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下到約帕,遇見一隻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給了船價,上了船,要與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拿1:3)
一,逃避致使走投無路
約拿是一個有意思的人,他的種種行為表明人在面對神的差遣、指引時的不順服。他用自己的方法逃避神的差遣,並且希望就此平安穩妥,但現實卻和他想的並不一樣,因為神所認定讓他做的事,他逃脫不了。
約拿書短短四章的經文,卻將約拿的性情描繪得淋漓盡致,並且讓每個人再去看約拿書時,不得不思考神的救贖與人的回應,以及犯錯的人只要來到神面前悔改都能得到赦免的機會。
這卷書的時代背景是,當時亞述國已是世界一級強國,但在亞述王撒縵以色三世後,因內憂外患,外敵臨城,內瘟疫流行,國力一度不振,又剛發生過日蝕,故約拿的警告深入人心。北國為耶羅波安二世,南國為烏西雅王在位的年間,是南北國國勢都處於強盛中興的時期。
神給約拿的差遣對於約拿來說或許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因為尼尼微城是亞述當時的都城。約拿知道亞述帝國的惡貫滿盈,以及殘酷的手段宣告自己的能力,又因為他們兩個國家本來就是仇敵,約拿最終選擇逃避神,一走了之。誰曾想神照樣把他給「抓」回來。
當約拿第一次聽到神的話時,他沒有回應,而是獨自坐船去往他施。他上了船,不料船上起了風浪,和他一起的水手嚇壞了,各自求告各自的神明,唯有約拿在船的底倉沉睡。於是船上的人開始掣籤,掣出了約拿,約拿也毫不保留的說:「我是希伯來人,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神。(拿1:9)」他們將約拿拋入海中,海的狂狼就平息了。當然神預備了一條大魚,把約拿吞了下去。
約拿就這樣被神「抓」住了,神並沒有要約拿的性命。三天後,神吩咐魚把約拿吐在旱地上。世界萬物都是神在掌管,有誰可以逃脫神的旨意呢?約拿在面對困難的選擇時用自己的方法,走自己的路線,因為他明白順服實在太難了,但沒有完成旨意之前,神還是會抓住約拿。
約拿在魚腹的三天,除了禱告,他還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因此發出悔改的禱告。最後神命大魚將約拿吐了出來——神拯救和赦免約拿,像拯救和赦免尼尼微城的人一樣。我們經管時常犯錯,但神是施恩的一位,只要我們帶著痛悔的 心來到祂前面謙卑禱告,祂就必要赦免我們。
二,順服帶來施恩救贖
當約拿被大魚吐在旱地上時他清醒了許多,自己做的傻事自己要承擔後果。神的話再一次臨到約拿:「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約拿認識自己的錯誤,於是聽從神的旨意去到尼尼微。
約拿去到尼尼微首先說的一句話就是: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尼尼微城的人信服神,開始禁食,甚至上到君王脫下朝服、下到牛羊都要禁食,並且披麻蒙灰,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
其實這件事的發生,對我們來說或許有些不可思議,因為約拿傳悔改的福音果效這麼明顯,太戲劇性了。其實並不是,因為約拿沒有去到尼尼微城以先,神早已經預備好了他們的心。或者說約拿只是一個傳話的人,只要願意悔改神會給他們出路。
任何一個罪人神都是給機會悔改的,每一個祂所創造的人都有得救的機會,而我們卻不可以成為堵住福音管道的人。在人看來是不得救的,但在神看來還有機會,因神憐憫又有恩慈。
當約拿看到神不再降罰尼尼微城時他就發怒,想要撂挑子不幹了,求神取走自己的性命。神利用蓖麻的比喻告訴約拿,人的生命在神的手中是多麼的可貴,神不願意撇下任何一個。
其實順服神就是放下自己的成見,用神的眼光看待事情,不要憤憤不平。不要總是把自己的經驗和看法放在第一位,乃是放下所有。
我們或許多少可以從約拿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有人為的驕傲和固執,自以為義的地方。事實上我們所以為的剛強也並不過如此,同樣的環境給我們,我們未必會比約拿做的更好。
三,總結
讀完約拿書,我們需要為我們自己、也為那些遠離神的人禱告。當要從這位不情願、不順服的先知身上學到教訓,要學會順服神,做凡神所指示我們的事情,到神帶領我們要去地方,努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