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華人夢想田元:理性看待《謀殺歌謠》出圈,百老匯模式有其必然路徑|EW問答

2021-02-10 東西文娛

關鍵詞:音樂劇|綜藝|偶像|百老匯|華人夢想

撰文

EW SP|赤豆粽.XIA

EW RA|Koyo Tang

 

搖滾音樂劇《謀殺歌謠》中文版剛剛在北京結束第四輪巡演,因為主演之一是當下最「出圈」的音樂劇演員鄭雲龍而一票難求。

 

因《聲入人心》而為人所知的鄭雲龍和阿雲嘎、鞠紅川、蔡程昱還組成了「阿龍川菜」男團參加《歌手》,知名度進一步提高。綜藝效應將原本大眾認知裡陽春白雪的美聲歌手與音樂劇演員包裝成更娛樂化的偶像明星,並引發大批追星粉絲進入演出音樂劇的線下劇場,讓還在市場培育階段的音樂劇一時「洛陽紙貴」。

 

這種音樂劇演員的偶像化效應帶動了普羅大眾對音樂劇的關注,也讓音樂劇這種傳統認知裡的高雅藝術形式顯得更為年輕化與接地氣。

 

在《謀殺歌謠》出品方華人夢想CEO田元看來,《聲入人心》極大地推動了觀眾對音樂劇的認識轉變,對音樂劇演員的綜合素質能力有了立體認識。電視節目對於音樂劇產業的推動力量,在市場較為成熟的歐美早有先例。比如《音樂之聲》當初攜手BBC製作「How Do You Solve A Problem Like Maria(尋找瑪利亞)」的電視節目,在海量的電視觀眾中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去做了市場教育,並且為行業人才的尋找培養提供了機會。

田元

田元認為,當下,對中國音樂劇行業本身來說,也需要《尋找瑪利亞》這種與音樂劇產業高度相關,連接起行業各個環節的人才並持續製作播出的節目,畢竟只有幾名演員的火爆很難改善行業當下的困境——人才與優質內容的稀缺。

 

目前中國市場的音樂劇產品主要以引進國外作品的巡演版為主,對國內演藝公司來說這是一種更易回收成本的做法,也確實培育了市場,但無法解決中國音樂劇產業鏈的根本問題。

 

華人夢想希望改變行業困局——通過引進位作百老匯優質音樂劇中文版,在原作音樂和故事框架下進行本土化的「類原創」研發,在這一過程中積累經驗,培養演員與幕後製作人才,最終實現製作完全原創的本土音樂劇的目標。

 

華人夢想是華人文化集團公司旗下專注於現場娛樂內容研發製作以及專業化的劇院運營管理的音樂劇內容製作公司,2017年就引進位作了百老匯「欲望三部曲」中文版 (《謀殺歌謠》、《恐怖小店》、《愛與謀殺的紳士指南》),其運營的首家劇院上海奉賢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也將於2019年10月開幕。

 

田元本身具有多年引進百老匯音樂劇巡演版和開發中文版的經驗,曾負責出品《貓》中文版、《媽媽咪呀!》中文版這兩大在中國音樂劇市場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作品。在她看來,華人夢想如今的「內容+劇場」模式,正是學習百老匯已經被驗證過的商業模式——將優質內容與硬體高度統一,以劇場為線下平臺,向觀眾展示上遊內容產品,實現「1+1>2」的效果,從而撬動更大市場。

 

2019年,除了繼續進行《謀殺歌謠》中文版第五輪演出,華人夢想還準備將此前製作過的音樂劇進行更符合當下潮流的再開發。

 

田元表示,2019年也是華人夢想本土原創音樂劇的啟動年。公司在醞釀自己的原創產品,研發製作《風聲》的浸入式原創音樂劇,希望在浸入式戲劇產品這一領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個鄭雲龍無法解決音樂劇行業根本的人才問題

 

《謀殺歌謠》中文版原本就受到音樂劇觀眾的歡迎,已持續演出四輪。2019年是《謀殺歌謠》的第三年版權期,華人夢想也將順勢繼續進行第五輪巡演。

 

在《謀殺歌謠》中,已經可以看到華人夢想加入了「浸入式」元素——劇場被布置成故事裡的「King’sClub」酒吧,給觀眾一種親臨謀殺現場的真實感。

 

優質的內容與沉浸式體驗能夠保證音樂劇觀眾的基本盤,而第四輪《謀殺歌謠》由於鄭雲龍的參演,更成為當下最具話題度的音樂劇,吸引了大量原本不關注音樂劇,但活躍在社交網絡,樂於分享的年輕粉絲。

 

在田元看來,《聲入人心》引發的後續現象肯定是好事,因為大眾終於把目光投向音樂劇和音樂劇演員,並且認可這些演員的綜合能力,能夠帶動更多觀眾喜歡或有興趣關注好的音樂劇內容並走進劇場。

 

但是,對整個行業究竟能產生多大影響,要看這類節目與音樂劇行業合作的深度,廣度和密度,如果一檔與音樂劇有關聯的綜藝節目能長久進行下去,對行業最大的影響應是體現在幫助解決本土音樂劇行業最大的難題——人才問題。

 

中國音樂劇的人才有多稀缺?田元曾在亞洲聯創負責迪士尼音樂劇《獅子王》中文版選角,當時外方的一名選角導演對她說,每半年在紐約進行一次新人選角,每次都有幾千人排隊。而田元只能告訴他,在中國可能一共才一千人可選,其中符合世界品質的人才更是鳳毛麟角。

 

「我們每次做中文版音樂劇,都是在社會上公開選角,但每次都有找不到好演員的問題,面臨演員數量和質量的雙重壓力。」田元表示。

 

國外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通過將選秀與音樂劇產業關聯,為音樂劇挖掘與輸送人才。2006年,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準備把《音樂之聲》重新搬上舞臺時,和英國BBC合作製作了《尋找瑪利亞》這一電視選秀節目,由普通觀眾投票選擇演員。

 

這一綜藝對《音樂之聲》音樂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且由於此後持續的製作播出,最終與各大音樂劇品牌和新作掛鈎,成為一檔和產業密不可分的節目。

因此早在2012年,田元與韋伯的RUG公司(THE REALLY USEFUL GROUP)合作開發音樂劇《貓》的中文版時,對方就提出製作類似《尋找瑪利亞》的選秀節目的設想。不過,由於當時視頻網站還未發展起來,電視臺又普遍認為一檔與音樂劇結合的節目在收視率方面風險太大,最終沒有實現。

 

及至今日,音樂劇作為西方藝術形式進入中國的時間不超過20年,對大眾媒體來說,其實依然是一門小眾藝術,受眾規模有限。

 

田元對東西文娛表示,「日本20年前就證明了音樂劇市場多麼巨大,韓國音樂劇市場已經超過了韓流演唱會的市場份額。我們的城市人口數量比韓國大那麼多,但很多城市可能連一周8場的音樂劇都消化不了。」

 

同時,由於進入中國時間短,還沒有積累充足的人才。音樂劇人才主要來自藝術院校,因為音樂劇是一門非常注重實踐的學科,對音樂劇專業老師的要求很高,不僅要有理論知識與專業素養,還需要了解行業,甚至自己要有舞臺經驗。為了提高音樂劇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華人夢想也與專業院校合作培養人才,並在自己製作的劇目中給到這些人才更多的機會。

 

早期為了先把市場規模培育起來,田元也引進了不少巡演版音樂劇。「我們當年做巡演,跟當地都是一周八場的合作,因為要擴大受眾市場,必須加強巡演頻率。此外我們也需要一些明星帶動,就像人們關注鄭雲龍進而對音樂劇有興趣。只靠單方面努力太緩慢了。當然,要把市場做好,最終還是需要高品質的產品。」田元表示。

 

 內容+劇場,長效機制培育市場


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人才問題,就需要把中國本土音樂劇產業建立起來,而這隻靠引進國外巡演版是做不到的。而且,從公司經營角度來說,在田元看來,只引進巡演版的演出公司的工作主要是判斷市場並在國內推廣與賣票,這種功能以後會慢慢被票務公司所取代。

 

所以,伴隨華人夢想的成立,田元選擇了學習百老匯模式,從內容與線下平臺兩方面入手,構築公司的競爭壁壘。

 

從引進巡演版到原創精品內容,並開拓音樂劇線下劇場,這一路徑在日本已經被驗證過。票房收入佔據日本整個演出市場規模的六分之一的四季劇團,就是一家將演員培養、演出製作與市場運營一體化的音樂劇公司。

 

早在1964年,四季劇團創始人淺利慶太邀請百老匯音樂劇《西區故事》到日本演出,這是日本第一次上演百老匯的音樂劇,淺利慶太也由此萌生了日本也可以製作音樂劇的念頭。1983年四季劇團將《貓》引進日本並演出了整整一年,演出場次高達474場,打破了當時一部作品只能演出不超過三個月的格局。到1986年,四季劇團引入《歌劇魅影》,為了使場景符合這部歌劇,決定開拓自己的音樂劇專用劇場。

 

至今四季劇團原創並成為保留劇目不斷復排上演的作品已達30餘部,憑藉高質量的內容,四季劇團在國際上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品牌。

 

華人夢想的目標也是製作自己的原創音樂劇。只是,音樂劇最大的魅力在於藝術性和商業性的高度統一,田元並不認為以中國目前的市場、人才與製作經驗就可以推出好的原創作品。

 

所以,華人夢想採用先製作中文版的方式,與外方主創、技術和製作團隊合作,最終目的是把自己的人才培養起來,並通過這種長效運營機制,最終也把市場培養起來。

 

田元表示,華人夢想目前製作的非完全複製中文版是一種「類原創」,即只是購買音樂和故事的版權,在此基礎上可以做很多本土化的調整,這其中就有一個再次開發的過程。

 

比如《謀殺歌謠》,從2017年7月推出至今已經上演四輪,到第四輪時華人夢想依然重新請導演來編導,目的是希望這部作品更接近當下的年輕人,能和當下社會熱點結合。雖然大致框架和音樂差不多,但每一次調整都讓觀眾更加理解這個故事。

 

不過,對于田元的這種本土化改編,也曾引發一些外界質疑,有觀眾認為巡演版質量比中文版高,對中國能否製作出高品質音樂劇有質疑。

 

對此,田元表示:「我還在亞洲聯創的時候,不論是《媽媽咪呀!》中文版還是《貓》中文版,如果我們的製作品質不能達到版權方提出的世界一流水準,他們是不會讓我們公演的。其實巡演版和中文版完全沒必要對比,因為一個是項目一個是產品。引進巡演版的演出公司只是開發了市場,而華人夢想的定位就是一家內容製作公司,需要和整個產業緊密結合。」

 

除了內容,華人夢想也在加速布局線下劇院。據了解,2019年10月,華人夢想運營的第一座劇院將於上海奉賢的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開幕,包含三個室內劇場與兩個室外劇場。而其長遠目標,還是在未來的新文化地標上海夢中心打造百老匯模式。

 

在田元看來,業內普遍認為上海演出市場已經很繁榮,但其音樂劇演出是呈點狀分散狀態的。而百老匯實際上是在一個區域裡有很高的集中度,並營造了一種氣氛,當人們想看音樂劇了就會去這個地方。而上海夢中心就提供了這樣一個可能性,作為國內唯一一個有「劇院群」概念的文化中心,如果能建成,對於中國打造百老匯模式,在硬體基礎上將更近一步。

 

 ❸

對話華人夢想CEO田元

 

1、關於音樂劇的選角

 

EW:鄭雲龍這樣的演員,是否已經算是行業內比較頂尖的本土音樂劇人才了?

 

:他肯定算實力派。現在很多人是第一次從綜藝上了解到音樂劇演員的實力,目前鄭雲龍是國內頂尖音樂劇演員,但絕對不是唯一的頂尖音樂劇演員。當年中文版《媽媽咪呀!》和《貓》的演員就是中國音樂劇的黃金一代,尤其是《貓》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除了演唱,還對表演,舞蹈要求也很高,我們也很高興的看到,這批演員很多還在音樂劇行業裡。

 

EW:他們是否只是缺少一個像鄭雲龍一樣的契機,被更多普通觀眾認識到?

 

:是金子早晚會發光。《聲入人心》這個節目是個契機,但現場表演也是演員證明實力和被觀眾發現的機會。雖然不像綜藝節目帶來大的流量,但每個實力的音樂劇演員也都有自己的死忠粉,並且通過作品逐漸擴大。

 

EW:現在在挑選演員方面,會去選在綜藝上露過臉,有一定粉絲的演員麼?

 

:我們當然願意去選擇,但有時它也會帶來我們控制不了的因素。首先這些人一旦成為一個流量明星,可能無法保證排練時間,尤其是全新的劇目,這樣很難在舞臺上很好的呈現。

 

2、關於華人夢想的規劃

 

EW:華人夢想的一個產品為什麼需要至少三年的規劃周期?

 

:首先我們是製作產品,需要很長的周期去開發和製作;其次是我們前期投入的費用相對較高,需要後期運營的收入去衝抵前期的製作成本和每周的運用成本,這是歐美通用的商業模式,百老匯的一個好的作品也需要三年的回收。在過去十年,中國很多成本都在上漲,但唯有票價在降低和持平,所以我們的回收周期會更長。

 

只做巡演版的演出公司只需要判斷市場並在國內推廣與賣票,我認為這樣的功能以後會慢慢被票務公司所取代。

 

而製作公司需要很早就規劃自己要做什麼樣的產品,比如我2007年就決定要做《媽媽咪呀!》中文版,2009年籤的版權。談版權本身是一個艱苦的過程,當年沒有中國人去做這種完全複製的中文版,外方需要較長時間來考量,要和我們溝通商業計劃。我們用兩年談下版權後才開始啟動這個項目,包括選演員、劇本翻譯等等。


當年第一年我們演了將近200場,因為200場是一個能盈虧平衡的數字。這些事先都要寫進商業計劃,讓外方看到我們的市場能夠有這麼大,他才會把版權給你。

 

其實商業方面我們的壓力還沒有那麼大,只要了解國內市場,對市場判斷清晰一點,但我控制不了的是人才,所以在寫商業計劃書的時候,已經在尋找人才。2009年談版權的同時我們就去各個院校和劇團看演員,這個過程也很漫長。這種還只是在外方指導下的完全複製版,如果做非完全複製版,我們還要花很長時間做劇本開發。

 

EW:2019年華人夢想在音樂劇領域的發展戰略是什麼?

 

:第一還是要做產品。《媽媽咪呀!》去年剛剛做,今年主要是《媽媽咪呀!》國內巡演。另外《謀殺歌謠》今年是我們第三年版權期,我們一個版權至少會籤三年,還會繼續開展巡演。第二是之前我們做過的一些音樂劇,也會進行更本土化的再開發,更接地氣。

 

第三我們也在醞釀自己的原創音樂劇,原創音樂劇的籌備時間很長,今年可以說是啟動年。此外,我們也在關注浸入式這種戲劇形式,正在探討浸入式音樂劇的模式。我們買了麥家老師《風聲》的版權,希望將其打造成一部浸入式音樂劇,正在做研發。希望我們的產品能走到更多城市,把音樂劇市場做大。

《媽媽咪呀!》中文版劇照

 

3、關於音樂劇行業的未來走向

 

EW:您認為目前中文版音樂劇的水準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華人夢想在其中又處於怎樣的位置?

 

:我跟版權方籤協議的時候,如果我沒有達到世界一流品質,外方是不允許我把這個產品搬到舞臺上去上演的。所以凡是我們製作出來的產品,就是達到了世界一流品質。

 

EW:您認為中國音樂劇行業的未來發展走向是怎樣的?

 

:音樂劇作為一個線下產品,有自己非常清晰的商業模式,而且在百老匯、倫敦西區、日韓都被驗證過是走得通的,並且是很好的。比如百老匯當年雖然受到911和金融危機的一些衝擊,但都是暫時的,它有很強的復甦能力。

 

百老匯已經不只是紐約的百老匯,更是世界的百老匯。將來如果我們能夠學習借鑑這種商業模式,結合中國的國情與市場所處的階段,那麼音樂劇的未來成長空間肯定是有的。

 

但是我有時也會有一些擔心,覺得市場走得過快,或是大家對它的期待值更高的時候,會出現很多泡沫。因為音樂劇畢竟是線下模式,一個千人座位的劇場是不可能回收一萬個座位的收益。

 

那麼從我們製作公司的角度來講,我們的策略實際上是通過優質與低價吸引更多人走進劇場,我們不是要那種只爭朝夕的回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產品都需要2-3年才能收回成本。

 

在當下壓力越來越大的市場環境下,中國年輕一代的音樂劇演員的綜合能力已經可以與世界的優秀演員比拼,所以《聲入人心》這樣的節目是一個好方向。另外產業公司也要拿出好作品,並和行業內外公司多合作,一起把市場蛋糕做大。而好作品是根本,經典的作品才有長尾的商業價值。


前期閱讀

(點擊連結或圖片閱讀)

Spotify CEO談收購播客邏輯:向「Netflix」看齊

對話IMAX CFO:華語大片的質量成就了增長|EW問答

粉絲觀察|德雲社:或許是國內最像傑尼斯的公司

相關焦點

  • 音樂劇《謀殺歌謠》2020新版首演
    人民網上海10月17日電 (記者 曹玲娟)音樂劇《謀殺歌謠》10月16日晚在中國大戲院迎來全新版本的首場演出。自2017年由上海華人夢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引進國內、製作中文版後,這部超人氣搖滾音樂劇已歷經四輪演出。此次2020年復排則由音樂劇演員劉令飛擔任導演,華人夢想出品製作。
  • 音樂劇《謀殺歌謠》最新演出時間 回歸大玩「愛搞殺」
    ­  2017年7月,超人氣搖滾音樂劇《謀殺歌謠》中文版被出品方華人夢想CDE Live與北京四海一家慧眼識珠,首次引入中國,甫一亮相便在北上廣三地掀起觀劇熱潮。在近年火熱的音樂劇市場中,《謀殺歌謠》以小成本製作「殺出重圍」,成為小劇場劇目中難得一見的精品劇,並迅速打入年輕人市場,引領起一波「外百老匯」音樂劇潮流。
  • 搖滾音樂劇《謀殺歌謠》中文版攜新卡司超人氣回歸
    2017年7月,超人氣搖滾音樂劇《謀殺歌謠》中文版被出品方華人夢想CDE Live與北京四海一家慧眼識珠,首次引入中國,甫一亮相便在北上廣三地掀起觀劇熱潮。在近年火熱的音樂劇市場中,《謀殺歌謠》以小成本製作「殺出重圍」,成為小劇場劇目中難得一見的精品劇,並迅速打入年輕人市場,引領起一波「外百老匯」音樂劇潮流。11月底,《謀殺歌謠》重投演出市場,以二輪高開的話題熱度與市佔率搶先證明了觀眾的好感。
  • 【預告&演員招募】華人夢想又放大招了,《媽媽咪呀》歸來!
    :百老匯最賣座Top10的經典音樂劇,並在世界各地440多個城市上演,共有16個語言版本,觀看人次已超過6000萬)2017年,華人夢想引進和製作了百老匯欲望三部曲中文版音樂劇:剛在北上廣巡演的《謀殺歌謠》,接下來是上海即將演出的《愛與謀殺的紳士指南》和《瘋狂花店》。
  • 新版《謀殺歌謠》好看在哪裡?
    《謀殺歌謠》的原版是外百老匯的一出搖滾音樂劇,發行於2012年。2017年,華人夢想工作室改編製作了《謀殺歌謠》中文版,在第四輪演出後,《謀殺歌謠》還獲得了「最難買到票的一部音樂劇」頭銜。如今,本次上演的音樂劇《謀殺歌謠》,是這一系列的第五次改編。第五次改編的音樂劇《謀殺歌謠》,由前幾輪音樂劇演員劉令飛導演執導。
  • 超人氣外百老匯搖滾音樂劇《謀殺歌謠》來滬啦!
    熱辣的外百老匯音樂劇,風靡紐約、倫敦西區、韓國、日本41首搖滾情歌《謀殺歌謠》《咖啡時光》《哭泣》等經典曲目風靡全球關於愛情、家庭、婚姻、出軌的探討,直擊都市人的軟肋與你的內心 絲絲入扣的懸疑劇情,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最大程度還原酒吧場景
  • 《謀殺歌謠》開票I2018最佳沉浸式小劇場體驗邀你近距離圍觀一場...
    經過2017年三輪演出後,超人氣搖滾音樂劇《謀殺歌謠》中文版在小劇場作品中殺出重圍,成為當年度當之無愧的」年度小劇場爆款「音樂劇。這部備受年輕劇迷喜愛的作品將於2019年1月9日正式回歸上海大劇院,再一次為觀眾獻上性感熱辣的劇情,動聽洗腦的音樂,引人入勝的懸疑關係。
  • 新版《謀殺歌謠》
    從Tom變身導演飛飛子×謀殺歌謠的全新組合收到了過往卡司的熱情打call那麼2020復排的《謀殺歌謠》還會帶來哪些驚喜呢?被一場愛情謀殺洗腦《謀殺歌謠》原版出自外百老匯,2012年於紐約一經推出就受到熱烈追捧,是名副其實的小劇場爆款。融合了情感、婚姻、出軌、謀殺等流行元素,《謀殺歌謠》講述了一個圍繞Sara、Tom、Michael與旁白四人充滿戲劇性的懸疑多角戀故事。
  • 伊對專家分析《謀殺歌謠》 幫你解決戀愛中的困惑
    【天極網IT新聞頻道】近日,去年一票難求的百老匯音樂劇《謀殺歌謠》中文版重新開啟了新一輪的巡演,全新製作班底和卡司給觀眾帶來了顛覆性的體驗。劇中兩男一女的情感糾葛十分吸引大家,劇情更是跌宕起伏讓人慾罷不能。這也引起不少單身女孩的討論,是選擇狂野的初戀對象還是選擇顧家暖男?
  • 從主演變身導演,劉令飛攜新版《謀殺歌謠》亮相中國大戲院
    》劇照 官方圖 下同  自2017年從百老匯引進中國之後,中文版音樂劇《謀殺歌謠》已經在上海演出四輪。昨晚,第五輪演出啟動,全新版本的《謀殺歌謠》首次在中國大戲院與觀眾見面。作為曾經的主演之一,劉令飛搖身一變,成為了新版的導演。當被問及「這次與以往有何不同」時,劉令飛直截了當地回答:「除了旋律,其他都不同。」
  • 劉令飛在這一版《謀殺歌謠》裡,解鎖了自己的新一面
    所有人都好奇,從演員到導演,從臺前到幕後,劉令飛會賦予已經演過四輪的中文版《謀殺歌謠》什麼樣的全新元素?「除了旋律,其他都不同。我喜歡冒險、喜歡大膽,喜歡出乎意料,一切的一切,都希望所有人和我一起,迎接一部嶄新的《謀殺歌謠》。」劉令飛說。
  • 英文原版 | 百老匯音樂劇《長靴皇后》
    該劇導演及編舞則由兩次奪得託尼獎的傑瑞•米奇(Jerry Mitchell)擔當,編劇則是由百老匯傳奇劇作家、四次託尼獎得主哈維•費斯特恩(Harvey Fierstein)擔當。,人氣和口碑一樣長線飄紅,到今年1月,相繼迎來座無虛席的百老匯第2000場和西區第1000場。
  • 鄭雲龍們「出圈」之後:票價暴漲3倍是音樂劇的機會還是災難?
    2月25日晚,鄭雲龍及相關詞條多次登榜微博熱搜,其起因,看似只是一條別有用意的微博。但隨後,這條微博背後的故事被迅速起底。原來,2019年1月9日票價還在100、180和260元三個檔位的音樂劇《謀殺歌謠》(鄭雲龍參演)上海場,到了3月7-10日的北京場就變得票價飆升。
  • 明德影訊|百老匯搖滾音樂劇《吉屋出租RENT》中文版來啦~
    劇作家喬納森·拉森花費7年時間創作出搖滾音樂劇《RENT》。1996年1月25日,音樂劇《RENT》在外百老匯開演,並在3個月後移師百老匯尼德蘭劇院,並連續演出長達12年之久。 問世後,《RENT》不僅一舉奪得託尼獎最佳音樂劇、普利茲戲劇獎、格萊美最佳音樂劇專輯等重磅業內獎項,也深深改變了百老匯和無數觀眾的生命。
  • 12場《謀殺歌謠》演完,我們胖了12斤
    華人囍串分公司 浙江中路464號 看華人夢想的劇,就要來吃華人喜串的飯。(諧音警告,扣錢)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吃到店家打烊,辣到眼前模糊。一邊吸鼻子一邊為大家推薦,好吃!
  • 謀殺歌謠的卡司該怎麼選?
    周一的時候我們官宣了《謀殺歌謠2020》的復排消息,收到了大家的熱烈回應!很多人關注的重點都是:2020,復排的《謀殺歌謠》要做全新版本,究竟新在哪裡?
  • 《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萬物終是無常,冥冥中卻有其必然
    當然,在故事中間,老巴的死早有預言。在西部,賭桌上有個不成文的預言,但凡是看過「AA88J」這幅牌的人都得死。老巴看的恰巧是這副牌。老巴不是個例外。故事的末尾,老巴留下了自己的遺言:「我早就該料到會有這麼一天,一個人當不了一輩子老大」。然後,他長出天使的小翅膀向著雲端飛去,在吉他的歌謠中,和那位年輕的黑色牛仔一起,消失在了不同的地方。
  • 快訊 | 華人文化完成近100億人民幣A輪融資,三家領投估值近400億人民幣
    在舞臺演藝領域,華人文化集團公司旗下的「華人夢想」是一家專業從事舞臺戲劇內容製作和劇院開發及管理運營的行業頂尖公司,2017年成功製作推出百老匯「欲望三部曲」:《謀殺歌謠》《恐怖小店》《愛與謀殺的紳士指南》,在北京、上海、廣州巡演近200場,贏得票房和口碑雙豐收;2018年引進百老匯當下最熱賣的原版音樂劇《長靴皇后》(Kinky Boots),7月即將開啟全國近80場巡演