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默想丨從先知約拿看:順服和悔改對基督徒信仰的重要性

2021-01-08 基督教資訊平臺

經文: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下到約帕,遇見一隻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給了船價,上了船,要與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拿1:3)

一,逃避致使走投無路

約拿是一個有意思的人,他的種種行為表明人在面對神的差遣、指引時的不順服。他用自己的方法逃避神的差遣,並且希望就此平安穩妥,但現實卻和他想的並不一樣,因為神所認定讓他做的事,他逃脫不了。

約拿書短短四章的經文,卻將約拿的性情描繪得淋漓盡致,並且讓每個人再去看約拿書時,不得不思考神的救贖與人的回應,以及犯錯的人只要來到神面前悔改都能得到赦免的機會。

這卷書的時代背景是,當時亞述國已是世界一級強國,但在亞述王撒縵以色三世後,因內憂外患,外敵臨城,內瘟疫流行,國力一度不振,又剛發生過日蝕,故約拿的警告深入人心。北國為耶羅波安二世,南國為烏西雅王在位的年間,是南北國國勢都處於強盛中興的時期。

神給約拿的差遣對於約拿來說或許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因為尼尼微城是亞述當時的都城。約拿知道亞述帝國的惡貫滿盈,以及殘酷的手段宣告自己的能力,又因為他們兩個國家本來就是仇敵,約拿最終選擇逃避神,一走了之。誰曾想神照樣把他給「抓」回來。

當約拿第一次聽到神的話時,他沒有回應,而是獨自坐船去往他施。他上了船,不料船上起了風浪,和他一起的水手嚇壞了,各自求告各自的神明,唯有約拿在船的底倉沉睡。於是船上的人開始掣籤,掣出了約拿,約拿也毫不保留的說:「我是希伯來人,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神。(拿1:9)」他們將約拿拋入海中,海的狂狼就平息了。當然神預備了一條大魚,把約拿吞了下去。

約拿就這樣被神「抓」住了,神並沒有要約拿的性命。三天後,神吩咐魚把約拿吐在旱地上。世界萬物都是神在掌管,有誰可以逃脫神的旨意呢?約拿在面對困難的選擇時用自己的方法,走自己的路線,因為他明白順服實在太難了,但沒有完成旨意之前,神還是會抓住約拿。

約拿在魚腹的三天,除了禱告,他還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因此發出悔改的禱告。最後神命大魚將約拿吐了出來——神拯救和赦免約拿,像拯救和赦免尼尼微城的人一樣。我們經管時常犯錯,但神是施恩的一位,只要我們帶著痛悔的 心來到祂前面謙卑禱告,祂就必要赦免我們。

二,順服帶來施恩救贖

當約拿被大魚吐在旱地上時他清醒了許多,自己做的傻事自己要承擔後果。神的話再一次臨到約拿:「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約拿認識自己的錯誤,於是聽從神的旨意去到尼尼微。

約拿去到尼尼微首先說的一句話就是: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尼尼微城的人信服神,開始禁食,甚至上到君王脫下朝服、下到牛羊都要禁食,並且披麻蒙灰,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

其實這件事的發生,對我們來說或許有些不可思議,因為約拿傳悔改的福音果效這麼明顯,太戲劇性了。其實並不是,因為約拿沒有去到尼尼微城以先,神早已經預備好了他們的心。或者說約拿只是一個傳話的人,只要願意悔改神會給他們出路。

任何一個罪人神都是給機會悔改的,每一個祂所創造的人都有得救的機會,而我們卻不可以成為堵住福音管道的人。在人看來是不得救的,但在神看來還有機會,因神憐憫又有恩慈。

當約拿看到神不再降罰尼尼微城時他就發怒,想要撂挑子不幹了,求神取走自己的性命。神利用蓖麻的比喻告訴約拿,人的生命在神的手中是多麼的可貴,神不願意撇下任何一個。

其實順服神就是放下自己的成見,用神的眼光看待事情,不要憤憤不平。不要總是把自己的經驗和看法放在第一位,乃是放下所有。

我們或許多少可以從約拿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有人為的驕傲和固執,自以為義的地方。事實上我們所以為的剛強也並不過如此,同樣的環境給我們,我們未必會比約拿做的更好。

三,總結

讀完約拿書,我們需要為我們自己、也為那些遠離神的人禱告。當要從這位不情願、不順服的先知身上學到教訓,要學會順服神,做凡神所指示我們的事情,到神帶領我們要去地方,努力奔跑。

相關焦點

  • 約拿書-個人靈修
    對比約拿的不順服與外邦的順服,更看出約拿作為選民作為先知悖逆是不應該的。這教訓我們,基督徒可能很多時候比外邦人更難馴化,更不順服。我們傳福音使外邦人悔改,但是神自己是獨行其事的神,他能夠不借著僕人而自己做事從外邦得榮耀。這裡也教訓我們給外邦人傳福音,是會有效果的。向不信的人積極傳福音。禱告:主啊,約拿雖然違背你的旨意,但是你的旨意不會因為人的不順服而改變。
  • 從先知約拿來學習信仰裡蒙神喜悅的幾個點
    這樣一個先知,常常會被講道人用在講道上,接著他的事例來警醒基督徒們,不要做一個悖逆神旨意的人。然而約拿即使如此悖逆,他依然被記錄在聖經裡,依然得蒙神的喜悅,足以說明他身上有可取之處。很可能約拿一句話不對,這些人就會舉起刀劍來將他給殺死了。約拿雖然逃離神的重託,然而他始終堅定自己的信仰。換位思考,倘若我們處在那樣一個危險的環境裡,我們是否還有這樣的勇氣站起來見證自己的信仰?很多時候只要是稍有不順,我們就會責問神、埋怨神;在艱苦的環境中,我們會忘記神是掌管宇宙萬有的真神;更別提在有吃有喝一切都飽足時,甚至會遠離神,覺得不需要神也能過得很好。
  • 先知約拿的經歷,能帶來哪些教訓
    先知約拿這個人物,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他是以色列人的先知,深愛以色列人。他所寫的《約拿書》,既是記載神拯救外邦人的歷史書,也是自己的一本悔過書,他在懺悔去往尼尼微大城傳福音道路上的種種不是。那我們從先知約拿的這些經歷中,可以學習到什麼樣的教訓呢?
  • 先知約拿為什麼憎恨尼尼微?
    讀《約拿書》時,我們發現:先知約拿憎恨尼尼微。神讓他去宣講審判的信息時,他不願去。後來他還是去了,尼尼微全城悔改,神於是不降災禍。約拿因此「大大不悅,且甚發怒」,說:「我死了比活著還好!」尼尼微究竟是什麼地方,竟讓約拿憎恨到如此地步,甚至不願看見他們蒙憐憫存活呢?《約拿書》記載的這段經歷,給今天的我們怎樣的啟示?
  • 每日默想丨基督徒怎樣更好的去默想神的話語(2020-5-9)
    很多基督徒知道應該努力默想神的話語,但是不知道該怎樣默想。常常出現的情況是讀完幾句經文幾個章節,合上聖經,卻沒有記住任何東西。不僅剛信主不久的基督徒說不會默想,就連信主了十幾年的基督徒也覺得自己不會默想神的話語。默想神的話語真的很難嗎,有什麼方法呢?
  • 牧者靈修丨約拿書:蒙福人生,不至滅亡
    你遠離神,祂要叫你回來;你悔改認罪,祂就赦免。我們常常說要認識神,不透過聖經,怎麼認識神?從創世記到啟示錄,都記載了神的故事。我們要想認識神的法則、神的屬性、神的旨意、神的作為,都需要透過聖經。我們回到聖經看一看,不管你是誰,你有罪,你就失去了福氣;你不悔改,你就走了滅亡的道路。神將生命的路、死亡的路擺在我們面前。
  • 這是先知約拿的故事。先知也會向神發脾氣...
    有一天,神吩咐先知約拿往亞述的尼尼微城去,勸人悔改否則城將被滅亡。尼尼微城裡的人,生性殘暴又常常欺負以色列民族。約拿不想看見他們得救。約拿並不是恐懼去尼尼微。(亞述的殘暴是出了名的)。於是拒絕神的吩咐,坐船逃得遠遠的。
  • 主日聖言 ‖ 常年期第三主日(2021年1月24日 ) 讀經和福音(附讀經音頻)
    今天的讀經與福音給我們帶來自我反省:約納在上主的再次催逼下,草率地執行了宣講職務,以一天的工夫完成了三天工作,原因是他覺得尼尼微人不值得拯救。這執著窒息了他與天主的關係,成為逆命先知。約翰被拘禁,表示新約的時期來臨。
  • 基督徒當學習主的謙卑與順服
    惟遵行天父旨意的方能進入永生,信的人有永生,神的話總是在吸引我們歸入祂溫柔的懷抱中,不斷地悔改歸主,得主的喜悅。謙卑,是基督徒美好的品德,來自主的賜予。主的謙卑是全人類最高榜樣,在世上,主取著奴僕的樣式,為拯救世人甘願上十架,忍受十架酷刑,以血以命贖回罪人,使人因信脫離罪惡,得著新生。
  • 讀經感悟:「約拿的故事」與神的憐憫
    讀經內容:阿摩司書9-米迦書5讀經感悟: 神對約拿說:「你因這棵蓖麻發怒合乎理嗎?」他說:「我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約拿書 4:9 和合本)這十章經文裡,最生動有趣的就是「約拿的故事」,約拿的一次悖逆,兩次發怒,一次禱告,還有極其具有視覺衝擊力的,畫面感凸顯的狂風巨浪,高大的蓖麻樹,都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那些跟約拿同一隻船的船員們,是很善良的一群人,他們在把約拿拋進大海之前,做了兩件事,第一是,先是用力蕩漿,想要把船靠岸,靠岸後,好讓約拿下船,然後他們就可以躲避風浪之災了。
  • 耶穌基督丨門徒到曠野看什麼?風吹動的蘆葦還是穿細軟衣服的人
    馬太福音11章7-10節,他們走時,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從前出到曠野是要看什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嗎?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什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嗎?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裡。你們出去究竟是為什麼?是要看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
  • 基督教丨假先知都是披著羊皮的狼,如何防備他們?
    要辨別假先知,必先明白什麼是假先知?假先知乃是出於牠們的父撒但的差遣,專門引導人走偏離神的岔路,教導人離開主的道,曲解謬解聖經,傳播異端邪說,迷惑人跟隨汙鬼邪靈和異端!假先知每個時代都有,古時候常常殺害神的先知,毒害以色列民。現在已經是未時,敵基督和假先知、假教師粉墨登場,滋生了一個又一個的異端邪教,並不斷變異!
  • 《約拿書》Tim隊長3分鐘講一個先知與魚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一塊腹肌的Tim隊長今天要給大家講一個先知和魚的故事在公元前7世紀左右以色列有一個先知名叫約拿有一天,耶和華的話臨到他上帝說:你起來去尼尼微城去,告訴那城的百姓他們的惡,我已經看不下去了,讓他們悔改吧約拿非常不願意去,於是往反方向逃跑他上了一首船,來一場說跑就跑的旅行
  • 從耶穌說的「你們悔改吧」看基督徒信仰的核心
    ,如不悔改,則罪過不得赦免,不得赦免就會失去靈魂的得救,這十條誡命如下: 欽崇一天主在萬有之上。守瞻禮之日和主日。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不殺人不害人。不行邪淫。不偷盜。不妄證不毀謗人。不貪圖他人妻子不貪他人財物。
  • 不相信神,還看什麼神跡呢?不相信神,看神跡就是看自己裡面的鬼
    太12:39【耶穌回答說、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跡.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跡以外、再沒有神跡給他們看。】邪惡指裡面性質,淫亂指外面行為,主在此指出那個世代的人不忠於神,而去隨從偶像。只有祂死而復活之後,才能應付這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的需要。真正的神跡,就是跟隨祂的人身上彰顯出了祂的生命!
  • 想超越文化之淺薄,我們必須要進入默想的世界
    編者按:喬治·穆勒曾經提到「默想」時說,「如果僅僅是閱讀神的話語:而不加上沉思默想,這只會變成「從我們思想中經過的信息,就像水流經水管一樣。」默想是一種操練,雖然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但是一定會帶來生命的更新與改變。本文為「默想」主題的摘錄,幫助我們了解默想的重要性。在現在社會中我們的對頭撒但著重三件事:喧囂、匆忙和擁擠。
  • 周必克:清教徒的默想操練
    基督徒靈性要成長,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凡是藉著真信心被接在基督裡的人,不能不結出感恩的果子。攔阻當今基督徒成長的其中一點就是我們沒有學習屬靈知識。我們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在禱告和讀經上,而且我們放棄了默想的操練。
  • 如何更好的讀聖經?渴慕神的基督徒一定會看(10分鐘語音)
    這兩種讀經方式,都容易導致我們聽不見神的話,更活不出真實的光亮的生命。今天分享侯士庭和巴刻的兩篇短文,希望幫助我們在讀經過程中深深遇見神,活出鮮活有力的生命。當我們像在注視一張臉一樣地讀經,而不僅是看看經文,那麼便能像克爾凱郭爾所形容的——看出它是一封「情書」。惟有當我們像讀情書那樣讀聖經時,才能讀出它裡面所具有的生命獨特性。
  • 先知約拿與魚的故事
    在西布倫(今位於巴勒斯坦西岸地區南部)與拿弗他利接壤邊境的一個城市裡有個先知,名叫約拿。他生活於公元前800年-公元前740年,是亞米太的兒子。約拿從小就看到了以色列人的興衰,,長大後更是心裡也深深的記著尼尼微人對自己族人的欺壓和侵犯,這也在他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尼尼微人又來欺負我的族人了!我作為先知,簡直太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