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往前走,別回頭……」
前幾日小十君一個損友說,他發現了《我不是潘金蓮》當中一個大bug!
小十君的白眼翻出天際,潘金蓮的事情都過去多久了,沒完了是吧?誰快點拍個「我不是西門慶」吧謝謝!
▲你別說,還真有。有誰能解釋下這是個啥?
雖然很不爽,bug還是要聽的,原來是英文翻譯名字有點出入。
I Am Not Madame Bovary,翻譯過來就是「我不是包法利夫人」。所以包法利是誰?!這位包法利夫人也是婚內出軌謀殺親夫的壞女人咯?
包法利夫人,來自與法國作家福樓拜創作於1857年的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在外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堪比《西廂記》中的崔鶯鶯。
▲世界經典名著哎,你們中學語文課都是在睡覺的嗎?
語文課本說了,包法利夫人是被扭曲的社會現狀殺死的,而且福樓拜寫死她的時候可難過了,哭了好幾天,施耐庵寫死潘金蓮的時候大概還放了串鞭炮吧。
所以損友說啊,這會讓外國友人產生誤解,沒有辦法get到真正意義上的潘金蓮!
其實翻譯成這樣也沒啥,人設完全一樣的人物上哪找啊,差不多就得了,人家懟萬達還來不及,誰顧上管你一個英文譯名合不合適,naive!
不過包法利夫人這個人很有趣。普遍認為導致她三觀崩潰、婚內出軌的原因,是因為少女時期閱讀了大量愛情、文藝小說。
只聽說讀書使人進步,沒聽說讀書逼人出軌,小說表示這口鍋我們堅決不背。
古人云,女子無才便是德,今日雲,女子讀太多書不好嫁人。其實是因為女孩子讀書太多不好控制,一言不合就上天給你看。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電影就是一個女孩子讀了小說之後內心覺醒、毅然跑路的故事。電影的名字叫做《巴爾扎克與小裁縫》。
▼2002年的老片子啦,IMDb評分7.3。
故事發生在70年代的中國湘西,一位農村姑娘離開家鄉,要去大城市尋找自我,拐帶她的居然是一個法國男人,那個男人就是巴爾扎克。
▲巴爾扎克說大妹子你誰啊?我不認識你啊啊……很遺憾,真的是你拐的。
故事的主人公有三位,下鄉知青羅明、馬劍鈴,以及鄉下當地的小裁縫(哦,女的)。
羅明和馬劍鈴給鄉村帶來了來自城裡的活力,而天真爛漫的小裁縫,則安撫了兩位知青背井離鄉的苦悶。
▲從左至右分別是陳坤扮演的羅明、周迅扮演的小裁縫和劉燁扮演的馬劍鈴。
沒錯,你們沒有看錯!有cos遊戲人物讓島國迷妹尖叫的廠花,有片酬逆天、童顏貧乳的迅哥兒,還有國家一級段子手火華社社長。
這三個人在顏值巔峰時期合作了一部好電影,這才是給影迷們最大的福利。估計短時間內這三人是不會再合作了,堪稱世紀同框。
回到電影上來。影片中這三個人天天膩歪一塊,一起辛苦做工,遊山玩水,還一起偷了另一位知青的一箱「禁書」。
他們把這些外國小說藏在山裡,小裁縫不識字,羅明和馬劍鈴天天給她念書,而念的第一本就是巴爾扎克的作品。
俗話說,三人行不一定出老師,出三角戀的機會更大些。羅明和馬劍鈴同時喜歡上了小裁縫,而羅明快人一步,不僅和小裁縫進行了精神上的交流,還進行了身體上的負距離接觸。
羅明和小裁縫在天池裡魚水交融,馬劍鈴在岸邊埋頭拉琴。羅明看小裁縫的眼神是充滿了進攻性的佔有,而馬劍鈴則是退居身後溫柔的守候。
馬劍鈴曾經問過小裁縫,哪天換我給你讀魯迅吧,魯迅的書寫的比巴爾扎克還厲害!小裁縫說,我就喜歡巴爾扎克,我就是想聽巴爾扎克。
可憐我魯迅先生出師未捷身先死,戰死情場淚滿襟。不過這才是拎得清的愛情,不怕你們旗鼓相當,我只偏愛一人,不辜負巴爾扎克的苦心,也不枉費魯迅一毛錢的心意。
▲本片中也出現過當代背鍋俠《包法利夫人》的身影。
但是和諧的三角戀終於被打破,並不是巴爾扎克和魯迅幹起來了,而是小裁縫書讀多了,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剪掉頭髮背上行囊撒丫子跑了。
兩位文青帥哥拜拜了您嘞,我要去尋找更美好的生活了!
在那個只能唱紅歌的年代裡,「禁書」的標籤為閱讀巴爾扎克的作品帶來了快感,小裁縫固然追求身體上的愉悅,更看重精神上的高潮。
羅明為她念的書滿足不了她,因為有些知識和經歷必須自己去體會。在這場情愛關係的博弈中,羅明和馬劍鈴都輸了,輸給了大胖子巴爾扎克。
當男性的學識處於女性之上時,有的人選擇了控制,有的人選擇了改造。羅明不止一次說想要改造她,最終目的是想讓一個羅明製造版的小裁縫留在他身邊。
改造後的小裁縫卻拋棄了兩位盛世美男,追求外面的世界去了,這反轉,這勇氣,老佩服了,給人生導師巴爾扎克點讚!
拋開女性意識不談,本片也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文藝電影,由旅法華人導演戴思傑執導,改編自導演撰寫的同名暢銷書,提名過第60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因本片主投資方是法國,所以本片代表法國入圍了美國金球獎。而當年獲得提名的中國影片是《英雄》。
因此,在本片中你可以看到一些法式情懷,象徵愛情的小提琴,三角戀愛的視角,中式傳統和法式思維相結合,有些似曾相識,又有些陌生新奇。
你看那20歲出頭的劉燁、陳坤和周迅,他們搖曳生姿,眼神清澈,鬼馬精靈。
你看不到他們本人,你只能看到馬劍鈴、羅明和小裁縫,還有散落山坡的青春殘酷物語。
▲媽媽!這三個人的眼睛裡面有星辰大海!
說到這裡小十君要提下另一部著名的「三人行」電影,1962年的老片《祖與佔》。
如果說《巴爾扎克與小裁縫》是與法國思維強行沾了個邊,那麼《祖與佔》就是原汁原味法國菜。
本片也是兩男一女三角戀,作為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作品,本片中的矛盾衝突更為激烈。
祖與佔是好朋友,祖老實木訥,佔活潑風流,夾在中間的女主凱薩琳則是天真爛漫,是不是和小裁縫的情況很相似?
▲從左至右分別是佔、祖和凱薩琳。
不同的是,凱薩琳選擇了木訥的祖,但是婚後平淡的生活讓凱薩琳不安,她需要別人時刻關注她跳躍的神經,最後她劈腿了最好的朋友佔。
困住凱薩琳的是拎不清的三觀,她不像小裁縫選擇去更寬廣的世界,她選擇了互相傷害。最後她帶著佔一起自殺,留祖一個人暗自神傷。
有人說這不是綠茶婊麼?凱薩琳的生活方式小十君也不認同,只是從本質上而言,凱薩琳和小裁縫是同一類人:任性,堅強,有理想。
她們的選擇無關對錯,因為她們追求的不是愛情,而是如何在生活中保持獨立性。她們用一種殘忍的方式與過去告別,大膽往前走,只不過凱薩琳走的路不太對。
所以要像小裁縫學習,多讀書,讀好書,關鍵時刻才能幫你拎得清,走正確的路,啪更帥的男孩子,比如陳坤和劉燁。
後臺直接回復電影片名,有什麼你懂得。
等下,你們應該明白不是回復電影片名四個字,而是回復電影片名,對吧?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