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寫了幾篇誇讚日本的文章,每次發布這樣的文章,評論當中總會出現「精日」「哈日」的詞語,有人說作者看不到日本不好的方面,只寫日本好的方面,其實則不然。但是日本不好的方面往往是一些社會問題,而這些社會問題並非是浮於表面的,並非是僅僅到日本旅遊或者到日本出差就可以發現的,是需要時間來深刻的思考與驗證的。
在日本數載的時間裡,我到過許多地方,繁華的東京鬧市、靜謐的山林之間都有過我的足跡,置身於日本社會當中,並不是那麼的輕鬆,對這個國家了解的越深,就越能體會到這個國家「潛在的壓力」和充滿「畸形」的社會文化,似乎這才是「日本特色」。
在任何國家當中,都有無法觸碰的社會問題,如果大肆的聲討這些問題,反而會引發很多人的責備。日本的年功序列制由來已久,甚至現在依然普遍存在,在公司當中,年齡越長的人工資越高職位越高,而許多年輕人的上升通道,也就此關閉;對於年長之人要使用敬語,稍有怠慢,就會有違常識;上司即便是做錯了事情,也不能說那是錯誤,需要找各種理由幫助其「擦屁股」等,如果對這些有所懷疑,那麼不好意思,就會有人說你是一個「不遵循這個社會秩序」的人。
所以這就又要說一個事情,那就是「本音和建前」,日語當中「本音」的意思是「真話」,「建前」的意思是「場面話」。在任何一個國度,那裡的人一般都會說場面話,但是像日本這樣重視場面話的國家倒也不常見。有些時候需要注意對方的心情,說些違心的「場面話」,因為說真話的話可能會讓對方感到不悅,甚至影響兩人之間的關係。
那麼當對這個人有不滿的時候,日本人會怎麼做呢?因為太過於重視「場面話」,所以即便是對某個人有不滿,也不會當著這個人的面說,會在背後進行議論或者「捅刀子」。從交流的角度來看,這樣做真的是非常不利於人際關係的,可是沒有辦法,在日本只能接受。所以表面上看起來和和氣氣的日本人,背地裡不一定對你是什麼樣的態度。
日本人有一句我們都知道的口頭禪,那就是「かわいい」(可愛),什麼東西都能夠用這個詞來形容,比如吃的東西、用的東西甚至是自己不喜歡但是找不到其他形容詞的人。同樣這也是一句「場面用語」,日本說這個詞語只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印象受損」而已,如果真的相信了他們的這句「かわいい」,那才是真的天真。
這樣的氛圍延伸到日本整個社會,看起來這個社會很是「和諧」罷了,背地裡其實有很多「密室行動」。特別是在社會以及國家組織當中更多,許多企業的人事以及國家運營方針的確定,基本上都是「關起門」來操作的。可能很多人對於這種做法習以為常,畢竟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也是如此,可是放眼全球的發達國家,特別是號稱「民主」的國家當中,這樣不透明的運營本就是一種「不可思議」。其實很好理解,把決定事情的過程「藏起來」,當出現問題的時候,解釋權完全在於制定方,誰也不能夠苛責他們,說白了就是一種「規避責任」的做法而已。
日本有一個詞語,叫做「同調圧力」,這種壓力是無形的,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確確實實地影響著日本人的日常行為。在SMAP的歌當中有一句歌詞:ナンバーワンにならなくてもいい もともと特別なオンリーワン。(成不了第一也沒問題,原本就是特別的唯一)這句歌詞意在強調:不需要刻意的去爭取第一,也不需要特別的關注他人想法,因為你就是特別的存在。這首歌曾經霸佔了日本各大歌曲榜單,正是因為唱出了日本人不敢說的真心。但是現實,依舊還是要回歸的。
日本人很害怕「失敗」,特別是在商業場合接觸的日本人。與日本有業務聯繫的人應該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日本人很「細緻」,有時候確認的事情都讓人抓狂。當然日本人辦事認真是一個好事,可是歸根結底來說,日本人是害怕失敗,才會做到如此極致。整個日本社會就有一種「不允許」失敗的氛圍,這些在日本的企業當中很常見,我們經常聽說某某日本企業因為發生了問題,從而違背了客戶的信賴,直接破產的新聞,但是在其他國家,幾乎看不到。
正是因為這樣的氛圍,讓日本人對待新事物十分的保守。在技術開發以及新產品研發方面,日本現在其實已經有所落後。日本的基礎產業十分的完善,依託這樣的基礎產業,其實能夠完成許多暢銷世界的產品,20世紀末以及21世紀初的日本就是這樣來發展的,索尼、松下以及日本汽車,賣向全球。而現在日本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產品大幅度減少,相反國產品牌份額增加。因為害怕投資的失敗,所以那就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再進行業務開拓。當然這樣更能夠保證企業存續,可是卻失去了未來的發展空間。
這些都是日本社會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但這些問題並非是走在街上就能夠看到的,只有深入日本的公司,深入日本的社會才能夠體會到。有人稱這是日本的「文化」,其實這些文化大多也能夠從國內找到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