老婆沐劍屏,美麗可愛的小郡主與沐王府那群「豬隊友」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小說當中,沐王府的男人們都是一些鼠目寸光、毫無作為的人。但是實際上,沐王府的人可不是孬種,相反還是俠肝義膽,忠心為主之人。
  • 鹿鼎記:風際中之後,天地會中還有康熙的線人,這人究竟是誰
    而天地會中的風際中叛徒身份的揭露,很有些讓人猝不及防,也是說不出的精彩神秘。最為隱秘傳奇的是,風際中之後,天地會中仍有康熙的線人存在,康熙也毫不掩飾地告訴了韋小寶這個事實,但是韋小寶想破腦袋也想不出這個線人究竟是誰。下面就做一下推測,看看這個神秘線人到底是哪一個?康熙幹倒鰲拜,得以親政之後,他立即著手做了很多大事,以穩固自己的統治。
  • 天地會中的臥底,除風際中外,此二人嫌疑最大
    天地會作為鹿鼎江湖上最大的反清組織,在人員吸納時也稱得上小心謹慎,必須有信得過的會眾擔保,並經過查探其過往,茅十八作為小有名氣反清人士,殺過官兵越過獄,還為天地會打不過架,即便如此,他想要入天地會仍然要經過仔細考核。
  • 《知否》原著:白氏的婚姻,本可以另有天地
    高嫁白氏不知道侯府娶她,不過是為了解決財務危機,白氏更不知道她丈夫的白月光大秦氏剛剛咽氣給她騰了空位。她的到來,是鳩佔鵲巢嗎?也許在顧偃開心裡是的。總之婚後的白氏並沒有新嫁娘的歡喜,丈夫冷淡,府裡眾人漠視,白氏從娘家的珍珠寶貝鳳凰蛋變成了夫家的微如塵埃。但總算,她有了自己的血脈——第一個孩子顧廷燁。
  • 党家莊白氏家族
    由此可見,我回族白氏來居於此已相當久遠,然無確鑿史料可查。因之落居之時間並不可考。據老人口傳,元代時有白姓兄弟三人由泰安西界逃荒北來,其中兩兄弟不知所蹤,僅一人留居於此,即我白氏之祖也。據傳先有白家莊後有党家莊,白氏先祖來此立白家莊,在祖墓地南百米左右處。1980年國道開工時經查歷城縣老縣誌被證實。白氏家族來源無考。
  • 白氏兄弟上海呈現精品力作 陶瓷藝術展現從傳承走向創新的動人旅程
    白氏兄弟上海呈現精品力作 陶瓷藝術展現從傳承走向創新的動人旅程 2020-12-25 15:19:45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歡 責任編輯:劉歡     白氏兄弟的作品令當代陶瓷具有更加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