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房太子,房產投資人,買房省錢第一人,你相見恨晚的私人買房軍師。
目前已為1000人提供最佳買房解決方案和買房省錢服務,實戰經驗:服務過100多家地產開發商,清楚上遊開發商和下遊中介賣房的所有內幕!每年參與公司化房產投資跟投數10次!
年末已至,我國各地樓市迎來一大波交付潮。其中,讓購房者最勞心傷神的莫過於交房後的裝修問題。
從裝修公司的選擇、整體風格的決定……到衛生間要不要三分離、客廳鋪瓷磚還是鋪地板……再到客廳窗簾要不要設置電動的、廁所門口裝門檻石還是金屬扣條。不用親身經歷,只是用鍵盤敲下這些字,都覺得腦子要嗡嗡作響了。
示意圖|來源於網絡
而精裝房的出現,看似幫助了裝修苦手的業主們的大忙,收完房,置辦好電器、家具就能住上新房,省了從毛坯開始裝修到後來一大堆糟心的事,而且看上去還比自己裝修省錢,簡直不要太好。
然而發現,大部分的精裝房不僅沒有給業主省心,反而讓業主更加糟心。因為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樣板間的精裝房與實際收房的精裝房的差距——賣家秀與買家秀。
示意圖|來源於網絡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出現這樣糟心的原因。其中一方面是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監管,限制開發商的售價,而開發商拿地價越來越高,又限制售價,利潤何來,開發商不得不想辦法通過其他途徑來填補利潤,而精裝房就是其中一個媒介,對於限價的樓盤,開發商可以變相通過綁定精裝包進行捆綁銷售,而實際上很多交付使用時所用的材料和裝修標準都相差甚遠。
舉個例子,原本毛坯房10000元/m的房子加上實際2000元/m不到的裝修成本,開發商卻按照15000元/m賣給購房者。購房者就像待宰的小羔羊,幾乎無法從開發商「變相漲價」的套路下逃脫。
示意圖|來源於網絡
房太子今天跟大家聊一聊
精裝房有哪些「坑」?
第一坑:樣板房=精裝房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精裝房。因為會有很多沒買過房的人看到開發商的樣板間時產生一個極大的誤解——認為收房的時候會跟樣板房一模一樣。其實是NO!
精裝房是相對毛坯房而言,是指房屋在交鑰匙之前,所有功能空間的固定面全部鋪裝或者粉刷完成,廚房和衛生間的基本設施也全部安裝完成的房屋。其中包括基礎工程、隱蔽工程、裝飾工程、裝飾用品等。
示意圖|來源於網絡
若是參觀樣板間的購房者細心留意下,會發現很多樣板間貼滿了「非交付標準」,不過字號非常小,容易被忽視。也就是說,到時候這些貼了「非交付標準」的地方,是業主收房時所沒有的。
示意圖|來源於網絡
不過也有些精裝修房間把家具準備好了,比如碧桂園的一些精裝房,業主只要拿上鑰匙就可以拎包入住。當然了,這種情況的精裝房價格自然也是不菲。
示意圖|來源於網絡
第二坑:品牌以次充好
講真,賣精裝房,很大一部分就是靠「品牌」撐起來的。於是有些黑心的開發商,公布各種裝修分門別類的品牌。讓購房者一聽,哇!這麼多高大上品牌,買了!但是實際上卻忽略了那一行小字:採用XXX品牌或同等檔次。而這行字藏著的貓膩可就多了。
示意圖|來源於網絡
因為同品牌的不同型號的產品差別非常大,比如同一品牌的櫥櫃,價格相差幾千到上萬。除了價格差別大,其質量與觀感也存在一定的差別。
最好的例子就是,溧水海倫堡海倫國際靜水花園的交付,當初在樣板房看到的明明是中央空調,開發商公示裝修明細上是中央空調,而且是格力或同檔次品牌中央空調。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後,業主收房發現,中央空調沒了,變成了壁掛機空調。而開放商的回應就是:我們的掛機空調就叫「中央空調牌」。這字面意思,真是「牛逼」!除此之外,包括瓷磚當初宣傳大使馬可波羅,到最後也變成了「同等品牌」。
左圖為業主 2017 年 10 月拍攝,樣板間內是中央空調;右圖為 2019 年9 月拍攝,實體樣板房是掛機空調
第三坑:房屋質量不達標
最大的坑來了——房屋質量不達標。前面的坑是精裝減配的問題,但最嚴重的是房屋的質量問題。比如:牆體空鼓,建築材料劣質導致牆面滲水、牆面開裂等等一系列問題。而這些問題在裝修後被完美的掩蓋住,難以察覺。
比如「實力」不容許低調的萬科,據報導,2018年11月,廣州萬科尚城業主在驗房時發現,一旦在樓上衛生間蓄水,樓下衛生間就開始下雨一樣的漏水,有的甚至從燈裡面漏出來,以每平米10000到13000元的精裝修價格,裝修成「水簾洞」。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無獨有偶,廣州海珠也有一項目,精裝房內竟然長起了小蘑菇;牆面還因滲水而嚴重發黴、導致了大面積脫落,還有存在過大門開裂、木地板發黑、瓷磚和木地板空鼓、廁所反臭、廁所排汙管安裝在臥室等種種情況,真的是誰看誰心塞。
圖片來源於網絡
早在2013年精裝政策的具體化、標準化、精確化下,精裝市場規模逐年增長。直到2019年,我國精裝房滲透率已突破30%了,可見精裝房將成為未來市場的一大主流趨勢。所以大家還是要做好精裝房的驗房功課。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麼如何能避免精裝房的「坑」呢?
01
交房當天要先驗房再籤字。
因為如果驗房時有重大裝修問題,而開發商維修不積極,屆時業主便可合法向要延期交房違約金,若開發商不允許先驗房時,業主就需要採取錄像方式保留證據,向住建房管部門投訴。
示意圖|來源於網絡
02
仔細核對合同裡的各種細節。
買房時參觀樣板間的時候,用手機把所有細節拍下來,以保留證據,同時必須要和開發商確認好合同,樣板間的哪些有,哪些沒有,都要詳細的寫到合同裡,並且裝修材料確認單上也要寫明裝修使用材料、電器品牌、型號、名稱等,這樣在對比價格和驗收時也能有所依據,合法維權。
示意圖|來源於網絡
03
房屋環保檢查。
首先要測下環保的問題,國家允許的甲醇標準是最高0.07毫克/立方米,實際上超標範圍若能控制在150%,揮發兩個月基本都能達標;而150%-300%的範圍內,需要開發商請專業治理機構治理,而標準的治理一次,揮發七八個月基本也能達標,若在300%以上,那百分之九十的概率是開發商採用的板材是三無產品,一定要讓開發商更換掉。
04
房屋質量檢查。
若牆面裂痕在一米開外清晰可見,極有可能是基層沒做好,或者牆體偷工減料,此情況必須要求開發商找到根源去解決。其次針對瓷磚問題,準備一把小錘子或者鑰匙,輕輕敲擊地磚和牆磚,如果有空響的聲音,就證明有空鼓,若緊挨的三塊同時有空鼓,那就需要開發商重新安裝。
房太子建議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開發商都這麼沒有良心。但是大面積裝修難免會出現披露,沒有哪個開發商敢說能完全避免。
但對於剛需客來說,房子畢竟是用來住的,雖然裝修是件特別麻煩的事,但若有充足的時間,自己選材、自己監督裝修的施工質量,一勞永逸的事情,就算多費點心也是值得。若是急需入住,且沒有太多時間的購房者,選擇精裝房也是可以,但儘量選擇大開發商,籤合同時落實好相關交付的標準。
房地產註定只有小部分人能賺錢,我們跑在大部分人前面,通過房產投資的被動收入實現了資產積累和階級跨越!買房是比上班重要10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