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教主因為嘴角四十五度的蜜汁微笑和綜藝節目裡的霸道總裁劇本被冠以油膩的風評後,《中國合伙人》裡的成冬青依然算得上他無法被否認的精彩演出。拋開這部電影有關於三觀的爭議部分,我到現在也非常喜歡成冬青、孟曉駿和汪陽三兄弟從創業到決裂那段的故事線。
——百廢俱興和外部壓力最大的時期,團隊同舟共濟;
——事業逐漸做大,團隊裡每個人的個人風格開始不受壓抑的自然體現並彼此碰撞;
——有一個人妥協或者有幾個人妥協或者都妥協,然後重複同舟共濟和進一步做大;
——最終,有一個人發現他們的矛盾不可調和或者有些事情我單幹更好,BOOM。
現實生活中的故事結局當然不會總像電影裡這麼美好,而是會斷在成冬青發飆孟曉駿轉身離去的那一秒或者比這更糟。出於戲劇效果的緣故,合伙人三人組被設計成了一個很健康的團隊人設:一個沉穩(成),一個激進(孟),以及一個佛系和事佬(王),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擁有的人員配置卻經常是這樣的:
我門前有兩顆球星,一顆需要空間,另一顆也需要空間,再加上幾顆依然需要或者不太能提供空間的球員幫倒忙。
額,我說的當然是費城76人。
NBA的分手,都有一套爛俗且雷同的流程。
1994年安芬尼哈達威用場均16分6.6助攻開始了自己的新秀賽季,比他早一年入行的奧尼爾已經29+11,所有人都一邊吹捧便士靈動的球風並順便八卦他們的空接組合能讓奧尼爾在職業生涯結束時扣碎多少塊籃板。(奧蘭多在歡呼!)
94年夏天他們瘋狂補強,換走了沒什麼用的斯凱爾斯,召喚了格蘭特(奧蘭多A了上去!),於是他們打進了總決賽,並把尼克安德森的罰球表演秀變成了那年唯一的亮點(奧蘭多躺下了!),面對尷尬的光頭,我們說:沒關係,就當給年輕交了學費。(奧蘭多在展望!!)
1996年他們厲兵秣馬,帶著上一個賽季的羞恥經歷刷新了隊史勝場記錄,奧尼爾更是在東部第二輪像一條被打過激素的鯊魚一樣對著芝加哥挑釁(奧蘭多又A了上去),然後在東部決賽被虐的像一個只會跳廣場舞的大媽被迫在格萊美上獻舞(奧蘭多又躺了),球迷和管理層只用了七秒就瞬間忘記了他們去年還認為年輕是可以原諒的,變得在連年的失敗面前多愁善感驚慌失措。
球迷們開始問自己:「我們真的能成功嗎?」
管理層也變得多愁善感,「我們應該兩個人都留下嗎?他們真的兼容嗎?如果不兼容,是該留下奧尼爾還是留下便士?」
球員們之間開始爭風吃醋,角色球員需要更大的合同和更多的輪換時間,明星年輕人們在意彼此的球隊地位和誰更受主場球迷歡迎,然後,賤兮兮的媒體將會登場,他們有一堆辦法來挑撥離間。譬如爭論誰才是系列賽連續出局的罪魁禍首(鯊魚罰球太爛!),在電視節目上大聲嚷嚷 「你們是沒有未來的!」,又或者開始大肆捧一踩一,把年輕核心的對比擺上檯面(便士其實比鯊魚強!)。
當這系列的精神汙染伴隨著不能贏球的苦悶,再配上一點愚蠢到會當面說出「我們怕給你更多的錢會讓便士不高興」這種臺詞的管理層,以及傻逼到會辦一份「鯊魚和便士你們更愛誰」民調的當地報紙,奧蘭多職業籃球的滅亡就水到渠成了。
這些年裡我們總聽到有人在指責奧蘭多的選擇或者用修正主義為他們辯護,但其實,這個選擇原本就不該發生。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社媒時代裡的精神汙染比二十年前強上一個三次方。
這簡直就是76人正在經歷過程的翻版。
一兩次讓人沮喪的出局,常規賽偶爾顯露的厭倦和疲態,球隊急於兌現天賦不斷把選秀權當成使用權一年半年的即戰力,球迷們開始質疑甚至在某些場次給予噓聲,媒體開始嚷嚷西蒙斯其實是比恩比德更合適的建隊方向,奧尼爾開始製作視頻嘲諷恩比德的軟.......
太陽底下無新事。
在我們見過諸多分手的快分手的或者有分手隱患的組合裡,費城76人絕不是天賦最卓越的一個,但一定是最有主角FLAG的一個。
我至今仍記得喬爾-恩比德穿著西裝逛了三年並在全明星賽間隙與魯代日一道接受採訪時說要蓋威少一個,然後在17年揭幕戰頂著期待笑話的目光,在第一節就釘板了威少的上籃,然後靠著羅伯森完成了一記肩晃後仰,讓賽後「臥槽這球像不像科比」的樓蓋到了197層。
恩比德用20分鐘的時間打出了新秀中漂亮的效率、誇張的殺傷力以及防守,吸引了一堆「帝與字母會獵於密爾沃基」的史官,在對太陽的第一節用開了光的三分手感砍了小二十分讓我們覺得這就是現代中鋒的最佳模板。更可貴的是,擺爛擺到禮崩樂壞的費城被他重新喚醒了對職業籃球的熱情,逐漸增加的上座率,「相信過程」這個仿佛勵志師一樣燃的口號,恩比德每次頂著剛從傷病裡恢復的小身板撲向地板救球時展現的求勝欲,以及場下恩比德對西蒙斯富爾茨的關照。
不得不說,即使是在NBA這個以造星為樂的夢工廠,費城76人故事的開端依然給了我一種在看《少年jump》的錯覺。
那之後,就是現實了。
本西蒙斯是一個優秀的防守者坯子,頂尖的轉換手和突破手,在恩比德休戰的時候策動了皇家禮炮團,但他沒有成威脅的跳投,無法擋拆,無法拉開空間,他身邊的中鋒是誰都好,但偏偏是恩比德。
恩比德有著前兩年已經顯露的腳步模型,從三分線之外運球的進攻自由度,小球時代已經能算誇張的體型和換防能力,可以輕鬆的在擋拆中偷雞外拆射空位三分或者切入,他身邊的持球手是誰都行,但偏偏是西蒙斯。
於是乎,恩比德不再能好好擋拆了,他享受不到後衛突分給他的大空位紅利,或者在比賽的前二十五分鐘化身卡佩拉養生的可能,只能不斷的低位、手遞手,以及做他迄今命中率只有33%的大個射手。
在他低位單挑的時候,無球的西蒙斯只有待在弱側籃下站大前鋒位才能在進攻端做出貢獻,而摸到了竅門的球隊已經學會了拿西亞卡姆和字母哥這類能防住西蒙斯衝擊力協防又出色的球員去對位,以便在西蒙斯鑽去籃下的時候為自己的球隊提供一個天然協防恩比德的點。
穆雷是比西蒙斯更好的後衛嗎?不見得,但穆雷配恩比德可能就不會造成如此尷尬的場面。
西蒙斯也不能策馬奔騰的滿場狂奔不落陣地了,他沒辦法在弧頂拉開突破,不能也不該有足夠的低位權限,只能彆扭的偶爾站在禁區打兩個不痛不癢的勾手,或者和球隊越來越少的射手打兩個呆滯的手遞手,然後就只剩下一邊堵死恩比德一邊和一堆大前鋒搶籃板一條路——球隊的空間越來越窄,越來越依靠陣地戰、籃板和體型,而並非速度、閃擊和遭遇戰。
唐斯是比恩比德更好的中鋒嗎?也未必,但唐斯比恩比德多一倍的三分出手外帶四成的命中率肯定更能讓西蒙斯好好打球。
更搞笑的是,76人就像被老尼爾森附體一樣前僕後繼的投身於把陣容搞大搞堵的復古運動中,18年休賽季他們拆了皇家禮炮團,19年他們放走了雷迪克,為了揚尼斯搞來了在小球時代已經開始長時間打中鋒的霍福德打大前鋒,失去了球隊唯一的擋拆手巴特勒,然後在哈裡斯身上做了一筆一定不划算的買賣,他們球隊裡現在最好的陣地戰外線強解法是誰呢?極有可能是剛剛從勇士交易過來的伯克斯!
太畸形了。
辛基時代的遺產被布蘭德變成了一個又一個只有一年或者半年使用權,又其實和費城並不是十分兼容的球員,而全聯盟有一堆相性和他們不怎麼對付的強隊,而按照故事剛開始時我們對他們天賦的期許甚至於球隊的計劃,他們的目標應該已經在「應許之地」了。
我沒有更多要說的了。
時至今日,即使西蒙斯已經被許多人看成了盧瑟版的字母和小球時代註定沒有未來的後衛,即使恩比德已經成為了2X中Y的常客,我依然覺得他們的天賦遠遠高於現在表現出來的樣子。在今年季後賽他們在雄鹿猛龍凱爾特人等球隊面前走過一遭並進入下一個循環之前,我有點期待他們分開,又不想見到這個《少年JUMP》的故事有一個路飛沒有成為海賊王的結局。
畢竟,你們他媽可是該死的過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