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跌回『5元時代』,我準備去中國石化龍禹辦儲油卡,囤幾百升汽油。」家住南坪的王先生說,以後不管漲到6元、7元,都和我無關,我依然享受現在的低油價。3月18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不僅重慶多家加油站紛紛給出0.3元/升~0.8元/升的優惠,更為「驚人」的是,匿跡多年的儲油卡、又稱「老油本」再次重出江湖。這意味著,市民按照目前92號汽油5.59元/升的價格,購買一定升數的汽油儲存起來,未來,不管油價漲跌,均可以從「庫存」裡提取。
現象
私人車主「組團」囤汽油
3月17日,重慶市發展改革委消息稱,2020年3月17日24時,我市各類汽、柴油最高零售價分別調整為:89號汽油5.29元/升,92號汽油5.59元/升,95號汽油5.91元/升,0號柴油5.19元/升,負10號柴油5.50元/升。這意味著,成品油價重回「5元時代」。
與此同時,由於多重利空因素拖累下,主營單位及地方煉廠成品油批發價格均呈現下滑走勢,這也使得加油站理論利潤繼續上升,重慶不少加油站紛紛推出了0.3元/升~0.8元/升的優惠。
不過,這還不算「放大招」。3月18日,一則「購買升數卡,鎖定最低價,漲價無憂」的加油站促銷信息映入記者眼帘。這則促銷信息上,寫著「本輪降價之後,已經達到國家規定的『地板價』,以後油價只會漲不再降,囤油最佳時機來了。」
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所謂「升數卡」,即按「升」買油,購買一定量的成品油,這些油將存在一張儲油卡上,車主每加一次油,就從卡上扣除一定的升數。現在油價92號5.59/升,95號5.91/升,不管以後漲到6塊、7塊、都將與你無關。
「所有中國石化龍禹加油站均可使用,油卡也沒有使用期限,不限制車輛,但最低購買500L,量大從優。」該銷售人員稱。
這一促銷政策的出臺,立馬讓不少私家車主「蠢蠢欲動」。不僅到加油站諮詢、辦卡的現場火爆,排起長龍,南岸區某小區的業主甚至建起了微信群,準備「組團」去囤油。
不過,目前,推出「老油本」的僅有中國石化龍禹分公司下屬加油站推出,中石油、中石化、東銀殼牌紛紛表示,目前沒有類似活動,儲油卡很久前就被公司命令禁止。
探因
低價導致需求不足
事實上,早在5年前,龍禹加油站也推出過這樣的儲油活動。個人名義囤油,最少購買1000升汽油。
停止了5年的「老油本」為何重出江湖?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徐娜分析,「老油本」在2014年、2015年時,非常流行,彼時成品油市場和現今市場走勢非常相似,國際原油市場缺乏利好消息支撐,接連下跌。2014年甚至出現過成品油價「13連跌」情況。
「成品油向來是追漲不追跌,油價一直下跌時,市場需求就會不足。」徐娜說,如果消費者認為未來油價還會跌,那麼在加油時,他就不會選擇將油箱加滿。如果未來油價要漲,出於用車成本的考慮,他自然會多加一些,減少油費。
而本計價周期,國際原油整體下跌為主,且創四年來最低價位,國內參考的原油變化率負值持續下跌。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本輪成品油零售限價遭遇2013年新版定價機制以來的最大跌幅。2020年以來,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共歷經5次調整,其中3次下調、2次擱淺。
「這意味著,各大公司都面臨庫存高企,背負較大銷售壓力的情況。」徐娜稱,因此,加油站此時推出「老油本」,無疑是促銷的一劑「猛藥」。
徐娜認為,下周期來看,在無重大利好刺激下,短期內國際原油依然表現疲軟,國內重新計算後的變化率將以負值開場。但是,據卓創數據模型顯示,因重新計算後的綜合原油均價處40美元/桶「地板價」紅線以下,因此未來短期內只能持平,難有大漲,對加油站的利潤影響較小,同時又刺激了消費者乘機購買「老油本」的熱情。
走勢
短期油價不會削減加油站利潤
對於加油站而言,若油價大幅上漲,「老油本」用戶將會降低其利潤。油價漲得越厲害,加油站能賺取的利潤就越少。一旦漲幅過大,加油站甚至可能虧本。
不過,徐娜表示,就目前形勢來看,儘管汽柴油批零價差或將縮窄,但市面上的成品油都是「連續下跌」期間煉油廠提煉的,加油站的成品油進價相對便宜,加之前期需求不足,加油站庫存巨大,所以難以形成虧本。
同時,「老油本」屬於賒銷,加油站不需要拿出這麼多油,就能換取大量收入。徐娜稱,加油站拿到這筆錢,可以用於銀行等各種金融項目,也可為其帶來一定的利潤。因此,加油站出現虧本的可能性極低。
提醒
入市有風險消費需謹慎
「老油本」的最大作用就是在油價上漲時享受低價。雖然購買「老油本」,可在油價上漲時,可以享受了「買斷」的方便,油價下跌時,選擇不用「油本」避免跌價帶來的損失,但這種方式就類似於「期貨」,存在較高風險。
她表示,「網際網路+石油」所衍生的儲油卡相信大家絕不陌生,可問題也頻頻發生。京東、淘寶、蘇寧等多個電商平臺都下架了類似產品。「老油本」屬於提前賒銷,在成品油貨源緊張時,加油站就擔心無法保障供油。尤其是第三方推出的「老油本」,稍有不慎,遇到「騙子」公司,直接圈錢跑路。例如,國通加油卡「爆雷」事件,不少用戶反映自己購買的國通石油儲油卡無法正常使用。
因此,徐娜建議,廣大消費者最好多觀望些時日,即使購入也不建議囤量過大。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嚴薇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